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自我療癒

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自我療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自我療愈
  • 正念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內在平靜
  • 自我覺察
  • 成長
  • 智慧
  • 冥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人,是嚮死存有的」-馬丁˙海德格 德國哲學傢

  當人意識到自己終將一死時,就會深刻反思自己生命的意義。
  生命是一場冒險的旅行,如果我們想要「療癒生命」,就必須深入人的「存有」睏境。

  人在麵對「存有」睏境時,常把權力、奮進、時尚、閤群、疾病等當成藉口,藉此麻痺自己的軀體與心靈的感受,使自己免受直麵「存有」睏境的痛苦。

  本書作者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對生命旅程中的「存有」睏境進行分析及論證提供讀者看待生命的另一種方嚮,讓讀者能夠
  □認識自己
  □接納死亡
  □理解自由與限製
  □擁抱孤獨和無意義
  成為自己生命的旁觀者,遠離內心的焦慮和不安,讓心靈獲得真正的平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包祖曉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現任颱州醫院精神科主任。長期從事精神疾病與身心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擅長運用禪學理念與方法治療各種精神官能癥即身心疾病。

  著有禪修三部麯:首部麯《與自己和解:包祖曉醫師教你換位思考,重新擁抱自己,找迴身心靈的平靜與健康》(大都會文化齣版)與《喚醒身體的自癒力:用禪的智慧幫你找迴相中的平靜》(大都會文化齣版)。並獲中國教育部、教育部、醫藥衛生科技、國傢發明專利等多項奬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生命旅程中的「存有」睏境
生命旅程的實相
生命旅程中主要的「存有」睏境
 
第二章 解決生命「存有」睏境的錯誤處理方法
我們是「娛樂至死的生物」嗎
解決「存有」痛苦的錯誤方式
 
第三章 「存有」痛苦與疾病
誰是健康/正常人呢
「存有」痛苦與心理疾患
「存有」痛苦與軀體疾病
 
第四章 禪學對生命「存有」睏境的認識
人生本苦
「存有」睏境是逃避不瞭的
「我」並不存在
「我」是一種「存有」體驗
 
第五章 現代心理療愈係統中的禪學智慧
行為主義治療中的禪學智慧
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學中的禪學智慧
存在主義治療中的禪學智慧
其它療愈係統中的禪學智慧
 
第六章 修禪療愈生命的原理
 
第七章 禪修的基本要素及訓練方法
接納
停頓
專注
旁觀

小結:牧牛的過程
 
第八章 禪學智慧適閤療愈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的診治現狀具有局限性
禪學智慧在療愈心理障礙中的意義
禪學智慧在療愈心理障礙中的實務
 
第九章 運用禪學智慧療愈生命的案例選析
人際交往睏難的趙先生
容易緊張的硃女士
為睡眠睏擾的葉女士
反復腹部不適的陳先生
情緒低落的唐女士
 
主要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前言

  我們生活在一個艱難的時代,本以為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會帶來安逸、舒適和幸福,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簡單。我們的經濟建立在持續發展和擴張的基礎之上;我們最大限度地開採使用可以獲取的各種資源;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個人財産和可供消費的商品,以及無數可供炫耀的技術成果。但是,我們仍然未能達到那種永久快樂的狀態,而且很可能今後也無法享受到這種幸福和快樂。即使我們在某一天體驗到瞭快樂和幸福,但就在第二天,我們又會認識到,我們的絕望和自我挫敗感沒有減少的傾嚮。

  生命是一場冒險旅程,無論是專注於齣人頭地、拼命地積纍物質財富、忙於消費和娛樂,或者是忙於養生保健,我們都逃避不瞭死亡、無意義、孤獨、自由和限製等基本的生命命題。如果我們想要「療癒生命」,就必須深入人的「存有」睏境。

  醫療上的景象亦是如此。如今,現代醫療不斷展現齣近乎神奇的技巧和力量,令許多外行人感到驚奇。可是,在這同時,許多人對現代醫學感到不安。批評者認為現代醫療技術建立在實用和效果的考量上,而醫學的內在卻「缺乏靈魂」,很可能會帶來喪失人性的詛咒。

  於是,有人從各種幸福哲學、養生書籍和大師身上尋求慰藉,希望藉此應對「人固有一死」的恐懼;有人從追求物質財富、權力和時尚中確立自己的「存在感」,希望藉此逃避生命本身的「無意義」;有人靠不停地忙碌、工作、從眾、應酬來充實生活,希望藉此來逃避內心的「孤獨」和「存有自由」;有人不斷用藥物控製自己的焦慮、抑鬱、失眠等心理痛苦及各種軀體不適,藉此麻痺自己的軀體與心靈的感受,避免讓自己直接麵對「存有」睏境的痛苦……

  德國精神科醫生曼弗雷德.呂茨提齣:「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精神分裂癥,沒有抑鬱癥,沒有成癮癥——有的隻是承受著各種不同痛苦現象的人」。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傢歐文D.亞隆提齣:「如果我們專心思考我們活著(即我們在世界上存在)這個事實,並且盡力把那些讓人分心的、瑣屑的事物置於一邊,嘗試去認真考慮導緻焦慮的真正根源,我們便開始觸及某些基本主題:死亡、無意義、孤獨和自由。」

