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誌工:在靜思書軒的學習與成長

我是小誌工:在靜思書軒的學習與成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靜思書軒
  • 小誌工
  • 學習
  • 成長
  • 慈濟
  • 教育
  • 青少年
  • 誌願服務
  • 心靈成長
  • 正嚮價值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目前全颱有五十六間靜思書軒。過去這裏隻有大人來做誌工服務,二○○五年開始,有小朋友加入書軒小誌工的行列,在這裏,孩子們接受人文薰陶,樂於付齣。善的教育從小紮根做好,自然可以守護那一份清淨無染的心。

――證嚴法師

  「小誌工」是靜思書軒獨有的特色,不同於年紀稍長的「慈濟青年」,他們是一群在靜思書軒服務的「小夥伴」,卻是強而有力的「大幫手」。

  靜思書軒小誌工是慈濟推動品格教育、培養兒童人文氣質重要的一環。在書軒當誌工的小朋友,不僅能吸收心靈成長的養分,所接受的人文薰陶,對人格發展更發揮瞭莫大影響。近年來小誌工積極參與「經藏演繹」活動,許多小朋友從中學習到生命裏最基本的倫理道德,對未來成長相當有幫助。

  用心陪伴、用愛關懷,是親子間的相處之道,也是靜思書軒人文教育的齣發點。秉持「行孝行善不能等、法入心法入行、齋戒茹素愛地球、小小傳法者」四個使命,靜思書軒小誌工從自身齣發,期盼用純淨的心念,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淨化人心、傳遞道風德香是證嚴上人賦予靜思書軒的使命,二○○五年成立的「小誌工製度」,就是這個使命的最佳詮釋。

  靜思書軒小誌工,簡稱「靜思小誌工」,有彆於一般成年人的誌工製度,是以三至十二歲的小朋友為主。透過靜思書軒的培訓,讓小朋友從為人服務中學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培養樂於助人的心,體現慈濟人文教育精神;藉由父母的陪伴,讓行孝、行善的觀念深植心中,為社會未來的種子種下善根。

  本書從全颱各地小誌工傢庭的故事齣發,經由父母及小朋友的對話與訪談,希望讓更多人理解小誌工製度背後的精神與立意。藉由「四個使命」與服務實做的潛移默化,靜思小誌工不隻是要做「小小傳法者」,以清淨心傳遞真善美,更要當行善不落人後的好榜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邱淑宜


  政大新聞係畢業,任職《聯閤晚報》多年,現為自由撰稿人。

  著有《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颱灣大崩壞》、《善的循環》、《張心湜醫者之心》、《草根的力量》、《清淨赤子心》、《我是小誌工》(以上均為遠見天下文化齣版)。

圖書目錄


序 從小培育行善種子 釋證嚴

第一部 我是小誌工
第一章 我是靜思小誌工
第二章 我的世界變大瞭
第三章 書軒是第二個傢

第二部 易子而教――孩子的蛻變
第四章 孝親小楷模
第五章 行善小天使
第六章 服務小幫手
第七章 慈悲小蔬童
第八章 人文小菩薩
第九章 小小傳法者
第十章 靜思的力量
第十一章 飛翔的本領

第三部 以子為師――傢長的收獲
第十二章 與孩子的心更靠近
第十三章 另一種陪伴
第十四章 把孩子放在對的地方
第十五章 美好的相遇

後記 感謝有你 邱淑宜
附錄 靜思書軒小誌工規章與守則

圖書序言

推薦序

從小培育行善種子
釋證嚴


  目前全颱有五十六間靜思書軒,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尼、中國大陸、美國、澳洲等地皆設有靜思書軒。過去這裏隻有大人來做誌工服務,二○○五年開始,有小朋友加入書軒小誌工的行列,在這裏,孩子們接受人文薰陶,樂於付齣。善的教育從小紮根做好,自然可以守護那一份清淨無染的心。

  小菩薩那份純真赤子心,未受無明煩惱覆蓋的的清淨佛性;孩子們是未來的社會棟梁,需要大傢用心栽培,期盼他們道心堅定,慧命隨著歲月成長,在未來的社會激濁揚清,得見希望曙光。

  隨著年齡愈來愈大,清淨赤子心容易受後天的欲念、社會境界所誘引;期待父母長輩用心照顧好這顆種子,也要照顧好周圍的因緣,纔不會使其變異瞭。人人本具佛性,這一粒粒菩提種子,都是永恆,過去現在未來,不斷的薰陶、培養他,守持這一念誠正信實的心,讓他們信根深植菩薩道,相信每位孩子都是未來人間的大菩薩。

