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藏情錄:緩步微吟,勾起四十幅心底深處的和煦光景。

宋詞藏情錄:緩步微吟,勾起四十幅心底深處的和煦光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宋詞
  • 情感
  • 詩詞
  • 治愈
  • 文學
  • 古典
  • 意境
  • 生活
  • 慢生活
  • 和煦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好詞》、《好詩》、《慢讀泰戈爾》散文名傢琹涵,
睽違六年的宋詞專書力作!

  以淺白筆觸、日常事件,美妙結閤宋詞意境,雅俗共賞 。
  不藏私,精選四十闋宋詞,帶您讀懂歐陽修、蘇軾、
  柳永、李清照等二十多名不朽詞傢,走過悲歡之後的領悟;
  泛覽書中四十則生命故事,令詩詞不止於抒情的低吟,
  更是富有慈悲與智慧的心靈啓發,
  學會從容淡定接納生命中的人之常情。

  好詞猶如好茶,芬芳淡雅,值得一品再品。擅長經典詮釋的散文名傢琹涵繼《慢讀 宋詞》、睽違六年的宋詞專書力作──《宋詞藏情錄》散文集。以清新真摯的筆法,將日常中的深刻片段、生命中相遇的各種情誼,與宋詞裏的意境相應證,使人心生共鳴。全書分為四大主題,將人生與茶融閤為一,分彆為:「採擷」、「烘焙」、「沖濾」、「啜飲」。隨著章節安排,帶領讀者品賞宋詞或婉約或蒼茫的生命情境,呈現走過悲歡之後的領悟。令詩詞不隻是抒情的低吟,更是富有慈悲與智慧的心靈啓發,學會從容淡定的看待各種人之常情。

  ◆走進文字的煙花裏,撿拾詞人的點滴心聲
  全書精選宋詞經典詞作,包含歐陽修、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晏殊、秦觀、李元膺、陳剋、蔡伸、吳文英、張先等二十餘名詞人,共四十闋詞作。每位詞人介紹中,延伸推薦兩首詞作,拓展你的詞學眼界。
  琹涵老師喜歡詩詞多年,將其中的意境融入於個人生活體驗中,信手撚來皆是深入淺齣的佳句。本書文末,特彆收錄獨傢私房評點「讀詞人的心」,以優美而雋永的短語,剖析詞人最細膩、難解的點滴心事泛覽四十則生命樂章。

  ◆於喧囂浮世中,枕臥在宋詞溫暖的懷抱
  宋詞有著婉約本色,無論是傷春悲鞦、離愁彆緒、異地相思、身世之感等,皆能碰觸到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而詞中雄渾、豪放之風,讀之、吟之,十分暢快,足以一澆心中塊壘。閱讀宋詞,令我們在繁忙吵鬧的生活中,找到抒發的空間。藉由跨越韆年時空的交流,讓我們無論狂喜、失落、愁悵、閑適,都有個能不被打擾,盡情釋放自己的空間,永遠不孤單。

  ◆琹涵老師說「宋詞深藏的情意」
  宋詞,是宋代詞人對生命的眷戀迴顧,有多少情意殷殷,又有多少深情繾綣!隻是所謂的情,並不隻限於一己的小情小愛,也可能是時代的大愛與悲歌,或是人生旅程的眷顧與感悟,它的涵蓋很廣。即使錶麵上看來,以那麼優美動人的文字似乎寫的是相思、懷念和感觸,有時候,我們可以從詞的小序來加以探究,或者從詞人的生平來比對他的創作,於是發現有很多都心有寄託,未必是在字麵的呈現,這讓讀詞有瞭更豐富的蘊含,我們可以自己摸索、瞭解,也可以研讀前人的各種解說,和個人的看法相互參考。
  至於,我們如何跨越時空,與古人産生心靈上的共鳴?我以為,先從自己喜歡的詞人和詞作開始。那種心靈上契閤的快樂,是很難用筆墨來形容的。

封麵特色

  採用中國繪畫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南宋著名山水畫傢馬遠的《踏歌圖》,上半部是山水景色,下半部是庶民風情,雅俗融閤無間,意味無窮,與本書收藏之宋詞作品互相輝映,讓讀者得以獲取更多審美樂趣。

【宋詞欣賞】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葉清臣〈賀聖朝 留彆〉
  真摯的友誼,總是值得這般的珍惜。何況,我們從青春年少,直走到如今的日暮黃昏!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硃顔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歐陽修〈蝶戀花〉
  很美的詞,寫的是春愁,就在那一片孤單寂寞裏,你是不是也讀到瞭屬於自己的心情呢?

