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文學概論

圖解文學概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文學史
  • 文學理論
  • 文學批評
  • 文化研究
  • 經典文學
  • 入門教材
  • 圖解
  • 普及讀物
  • 文學導讀
  • 人文社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文學」充斥在生活的各個層麵,無所不在。它也像一麵雙稜鏡,讀者不僅可以看到作者對生活各層麵(包括友情、愛情、親情、人、事、物等)的體悟與豐富想像力外,也可透過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與故事情節發展,進而達到自我生命的反思。

  本書從文學的基本概念起始,接著解構小說、散文、詩詞、戲劇等,繼而衍伸到文學與創作、文學賞析、作品風格與作品的關係、文學與超文本;文學、閱讀與思考;文學與修辭、文學與文化、應用文學、文學評論等,概論文學的全部樣貌,並輔以圖錶及相關情境插畫,讓文學更具衍伸性閱讀,也是喜愛文學、想接觸文學的最佳入門文本。

  這是一本「文學」入門書,讓你瞭解文學、認識文學,進而愛上文學。

  文學是指作者透過文字,將他對生活的體驗後所産生的思想與感情,真實地或揉閤想像而錶達齣來的一種文字型態。通常以小說、散文、新詩或劇本的模式呈現,故也可視為一門生活藝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鄭淑娟


  現職:江蘇省淮安淮陰工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學曆:東吳大學中國文學係學士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博士
  經曆:曾任國立颱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黃俊傑院長教學助理、助教;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逢甲大學、明道大學中國文學係兼任助理教授。
  教授課程:文學閱讀與賞析、創意語文運用、語言與文化、當代文學選讀、現代小說選讀、原住民文學與文化、職場應用文、文言文教學、華語文教學導論。
  研究領域:馬一浮思想研究,馬一浮與硃子學之關係研究、華語文教學、當代文學研究。

張佳弘

  現職:教師、作傢
  學曆:成功大學碩士、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博士
 

圖書目錄

文學的基本概念
UNIT 1-1 文學的定義及其價值 2
UNIT 1-2 文學的起源與流變 5
UNIT 1-3 文學的範疇 7
UNIT 1-4 文學與生活 15
UNIT 1-5 文學與藝術 18
UNIT 1-6 文學與社會 22
UNIT 1-7 文學與創意 24
UNIT 1-8 文學與想像力的關係 27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28
小說概論
UNIT 2-1 小說的基本要素 30
UNIT 2-2 古典小說概述與舉隅 32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33
散文概論
UNIT 3-1 散文概述與舉隅 36
UNIT 3-2 旅遊散文的特色 39
UNIT 3-3 勵誌散文 42
UNIT 3-4 寓言故事 44
UNIT 3-5 小品文概述 46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46
本書目錄
4 詩詞概論
UNIT 4-1 詩的特色 50
UNIT 4-2 古典詩析論與舉隅 55
UNIT 4-3 現代詩與歌詞創作 58
UNIT 4-4 詞作析論與舉隅 60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62
戲劇概論
UNIT 5-1 戲劇概說 66
UNIT 5-2 古典戲劇賞析與舉隅 68
UNIT 5-3 現代戲劇賞析與舉隅 72
UNIT 5-4 戲劇展演概述 74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74
文學與創作
UNIT 6-1 創作與生活 78
UNIT 6-2 創作與靈感 80
UNIT 6-3 小說創作 82
UNIT 6-4 散文創作 85
UNIT 6-5 詩的創作 87
UNIT 6-6 劇本創作 89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89
文學賞析
UNIT 7-1 小說的賞析視角 92
UNIT 7-2 散文的賞析視角 95
UNIT 7-3 詩的賞析視角 98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99
作者風格與作品的關係
UNIT 8-1 何謂風格 102
UNIT 8-2 散文傢風格及其作品舉隅 104
UNIT 8-3 現代詩人及其作品舉隅 108
UNIT 8-4 現代劇作傢及其作品舉隅 110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110
文學與超文本
UNIT 9-1 超文本概述 114
UNIT 9-2 文學與繪本 116
UNIT 9-3 文學與傳播 118
UNIT 9-4 小說與電影 119
UNIT 9-5 網路文學 121
UNIT 9-6 多媒體創作 123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123
文學、閱讀與思考
UNIT 10-1 閱讀與文學創作 126
UNIT 10-2 思考與文學創作 129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129
文學與修辭
UNIT 11-1 修辭法概述 132
UNIT 11-2 譬喻法的運用 134
UNIT 11-3 轉化法的運用 136
UNIT 11-4 象徵法的運用 137
UNIT 11-5 類疊法的運用 138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138
文學與文化
UNIT 12-1 文學是文化的傳播者 142
UNIT 12-2 文學語言與文化 144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144
應用文學
UNIT 13-1 中國文字的特色 148
UNIT 13-2 報導文學 150
UNIT 13-3 新聞稿 152
UNIT 13-4 廣告詞 155
UNIT 13-5 傳記文學 157
UNIT 13-6 演說 159
UNIT 13-7 對聯 162
UNIT 13-8 謎語 165
UNIT 13-9 笑話 167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168
文學評論
UNIT 14-1 何謂文學評論 172
UNIT 14-2 讀者與作品評論 174
UNIT 14-3 作品、作者與文學評論 175
問題思考與單元習作 176
參考書目 177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知識探險”。作者仿佛知道我會有哪些睏惑,並且提前準備好瞭答案。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文學批評”的部分,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那些理論書籍,上來就羅列一大堆流派和代錶人物,而是通過一個非常巧妙的結構,讓我一步步地去理解不同批評理論的核心思想。例如,在介紹“精神分析批評”時,作者並非直接拋齣弗洛伊德的理論,而是先從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入手,展示瞭故事背後可能存在的潛意識驅動力,然後纔引申到文學作品中的應用。這種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構建過程中。書中穿插的那些“思考題”和“實踐練習”,也非常有價值。它們不是那種流於形式的題目,而是真正引導我去運用書中學到的理論去分析具體的文學現象。我嘗試著去運用書中的方法分析瞭我最近在讀的一本小說,發現瞭很多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也對作品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讓我看到瞭文學研究的“趣味性”和“實踐性”,而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理論。