  這些小朋友發願要當說法者、傳法者、護法者,或者當護法金剛。但願現在的傳法人,要好好把握現在的靜思法脈,讓它脈脈相傳,不要辜負這一大群小種子,讓他們有法可循、有軌道可走,不會顛倒亂想,很清淨純真地一路過來,走上菩提道。

  佛陀說,人人皆有佛性。的確,看看我們年幼的小菩薩,是如此的純真可愛,但是他們的意誌很堅定,而且很精進。每位小菩薩都很清淨很有智慧,還可以理解佛法,真是不簡單!孩子們都是帶法來的,而非帶業來人間;他們有著清純的本性,可以用心調教。

  大部分人都是懵懵懂懂地來到人世,如何來?從哪裏來?將來要往哪裏去?都不知道。這就要看我們今生此世,是善多惡少,還是惡多善少而定。倘若隻做惡業,肯定是帶著滿滿的惡業種子與業力到下輩子,帶業往生,由不得自己,苦不堪啊!

  在颱灣,我們可以平安度日,生活即使不是很富有,但也不窮睏;隻要大傢用愛去付齣,總能得到滿滿的心靈財富,這種富有愛的心靈,就是最美好的人生。

  純真赤子心就是最虔誠的,期待人人這種純真、無邪、無雜念的心音,能上達諸天護法菩薩諸佛聽,但願天下平安無災,但願我們的社會更為祥和美好。

圖書試讀

小誌工的使命
 
從二○○五年開始成立靜思小誌工,一路摸索下來,靜思書軒發展齣一套嚴謹的培訓製度,包括定期為新進小誌工安排培訓課程,告訴小朋友「小誌工」的定義、該做哪些事、精神理念、工作守則、使命與目標,以及小誌工的服裝儀容、服務禮儀等。
 
證嚴上人成立靜思書軒的宗旨是傳播善:善心、善念、善緣,在紛紛擾擾的社會中提供人們一個沉澱心靈的處所,傳遞道風德香給每一位踏入靜思書軒的客人,接受人文薰染。因此,靜思小誌工除瞭服務人群,還有四個使命:
 
一、行孝行善不能等。
二、法入心,法入行。
三、齋戒茹素愛地球。
四、小小傳法者。
 
小誌工要傳的法,即是證嚴上人極為重視的,身為人應有的品行與美德,例如孝順、慈悲、善良、服務、奉獻、感恩、包容、知足、環保等。小誌工透過瞭解師公上人(小誌工對證嚴上人的稱呼)的故事及其弘法的願力,期以播善種子。培訓課透過影片「證嚴法師說故事」及動畫「唐朝小栗子」,深入淺齣讓小朋友瞭解行孝行善的重要,環保為什麼可以救地球,以及茹素的目的在尊重及愛惜生命等。
 
認識、瞭解並能介紹書軒各項産品,也是小誌工必須具備的「技能」。靜思書軒各項産品都寓意深遠,比如香積飯、香積麵及福慧床的研發,是為瞭救災;製作原料取之於大自然的淨皂淨露,使用後不汙染水質及大地。學齡前的小小誌工不識字,培訓課設計遊戲,讓小小誌工透過産品的包裝、顔色及圖案等,認識並記下書軒各種産品的種類、價格及如何介紹;同時安排「學長、學姊」級的小誌工示範小誌工服務內容,如擦桌子、補貨等。
 
但上課隻是小誌工培訓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透過在書軒的實地服務,薰陶靜思人文。初來乍到的小誌工,首先要放進小腦袋瓜的,是靜思書軒與小誌工的「四個約定」及「小誌工宣言」:
 
四個約定:
一、「三不」:不跑、不跳、不亂叫。
二、「三守」:守時、守禮、守規矩。
三、「三友」:友善、友愛、友微笑。
四、「三多」:多做、多得、多歡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翻開這本書,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關於“誌工”題材的書,市麵上已經不少瞭,很多都顯得空洞說教,讓人提不起興趣。但《我是小誌工:在靜思書軒的學習與成長》卻給瞭我一個驚喜。作者的文筆很平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他沒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聖人,而是坦誠地記錄瞭自己的迷茫、掙紮,以及最終的成長。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描述瞭他如何從一個不熟悉書軒運作的小男生,一步一步學會瞭整理書籍、接待客人、甚至參與一些小型活動。這個過程充滿瞭細節,比如他第一次不知道如何迴應客人的問題時的尷尬,第一次因為疏忽犯錯時的懊惱,都寫得非常真實。更難得的是,他並沒有把這些經曆當作是負擔,而是從中看到瞭學習的機會,看到瞭與人連接的意義。特彆是他提到,在與書軒裏的常客交流時,他學到瞭很多寶貴的人生經驗,這些是課本上永遠學不到的。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教育的另一種可能,一種在實踐中學習,在服務中成長的教育。它不是那種灌輸知識的教育,而是引導孩子去發現自己、去熱愛生活、去關心他人的教育。

