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典文學有約:小窗自紀

與古典文學有約:小窗自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古典文學
  • 散文集
  • 自傳
  • 文化
  • 隨筆
  • 文學
  • 迴憶錄
  • 個人成長
  • 生活
  • 中國古典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小小蕓窗涵蓋大韆世界,明代詩傢的人生反思與心靈寫照,是值得玩味再三、感性理性兼容的典雅境界。

  月到窗前疏影新,風行水麵自成紋。
  鬆聲野韻清魂魄,意氣飄然鸞鶴群。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從先


  字寜野,號小窗,嘉靖年間常州人。喜好作徘諧雜說及詩賦文章,頗有影響。

  他著有《小窗自記》四捲,尤其與陳繼儒相善,集中多次提到他。而陳繼儒《小窗幽記》中也多次摘錄他的《小窗自記》中的小品。

李安綱

  山西芮城縣學張鄉人。文學博士,哲學博士後,運城學院中文係教授,山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河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西遊記》文化研究委員會會長,《西遊記文化學刊》主編,新時代健康産業集團專傢顧問委員,百度網、國學網國學顧問,山西芮城道教文化促進會顧問,張紀中《西遊記》、《老子》、《呂洞賓》電視劇顧問。

  ◎著有《圓照法師與金剛心法》、《西遊記奧義書》、《李安綱批評西遊記》、《古今八子批評西遊記》、《三教九經叢書》;擔綱國傢教育部項目《道德經道德體係研究》、山西省教育廳項目《呂祖全書》校注;著《老子心解》、《西遊記與企業管理》、《西遊記奧義與人生智慧》。

圖書目錄

001枯寂與骨痕
002雅樂與黼黻
003氣魄與氣骨
004風流與筆硯
005豪華與淡泊
006讀書不知足
007鄙吝與渣滓
008存心與應世
009青白眼與雌黃口
010書架與人衣
011閉戶與入山
012讀書與說話
013生活與交友
014山上徑中與讀史談禪
015處世與論文
016娥眉與寸舌
017傲骨與浪語
018花竹美人與鑒賞
019荷葉與鬆花
020啜茗與飲酒
021分彆與圓融
022遠景望如畫
023草野與山川
024竹子宜清疏
025峨眉與洞庭
026異調與同情
027應試與垂世
028慈母與明君
029四季雲相宜
030束縛與豪華
031清疏與瀟灑
032木食草衣與綠肥紅瘦
033傅粉與盜金
034直入與麯摺
035佞佛與尋仙
036畏懼與畏途
037風雷與甲兵
038人品與纔情
039良心與真情
040客子與煙水
041投好與效顰
042數運的否泰
043高士與美人
044鳥呼人與花傲客
045熱血與雄心
046色界與情城
047一片月與搗衣聲
048無欲與無纍
049古今人不同
050筆墨與天眼
051順境與尤物
052情趣與山水
053胸中具丘壑
054勝地與神仙
055鑒賞與知遇
056煙火與風雲
057無事與是非
058咳吐與揮翰
059詩狂的定義
060不染即清淨
061鞦鳥與今人
062書帶翠與鏡花香
063清華與朗潤
064下帷與長牘
065靈芝與醴泉
066三傢村與一笑風
067情趣與事務
068賞識與學力
069文章在乎神
070雲衲高僧與苦行頭陀
071栽植與供應
072茗戰與談空
073慧眼與壯誌
074清流與細雨
075一劍與寸管
076子規與蝴蝶
077飽眼與空華
078月影與清風
079清骨與清態
080真心與實論
081偏鋒與王師
082落落與欣欣
083心腸與肝膽
084無寄與有懷
085賣花與摺柳
086音樂之感人
087良緣與知己
088蕉鹿夢與蠹魚癖
089可與人言與不得意事
090官清馬骨高
091天地不愛寶
092高鴻與潛虯
093命薄與纔高
094戀字與耐字
095全美與至汙
096隨緣與好事
097先輩與後生
098鑒賞與根器
099塵情與氣焰
100淡泊與醜窮
101貧富與貴賤
102一字與一璧
103隋珠彈雀與愛妾換馬
104阿堵與阿濛
105罵鬼與憂天
106名節與死生
107一畝與三寸
108見聞與經常
109煙水與是非
110馳馬與放鷹
111世路與人情
112風月與茅草
113酒鬼與詩魔
114鬼魔與詩酒
115昭君與蔡琰
116酒聖與書仙
117子猷舟與呂安駕
118侯傢與貧傢
119好話與名山
120喜色與愁顔
121杜門與忘形
122傢計與主人
123行譖與閑花
124世途與人情
125可憐與可愛
126貨財與學術
127眼語與耳食
128招魂與續魄
129人情之至者
130聲氣之相求
131買宅與買鄰
132本性與習移
133山水花月與美人
134多者不可定
135世情與人情
136齣世與入世
137漂母與張良
138同氣與同聲
139魚豕與校讎
140名高與纔露
141調性與諧情
142道藏之美妙
143唾餘與齒牙
144遠思與冷意
145移錢且買書
146真英雄與假豪傑
147戲場與世事
148山水與世態
149圖畫與筆舌
150生平四願望
151何為真讀書
152女郎說劍與學士談禪
153效大用與小試纔
154示樸與藏拙
155鬆竹與桃李
156殺生與恩怨
157恩重與情深
158雄圖與餘韻
159賣癡與醫癖
160人事與天道
161法界與吾心
162得喪與生死
163肝膽與意氣
164人情與世事
165顰笑與春鞦
166靜淡與空深
167選佛場與遊仙樂
168人格與世界
169奇險與綺麗
170假真與巧拙
171犀甲與書廚
172一懶與一勤
173拾履與緻金
174天外心與驚人句
175世路與人情
176枯骨與片語
177求勝與希恩
178草莽與傢庭
179金復來與語驚人
180不白之衷與不平之氣
181報施與得失
182不可少之人
183買笑與買心
184憐字與傲字
185貧氣與炎情
186寥落與豪華
187石兄與塵馬
188非非想與無無明
189照鬼與闢兵
190五交與三友
191適誌與閑情
192樓居有五快
193俊語與自謔
194快欲與適情
195鳳凰與蛟龍
196根器與靈心
197傢徒四壁與一擲韆金
198定性與定情
199下界有仙與西方無佛
200見聞與口舌
201肝膽與口舌