  東風又作無情計,艷粉嬌紅吹滿地。碧樓簾影不遮愁,還似去年今日意。
  誰知錯管春殘事,到處登臨曾費淚。此時金盞直須深,看盡落花能幾醉。
  ──晏幾道〈木蘭花〉
  花兒會落,春天從來無法久留。縱使一再的這麼告訴自己,卻仍不免在春去的當下,心中滿懷惆悵。這是我們共同的經驗。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世間事盡多惱人,飲酒睡覺都不能消愁。可是,心中的哀傷又能告訴誰呢?

誠摰推薦

  淩性傑(詩人)、陳樂融(作傢、作詞傢、主持人)、羅賢淑(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依姓氏筆畫排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琹涵


  曾任國中教師,勤於筆耕,著作等身,曾獲中山文藝奬散文奬,目前專業寫作。其作品〈成功〉、〈酸橘子〉先後入選國中國文課本,〈樂趣〉、〈山林小記〉、〈欣賞的心〉、〈聰明的人〉等入選海外國文華文教科書,文章也被大量採用作為高中職聯考及北一女等名校甄試閱讀測驗的範文,作品亦多次入選文建會(現為文化部)的「好書大傢讀」,獲行政院新聞局、教育部,以及颱北市政府新聞處評定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年度優良課外讀物」等。
    
  琹涵的文字清麗雋永,內容情真意切,總是因其自然誠摯而動人心弦。不論寫人、寫事、寫物、寫景,莫不基於愛和同情,常映現齣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近幾年作品《慢讀唐詩:愛上源自生活的美麗》、《慢讀宋詞:珍愛源自生活的真情》、《慢讀元麯:就愛源自生活的真性情》,以及《慢享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慢享山水田園詩 :偷得浮生半日閑》、《好詞:從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時光》、《好詩:從先秦到明清,迴到初相遇的一刻》、《慢讀泰戈爾:源自印度哲人的雋永小詩,時時在心底吐著歡樂的絮語》、《唐詩 真滋味:五十則悠悠古風、永生永世不變的美麗意境》等,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風潮,深受好評。

圖書目錄

<寫在前麵──問世間情是何物?>

○輯壹 採擷.偶思

縴細嫩葉
那是我所有的思念和溫柔
曾經在那高高的山上
雲裏來霧裏去
冀望終能成為你眼前的
一縷芬芳

落跑新娘──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參不透,鏡花水月──張先〈韆鞦歲〉:數聲鶗鴃,又報芳菲歇
傷痕依舊在──張先〈醉垂鞭〉:雙蝶綉羅裙
隻是夢一場?──張先〈一叢花〉:傷高懷遠幾時窮
就愛古早那一味──晏殊〈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
簡單過活──晏殊〈清平樂〉: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走在春陽下──晏殊〈蝶戀花〉:六麯闌乾偎碧樹
華美的袍子之下──晏殊〈浣溪沙〉:一麯新詞酒一杯
迴眸時刻──葉清臣〈賀聖朝 留彆〉:滿斟綠醑留君住
.讀詞人的心

○輯貳 烘焙.傷痕

無可逃躲的反覆炮烙
必得寸寸死去
再也不能重迴枝頭的青綠
帶著暗夜裏
無法訴說的祕密
等待你的前來

一束海芋──歐陽修〈蝶戀花〉:誰道閑情拋棄久
疼惜的眼神──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當愛已成往事──晏幾道〈木蘭花〉:東風又作無情計
盪鞦韆的女孩──晏幾道〈木蘭花〉:鞦韆院落重簾暮
舊日心情──晏幾道〈蝶戀花〉:醉彆西樓醒不記
詩的春天──蘇軾〈蔔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
溫柔鞦陽──硃服〈漁傢傲〉:小雨縴縴風細細
如人飲水──秦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相約一個美好的明天──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飄遊的雲朵──秦觀〈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讀詞人的心

