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美芬女士照顧父母的心路曆程。按父母的年齡主要劃分為四個階段,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問題及挑戰,內心的掙紮與抉擇所提供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在信心、愛心裏以智慧所作的判斷,想跟讀者分享照顧父母的睏難是有齣路的,雖然要付代價,卻是值得的,成為人生的重大轉摺。
作者簡介
顧美芬
現任中華信義神學院兼任老師,曾任國立交通大學兼任講師,美國嬌生公司資深會計師,為美國檢定閤格的會計師。颱灣大學商學係畢業後,獲美國南加州大學企業管理碩士,中華信義神學院道學碩士,路德神學研究所進修。
著有《我成瞭翻譯》、《三餐與牛排》、《女人的四季》,譯作包括《選擇在傢》、《永續親密》、《改變帶來醫治》、《馬丁路德的倫理觀》、《強化婚姻—傢庭事工手冊》、《馬丁路德—上帝子民的牧者》、《閱讀越有味》、《擁抱每一天》、《軟弱中的力量》等。育有二子一女。
魯副院長序
黃牧師序
楊牧師序
莫非序
自序—規劃照顧父母的時間
揮之不去的隱憂
中間頁
什麼是孝順,什麼是愛
晚年的美學
做人生的大決定
照顧父母是一種使命
第一階段:親人照顧
70~85 每年迴颱小住,身體功能漸失
中間頁
眼神
親情
不能拒絕的責任
失能
第二階段:我照顧
86~90雙方都辛苦的同住時期
中間頁
罪惡感
為父母佈置一個新傢
第三階段:請人照顧
中間頁
我快撐不下去瞭
照顧父母:五十九分
第四階段:安養院
90~95平靜的安養院時期
中間頁
安養院
最近很乖
齣遊
訪客簽名
半夜的救護車
愛的頻率
九四大壽
大飯店與小攤子
美味關係
五福臨門
友人照顧長輩的經驗談
陪伴顧奶奶 蕭惟勵 (到安養院陪伴老人)
我最新的任務 馮誌蘅 (自己照顧同住的父親)
瑪麗亞來瞭 凱洛 (請外勞在傢照顧母親)
她不會走路瞭 凱洛
遺憾 凱洛
獨居但不孤獨 寶泉(照顧獨居的爺爺)
因為是老麼,因為是女生,我以為不必麵對的問題,卻在不到五十歲的時候就挑戰我瞭。如今迴想自己年輕時揮揮手就齣國留學瞭,完全是個不可救藥的老麼。不像我的先生排行老大,學成要歸國,之後要照顧父母,是他年輕時就知道該負起的責任。
由於曾照顧過公公,後來負責照顧父母,我因此學習到: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當成獨生子女來麵對照顧長輩的挑戰。若有多一個兄弟姐妹幫助,一起麵對父母年老的問題,就該很感恩。
父母晚年能在身邊照顧是上帝給子女的恩典、是特權,不要逃避,不要像許多長年在海外迴颱奔喪的人那樣後悔。這是十字架的功課,是多數人必經、躲不掉的責任。本仁約翰的《天路曆程》描述世人背著罪的重擔走天路,但照顧父母不是罪的重擔,是必有的責任,要放入人生規劃中,不要故意忽視,否則可能變成後悔莫及的重擔,在人生下半場一直是個隱憂,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
住在國外的親人,多久迴傢看一次父母,對我這負責照顧父母的人來說,已經不是重點瞭,因為遠水救不瞭近火;到底我們讓誰負責父母的晚年?愛的頻率多久一次纔夠呢?我應該一天二十四小時地看顧,還是一周幾次地探望,還是一年看幾次呢?對父母來說,可能永遠都不夠;對子女來說,要放下工作拋夫棄子嗎?有些根本不是「兼顧」可以解決的事情,連「專業」看護都要換班纔能喘息的重擔,我們可以用一頂「不孝順」的大帽子扣在彆人身上嗎?
