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莊子(新版)

圖解莊子(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哲學
  • 道傢
  • 莊子
  • 中國哲學
  • 思想
  • 文化
  • 經典
  • 圖解
  • 入門
  • 新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讀懂莊子寓言故事中的人生哲學

  《莊子》是一本深刻而有趣的書,融閤瞭寓言的生動、哲理的思辨、生活的鮮活,讀起來倍感輕鬆。但是,想要真正讀懂它、體悟它、運用它卻並非易事。為瞭讓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莊子》,讀齣真正的「逍遙」,將莊子的智慧應用於日常生活,我們齣版瞭這本《圖解莊子》。本書採用全新的圖解方式,讓您對人生的現狀有另類視角的解讀,使您的心胸更寬廣,思想更深刻,心靈更自由。

  ‧隻要有一點點不順心,就會讓我久久無法釋懷?
  ‧眼前好像有許多令人感到忿忿不平的狀況一直在發生?
  ‧一下操心這個,一下掛記那個。我是不是憂鬱癥?
  ‧是不是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讓我耿耿於懷?
  ‧傢人、親朋好友、同事、陌生人,我和他們的關係是否常常處於很緊張的狀態?

本書特色

  讀懂莊子的智慧,如莊周夢蝶,徹悟人生
  閱讀莊子,讓心靈更自由,體會真正的逍遙
  莊子哲學教你用開闊的胸襟迎接各種難題


  ‧一次讀懂:
  將莊子的哲學思想與現今社會實例連結,讓讀者能更輕鬆理解並運用。

  ‧全方位解說:
  將莊子思想的智慧,以白話且係統的方式解說,讓第一次讀莊子的人,也能輕鬆理解莊子哲學深刻的意義,開闊你的胸襟,進而擺脫那些令自己煩惱的瑣事。

  ‧圖文、錶格呈現:
  以百餘張精美插圖與相片、精彩圖說和錶格,讓博大精深的莊子智慧簡單易懂,讓閱讀莊子更加輕鬆,不需要再絞腦思索莊子的哲學意義。
《逍遙遊:中國古代思想的東方智慧》 引言:在紛繁世相中尋找安寜的路徑 自古以來,人類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從未停歇。在曆史的長河中,無數哲人試圖描繪齣一幅超越世俗、直指本心的世界圖景。《逍遙遊:中國古代思想的東方智慧》並非聚焦於某一部具體的經典闡釋,而是以一種更廣闊的視野,探討中國古代思想體係中關於“自由”、“和諧”與“本真”的核心議題。本書旨在引導讀者超越日常的功名利祿與社會規範的束縛,進入一種更深邃的精神境界,去理解古人如何在動蕩不安的時代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高貴。 第一章:精神的覺醒——從“物我兩忘”到“齊物之境” 本章深入剖析中國古代思想傢們對“覺醒”的理解。它並非指宗教意義上的頓悟,而是一種對客觀世界與主觀意識之間關係重構的過程。我們將探討“物我兩忘”這一概念在不同哲學流派中的體現。它意味著主體不再被外在事物的對立性所定義,從而達到一種高度的開放性與接納性。 重點分析早期道傢思想中對“道”的體認,如何指導個體超越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不同於西方哲學中強調的理性分析與主體性構建,東方智慧更推崇的是一種“不著痕跡”的洞察力。讀者將瞭解到,如何通過對自然現象的細緻觀察,體悟到宇宙萬物一體的宏大格局。同時,本章也會對比儒傢在強調社會倫理責任的同時,是如何在內心深處為個體留存一方不被汙染的“自留地”,實現“內聖外王”的平衡。 第二章:生命的哲學——無用之用與大用 何謂“有用”?社會往往以效率和功利來衡量價值。然而,許多古代智者卻反其道而行之,推崇“無用之用”。本章將詳細闡述“無用”在古代哲學語境下的真正含義。它指的並非是社會意義上的無價值,而是指那些無法被既有功利體係簡單量化、難以被馴服和利用的本質力量。 我們將考察古代藝術、隱逸文化以及審美活動中對“大用”的追求。例如,一棵不被砍伐的古樹,它看似“無用”,卻庇蔭一方,成為精神的寄托。這種“無用”恰恰是維持生命韌性與創造力的源泉。本章還將討論如何在現代生活中重估那些被主流社會忽視的、非物質層麵的價值,重建個人與自然、與時間之間的健康關係。 第三章:時間的觀念——永恒的瞬間與曆史的循環 時間是人類感知世界的基本框架,但在古代思想中,它常被賦予瞭超越綫性的意義。《逍遙遊》一書將聚焦於對時間流動性的深刻洞察。它探討瞭兩種截然不同的時間觀:一種是追求永恒不變的“道體”之時間,另一種是體認萬物生滅變化的“流變”之時間。 本章將對比曆史敘事中對綫性進步的偏好,與古代智者對“循環往復”的深刻認知。理解這種循環觀,有助於個體減輕對未來的過度焦慮,專注於當下每一個充實的“瞬間”。我們將分析古人如何通過儀式、節氣和對自然節律的遵循,將自己嵌入到宏大的宇宙時間網格之中,從而獲得一種超越個體壽命的安寜感。 第四章:人際的和諧——無為之治與德性的自化 “治國平天下”是古代知識分子關心的終極命題之一。本書並不提供具體的政治策略,而是探討其背後的核心理念——如何實現人與人之間最自然、最不費力的和諧狀態。這便是“無為”思想在社會治理層麵的體現。 “無為”並非不作為,而是順應事物內在的“機理”而行動。本章將解析這種理念如何指導社會結構的設計,強調剋製強製性的乾預,信任個體的自我調節能力。通過對古代賢君“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理想化描摹,我們得以反思現代社會中過度規劃和控製所帶來的疲憊感。最終指嚮一個結論:真正的秩序,源於個體德性的自發培養與相互尊重,而非自上而下的強力推行。 第五章:語言的局限與超越 人類的知識獲取高度依賴於語言符號係統,但古代智慧深刻地認識到語言的局限性。語言在界定事物、構建概念時,往往也製造瞭對立與隔閡。 本章將探討如何超越字麵意義的理解,抵達思想的“言外之意”。我們將研究古代修行者如何利用悖論、寓言和象徵性的錶達方式,來暗示那些無法用邏輯清晰陳述的真理。對於讀者而言,這意味著學會傾聽沉默,學會觀察那些無法被文字捕捉的細微感受,從而拓寬認知的邊界,避免陷入語言構建的思維陷阱。 結語:重尋內在的“桃花源”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為當代生活提供一種精神上的參照係。我們不必真的隱居山林,但可以在內心深處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桃花源”。這種內在的自由,來自於對自我本性的清晰認知,對外部評價體係的適度疏離,以及對生命過程的全然接納。《逍遙遊:中國古代思想的東方智慧》是一場對心靈原鄉的溯源之旅,旨在幫助每一個疲憊的靈魂,在古老的東方智慧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堅不可摧的安寜基石。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編者序:追尋自由的靈魂
本書閱讀導航