○輯參 沖濾.希望

在沸騰的高溫中
竭力翻滾舒展
想起曾是枝頭最美的葉子
如今攜著春天的雨露
以殷殷的情意
願和你相逢

滴落的淚水──賀鑄〈蝶戀花〉:幾許傷春春復暮
人生也如茶滋味──賀鑄〈浣溪沙〉:樓角初消一縷霞
連寂寞也多餘──賀鑄〈更漏子〉:上東門,門外柳
花落夢裏──晁補之〈憶少年 彆曆下〉:無窮官柳,無情畫舸
眠在雲朵深處──趙令畤〈清平樂〉:春風依舊,著意隋題柳
不作怨女──汪藻〈點絳脣〉: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鬥
蝴蝶飛來──陳剋〈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
有一種心情──周紫芝〈踏莎行〉:情似遊絲,人如飛絮
一枝草,一點露──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靜夜的月光──李清照〈浣溪紗〉:髻子傷春懶更梳
猶記多情──蔡伸〈柳梢青〉:數聲鶗鴃
.讀詞人的心

○輯肆 啜飲.記憶

春天的氣息
就在茶湯裏蔓延開來
彷彿生命正逐步的甦醒
遺忘漫長孤寂的鼕日
有陽光溫煦
你的足音已然響起

美麗小新娘──範成大〈霜天曉角〉: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摺
送春春去幾時迴──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要唱快樂的歌──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鬱孤颱下清江水
心靈之美──吳文英〈浣溪沙〉:波麵銅花冷不收
我在旅途中想妳──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喜悅中的惆悵──蔣捷〈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
揀盡寒枝──呂濱老〈薄倖〉:青樓春晚
一場微笑相遇──李元膺〈洞仙歌〉:雪雲散盡,放曉晴庭院
看塵世風景──晁衝之〈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遠方的幸福──黃公紹〈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綫
.讀詞人的心

圖書序言

寫在前麵

問世間情是何物?文/琹涵
  

  詞,對情的描繪最多,麯筆寫來,有多少幽微懷抱,讓人讀瞭又讀,揣想再三,可是,你都清楚瞭嗎?
  
  有些或許明白,有些卻仍在迷濛之中。
  
  或許,它最引人遐想處,正在於這隱晦未明,讓人一再推敲,所引發的聯想也就更多瞭。
  
  細想來,詩寬闊,詞則情味悠長,他們其實各有擁護者,而且粉絲多如天上的星辰。唐詩和宋詞更是齣類拔萃,後人誦讀再三,曆久而不衰。
  
  小時候,我讀唐詩,從絕句開始,而後律詩、古詩,再旁及其他朝代的詩,真是繽紛多彩,迷人眼目,尤其雋永深刻,扣響心弦。然而,從少女時候開始,有多少心事連自己都說不真切,而埋藏的祕密又該如何啓口?不敢說與人聽,卻又渴望得到共鳴。在遲疑彷徨裏,我是不快樂的。直到有一天,我在無意間,翻到一本詞選,竟因此走進瞭詞的世界。如此優美,卻也如此麯摺,道不盡的相思血淚,在此都得到瞭心靈的慰藉,遂引以為平生知己。
  
  ◎為何會想要寫這樣的一本書?
  
  我一直持續的寫作,不曾停歇。因為那來自興趣,雖然辛勞,卻自有它的趣味。隻是,我希望寫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
  
  幸好,到目前仍是這樣。感謝讀者的支持和上天的成全,我能夠做自己,為此,我很感恩。
  
  我曾經寫過「慢讀係列」的唐詩和宋詞,這些詩詞都來自名傢,早就是我們朗朗上口的經典之作,而且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無論悲歡離閤,無論睏頓失意、窮睏潦倒,唐詩和宋詞都給瞭很多的安慰。
  
  寫完瞭「慢讀係列」,我意猶未盡,覺得沒有寫齣的還有很多,彷彿是一種遺憾。真的,唐詩和宋詞都像是不見邊際的汪洋,而我僅僅取瞭一瓢,不也太少瞭嗎?何其微渺!
  
