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大學生哲學桂冠奬得奬作品集 第三輯

颱大學生哲學桂冠奬得奬作品集 第三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寫作和思考是不可分的,書寫並不隻是傳達思想的動作,哲學寫作就是哲學思考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前者,後者是不完整的。——陳弱水

  本書收錄「颱大學生哲學桂冠奬」第五屆及第六屆共三十五篇精華作品。依人文、社會、自然與生命教育四個組彆分訂不同題目。議題皆具有重要性或話題性。如:第五屆分為人文組「三人愛情行不行?」,社會組「論『欺騙』與食安問題」,自然組「科學數據與理論下的『真理』是真理嗎?」,生命教育組「麵對伊波拉,個人有沒有義務為群體犧牲?」。第六屆分為人文組「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何者有『用』?」,社會組「論反恐與寬容」,自然組「機器人是否有助於人類福祉?」,生命教育組「同性婚姻應該閤法化嗎?」等。學生依各議題進行深度思考與論辯,激發齣篇篇充滿自省、關懷、理性論證的精彩文章。八個題目中,有六個直接與近年來國際、國內齣現的事件和現象密切相關。哲學基本問題與現實社會的介麵一方麵是哲學思考生命力的重要來源,一方麵也是哲學思考能對社會文化有實際貢獻的所在。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李賢中


  颱灣大學哲學係教授兼係主任,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思想方法、先秦名傢哲學、墨傢哲學及中國邏輯學。著有《墨學:理論與方法》、《墨翟先生,請留步!》等多部作品。
 

圖書目錄

序一/楊泮池
序二/陳弱水
齣版緣起/李賢中
 
第五屆得奬作品
人文組:三人愛情行不行?
    首奬/鬍萬鑑
    貳奬/瀋 俐
    參奬/顔仕宇
    佳作/宋曉涵
社會組:論「欺騙」與食安問題
    首奬/張瓊月
    貳奬/陳信仲
    參奬/邱怡嘉
    佳作/高立桓
    佳作/熊偉均
自然組:科學數據與理論下的「真理」是真理嗎?
    首奬/郭柏辰
    貳奬/馬英哲
    佳作/李逸翔
    佳作/龔佑霖
生命教育組:麵對伊波拉,個人有沒有義務為群體犧牲?
    首奬/張堯程
    貳奬/懷 顥
    參奬/陳俊宇
    佳作/邱怡嘉
 
第六屆得奬作品
人文組: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何者有「用」?
    首奬/張宸瑋
    貳奬/夏逸平
    參奬/歐柏昇
    佳作/張堯程
    佳作/韓昌軒
社會組:論反恐與寬容
    首奬/林昇達
    貳奬/周詠盛
    參奬/鄭 剛
    佳作/懷 顥
自然組:機器人是否有助於人類福祉?
    貳奬/蘇仁和
    貳奬/懷 顥
    佳作/李逸翔
    佳作/陳以儒
生命教育組:同性婚姻應該閤法化嗎?
    首奬/劉孟硯
    貳奬/葉元蓉
    參奬/苗廣雅
    佳作/康少璞
    佳作/賴佳翎
 

圖書序言

序一

  人文教育是大學教育中重要的部分,哲學教育又是人文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哲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哲學層次的思考對各領域的發展都有其必要性。我們舉辦「颱大學生哲學桂冠奬」目的為使同學們在人文、社會、自然以及生命教育等方麵,進行哲學思考與論述,進而提升同學們的思辨、分析能力及人文的關懷;使同學們結閤理論與實踐,藉由哲學反省、思辨,關注颱灣整體發展的方嚮與價值,乃至全人類所麵臨的挑戰。

  還記得第五屆哲學桂冠奬的頒奬典禮上,同學們特彆設計瞭人文大樓的模型放在講颱上,對比於第五屆的主題「荒城」,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同學們對於人文大樓的殷切期待,還好,又經過一年的努力,第六屆哲學桂冠奬活動結束前,人文大樓終於通過相關單位的審核,可以興建瞭,正好對應上第六屆的主題「樂園」。這也讓我們想起哲學桂冠奬的興辦之初,是由李前校長所發起,從無到有的過程是相當不容易的。

  從這一輯作品中可看齣,同學們對於議題都抱持高度的熱忱與關懷,由於哲學桂冠奬所設計的各項議題,都與國際現勢、社會現況所麵臨的挑戰息息相關,得奬的作品都有強烈的企圖心,希望能夠透過哲學思辨,釐清現象,找齣解決問題的辦法。閱讀同學們的精心之作,可以瞭解同學們麵對問題的各種想法,他們的觀點多元,分析精闢,思路細緻,在錶達的方式、技巧方麵都展現齣一定的廣度與深度,這些得奬者都是哲學思考的佼佼者,值得肯定。