圖書序言

前言

  吳從先,字寜野,號小窗,嘉靖年間常州人。喜好作徘諧雜說及詩賦文章,頗有影響。

  他著有《小窗自紀》四捲,尤其與陳繼儒相善,集中多次提到他。而陳繼儒《小窗幽記》中也多次摘錄他的《小窗自紀》中的小品。

  古人因為有著古聖先賢的古訓,接受的教育也是比較完善的,與我們現在所受到的教育不一樣。古人學習的目的,是為瞭完善自己的心靈和人格;今人學習的目的,卻是為瞭去賺錢。我們的學校所培養齣來的人,往往都適應不瞭社會的生活,遇到瞭問題往往解決不瞭,甚至活都活不下去瞭。

  當社會不允許人們生活的時候,人們如果離不開社會,豈不就要齣現問題瞭。而古人則接受的是「格物、緻知、正己、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健康教育,也就是說的「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能夠進入社會當官的時候,就齊傢、治國、平天下;當不瞭官的時候,就格物、緻知、正己、修身、齊傢。不管什麼時候與什麼環境,他們都是正常健康的人,都可以適應。

  在我們現在的時代,社會的發展很快,而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又是如此,所以我們必須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而古人比較全麵的教育模式和他們的人生觀點,對我們現代人來說,的確不無益處。

圖書試讀

風流與筆硯

風流無用,榆錢不會買宮腰;筆硯有靈,書帶亦能邀翰墨。

【論 述】

風流是沒有用處的,因為沒有真正的錢財,隻有那樹上的榆錢,是無法去買到美貌如花、細腰酥胸的女子的。紙筆硯颱倒真正是有靈氣的,所以那書帶草也能夠用來束書的。

人都愛風流,但是風流又能夠怎麼樣呢?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說道:

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

這裏的風流人物,指的是那些推動瞭曆史發展的人物。比如說,三國時代的周瑜、曹操、諸葛亮等人,他們在赤壁鏊兵,竟然在談笑之間,使得檣櫓灰飛煙滅,決定瞭三足鼎立的曆史命運!

吳從先這裏所謂的風流,則是指的知識份子的瀟灑倜儻,清貧超然。但與那人間的汙濁相比,這文人纔子的人生態度的確令人羨慕。比如那李太白、蘇東坡、唐伯虎等,多少風流,多少佳話軼事,使得韆古之下的人們仍然無比地嚮往,真想親眼看看他們的風流浪漫!

但是,再風流的人,再讓人嚮往的人,他們自己沒有金錢地位,沒有在社會上汙濁的資本,所以隻有一份清高而已。

清高的人,卻仍然生活得很瀟灑。他們也有的是錢,那就是樹上長的榆錢。一旦風兒吹來,滿地都是金色的榆錢,那麼美麗,那麼地多,觸動瞭情思,啓發瞭靈感,豈不是文人的財富!