  那麼,既然我又寫瞭《唐詩真滋味》,不也該再寫一本宋詞嗎?而且比起「慢讀係列」在時間上相隔瞭六年,我的文字錘鍊應該也有瞭一些進步吧?但願大傢讀瞭,能不吝給予指教。
  
  續寫的《宋詞藏情錄》,所選的詞有著更多的各式感情:有大我的壯懷,如傷時愛國,如戰亂流離;有小我的委婉,如相思彆離,如傷春閨怨。有對生活周遭的描繪,在一景一物裏,卻另有寄託,可以明說或也不便明說。有重遊舊地,然而物是人非,多少惆悵上瞭心頭!甚至人物全非,淒清難解,相見卻不如懷念。撫今追昔,多少不忍提起的心事啊,都在那婉轉優美的詞裏。⋯⋯
  
  你是不是也體會齣來瞭呢?
  
  ◎您在《唐詩真滋味》裏,詮釋唐代絕句詩的特質是細緻而遼闊,極少的字數卻彷彿有著浩瀚韆裏之幅。您又是如何詮釋宋詞的?
  
  比起唐詩的寬闊開朗,宋詞顯得婉轉纏綿。這也隻是約略的分彆。在形式上,詩,屬於整齊的句法;詞是長短句,句法參差。近體詩有格律的要求,要押韻,律詩中的某些句子是要對仗的。可是,詞更加嚴格,甚至要依著詞譜來填。會不會也因為這樣,我們總覺得詩的限製較少,更為自由。然而,話說迴來,詞由於種種要求,錶麵上看來是一種束縛,然而詞作的完成,竟也被承認是有模有樣呢。這些,也隻是習作時,我們的錯覺。真正的傑作,無論詩詞,都有寫作者的嘔心瀝血和韆錘百鍊,背後所下的功夫,那一步一腳印的辛勞,恐怕都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
  
  然而,幸運的我們未必要自己來作詩填詞,唐詩和宋詞都是我們文化的精髓,多少詩人和詞人的努力,給瞭我們這般豐厚的文化遺産,我們隻要打開書捲,就可以欣賞到那字字珠璣的雋永與美。每次想到此,我就慶幸自己可以吟誦這些永恆的篇章。
  
  如何詮釋宋詞?恐怕因著個人的興趣、習性和人生的閱曆,詮釋的角度都會有所不同。但是有什麼關係呢?宋詞也像是一座繽紛美麗的大花園,允許各式各樣的花卉生活其中,在春風中,在鞦雨裏,自在的、歡樂的成長。
  
  有時候,我也很好奇:彆人是怎麼讀詞的?也去翻讀細覽,的確有的不盡相同,有的大異其趣,足以收切磋觀摩之效,我也覺得很有意思,為我原本平淡的生活增添瞭許多興味。
  
  ◎每一闋宋詞都是詞人書寫對生命的體悟,有對朝代興亡的沉鬱悲涼,也有個人情感的感懷傷感。現代讀者該如何跨越時空,與古人産生心靈上的共鳴呢?
  
  宋詞,是宋代詞人對生命的眷戀迴顧,有多少情意殷殷,又有多少深情繾綣!隻是所謂的情,並不隻限於一己的小情小愛,也可能是時代的大愛與悲歌,或是人生旅程的眷顧與感悟,它的涵蓋很廣。即使錶麵上看來,以那麼優美動人的文字似乎寫的是相思、懷念和感觸,有時候,我們可以從詞的小序來加以探究,或者從詞人的生平來比對他的創作,於是發現有很多都心有寄託,未必是在字麵的呈現,這讓讀詞有瞭更豐富的蘊含,我們可以自己摸索、瞭解,也可以研讀前人的各種解說,和個人的看法相互參考。
  
  這樣的功夫需要長時期的持續,會覺得很瑣碎嗎?如果是齣自興趣,因著由衷的喜愛,妙趣橫生,竟日坐在桌前,但覺得時光飛逝,一眨眼,斜陽已暮。
  
  至於,我們如何跨越時空,與古人産生心靈上的共鳴?
  
  我以為,先從自己喜歡的詞人和詞作開始。
  
  原本就喜歡,繼續鑽研,纔成為可能。那是心性的接近,比較容易引發共鳴。那種心靈上契閤的快樂,是很難用筆墨來形容的。
  
  話說迴來,很多的詞作,我們初讀時自以為瞭解,其實未必透徹。這和我們的閱曆有關。「好書不厭百迴讀」,每讀一次,就有新的領會。宋詞也是這樣。何隻是溫故知新?就像和老友的促膝長談,領悟更多,心靈也更感到飽足與豐美。
  
  當我們的人生路上經曆過更多的風雨摺磨,離閤悲歡,都是心中不忍卒說的苦痛,那麼宋詞給我們的安慰最多,在那迭宕麯摺的文字間,也必然找到瞭屬於自己心境的描繪,因著被瞭解,我們心上的重負終於被輕輕放下瞭。
  
  彆說世上你最苦,多少詞人坎坷的一生,其中的血淚交迸,更勝過我們太多。
  
  ◎您讀詞的時間很長。隨著時光推移,您的閱讀體會是否有所轉變?
  
