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行動可不是為瞭「傳播民主政治」。敘利亞的民族主義派已經具有相當高度的民主,那些華盛頓方麵所賞識的阿拉伯盟友們甚至還瞠乎其後。美國的行動隻是為瞭剷平反對力量,維護以華盛頓方麵為首的全球經濟秩序;萬般皆下品,追逐利益纔是唯一要務。自1963年起,敘利亞政府獻身於阿拉伯民族主義推崇的價值,亦即擺脫外國勢力控製而獲得自由,以及阿拉伯民族社會主義。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復興阿拉伯社會主義黨」(Ba’ath Arab Socialist Party)的成員哈菲茲•阿薩德(Hafez al-Assad)和他的兒子巴沙爾(Bashar)。
時至今日,經濟戰爭的形式往往就如同政治學傢約翰.穆勒(John Karl Mueller)與卡爾.穆勒(Karl Mueller)所稱的「大規模毀滅式製裁」。1990年代,當時的伊拉剋是在阿拉伯民族主義派的統治之下,即遭受過以美國為首的政權惡意的製裁。製裁的目的錶麵上是逼迫伊拉剋銷毀其生化武器的軍火庫;然而基於政治理由,卻故意誤稱之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核子武器的毀滅能力相比,生化武器根本微不足道;也唯有核子武器纔稱得上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