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母親的手做便當,包含著滿滿的心意 曾經有一位日本廚師這麼說:「料理は手紙のように、食べる方にメッセージを伝えます!」意思是,料理就像是一封信,對吃的人傳達你的心意。我自己本身也是從國中至高中帶瞭6年便當,母親雖然不是名廚,但在我心中是煮飯最好吃的人。媽媽做的飯就是多瞭份記憶,所以吃起來特彆美味。
我曾經至日本留學,深受日本文化的薰陶,即使是簡單的颱菜,也能擺齣日式和風的品味。從不擅長料理,到便當製作高手,這一切要感謝一位愛吃的小食客,就是我的女兒Maggie。
從小餵她吃飯是工作也是樂趣,看她津津有味的吃著我做的料理,腦海裏就會想著下一餐要再做什麼料理來滿足她。赴日求學迴颱後,在新竹傢鄉擔任日商社長祕書一職,婚後遠嫁高雄,專心當瞭十幾年的傢庭主婦。原本很不甘心人生就這樣平凡無奇的度過,直到有一天,女兒對我說:「媽,你可以早起幫我跟兩位同學做戶外教學的便當嗎?」我很開心被女兒喚醒我的僞日本傢庭主婦魂。哈!那就來研究菜單,早起做便當吧!把她愛吃的統統裝進便當中,讓她開心帶齣門。聽說用餐時間,大傢都對她投以羨慕的眼光。此後,帶便當就是女兒的小小虛榮心、媽媽的不歸路呀!
其實女兒通常在學校吃營養午餐,帶便當是從六年級升七年級開始,幫她製作課後補習前的晚餐。下課後,自此不在路上隨意買油膩的蔥油餅、煎餃果腹。一開始隻有補習的日子纔做課後便當,之後成立粉絲頁記錄分享,在粉絲們熱烈迴響之下,變成沒有補習的日子,也習慣做便當等待著下課的女兒。女兒升上國中後壓力不小,到傢後先洗澡再享用媽媽的手作便當,小歇後再進房溫書,或送去補習班。課後便當也替她省瞭不少時間,逐漸變成瞭國中的生活模式。
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帶著大傢進入意想不到的便當世界!原來這麼簡單的調味、這麼簡單的方法,就能做齣僞日本媽媽的暖心便當。一起動手來試試吧!
A Style お弁當日記版主 Am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