第1章    揭祕莊子其人其書
01    百傢爭鳴的亂世戰國:莊子的時代
02    亂世隱者:莊子其人
03    道傢二聖:老子與莊子
04    南華真人:莊子與道教
05    三分其書:《莊子》篇目
06    真人、隱士、士大夫:《莊子》哲學的三種境界
07    魏晉風度:《莊子》與玄學
08    多種體裁的渾沌組閤:《莊子》的文體形態
09    語言大師的多麵手法:《莊子》的語言特色
10    在發展中創新:《莊子》研究

第2章    逍遙遊
01    逍遙遊:對自由的暢想
02    鯤鵬展翅:逍遙遊的四大境界
03    無窮之境:逍遙遊的三種做法
04    無何有之鄉:寢臥樹下的悠然
05    曳尾塗中:自由自在的烏龜
06    神人的逍遙境:不以俗物為務
07    許由不受天下:我是一隻小小鳥
08    大鵬鳥與麻雀:幸與不幸

第3章    齊物論
01    齊物論:萬物齊同的世界
02    大道為一:其實世上本沒有路
03    莊周夢蝶:蝴蝶也能夢到我
04    濠梁魚樂:我知道魚兒的快樂
05    鼓盆而歌:達觀麵對死亡問題
06    莊子將死:中國式精神解脫
07    麗姬嫁夫:他鄉也是安樂地
08    朝三暮四:本質沒有變
09    大言不辯:最高的爭辯術
10    望洋興嘆:走齣世俗小天地
11    井底之蛙:隻見一隅
12    說夢:人生就是一場大夢

第4章    養生經
01    養生經:遊刃有餘地生活
02    心齋和坐忘:養生之法
03    庖丁解牛:養生之道
04    緣督以為經:養生之本
05    沼澤野雞:願為自由故
06    無樂:至極的快樂
07    夜夢骷髏:不要為人事而纍
08    呆若木雞:鬥雞中的王者
09    養生如牧羊:彆做落後的羊
10    彆樣人生:要為生活而活
11    齊桓公遇鬼:不要自取煩惱
12    四六法則:排除人生的擾亂
13    本末倒置:失去的並不重要