  作為精神/心理衛生科醫生,作者對這些觀點深錶贊同。例如:許多以失眠(尤其入睡睏難)、焦慮為主訴的求治者,其潛意識中蟄伏著深深的「死亡恐懼」或「無意義感」;那些抑鬱癥患者們,他們感觸到瞭這個社會沒有齣路的負罪感、實在的壓迫感和絕望感,而我們這些「健康人」卻在懸崖上翩翩起舞,對所有真正重要的問題視而不見,還以為這是正常的;那些把「今日不搏何時搏」貼在腦門上的成功人士,在患瞭心理患疾之後,纔會卸下所有的麵具,直視自我、流露真情;至於那些打著「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幌子放縱自己的癮君子們,他們依賴的並非是酒、性或者藥品本身,而是一個不會讓他們難堪,不會輕視、傷害他們,能讓他們陶醉在迷狂中的世界……

  可以說,生命是一場冒險的旅行,無論是專注於齣人頭地、拼命地積纍物質財富、忙於消費和娛樂,或者是忙於養生保健,我們都逃避不瞭死亡、無意義、孤獨、自由和限製等基本的生命主題。如果我們想要「療癒生命」,就必須深入人的「存有」睏境。而這恰恰是「禪學」的核心主題。

  有鑑於此,作者以自己長期的臨床實踐為依據,在整理大量國內外文獻和臨床經驗的基礎上,撰寫《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自我療癒》。該書對生命旅程中的「存有」睏境及錯誤處理方式進行瞭係統的分析與論證,從存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角度深入分析瞭心理患疾和軀體疾病背後的「存有」原因;深入論述瞭禪學對生命「存有」睏境的認識、現代心理療癒係統中的禪學智慧以及修禪療癒生命的原理;從接納、停頓、專注、旁觀、愛等方麵對修禪的基本要素及方法作瞭詳盡的介紹,對運用禪學智慧療癒心理患疾進行瞭係統總結,並附「運用禪學智慧療癒生命」的典型案例。

  對部分人來說,這是一本令人不舒服的書,因為它剝奪瞭人在麵對「存有」睏境時,把權力、奮進、時尚、閤群、疾病等當成藉口的機會。盡管如此,作者仍然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把這本書當成行路的指南。

  本書內容雅俗共賞,不僅是寫給正在遭受各種痛苦摺磨並準備要「療癒」的人看的(尤其適閤患有各種心理患疾以及慢性軀體疾病的人);還可供健康保健人員、臨床醫護人員、精神/心理衛生工作者閱讀和使用;對於找不到「存在感」和「意義感」的普通人群、高「壓力」人群,閱讀本書具有醍醐灌頂的作用,能幫助他們早日認清生命的實相,帶著敬畏感過真誠的生活。

  此外,本書與《喚醒身體的自癒力 : 用禪的智慧幫你找迴心中的平靜》以及《與自己和解:包祖曉醫師教你換位思考,重新擁抱自己,找迴身心靈的平靜與健康》。互為「禪療三部麯」,內容互補而不重疊,有興趣的讀者可相互參考。

包祖曉

圖書試讀

第一章生命旅程中的「存有」睏境

我在哪裏?我是誰?
我怎麼會在這兒?
這個叫「世界」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我是怎麼來到這世界上的?
為什麼沒有人先問過我的意思?
如果我是被迫參加演齣的,
導演在哪兒?我要見他。
——齊剋果

生命旅程的實相
我們的本質就像夢的本質一樣,我們短促的一生不過是一場睡眠。
——莎士比亞

齊剋果提齣:「我們從來不曾擁有自由」。從存在主義哲學的角度看,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的「存在」帶著一種被遺棄感:我們不能選擇什麼時候來到這個世界上,不能選擇齣生的人種、國籍和傢庭,不能選擇長相和智商。當這些都不能選擇的時候,某種程度上,我們也不能選擇未來的生活與最終的命運。換句話說,我們是「被迫」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存在主義心理學傢科剋J.施奈德經常嚮人們提齣如下比喻:

如果我告訴你,你將要進行一次「偉大的冒險」,你將要為這次冒險而得到所有的裝備——食物、帳篷、衣服,那你會怎麼想呢?

如果我進一步告訴你,你將在這次旅行中體驗到宇宙令人恐怖和驚異之處,一路上將要遇到一大批各式各樣的存在物(beings)——人類的和非人類的,每天你都會有機會對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感到驚異、受其觸動和産生遐想,那你又會怎麼想呢?

而最後,也是真正關鍵的:如果我告訴你,你要花費大約八十年的時間來完成這次旅行,在大約80年之後,要進行一次更令人著迷的和更不可思議的旅行,那你又會怎麼想呢?

如果把這三個比喻代入我們自己的人生,難免使人産生毛骨悚然之感,但這是生命旅程中無法逃避的「存有」睏境。《薛西弗斯神話》曾對這種人生睏境進行瞭深刻的描寫:

薛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國王。他甚至一度綁架瞭死神,讓世間沒有瞭死亡。最後,薛西弗斯觸犯瞭眾神,諸神為瞭懲罰薛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於那巨石太重瞭,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於是他就不斷重復、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瞭。薛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