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如何成為一位優質銀髮族
大腦力為生命的本源
藉由和他人的積極互動交流來可誘發大腦力
這三個特性是大腦的「重複性」、「適應性」及「可塑性」。
第二章 培育幸福大腦的九種能力
向高僧的睿智學習幸福大腦的應有狀態
佛祖的「開釋」&醫師的「治療(手當)」
培養讚賞力
熟齡世代的寂寞
在美國的知名魚市場撞見的人生哲學
我的願望
慶祝新居落成的禮物是「花梨樹」
培養傾聽力
訊息接收的輸入與輸出
心靈的養分「報•連•相」
我的「報•連•相」
培養謙讓力
守護別人也是保護自己
我的照顧力「See it, Do it, Teach it」
讓這個世間所有的事物都能延續循環
培養忘卻力
忘記過去就是重新學習
所謂的適應環境就是把自己交給時代的潮流
在IT革命發生的二十年前,一所地區醫科大學資訊通訊基礎便已十分完備
忘卻的勇氣
培養現狀包容力
從明星選手身上看各種包容
向接受「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的病患致敬
「開口笑」是百病的特效藥
培養社會貢獻力
善用金錢創造名聲,讓子孫繼承
由醫學證明的勞動意義
在第二人生中「Safety Net(安全聯結網)」的建構
我的安全聯結網及積極鼓勵學生留學
培養生活設計力
讀者來信詢問一個問題:「所謂有「自我想法的生活」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與這章的前言相矛盾,裡面隱藏什麼價值?
看清楚優先順序
培養確認力
參拜寺廟神社的「確認行為」
確認「防止老化」的預防動作
確認是否已實踐「感動、緊張、舒適、決斷、好奇」
培養自我啟發力
喪失記憶等於失去整個人生
厚生省研究班班長•人與人連結的興趣
成為人際關係「突觸」的森惟明教授
高品味的興趣造就魅力十足的熟齡生活
第三章 與幸福大腦相遇之前
被家人•朋友•天神橋•以及被稱做十丁目的阿惟
與腦外科的接觸〜最高興的事與最悲傷的事
第四章 培育幸福大腦,讓第二人生過的豐富充實
宇宙的觀點──我們由何處而來,又將身歸何處
關係與起源的意義
職業分工的相互連結關係
師徒關係的起源
由恩師傳承而來、用心守護的東西
維繫關係的必要因素
碰到瓶頸的時候,記得對自己微笑
整理過去,迎向日後的我
用灑脫的態度來打破既定的自己
人類死的時候,會反映出活著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