第5章    人間世
01    人間世:看透世間的真諦
02    螳螂捕蟬,異鵲在後:人世的險惡
03    大葫蘆的妙用:無用為大用
04    枯魚之肆:「人肉」的市場
05    貧非憊也:生不逢時的感嘆
06    惠子相梁:好友相妒
07    曹商舐痔:權勢如痔瘡
08    天人之辯:復歸自然的呼聲
09    棄璧負子:君子之交淡如水
10    材與不材:有用和無用都是靠不住的
11    子桑鼓琴:不平則鳴
12    宋王賞車:龍頷裏取珠
13    邯鄲學步與東施效顰:不要盲目崇拜
14    八病四禍:人生之大忌
15    九徵之法:教你如何識人

第6章    論大道
01    論大道:無處不在的道
02    人故無情:道是無情卻有情
03    女偊聞道:物我渾然融為一體
04    梓慶為鐻:技術是如何煉成的
05    津人操舟:無我之境
06    丈夫蹈水:長於水而安於水
07    漁父論「真情」:法天貴真
08    真人:道之大者
09    孔子拜師:不言之教
10    輪扁斫輪:大道靠個人修養而悟
11    道在屎尿中:大道無所不在
12    第六根手指:邪門歪道不可取
13    雲將求道:萬物不違本源
14    醜人的魅力:心靈美纔是真的美
15    孔子見老聃:至人的境界
16    大道不言:目的會取代自然本性

第7章    政治觀
01    政治觀:無為而無不為
02    黃帝索玄珠:無為纔能找到
03    任公子釣魚:無心方能釣大魚
04    指點迷津:牧童的治國經
05    渾沌之死:聰明反被聰明誤
06    盜丘:聖人如大盜
07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都是聖人惹的禍
08    伯樂善治馬:治天下者之過
09    馴君之術:順其本性施教
10    堯舜禪讓:沒人願接這纍活
11    屠夫不受封:明白自己的位置
12    孔子尋仁義:依循大道而行
13    絕聖棄智:天下不是拿來管的
14    蝸角之爭:戰爭毫無意義
15    莊子的三把劍:無形劍勝於有形劍

附錄    《莊子》原文
內篇
外篇
外篇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鯤鵬展翅
 
逍遙遊的四大境界
 
逍遙遊的四大境界:待風、乘風、背風、棄風。
 
鯤要化為鵬,必須藉助風力,但最終還要棄風而飛翔,否則就會被風力所控製,隻有這時纔能達到逍遙遊的境界。
 
v 逍遙遊的第一境界:待風
 
鯤從小魚變成大魚後,也不可能平白無故地變成大鵬飛走。它還必須等待一樣東西纔能起飛,那就是風。這正如赤壁之戰的「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有瞭風,鯤纔能飛得起來,牠必須經過漫長、準確的等待。
 
所謂「準確的等待」,是指要在準確的時間裏等、在準確的空間裏等,不能有誤差,不能錯過,要剛好風來的那一刻,這樣纔能趁勢飛翔。
 
不是什麼風都能飛,要最大的風纔有最大的勢。莊子說:「鵬是乘著六月的大風而飛去的。」就是要藉助六月的大風。六月正值盛夏,這時天清地朗,熱氣飛鏇,正是大風最旺盛時。莊子又說:「野馬般的遊氣,飛揚的遊塵,以及活動的生物被風相吹而飄動。」說六月的大風像萬馬奔騰,又像灰塵彌漫,因為它是萬事萬物共同的作用,所以特彆猛烈。有瞭這樣的風,當然可以助鯤飛翔。
 
v 逍遙遊的第二境界:乘風
 
經過漫長的、準確的等待,終於等到風來。但在乘風之前需要「辨風」,即辨彆風嚮,看清這是小風還是大風,不能見風就上,要等來適當的風纔能上。
 
理想的大風終於來瞭,在那時候,鯤必須全力一搏,飛騰而起,趁風的運動、趁海的運動飛起來,就可以變成鵬,昂首天外。
 
莊子說:「鵬的背,不知道有幾韆裏;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海動風起時就遷往南海。當鵬遷往南海的時候,水花激起達三韆裏,翼拍鏇風而直上九萬裏高空。」可以得齣鯤化為鵬、乘風而上的具體操作程式為:一是大風來瞭,大海震蕩;二是鯤奮力一躍,藉助風勢水勢飛起來,化為鵬;三是鵬飛起來後要不停地擊水,藉助水勢參與風的運行,最後乘風上天。
 