  我讀詞的時間很長,也隻是因為喜歡。
  
  有時候,我想,是否由於我不是學者,不曾走入學術研究的路徑,這讓我少瞭許多的壓力,更能站在喜愛的立場,可以東張西望,可以任意選擇,甚至連「不求甚解」都是歡喜的。
  
  沒有人要求我該如何的焚膏繼晷,我就像一個小女孩,走進瞭美麗的大花園,花香處處,繽紛枝頭,讓我目不暇給,卻也驚嘆連連。那樣的興奮很難忘記,那樣的迷人長留記憶。
  
  多麼幸運啊,我是快樂的,也因為知足。
  
  美好的詩詞為我提供瞭一個寜靜的世界,沒有紛爭擾攘,也沒有爾虞我詐,我讀喜歡的詩詞,也受到美的薰陶,那是我心靈的桃花源。生命中由於有過美的洗禮,也肯定瞭美的存在,這讓我更有勇氣麵對種種睏厄,我知道那些不愉快隻是像煙霧一樣,暫時障蔽瞭眼前,但是終究會煙消雲散,還我朗朗晴空。是心中的那一點信念,讓我平安涉渡所有塵世的風雨。而那份篤定和安心,來自我長年的閱讀,而詩詞一直在我閱讀的名單中,從來不曾抹去。
  
  有時候,我讀詞人的傳記,不論是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各有各的坎坷、睏頓,其中的艱難更甚於我們太多,經曆的動亂流離更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相形之下,我們一己的悲歡都太微不足道瞭,我們是幸運的,甚至是幸福的。而他們,竟為我們留下瞭不朽的作品,彷彿是給受創的傷口,一個甜蜜的、永恆的吻。讓我們深受感動和啓發。
  
  閱讀,跟著我們的人生成長,小時候,我們讀童書、漫畫或者繪本,長大以後,由於好奇和興趣,我們的閱讀變得多樣而豐富,詩歌、散文、小說都涵蓋其中,甚至是曆史、推理、武俠、奇幻、哲學等等。
  
  我讀詞,先讀詞選,再讀專傢詞。從宋詞、花間詞、南唐詞、元明清詞,甚至知名的白香詞譜等等,的確跟著歲月而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也更加的既深且廣。小時候,我哪會曉得詞有這許多?
  
  閱讀,充滿瞭喜悅,也豐富瞭我的生命,詞,尤其美麗、雋永,且有許多的轉摺,我想:我們的人生不也是這樣有著高低起伏的嗎?
  
  ◎對於有心想接觸宋詞的朋友,您有什麼建議?閱讀古詞可以如何融入現代的日常生活?
  
  我以為,還是應該從興趣入手,如果沒有興趣,很難持之以恆。
  
  如果從來不曾接觸過宋詞,可以從童書版開始,如果已經在中學時代的國文教科書中接觸過,那麼可以依著最有興趣的詞作,由那位詞人的傳記和詞再繼續探究,再旁及其他詞傢。也可以從字數最少的小令讀起,而後是中調、長調。這是循序漸進的方式。
  
  我還是覺得要從最喜歡的詞作切入閱讀,一定能漸入佳境。如果沒有興趣,其實也不必勉強,彆人再怎麼熱烈推薦,也可能無動於衷。那麼,可以先從唐詩開始讀起,由詩跨越到詞,是比較容易的。如果,真的不想讀詩也不想讀詞,也沒有關係,就暫且擱著吧,等到有一天想起來,有意願瞭,再來讀,就等著那因緣俱足的時日來臨,也算是「水到渠成」瞭。
  
  有人比較幸運,遇到父母師長兄姊的帶領,還有一些同好相互切磋琢磨,的確少瞭許多繞道的辛勞。然而,自己摸索雖然費時費事,可是,一步一腳印,工夫下得深,那樣習得的本事,旁人也奪不去。人生的路途走久瞭,我明白學無倖至,肯努力,還是可取的。當你真心想要,全世界的人都會幫助你達成夢想。
  
  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藉古人的詞作而相互印證。例如,依著四季、節氣、花卉、佳節來讀古人的詞,這不是很有趣嗎?或者旅遊,到達某個景點、名勝,就來讀相關的詞,不同的詞傢都各有好作品,風格殊異,各有特長,真是何其的豐富而美啊!
  
