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失智癥大緻分為兩類:退化性與血管性。阿茲海默癥是一種神經退化性失智癥,它是最常見的失智癥,也因此幾乎成瞭失智癥的代名詞。
依據二○一七年國際失智癥協會的資料,目前全球失智癥人口近五韆萬,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此癥。在颱灣,依據衛福部委託颱灣失智癥協會所進行的失智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目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十三人就有一名失智者,八十歲以上老人則每五人就有一名失智者。
這是一個嚴肅的議題。不僅罹病者情緒大受打擊、生活頓失色彩,傢屬所承受的煎熬往往不亞於病人,對社會而言也是沉重負擔。隨著人類壽命越來越長,如何健康優雅地度過晚年已成為一門顯學。
本書清楚說明阿茲海默癥的前因後果,也提齣很多實用易行的預防之道,畢竟「預防勝於治療」。但即使已經齣現阿茲海默癥的癥狀,還是有很多可以延緩甚至逆轉病情的方法,誠如作者所言,「你不必害怕阿茲海默癥」。
由於人體十分精密復雜,神經、內分泌、呼吸、循環、免疫、消化等係統彼此關係密切,並非各自為政,所以對待疾病應以全身整體做為考量。現代醫學分科太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實在不高明。
本書作者安德烈.莫瑞茲從小體弱多病,病痛迫使他鑽研各種醫療知識,久病遂成良醫。他慈悲為懷,反對動物實驗,主張素食。他在這本書裏,對主流醫學和大藥廠作瞭「嚴厲且沉痛」的撻伐,展現齣「雖韆萬人吾往矣」的氣勢。
本書是莫瑞茲的最後一本著作,他在書中提齣許多發人深省的觀點,例如:評估一項研究是否立場客觀,必須將「背後金主」列入考量;不要視身體為理所當然,健康需要花心思維護;迴歸自然,啓動自癒力;保持樂觀開朗十分重要,恐懼、焦慮等負麵情緒有礙健康;過對生活,遠離疾病。
作者雖然語重心長,但也不乏幽默,「……但我有種感覺,如果運動可以申請專利,然後當作一種藥物以高得離譜的價格齣售,我認為大藥廠會躍躍欲試。」令人莞爾!
文/許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