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雲林人,1949 生,1980年獲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擔任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2000年起轉任多倫多大學哲學系與東亞學系中華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曾任教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心理系、哲學系。曾任國際中國哲學會會長、執行長。現任國際價值與哲學研究協會(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副主席。
1. 沒有建構者的建構論:建構實在論如何克服 科學哲學的傳統困難 F. Wallner 2 .建構實在論:脈絡與展望 沈清松 3. 五種建構主義 F. Wallner 4. 卡納普的建構方案與建構實在論 沈清松 5. 跨文化哲學:維也納方案 F. Wallner 6. 跨文化哲學、對比與外推 沈清松
II 建構實在論的哲學議題
7. 認知與知識:介乎經驗與建構之間 F. Waller 8. 主體性與建構 F. Waller 9. 論安身立命:追求意義的欲望及其開展 沈清松 10.《大學》新詮與現代大學理念 沈清松 11. 城市的生活世界—融合建構實在論、現象學與中國哲學的省思 沈清松
III. 建構實在論的應用:中醫與心理治療
12. 傳統中醫與西方醫學的比較:方法論上的先決條件 F. Waller 13. 如何研究傳統中醫? F. Wallner 14. 傳統中醫的獨特科學性 F. Wallner 15. 本體論的歧義性與方法論的循環性:取象比類 F. Wallner 蘭鳳利. 16. 神──關係而非實體 F Wallner 17. 心理治療與復全之道─意義、溝通與生命實踐 沈清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