  至於彆離、思念、感懷、舊地重遊、傷逝的詞作就更多瞭,和你的經驗是否相似呢?彷彿有人為你而寫,那樣的感覺就更特彆,也更容易引發共鳴瞭。
  
  原來,詞距離我們並不遙遠,一樣是在生活中,那些情懷也好似早已存放在我們的心裏。
  
  ◎請分享古詞之於您在閱讀與創作上的意義。
  
  我的散文寫作時間很長,都有四十年瞭。我的文章一嚮被認為用詞優美,雖然自己並不覺得。
  
  我的詩人朋友常跟我說:「每當我寫不齣詩,就拿妳的散文來讀一讀,那麼美的散文,是我寫詩的靈感。」
  
  即使在此刻,我依舊對詩人的話語存疑。可是,她說過好多次瞭,不像是說著玩的。有時候,我也好玩的拿起自己寫的書來看,看能不能也變齣一首詩來?結果不能。我想,是我們的觀點不同,詩人眼前所見,處處是詩。在我,則隻見文章不見詩。
  
  也或許,詩人的話是真的,我的文字美,有時候,也像詩一般。
  
  仔細想來,我長年讀詩詞,晨昏相伴,憂樂相隨,受到瞭薰陶,卻毫不自覺。這也或許可能。一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詩美,詞更美,一翻開宋詞,當知我的所言不虛。
  
  古人說:「近硃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是深且巨的。當我們經常親近詩詞,何隻是遣詞用字美,我相信連心靈也是美的。
  
  喜歡宋詞,是由於它的多情纏綿,這般的優美和深刻,還有哪一種文體能及呢?
  
  問世間情是何物?韆般是情,嘆世間多少癡情兒女!《楞嚴經》上說得好:「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韆劫,常在纏縛。」多情總比無情苦,何時纔真正懂得放下呢?
  
  情路遙迢,情關難度,人人老來雖然未必相同,然而其中況味,恐怕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瞭。相信《宋詞藏情錄》可以成為你內在心靈的安慰與支持,真的,有的人比你更苦,流的淚更多,你從來不會是那最哀傷的人。
  
  生命也像一場茶的烘焙冶煉,曆經高溫及種種苦痛,終究成瞭一盅芳香的茶,飲之難忘,那也是人生獨特的滋味吧。
  
  走在人生的路上,無論憂歡,我每每在空間的當兒,從隨身袋中,拿齣一捲宋詞,每多讀一迴,就更覺得它的雋永與美好,彷彿屬於我的生命也因此鑲上瞭一道光燦的金邊,如此神奇,如此讓人愛不釋手。
  

圖書試讀

<盪鞦韆的女孩>
 
她是個寂寞的孩子,在寂寞裏長大。
 
不能說她不幸福。父母是疼她的,隻是太過忙碌。他們各有各的工作,總是早齣晚歸,實在沒有餘力花更多的心思在她的身上。
 
而她一嚮乖巧,也不敢多有要求。
 
每天,她早早的上學,父母想,她太緊張瞭,國小學生不用那麼早呀,她嘴裏說好,卻仍然趕個大早上學去。
 
她每個學期都名列前矛,父母便也以為她是提早到學校讀書。讀書是好事,沒有攔阻的理由。
 
其實,沒有人曉得,她隻是想到學校盪鞦韆。
 
不會有其他的同學比她起得更早瞭,鞦韆架空無一人,那是她的天下,專屬她所有。她站在鞦韆闆上,輕輕的盪啊盪,盪啊盪,越盪越高,好像就要盪到樹梢上,盪到天上去。她整個心跟著飛翔,忘記瞭所有的不愉快,她專心的飛翔、飛翔。有時候,她坐在鞦韆闆上盪,後來也能盪得很高呢。起初並不能這樣,或許幾年下來,她的技術越來越好瞭。
 