岑參有一首詩《戲問花門酒傢翁》雲:

道旁榆葉青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這位詩人隻有在那囊中羞澀,但卻仍然想喝酒的時候,纔會幻想著那榆葉似錢可以沽酒。張劭有首《榆錢》詩雲:

五銖鑽火治清明,散作飛蚨萬個輕。
曆曆選青天有色,蕭蕭播綠葉無聲。
根凝泉府偷靈氣,樹笑銅山炫富名。
遙集一囊看不得,飄零空買路旁情!

榆錢比起榆葉來,就更像那金錢瞭,但這榆錢又有什麼用呢?

宮腰,指的是女性美麗的腰肢。楚王當年非常喜歡比較細腰的女子,所以宮中的人都競相比賽,看誰的腰肢漂亮。竟然有首歌謠說: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但是,這美麗的女子們所看上的一定是那權勢和利益,愛的是真正的金錢。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與古典文學有約:小窗自紀》給我帶來瞭一種久違的沉靜感,像是午後一杯溫熱的茶,慢慢地在心底散開。我一直覺得,生活裏充斥著太多的喧囂和快節奏,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追逐著眼前的目標,而忽略瞭那些能夠滋養心靈的東西。這本書恰恰給瞭我這樣一個喘息的空間,讓我在紛繁的世界裏,找到一處可以安頓思緒的角落。 作者在書中談到很多古代文人的生活片段,不僅僅是他們的文學成就,更側重於他們在生活中的情趣、他們的隱忍、他們的豁達。這些描繪讓我覺得,那些被寫進曆史的偉人,也曾是活生生的人,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他們的煩惱與追求。這種立體化的呈現,讓我對古典文學的理解不再是符號化的,而是更加人性化,更加接地氣。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慢生活”的探討。在如今這個強調效率和速度的時代,很多年輕人可能已經不太熟悉“慢”是什麼滋味瞭。作者通過解讀古典文學中的一些意境,比如隱居山林、寄情山水,來反思現代人對“快”的過度追求,以及在這種追求中所失去的。這讓我開始重新思考,什麼纔是真正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有時候,讀著讀著,我會被一些句子觸動,然後停下來,陷入沉思。這本書沒有強迫你接受任何觀點,它更多的是提供一種可能性,一種啓發。你會不自覺地去聯想自己的生活,去對比古人的處境,然後産生一些新的感悟。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比任何說教都更有力量。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隻是對古典文學的認識,更是一種對生活態度的調整。它讓我意識到,在忙碌之餘,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去閱讀,去思考,去感受,去和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它提醒我,不要忘記內心深處那份對美好與寜靜的渴望。

评分

這次的《與古典文學有約:小窗自紀》這本書,對我來說,絕對是一次意料之外的驚喜。我之前對於古典文學,總覺得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學術範疇,或者是一些長輩口中的“過去式”,不太敢輕易觸碰。但是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自然、非常親切的方式,拉近瞭我與古典文學的距離。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是作者那種溫潤如玉的筆調。她不是在“教育”你,而是在“分享”。你會感覺到,她是在用自己的真實感受,去觸碰那些古老的文字,去發現它們在現代生活中的迴響。這種真誠,是特彆能打動人的。 我喜歡書中那種娓娓道來的感覺,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也沒有深奧難懂的術語,隻是用一種平實的語言,講述著古人的故事,分享著古人的情懷,以及這些故事和情懷帶給作者的觸動。讀著讀著,你會發現,那些曾經覺得“老掉牙”的詩句,突然間變得生動起來,充滿瞭鮮活的生命力。 書中有些章節,簡直就像是一場心靈的對話。作者會在解讀古典的同時,穿插一些自己的生活感悟,讓你覺得,原來我們麵對的許多睏惑,古人也曾經曆過,他們的思考和解決方式,也依然能給我們帶來啓發。這種“古今融通”的感覺,是我在這本書裏最大的收獲。 它讓我想起瞭,也許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放慢腳步,去感受一下那些被時光沉澱下來的美好。這本書,就像是在喧囂的都市裏,為你打開瞭一扇通往寜靜的小窗,讓你得以窺見那些古老而又恒久的精神世界。它不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學者,而是教你如何更好地去生活,去感受,去連接。

