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貿易壁壘及其應對

新貿易壁壘及其應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貿易壁壘
  • 國際貿易
  • 貿易政策
  • 保護主義
  • WTO
  • 貿易爭端
  • 全球化
  • 經濟安全
  • 供應鏈
  • 風險應對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貿易壁壘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傳統貿易壁壘逐漸走嚮分化,其中的關稅、配額和許可證等壁壘逐漸弱化,而反傾銷和反補貼等傳統貿易壁壘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繼續存在並有升級強化的趨勢;而以技術壁壘為主的貿易保護主義急遽抬頭,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些新貿易壁壘將長期存在並不斷發展,會逐漸取代傳統貿易壁壘成為國際貿易壁壘中的主體。我們對於國際貿易中的新壁壘必須進行辯證的分析:一方麵,在國際貿易中加強環境保護和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是經濟發展的新動嚮,有其閤理的一麵;另一方麵,如果打著環境保護和實施社會責任的幌子,達到貿易保護的目的,構築起新的貿易壁壘,則不利於公正、閤理的國際經濟政治秩序的建立。

  本書作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於書中闡述新貿易壁壘及其應對策略,為國際貿易壁壘研究盡綿薄之力,為中國企業應對新貿易壁壘提供參考和藉鑑,也可為初學者瞭解新貿易壁壘提供幫助。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世界貿易壁壘發展/ 1
第一節 貿易保護主義的曆史發展/ 1
第二節 貿易壁壘的種類/ 7
第三節 貿易壁壘的發展及影響/ 15

第二章 金融危機背景下新貿易壁壘/ 19
第一節 新貿易壁壘産生的背景和發展趨勢/ 19
第二節 新貿易壁壘的主要內容/ 26
第三節 金融危機對貿易壁壘的影響/ 40
第四節 金融危機時期貿易保護主義的特性/ 41

第三章 反補貼措施及其應對策略/ 45
第一節 補貼的相關概念闡述/ 46
第二節 針對不同補貼的救濟方法/ 50
第三節 中國産品遭遇反補貼的狀況/ 56
第四節 中國遭遇國際反補貼的原因分析/ 63
第五節 中國應對國際反補貼的對策/ 68

第四章 反傾銷措施及其應對策略/ 81
第一節 傾銷與反傾銷的內涵及界定/ 82
第二節 中國麵臨的反傾銷指控、原因及思考/ 86
第三節 中國企業麵對反傾銷指控的對策/ 96
第四節 麵對反傾銷指控下的政府職能思考/ 102

第五章 「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研究/ 110
第一節 「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定與分析/ 110
第二節 「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的影響/ 114
第三節 中國迄今未能取得「市場經濟地位」的原因/ 118
第四節 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對策/ 126

第六章 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其應對策略/ 133
第一節 《TBT 協議》/ 134
第二節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成與發展/ 139
第三節 中國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對策/ 154
第四節 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 161
第五節 中國應對SPS 貿易壁壘的對策/ 165

第七章 綠色貿易壁壘及其應對策略/ 170
第一節 綠色貿易壁壘的內涵/ 170
第二節 綠色貿易壁壘對中國齣口貿易的影響/ 176
第三節 中國突破綠色貿易壁壘的對策/ 187

第八章 藍色貿易壁壘及其應對策略/ 213
第一節 藍色貿易壁壘的內涵/ 214
第二節 藍色貿易壁壘的産生和發展/ 216
第三節 藍色貿易壁壘的核心———SA8000 標準/ 225
第四節 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國齣口貿易的影響/ 231
第五節 應對藍色貿易壁壘的策略分析/ 234

參考文獻/ 245
 

圖書序言



  200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加入WTO十多年來,中國對外貿易額迅速增長。2010年,中國進齣口29-727‧6億美元,同比增長34‧7%。其中,齣口15-779‧3億美元,增長31‧3%;進口13-948‧3億美元,增長38‧7%,中國對外貿易經受住瞭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5年進齣口總額年均增長15‧9%,高於同期世界貿易增長速度。中國齣口由世界第三位躍居首位,占全球份額由7‧3%上升至10‧4%;進口由世界第三位升至第二位,有力地推動瞭世界經濟和貿易復甦。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貿易壁壘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傳統貿易壁壘逐漸走嚮分化,其中的關稅、配額和許可證等壁壘逐漸弱化,而反傾銷和反補貼等傳統貿易壁壘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繼續存在並有升級強化的趨勢;而以技術壁壘為主的貿易保護主義急遽抬頭,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些新貿易壁壘將長期存在並不斷發展,會逐漸取代傳統貿易壁壘成為國際貿易壁壘中的主體。我們對於國際貿易中的新壁壘必須進行辯證的分析:一方麵,在國際貿易中加強環境保護和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是經濟發展的新動嚮,有其閤理的一麵;另一方麵,如果打著環境保護和實施社會責任的幌子,達到貿易保護的目的,構築起新的貿易壁壘,則不利於公正、閤理的國際經濟政治秩序的建立。

  本書主要闡述瞭新貿易壁壘及其應對策略,包括八個方麵的內容:世界貿易壁壘發展;金融危機背景下新貿易壁壘;反補貼措施及其應對策略;反傾銷措施及其應對策略;「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研究;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其應對策略;綠色貿易壁壘及其應對策略;藍色貿易壁壘及其應對策略。本書作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際貿易壁壘研究盡綿薄之力,為中國企業應對新貿易壁壘提供參考和藉鑑,也可為初學者瞭解新貿易壁壘提供幫助。

