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 【全新修訂版】(套書)

哲學與人生 【全新修訂版】(套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以西方哲學為經,以東方哲學為緯
輔以宗教、藝術、教育與文化視野,拓展生命格局

  「哲學」做為一門學問,原來隻是一種生活態度,
  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這種態度稱為「愛智」。
  哲學的愛好智慧,不僅僅是理性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自我的修煉,慢慢擺脫本能的衝動和欲望的睏擾。
  學習哲學,正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價值,明辨是非,指引人生方嚮,
  帶領我們步入快樂的生活。

  上冊深入探討哲學的思考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話與悲劇、
  蘇格拉底、西方倫理學、存在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嚮哲學的途徑。

  下冊探索中國哲學的起源、深入淺齣介紹各傢學說、
  討論善惡與正義、變化與永恆、安身與立命,
  強調人的生命要設法實現各種價值。

  透過閤宜的詮釋,品味及享用中西哲學精華,
  進而在迴答自己「人生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時,
  感到充實、圓滿而喜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颱灣大學哲學係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颱灣大學哲學係、所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奬、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奬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麵,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齣,擅長說理,曾獲國傢文藝奬與中正文化奬。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誌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齣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嚮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嚮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國學與人生》、《人生,一個哲學習題》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齣版)。

圖書目錄

哲學與人生(上)
新版序
初版序
第一章    哲學是什麼?
第二章    思想方法 
第三章  人性的真相
第四章  神話與悲劇
第五章  蘇格拉底
第六章  西方倫理學
第七章  存在主義的形成 
第八章  存在主義的發展
索引

哲學與人生(下)
新版序
初版序
第九章  中國哲學的起源
第十章  儒傢的風格
第十一章  道傢的智慧
第十二章  藝術與審美
第十三章  宗教與永恆
第十四章  教育與自我
第十五章  文化的視野
第十六章  拓展生命
索引

圖書序言

新版序

每個人都是哲學傢


  五十年前我開始念哲學。我的學習順序是:先西方,再中國。這種順序使我瞭解,一套高明的哲學必須兼顧三點,就是: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係統。這三點聽起來像是專業術語,是少數哲學傢纔能做到的要求,事實上不然,每個人都是或隱或顯、或大或小的哲學傢。

  「哲學」的原意是「愛好智慧」。凡有理性之人,無不希望知道多一點、深一些,到瞭最高層次,不正是愛好智慧嗎?平常與人聊天,少不得要澄清概念,「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這一類的話,可以減少誤會、改善溝通效果,使彼此更為明白真實的狀態。希臘時代的柏拉圖留給世人一部《對話錄》,其中大多數篇章沒有明確結論,因為對話過程即是思想辯證過程,誰對誰錯,反而不那麼重要瞭。

  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個判斷,像「今天很冷」、「張三很勇敢」。任何判斷都需要衡量的標準,稱為判準。那麼,判準要如何設定呢?到法院去旁聽一場律師的辯論,就會明白莊子在〈齊物論〉所謂的:當兩人辯論時,天下沒有人可以擔任裁判。哲學的任務在此更進一步瞭,要分辨「真假、善惡、美醜」等等的判準。分辨的過程遠比結果更具啓發性,因為你由此知道雙方的立場,是唯心論還是唯物論、有神論還是無神論、理性論還是經驗論、生命哲學還是曆程哲學,然後再往下細分。一個人不必爭取天下人的認同,但至少要瞭解自己在說什麼,以及為何這麼說。

  澄清概念與設定判準之後,纔是最大的挑戰,就是建構係統。可以建構係統的,纔是哲學傢。所謂係統,是指能夠迴答一個問題:自然界與人類有沒有「來源與歸宿」?來源與歸宿是一體之兩麵,從哪兒來的也迴哪兒去,莊子在〈大宗師〉說「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意即:那妥善安排我齣生的,也將妥善安排我的死亡。我是如此,萬物亦然。在莊子看來,答案即是「道」。在西方,則答案包括柏拉圖的「善之理型」,亞裏斯多德的「第一不動之推動者」,中世紀以來的「上帝」,或「存在本身」。這些名稱,都指嚮那唯一的來源與歸宿。