對她來說,所有年少的迴憶,就是盪鞦韆、盪鞦韆……而她的快樂,也在盪鞦韆裏。
 
長大以後,做事瞭,談戀愛瞭,好多年過去瞭。她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婚姻結束以後,她努力想要掙脫失婚的陰影,幸好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讓她療傷止痛,也讓她的精神得以寄託。
 
不再盪鞦韆瞭,可是那些個盪鞦韆的日子,有她快樂的迴憶。
 
有一天,她讀到一首和鞦韆有關的詞,她很喜歡。那是晏幾道的〈木蘭花〉:
 
鞦韆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綉戶。
 
牆頭丹杏雨餘花,門外綠楊風後絮。
 
朝雲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
 
紫騮認得舊遊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隔著重重的窗紗,看見院落裏的鞦韆,正籠罩在一片暮色之中,閑著沒事,她也許在綉房,拿起筆來題寫詩行。春雨剛下過,很多紅色的杏花在牆頭上招展,門外的綠楊也在風中不停的飛舞。
 
她如一片朝雲飛去,已無消息,不知如今在何處?應該就像襄王的春夢一樣無所依憑吧,隻有那多情的棗紅馬兒還認得舊時的地方,經過畫橋東邊的路,仍仰起頭來,發齣一陣陣的嘶鳴。
 
寫的是彆後感懷,舊地重遊,夢裏朝雲何在?應該有很深的哀傷吧。
 
少年往事都已遠去,曆經離閤悲歡之後,一切也都欲說還休瞭。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對宋詞情有獨鍾,覺得那是一種非常精緻、含蓄的東方美學。這次拿到《宋詞藏情錄:緩步微吟,勾起四十幅心底深處的和煦光景。》,真的讓我驚喜連連。書裡的文章,我覺得它有種獨特的魔力,就是能將那些聽起來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的宋詞意境,轉化成我們現代人也能深刻體會的情感連結。例如,書中有一篇提到,當時的文人雅士在月光下飲酒吟詩,那種孤高卻又相互慰藉的情感,我讀的時候,腦海裡自然而然地連結到跟三五好友在夜市的小攤上,吃著滷味、喝著啤酒,天南地北地聊著天,雖然場景不同,但那份心靈上的契閤,那種「知己」的感覺,是共通的。書裡沒有故弄玄虛,也沒有賣弄學問,就是很誠懇地跟你分享,透過宋詞,你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片段,也可以看到他們細膩的情感。我尤其喜歡書裡對「景」的描寫,不是單純的景物,而是將景與情緊密結閤,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比如,描寫梅花的一段,不是單單說梅花有多美,而是透過梅花的傲骨,連結到詩人麵對睏境時的堅韌,那種深層次的意境,讓人迴味無窮。我常常覺得,宋詞之所以能流傳韆古,就是因為它寫的都是人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而這本書,恰好把這些情感,用一種非常貼近我們的方式,重新展現齣來。

评分

坦白說,一開始我拿到《宋詞藏情錄:緩步微吟,勾起四十幅心底深處的和煦光景。》這本書,對「宋詞」這個主題並沒有太大的期待,畢竟,對我這種不常讀古典文學的人來說,宋詞可能有點距離感。但一翻開,我纔發現,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宋詞的刻闆印象。它不是課本,不是學術研究,更像是一段段溫柔的敘事,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去解讀那些藏在宋詞裡的意境。書裡不是生硬地解釋詞牌、典故,而是從一個更具體的、更有人情味的角度切入。例如,它會描寫一位女子,在春雨綿綿的日子裡,獨自一人坐在窗邊,看著雨滴打在玻璃上,心裡泛起淡淡的思念,那種畫麵感,我一下子就懂瞭!我好像也曾經在一個下雨天,坐在咖啡館裡,看著窗外的行人匆匆而過,心裡有著類似的情緒。書裡最打動我的,是它沒有刻意去營造那種「高雅」的氛圍,而是把那些情感,那些生活中的微小感動,都寫得 so relatable。它讓我發現,原來古人的情感,和我們現代人並沒有太大差別,他們也會有喜怒哀樂,也會有思念、有孤獨、有溫情。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心靈的引導者,帶領我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重新認識宋詞,也重新認識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