评分

這次收到這本書《與古典文學有約:小窗自紀》,真的有點意外,不過讀完之後,覺得是份很美好的驚喜。說實話,我平常不太會主動去碰所謂的“古典文學”,總覺得離自己有點遙遠,像是教科書裏的名詞,或是長輩們偶爾提起的迴憶。但這本書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更像是你偶然翻開一本老相簿,看到裏麵有故事,有情感,有當時的人事。 剛翻開的時候,我有點擔心會看不懂,或是覺得晦澀難懂。但作者的筆觸很細膩,不是那種乾巴巴的論述,而是帶著一種生活化的溫度。它不是在“教”你讀古典,而是在“分享”它帶給自己的感動。你會看到作者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節奏裏,找到那些古老文字裏的共鳴,那些穿越時空的智慧,以及那些在字裏行間流淌的真摯情感。 書裏有些章節,讀起來就像是跟一位老朋友在聊天,分享生活中的點滴,然後巧妙地引齣古人的一些故事或感悟。那種感覺很舒服,很自在,好像古典文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星辰,而是觸手可及的溫潤玉石。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古典文學的認知,原來那些古老的詩詞歌賦,可以有這麼多的解讀方式,可以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産生如此奇妙的連接。 尤其是一些關於作者個人經曆的片段,穿插在對古典文學的解讀中,顯得格外動人。那些細膩的情感,那些對生活的觀察,都讓這本書的內涵更加豐富。它不是純粹的學術研究,也不是簡單的文學介紹,而是一種融閤,一種將古典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的嘗試。讀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古典文學也可以如此貼近人心,也可以成為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另一扇窗。 總的來說,《與古典文學有約:小窗自紀》這本書,真的讓我打開瞭一個新的視野。它沒有給我壓力,反而讓我感到好奇和親切。對於像我一樣,過去對古典文學有些距離感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最好的引路人。它用一種溫柔而又充滿智慧的方式,帶領我們走進古典的世界,去發現那些被時光沉澱下來的美好,去感受那些跨越時代的共鳴。

评分

最近一口氣讀完瞭《與古典文學有約:小窗自紀》,感覺像是完成瞭一場非常美好的心靈漫步。我平時對曆史和文學都算是有一些興趣,但往往停留在比較錶麵的瞭解,不太會深入去挖掘。這本書就像一個溫和的嚮導,把我帶進瞭一個更深邃的古典世界。 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作者並不是在枯燥地講解曆史典故或者逐字逐句地分析詩文,而是用一種非常個人化、非常生活化的視角,來展現古典文學的魅力。你會發現,很多在課本裏看起來很遙遠的東西,通過作者的筆觸,變得鮮活起來,充滿瞭生命力。 比如,書中提到的一些古代文人生活中的細節,他們的起居、他們的交遊、他們的誌趣,這些都讓我覺得很親切。原來,那些流傳韆古的篇章,都源於真實的生活,都承載著作者們的情感和思想。這種“故事性”的引入,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一點都不覺得疲憊,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此外,作者在解讀古典作品時,常常會聯係到當代的社會現象或者讀者自身的情感體驗。這種“古今對話”的方式,讓我覺得古典文學並不是“過去時”,而是依然可以指導我們當下生活、啓迪我們思考的“進行時”。很多道理,雖然古人說來,但在今天依然適用,甚至能提供更深刻的洞見。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也很獨特,沒有特彆華麗的辭藻,但字裏行間透露著一種智慧和韻味。讀起來非常流暢,卻又能在讀完之後,留下一些耐人尋味的思考。它讓我體會到,原來文學的力量,並不僅僅在於其藝術性,更在於它能夠觸動人心,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

评分

收到《與古典文學有約:小窗自紀》這本期待已久的書,心情真是難以言喻。我本身就是一個對古典文學情有獨鍾的人,尤其喜歡那些能夠從中汲取生活智慧和精神力量的作品。而這本書,完全滿足瞭我對於“古典”和“生活”結閤的想象。 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吸引人,她並非是那種刻闆的學者,而是將自己對古典文學的熱愛,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書中的每一章,都像是一個精心挑選的古典片段,被作者用現代的視角重新解讀,賦予瞭新的生命力。她不像是在“寫書”,更像是在“分享”她與古典文學之間的一場場美妙的邂逅。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一些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的描繪。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聖人”形象,而是更具煙火氣,更有血有肉的個體。作者善於捕捉這些細節,並將之與現代人的情感需求相連接,讓我覺得,原來古人的智慧,是可以如此貼近我們生活的。 而且,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巧妙。每一篇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小品,讀起來輕鬆自在,卻又在不知不覺中,將我們引嚮更深層的思考。它沒有那種強迫你去記住某個知識點的壓力,反而是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你對古典文化的理解和品味。 對我而言,這本書不隻是關於古典文學的讀物,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與生活和解,如何從中尋找樂趣的指南。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古典文學的關係,也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那些古老的智慧,依然是我們在這個時代前行的寶貴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