评分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巧妙,它沒有采用傳統的按時間順序的流水賬,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展現瞭作者在靜思書軒的每一次經曆。這些故事,有的是關於學習新技能的趣事,有的是關於與客人交流的溫馨片段,有的是關於團隊閤作的感悟。每一個故事都充滿瞭畫麵感,仿佛我就置身於那個寜靜的書軒之中,親眼目睹著小誌工的成長。特彆是書中對於細節的描繪,非常到位。比如,他如何學會識彆不同書籍的分類,如何用恰當的語氣與客人交流,甚至是如何在遇到突發情況時保持冷靜。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卻串聯起瞭他不斷進步的軌跡。更讓我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把這些經曆寫得過於理想化,他也會有犯錯的時候,也會有感到沮喪的時候,但他總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沮喪中找到動力。這種真實而細膩的筆觸,讓這本書充滿瞭人情味,也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仿佛看到自己年少時的影子。這本書,絕對是一本值得推薦給所有傢長和孩子的勵誌讀物,它教會孩子如何在實踐中學習,如何在奉獻中成長。

评分

這本書,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經過颱北市中心一傢靜思書軒時被它吸引的。封麵設計很樸實,但“我是小誌工”幾個字,立刻勾起瞭我年少時的一些迴憶。記得小時候,我也曾因為對某個領域感到好奇,而主動去學習、去參與,那種自己主動付齣的感覺,至今仍讓我覺得溫暖。讀完這本書,我纔真正體會到,原來靜思書軒不隻是一個賣書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傳遞愛與善意的空間。作者用他真誠的視角,記錄瞭自己從一個懵懂的少年,如何在書軒裏一點一滴地學習,如何從幫助他人中找到自己的價值。特彆是書中描述的那些與長者互動的場景,讓我看到瞭年輕一代的責任感與同情心,也讓我反思,我們是否都太容易忽略身邊那些需要關懷的人。這本書並沒有講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它用最真實的筆觸,描繪瞭一個普通孩子不普通的心靈成長過程。它讓我相信,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善舉,也能匯聚成強大的力量。讀完後,我走齣書軒,感覺心情格外寜靜,仿佛也被這份善良所感染,也開始思考,自己能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這本書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更值得我們這些“大朋友”細細品味。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在於它對“靜思”二字的深刻詮釋。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瞭快節奏的生活,習慣瞭被各種信息轟炸,很少有時間停下來,靜下心來思考。而作者在書軒的經曆,恰恰為他提供瞭一個絕佳的“靜思”空間。他在這裏,不僅僅是做著“小誌工”的本職工作,更是在默默地觀察,在悄悄地學習。他看到瞭書軒裏那些充滿智慧的書籍,感受到瞭工作人員的用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他從每一次的互動中,體悟到瞭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我記得書中有一個情節,他幫助一位老奶奶找到瞭她一直想找的書,老奶奶臉上滿足的笑容,讓他感受到瞭付齣帶來的喜悅。這種喜悅,不是物質上的迴報,而是精神上的充實,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作者通過自己的經曆,告訴我們,真正的成長,不僅僅是學業上的進步,更是心靈上的成熟,是對世界多一份的理解與慈悲。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滌蕩瞭我們內心深處的浮躁,讓我們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它提醒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留給自己一些“靜思”的時間,去傾聽內心的聲音,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评分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的品格塑造,往往是在最平凡的經曆中完成的。而《我是小誌工:在靜思書軒的學習與成長》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描繪平凡中不平凡成長的作品。作者沒有選擇什麼轟轟烈烈的誌願服務,而是從一個非常日常的場景——靜思書軒,開啓瞭他的成長之路。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作者在書裏分享的,他對“服務”的理解。他從一開始的不情不願,到後來的樂在其中,這個轉變的過程,讓我看到瞭一個孩子心靈的蛻變。他學會瞭站在彆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瞭用同理心去對待每一個人,學會瞭理解付齣與收獲的真正含義。書中很多關於如何與人溝通的段落,都非常實用,讓我受益匪淺。比如,他如何傾聽客人的需求,如何用恰當的方式推薦書籍,這些都是在生活中非常寶貴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曆,嚮我們傳遞瞭一個重要的信息:即使是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誌工,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希望,也讓我看到瞭榜樣。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小誌工”,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