评分

哇!這本《宋詞藏情錄:緩步微吟,勾起四十幅心底深處的和煦光景。》絕對是近期讓我最驚豔的書籍之一!我平常不太涉獵古典文學,總覺得宋詞離我有點遙遠,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這個迷思。它的魅力在於,它把那些聽起來可能有點「陽春白雪」的宋詞意境,轉化成我們日常生活中,最能觸動人心的情感共鳴。書裡沒有艱澀的學術術語,也沒有刻意裝腔作勢的矯情,而是用一種非常自然、流暢的筆觸,去描寫那些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美好。例如,它會描繪一個畫麵,一位老人在黃昏時分,坐在門口,看著遠方,眼神中帶著一點懷舊,又帶著一份淡然。這種景象,在我記憶裡,就喚起瞭阿公以前常常坐在院子裡,望著遠山的情景。那種畫麵,那種感覺,瞬間就讓我感覺到一種溫暖的連結,彷彿我並非孤單一人。書裡最讓我欣賞的是,它並沒有刻意去追求「勵誌」或「深刻」的大道理,而是從那些極其瑣碎、日常的場景中,提煉齣情感的深度。這種「由小見大」的敘事方式,讓我更容易進入書中的情境,也更能體會到宋詞中蘊含的細膩情感。我已經把這本書推薦給身邊很多朋友,尤其是那些跟我一樣,覺得生活有點平淡,需要一些溫暖和力量的人。這本書,就像一本心靈的指南,引導我們重新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尋找能讓自己沉澱下來的讀物,市麵上很多書都太過於吵雜,訊息量龐大,讀完反而更疲憊。直到我遇見瞭《宋詞藏情錄:緩步微吟,勾起四十幅心底深處的和煦光景。》,我纔找到那份久違的寧靜。這本書的特點,絕對是它那種「緩步」的節奏。它不像有些書,一開頭就拋齣很多概念,讓你措手不及。它就像一個溫柔的朋友,慢慢地、細細地跟你講述一個個故事。書裡的文章,你會發現它總是能從一個很小的切入點開始,比如說,可能隻是描寫一個微小的動作,一個不起眼的物件,然後慢慢延伸,帶齣背後的情感和意境。我記得有一篇,是關於一個讀書人在夜晚的書房裡,點著一盞油燈,翻閱古籍的場景。書裡並沒有過多地描寫書的內容,而是著重於那個時刻的氛圍:油燈的光暈,夜的寂靜,以及讀書人專注的神情。讀著讀著,我突然感覺自己也置身於那個寧靜的夜晚,彷彿時間都慢瞭下來。這種「慢」的感覺,在我們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有時間去思考,去感受,去迴味。書裡的文字,就像微風拂過湖麵,留下一圈圈漣漪,溫柔卻又深刻。我常常讀完一篇,就會停下來,讓那種溫煦的感覺在心裡慢慢發酵,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療癒的體驗。

评分

天啊!這本書《宋詞藏情錄:緩步微吟,勾起四十幅心底深處的和煦光景。》簡直就是我最近生活裡的暖陽!我平常是個容易焦慮的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也快,常常覺得心裡像濛瞭一層灰。那天偶然在書店翻到這本,它的封麵就很吸引我,淡淡的顏色,像一幅水墨畫,然後「緩步微吟」這幾個字,就讓我瞬間安靜下來。翻開來,裡麵的文字真的就像標題說的,勾起瞭好多好多我以為已經遺忘的溫暖畫麵。不是那種轟轟烈烈的愛情,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像午後灑進窗戶的光,帶著點慵懶,又充滿瞭生命力。我記得裡麵有一段描寫,關於春日裡,屋簷下燕子呢喃,孩子們在庭院裡追逐嬉鬧的樣子,那畫麵感強烈到我彷彿能聞到泥土的芬芳,聽到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瞬間,我腦海裡就浮現齣小時候在阿嬤傢後院的景象,那時候的天空特別藍,風吹過稻田發齣沙沙的聲響,感覺好平靜、好踏實。書裡沒有大道理,也沒有艱澀的詞彙,就是很細膩地描寫那些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讓我重新找迴瞭對生活的小確幸。我已經把這本書放在床頭,每天睡前都會隨手翻幾頁,像是給自己的心靈做個SPA,讓那些煩惱都隨著微吟淡淡散去。真的,強烈推薦給所有覺得生活有點喘不過氣的朋友們,這本書會讓你重新找到那份久違的溫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