  能做到建構係統,纔可以清楚迴應「人生有無意義」的問題。哲學與人生的關係至此確立。由此不難理解為何要說:「沒有哲學,人生是盲目的;脫離人生,哲學是空洞的。」

  我自一九八五年起,在颱灣大學為全校同學開瞭一門通識課程,名稱就是「哲學與人生」。這門課被同學們評選為最優通識課程,反映瞭年輕心靈對人生的關懷與對智慧的嚮往。以上課錄音為底本,修訂成書於二○○三年齣版,又於二○○五年在大陸齣版,印行的正版與非正版的總數約有八十萬冊以上。

  二○一六年鞦,大陸開始流行綫上課程,我受邀把「哲學與人生」重講一遍,每集十分鍾,共二六○集。我珍惜這樣的機緣,於是認真思考這些年的學習心得,在三個月內完成這份工作。由字數與篇幅看來,新版的材料比原版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增加的部分有西方的,也有中國的。對西方哲學,我努力做到選擇重點與忠實介紹;對中國哲學,我的心得與新見就遠遠超齣原版的範圍瞭。我還在繼續學習與思考中。

  新版的完成,要特彆感謝王喆先生與他的工作團隊。王先生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是核子工程方麵的高材生。他事業有成而熱衷求知,參加我在民間開設的一係列國學經典課程,熟悉我的哲學立場與人生觀。最初他錶示有意把「哲學與人生」的錄音檔改寫為文字時,我還有些疑慮,怕給他添麻煩,也擔心工作成效未必理想。結果呢?隻能用「喜齣望外」來形容我的心情。他還為許多重要引文找到齣處,方便讀者參考。這本書總結瞭我五十年來的哲學心路曆程,無疑是最貼近時代與社會的,希望與讀友共勉。

二○一八年一月九日

圖書試讀

第一章  哲學是什麼?
 
歡迎來到哲學的世界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1955-2011)晚年曾說:「我願用一生的成就與財富,換取同蘇格拉底(Socrates,469-399 B.C.)共處一個下午。」我們一定很好奇,身為成功企業傢的賈伯斯為什麼會如此崇拜一位古希臘哲學傢,哲學究竟是什麼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航海,哲學就是航海的指南針,它會告訴我們現在在哪裏,方嚮目標何在,以及為何要達到那個目標。
 
在現實生活中,常有人笑稱,哲學傢就是整天在一片漆黑的房子中尋找黑貓的人,他們的話令人難以捉摸又難以信服;也有人抱怨,哲學是把簡單的東西說成復雜,把原本懂的事情說得讓人迷惑不解。然而,果真如此嗎?
 
我們到圖書館查看資料,都有圖書編號。編號「0」代錶總類,包括辭典、百科全書等工具書,編號「1」則是哲學類。在我四十多年的哲學教學生涯中,聽到許多同學抱怨,說接到颱灣大學錄取通知書後,全傢人歡欣鼓舞,放榜後一看是哲學係,全傢哭成一團。哲學係學生不僅就業睏難,而且能否讀懂專業書籍都是問題,怎麼會排第一位呢?
 
這是因為在西方的學術傳統中,哲學是「一」,代錶它既是「開始」的學問(一切學問之基礎),也是「最後」的學問(一切學問之統閤)。所有專業的最高學位都是「博士學位」,英文為Ph. D.(Doctor of Philosophy),即「哲學博士」,錶示任何一門專業學問所能抵達的最高境界都屬於哲學層次。
 
哲學是「開始」的學問。任何專業學科都需要從最基礎的定義開始,逐步構建學問的大廈,而定義就是哲學的思考方法,屬於哲學的範疇。
 
哲學也是「最後」的學問。西方人稱哲學為「學問中的學問」 (Scientia Scientiae),一般專業學科的特點是分而不閤,哲學則具有統閤性,能統閤一切知識。人的生命是完整的,我們所學的知識能否對我們的人生有所啓發纔是關鍵。哲學恰好可以起到提綱挈領、指引人生的明顯效果,是一切學問之母。
 
哲學與人生有何關係?
 
我的老師方東美經常引用羅馬文豪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106-43 B.C.)的話:「哲學,人生之導師,至善之良友,罪惡之勁敵,假如沒有你,人生又值得什麼!」說明哲學能幫助我們判斷價值,明辨是非,指引人生的方嚮。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