簡單地講,就是先藉風力,再藉水勢,最後又藉風力。風力是遠因,水力是近因,鯤的意誌則是決定性因素。

用户评价

评分

讀完《圖解莊子(新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如此”。我曾經嘗試過閱讀《莊子》的原著,但很多地方都讓我感覺像是在雲裏霧裏,抓不住重點。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用生動有趣的圖畫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一步步地引領我穿越莊子思想的迷宮。它沒有像一些學術解讀那樣,堆砌大量的術語和理論,而是從更貼近生活、更具畫麵感的角度去闡釋莊子的觀點。那些插畫,每一幅都像是為莊子的話語量身定製的,有的幽默,有的寫意,有的充滿哲思,它們共同構成瞭一個動態的、可感知的莊子哲學世界。讀到“知北遊”時,書中那幅描繪宇宙洪荒、生生不息的景象,配閤著關於“無為而無不為”的解釋,讓我對“道”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在保留瞭莊子思想的精髓的同時,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這位偉大的思想傢,並從中汲取智慧。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抱持著一種觀望的心態來翻閱《圖解莊子(新版)》。我總覺得,莊子的思想精髓在於其語言的哲辯和思想的深度,圖解是否會削弱這種原有的力量?然而,這本書的呈現方式卻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巧妙地將文字的闡釋與視覺的解讀相結閤,而不是簡單地用圖畫來“翻譯”文字。那些插畫,與其說是對內容的直觀復現,不如說是對莊子思想的一種意象化提煉。它們並非冗餘的裝飾,而是真正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讀者在腦海中構建起一個更清晰、更立體的思想框架。比如,在講解“達生”的篇章時,書中齣現的那些描繪自然萬物生生不息的畫麵,瞬間就讓“順應自然”的道理變得更加觸手可及。這種“形”與“神”的結閤,使得莊子深奧的哲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新煥發齣瞭勃勃生機。它不是簡單地將《莊子》“大眾化”,而是用一種更具現代審美品味和接受度的方式,引領讀者走進這位先哲的精神世界,去感受那份超然與豁達。

评分

這本《圖解莊子(新版)》拿到手,就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封麵設計簡約卻不失古韻,內頁的排版也十分用心,文字疏朗,搭配那些恰到好處的插圖,讓原本晦澀難懂的《莊子》變得生動起來,不再是讓人望而生畏的哲學經典。我一直對莊子的思想很感興趣,但苦於原文過於精煉,解讀起來頗有難度,很多時候隻能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理解上。這本書的“圖解”二字,精準地概括瞭它的特點。它並沒有將莊子的思想完全庸俗化,而是通過富有想象力的插畫,將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逍遙遊”中的那隻大鵬鳥,在圖畫裏仿佛真的振翅高飛,帶你一同進入那片自由無垠的天地;“齊物論”裏關於物我界限模糊的描述,通過圖示也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那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讀這本書,感覺就像在與一位博學而幽默的老友對話,他用最易懂的方式,為你講述那些蘊含著深刻人生智慧的道理,讓你在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中,逐漸領悟到莊子那超越時代的哲學思想。它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人生意義的重新探索。

评分

我一直覺得《莊子》是一個充滿智慧寶藏的寶庫,但挖掘起來總感覺有些吃力。這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圖解莊子(新版)》,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這本書的“圖解”二字,絕非噱頭,而是真正將莊子那些深邃的思想,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它不是簡單地配圖,而是通過精心設計的插畫,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變得鮮活起來。例如,關於“名實”的討論,書中用生動的圖景展示瞭名稱與事物之間的辯證關係,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得意忘形”的真諦。還有“應帝王”中關於“無為而治”的解讀,配上那些描繪自然和諧、萬物共榮的畫麵,讀起來就好像親身感受到瞭那種天人閤一的境界。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並沒有因為“圖解”而犧牲掉莊子思想的深度,反而通過視覺化的語言,讓這些思想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仿佛莊子穿越時空,用最貼近我們現代人生活的方式,與我們進行瞭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

评分

拿到《圖解莊子(新版)》,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極具創意的排版和設計。與市麵上很多枯燥的哲學書籍不同,這本書的視覺呈現非常吸引人。那些精心繪製的插圖,不僅僅是簡單的裝飾,更是對莊子思想的一種延伸和闡釋。它們用一種更直觀、更形象的方式,將那些原本可能讓人感到晦澀難懂的哲學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物化”的圖示,用一種夢幻般的手法描繪瞭人與自然、人與萬物之間的界限模糊,讀起來讓人仿佛置身於莊子所描繪的那個逍遙自在的境界。這種“圖文並茂”的形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感和理解的深度。它不僅僅是一本“看圖識字”的讀物,而是一種全新的理解和體驗莊子哲學的方式。它讓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瞭莊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也從中獲得瞭很多關於人生、關於生活的新啓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