  哲學桂冠奬至今已經舉辦瞭六屆,第三輯的編輯成書,要感謝文學院及哲學係師生們的投入以及全校各院係同學們的參與;特彆是哲學係的工作團隊。他們舉辦瞭多場專題講座、電影欣賞會、寫作工作坊、各類型的宣傳活動、籌備頒奬典禮,以及得奬作品的編輯工作;對於他們所付齣的努力與辛勞,謹在此錶達最誠摯的謝意。

楊泮池(颱灣大學校長)

序二

  收入第五和六屆獲奬作品的《颱大學生哲學桂冠奬得奬作品集.第三輯》就要齣版瞭。我先前已為第一輯和第二輯寫過序,也在其中錶達瞭我對這個奬項的看法。不過,本書的讀者未必有機會閱讀前兩輯,現在不避重復,再次錶達這些看法。我以為,思考是探索世界的進程中的永恆要素,也應當是生活中的要素,鼓勵思考、激發思考、啓發如何思考,是教育的一項主要責任。哲學桂冠奬的目的是在大學中鼓動深度思考,激勵論辯文字的寫作,這個活動屬於哲學的社會化實踐,我非常支持,也希望同學多多參與。另外要增加的一點看法是,寫作和思考是不可分的,書寫並不隻是傳達思想的動作,哲學寫作就是哲學思考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前者,後者是不完整的──是未完成而且未經仔細自我檢證的。簡單說,寫作是完整思考的必要條件,颱大哲學桂冠奬舉辦的最積極意義在於提供瞭嚴整思考問題的機會。

  和前兩輯作品集相比,這一輯有沒有什麼特色呢?也許可以這樣說,第五、六屆論說的問題有比較強的社會相關性,這在第三和第四屆已經顯露端倪,這兩屆就更明顯瞭。在本書人文、社會、自然、生命教育四組的八個題目中,有六個直接與近年來國際、國內齣現的事件和現象密切相關。這是命題委員有意為之的。我基本上支持這個方嚮,主要理由有二。首先,哲學桂冠奬是麵對所有科係同學的活動,不妨多提齣能引起廣泛切身感的問題,專業的哲學色彩不必很強。其次,哲學傳統中對於根本和普遍問題的討論看起來抽象,但和現實是有相當的連係的,我們應當注意這個關聯。哲學基本問題與現實社會的介麵一方麵是哲學思考生命力的重要來源,一方麵也是哲學思考能對社會文化有實際貢獻的所在,哲學桂冠奬鼓勵對社會問題進行嚴謹的思考和寫作,不但參與的同學受惠,也有助於人們對這些問題的理解與處理。論題的社會性是哲學桂冠奬近幾年發展齣來的一個特色,以後未必不會有變化,但這已經充分顯示本奬項的活力和潛力。

  哲學桂冠奬至今已經舉辦六屆,得奬作品集每兩年齣版一次,為颱大的人文教育開闢瞭一條重要的新道路。這項活動能有這樣的成就,有賴於曆年來為此盡心盡力的哲學係師生與行政同仁,我要嚮他們緻上最高的敬意和謝意!我也期盼本奬項能夠永續發展,為颱大的教育與颱灣的文化做齣長遠貢獻。
 
陳弱水(颱灣大學文學院院長)

圖書試讀

三人愛情行不行?——人文組首奬
 
鬍萬鑑(颱大外文所碩士班四年級)
 
「在愛情的世界裏,不被愛的那個纔是第三者。」這句話齣自於數年前紅極一時的偶像劇,經由劇中「小三」之口說齣,一語道破劇中「人妻」所處的婚姻關係,早已沒瞭愛情。「小三」介入彆人的傢庭,是婚姻關係中的「第三者」,「人妻」得以依法追究「小三」的「通姦」犯行,但是不被愛的事實,卻將「人妻」排除在愛情的世界之外,成為「小三」口中的「第三者」。一句簡單的颱詞,不僅點齣長存於婚姻與愛情之間的糾結,亦在某種程度上賦予瞭「小三」奮力追愛的正當性,播齣當下即獲得廣大迴響,霎時成為眾人傳頌的經典颱詞。然而,不論劇中如何翻轉「小三」與「人妻」之間的位階關係,「第三者」一詞始終保有控訴的語氣,指責一個不安份或不知進退之人,不該積極的介入(例如婚姻關係中的「小三」),或是不該被動的妨礙著(例如愛情世界裏的「人妻」),另外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顯然,不論是婚姻還是愛情,其共通的二元結構皆具有不容他人介入的神聖性,對於「第三者」的賤斥,無疑是對「三人愛情」的間接否定。此種盛行於文化想像與社會實踐中的「雙人結構」,其根基究竟是源於何種理論基礎,亦或是齣自於哪種情感緣由?為何每當言及「愛情」,我們便近乎本能的認定,愛情的世界裏隻容得下兩個人而已?若有第三人要加入,其中必有一人需要離去,如此一進一齣,遵循愛情的雙人結構,排除三人愛情的可能性。於此,若要探討「三人愛情行不行?」,勢必要先釐清「三人愛情不可行」的緣由,纔能進一步設想「三人愛情可行」的前提。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