  由於新貿易壁壘問題涉及麵廣,內容豐富,與各國法律製度及貿易政策密切相關,然而作者受時間、研究水平和學術環境的局限,因此,對本書的研究分析尚缺乏更深層次的挖掘和探討,不可避免地留下瞭許多遺漏和不足,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趙育琴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新貿易壁壘及其應對》的內容,我還在摸索之中,但就我目前看到的部分,我對於書中探討的「智慧財產權」在新的貿易壁壘中所扮演的角色,印象特別深刻。過去我們可能比較關注關稅、配額這些比較傳統的貿易障礙,但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侵權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棘手的貿易議題。尤其是一些科技產品的研發和製造,對於智慧財產權的依賴性非常高,一旦在貿易過程中齣現爭議,不僅會影響產品的齣口,更可能影響到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書中提到瞭一些具體的案例,像是某國對於我方高科技產品的智慧財產權提齣質疑,導緻我方企業麵臨齣口受阻的睏境,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在現今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單純的技術優勢已經不足以確保我們的產品能夠順利進入國際市場,更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架構和應對機製來保護我們的權益。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不少啟發,對於長期從事國際貿易的業者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參考。

评分

我對《新貿易壁壘及其應對》這本書的初步印象,覺得它在探討「數位貿易」方麵的切入點非常獨到。過去我們談貿易,大多是實體商品的進齣口,但現在隨著網路和科技的發展,數位服務、數據的傳輸和交易,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許多國傢對於數位貿易的管製卻顯得相當保守,像是對於數據的跨境傳輸設下諸多限製,或者對外國的數位服務徵收額外的稅費,這些都對我們在數位經濟領域的發展造成瞭不小的影響。書中提到瞭一些具體的案例,像是某個國傢的政府為瞭保護本地的數位產業,限製瞭外國科技公司在當地的數據收集和使用,這使得我們在輸齣相關數位服務時,不得不麵臨嚴峻的挑戰。這本書的分析,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在數位時代,我們不僅要關注實體貿易的壁壘,更要積極應對數位貿易的新挑戰,這對於颱灣未來的產業升級和轉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评分

當我看到《新貿易壁壘及其應對》這本書的書名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過去幾年全球經貿局勢的動盪。這本書的架構,給我的感覺是相當係統性和條理化的。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地緣政治」因素在貿易壁壘形成過程中的闡述。過去我們可能覺得貿易壁壘主要是經濟層麵的考量,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貿易爭端,其實都與國傢之間的政治角力息息相關。像是某些國傢為瞭在戰略上取得優勢,會對特定技術的齣口進行嚴格管製,或者對特定國傢實施經濟製裁,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產業供應鏈。書中對於這些地緣政治因素如何影響貿易流嚮、資源分配,以及國傢間的閤作關係,都有深入的分析。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們理解當前國際經貿格局的複雜性,以及如何在全球政治變局中找到颱灣的生存和發展之道,提供瞭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視角。我認為,這本書不僅適閤企業界的決策者閱讀,對於關心國傢發展的民眾來說,也極具參考價值。

评分

最近在書店偶然翻到這本《新貿易壁壘及其應對》,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有份量,畢竟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是個不爭的事實,尤其我們颱灣身處其中的感受更是深刻。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有力,沒有過於花俏的圖像,反而讓人感受到一種專業和嚴謹的氣息。翻開來,裡麵用瞭不少圖錶和數據來佐證論點,感覺作者在研究上下瞭不少功夫,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探討。我尤其感興趣的是書中對於各種新興貿易壁壘的分類,像是數位貿易的限製、綠色貿易的標準,以及地緣政治對供應鏈的影響等等,這些都是過去比較少被深入探討的麵嚮。颱灣作為一個齣口導嚮的經濟體,這些新的挑戰勢必會對我們的產業發展帶來衝擊,瞭解這些壁壘的成因和潛在影響,對於我們企業甚至政府製定對策都非常有幫助。雖然我還沒能深入細讀,但初步瀏覽下來,就覺得這是一本值得花時間去鑽研的專業書籍,對於想要瞭解當前國際經貿局勢,以及思考颱灣未來齣路的讀者來說,應該是很有價值的參考。

评分

坦白說,《新貿易壁壘及其應對》這本書,我還沒能看完,但裡麵關於「綠色貿易」的部分,引起瞭我相當大的興趣。最近幾年,全球都在強調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許多國傢紛紛推齣瞭各種環保法規和標準,這無形中也形成瞭一種新的貿易壁壘。很多過去的產品,可能因為不符閤這些新的環保標準,就麵臨被限製進口的命運,這對我們的傳統產業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書中舉瞭一些例子,像是某個國傢要求進口的汽車必須達到某種碳排放標準,否則就無法在當地銷售。這就迫使我們的汽車製造商,不得不重新思考產品的設計和生產方式,投入更多的資源在環保技術的研發上。這本書在這一塊的探討,我覺得非常切閤時宜,也讓我意識到,未來的貿易競爭,將不僅僅是價格和品質的競爭,更會是綠色環保的競爭。對於我們企業來說,如何順應這個趨勢,調整生產策略,將是能否在國際市場立足的關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