评分

一本讀完,我仿佛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瞭一整天,收獲滿滿。作者以一種極其生動形象的方式,將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文學理論,變得如同引人入勝的故事一般。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文本解讀”的部分,它不再是生硬的條條框框,而是引導讀者去發現文學作品背後隱藏的深層含義,去體會作者的匠心獨運。書中穿插的大量精美插圖,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與文字內容相得益彰,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我在理解起來事半功倍。例如,在講解敘事結構時,作者通過一幅幅精心繪製的圖錶,清晰地展現瞭情節的起伏、人物的動態,讓我瞬間茅塞頓開,仿佛親眼見證瞭故事的生成過程。這種“圖解”的教學方式,對於我這樣對文學理論初窺門徑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消除瞭我之前對文學理論高深莫測的畏懼感,讓我更加自信地去探索文學的世界。而且,書中的語言風格也十分平易近人,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而是直擊要害,言簡意賅,卻又不失深度。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文學的理解上升瞭一個新的颱階,也對未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恨不得馬上拿起一本經典名著,運用書中學到的方法去細細品味。

评分

這次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相當的“解渴”。我之前總覺得文學理論離我們生活太遠,而這本書卻巧妙地將那些宏大的理論框架,拆解成一個個 relatable(可關聯的)的片段,用一個個生動的案例來佐證。書裏對“文學史”的梳理,不像那種按時間順序堆砌人名和作品的流水賬,而是通過勾勒齣不同時代文學思潮的演變軌跡,以及它們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讓我能夠更加清晰地把握文學發展的脈絡。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現代主義”的闡述,作者沒有局限於枯燥的定義,而是引用瞭很多具體的作品片段,並且結閤當時的曆史背景,讓我深刻理解瞭為什麼會齣現那樣的文學變革,以及它對後世文學産生的深遠影響。那些抽象的“意識流”、“碎片化”等概念,在作者的解讀下,變得觸手可及。而且,書中的一些觀點也頗具啓發性,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閱讀習慣和理解方式。比如,作者提齣的“讀者在文本中的主體性”,讓我意識到,閱讀並非是被動接受,而是一個主動創造意義的過程。總而言之,這本書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瞭文學的迷宮,讓我看到瞭更多不曾留意過的風景,也讓我對文學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內容是相當“接地氣”的。作者在處理一些比較復雜的文學理論時,總是能找到最貼切、最形象的比喻,讓我能夠瞬間理解。我之前一直對“象徵主義”和“意象”這些概念感到模糊,讀瞭這本書之後,纔豁然開朗。作者用大量的生活實例,比如一個飄落的葉子可能象徵著生命的短暫,一個雨滴可能代錶著憂愁,將這些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而且,書中對不同文學體裁的分析,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一直不太理解詩歌和散文的區彆,這本書通過對它們各自的語言特點、結構方式以及情感錶達方式的詳細闡述,讓我清晰地認識到瞭它們之間的差異。甚至連一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地方,比如“韻律”和“節奏”在詩歌中的作用,作者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讓我感受到瞭語言的魅力。我尤其欣賞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作者會選取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然後運用書中學到的理論進行細緻的解讀,讓我能夠親眼看到這些理論是如何被應用的,以及它們能夠帶來多麼深刻的洞察。這本書讓我感覺,文學並非高不可攀,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觸手可及。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翻開這本書,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文學概論”聽起來總是那麼高大上,有些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作者並沒有像很多教材那樣,上來就拋齣一堆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從一些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入手,比如我們熟悉的電影、流行歌麯,甚至是日常對話,來引齣文學的一些基本概念。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入方式,讓我很快就放鬆下來,並且開始對書中的內容産生興趣。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文學語言”的分析,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瞭為什麼文學作品的語言總是與日常語言有所不同,以及這些“不同”是如何産生藝術效果的。書中的一些文學批評的流派介紹,也變得不再那麼枯燥,作者通過對比不同的批評傢對同一部作品的解讀,讓我看到瞭文學分析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它不是告訴你“標準答案”,而是鼓勵你去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它教給我的不是具體的文學知識點,而是分析和理解文學作品的方法和思路。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擁有瞭一副新的眼鏡,看世界的角度都變得不一樣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