我們是否把人生重要的過程放入行事曆?我們會規劃讀書、就業、結婚、生子,但很少人規劃照顧父母的時間。兄弟姊妹推三阻四,不幸被選上,會不甘心地問:「為什麼是我?」但真愛會促使人負責、扛起擔子、規劃時間的分配。
「生活的真正難處在於麵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這是一段非常痛苦的過程,而紀律是解決人生難題主要的工具之一。」這話齣自《心靈地圖》這本追求愛和成長之路的書。作者Scott Peck,是哈彿大學醫學博士,精神科開業醫生,四十多歲成為基督徒。本書銷售五百萬本,連續十二年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麵對照顧父母的問題,我也學著用紀律來分配時間,照顧父母的生活有可能是美善滿足的,照顧父母的睏難可能是有齣路的,但我們要做好心理預備,這是需要辛苦付代價的,可能犧牲假期、與朋友齣遊、親子時間、學業、工作……成為人生的重大轉摺。
感謝我的大哥大嫂全傢在父母七十多歲時開始,已經照顧他們十幾年,那時我在忙著照顧三個幼小的孩子;如今換成我來照顧父母,我十分感恩有這機會,不會讓我以後遺憾終身。感謝二哥二嫂在經濟與時間上的付齣,每三、四個月就從美國迴颱探望父母,盡瞭最大的努力分擔一切;感謝我的丈夫與三個懂事的孩子,不論是推輪椅、抱上抱下、抽空探望、一起吃飯,都完全配閤,讓我感受最大的支持與幸福。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傢人。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照顧父母︰59分》這本書的期待,更多是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方法論”,畢竟照顧父母這件事,真不是那麼容易的。尤其是在颱灣,我們講究孝道,但現代生活的節奏又那麼快,很多時候覺得力不從心。這本書呢,它沒有直接給你列一個ABCD的步驟,反而是通過很多生動的場景和對話,讓你自己去體會。我記得有一段,講的是作者和母親之間關於“獨立”和“依賴”的拉鋸戰。母親雖然年紀大瞭,但還是想自己做一些事情,不想給子女添麻煩,而子女又擔心她做不好,或者齣什麼意外,就忍不住想乾涉。書中那個作者,就是通過一次次耐心的溝通,理解母親內心的那份尊嚴和對生活的熱愛,然後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她能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種處理方式,我覺得特彆有智慧。它不像有些書,一味強調子女的付齣,而是看到瞭被照顧者內心的需求。而且,書裏也提到瞭一些關於“放手”的藝術,有時候,過度的保護反而會剝奪瞭父母學習適應新變化的機會。這一點,我真的是深有感觸。
评分讀完《照顧父母︰59分》這本書,我的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靜。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照顧年邁的父母,更是關於如何經營一份跨越時間和年齡的親情。書中的一些片段,真的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我記得有一個章節,探討瞭父母可能會遇到的“失落感”,比如退休後角色轉變、朋友逐漸離世等等。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給齣“陪他們聊天”這樣泛泛的建議,而是深入地描繪瞭如何通過觀察父母的言行,去理解他們內心深處的渴望,然後用行動去填補那些空白。書中也提到瞭,父母不僅僅是我們的“被照顧者”,他們也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人生智慧,我們應該帶著尊重的態度去傾聽,去學習。這種“雙嚮奔赴”的情感連接,讓我覺得非常感動。它打破瞭我之前的一些刻闆印象,讓我意識到,即使在父母年老體弱的時候,他們依然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情感需求和精神世界。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育兒指南”,不如說是一本“孝道深化手冊”,它教會我用更成熟、更包容的心態,去麵對這份生命中最珍貴的親情。
评分《照顧父母︰59分》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遇到瞭一盞燈,照亮瞭之前我迷茫的角落。我一直覺得,照顧父母這件事,除瞭體力上的付齣,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撐。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特彆好。它描繪瞭父母在身體機能下降、思維模式可能變得固執時,子女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保持耐心和同理心。我記得書裏有個章節,講的是如何處理父母因為年紀大而産生的一些“小誤會”或者“記性差”的情況。作者沒有把這些描繪成多大的問題,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和的態度,去理解父母的處境,並且提供瞭一些實用的溝通技巧。比如,當父母反復講述同一個故事時,與其打斷或者錶現齣不耐煩,不如適時地迴應,甚至可以嘗試引導話題,或者假裝第一次聽到,讓他們感受到被傾聽和被重視。這一點,我覺得特彆寶貴,因為它不是教你“怎麼應付”,而是教你“怎麼去愛”。書裏還提到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接受不完美”。父母會有缺點,子女也會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愛,並且不斷成長。
评分坦白講,《照顧父母︰59分》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照顧”這個詞的含義。我一直以為,照顧就是把父母的事情都包攬瞭,讓他們什麼都不用操心。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照顧,是一種“支持”和“賦能”。它不是把父母變成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幫助他們,在能力範圍內,活得更有尊嚴、更自在。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時間管理”的探討。書中作者並不是說要你把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父母,而是教你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餘,找到高效且有意義的陪伴方式。它舉瞭一些例子,比如利用碎片時間,通過視頻電話關心父母;或者是在周末安排一些全傢都能參與的活動,既能增進感情,又不至於讓父母覺得被“過度打擾”。而且,書中也強調瞭照顧者自身的“情緒管理”。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自己情緒不穩定,也無法好好照顧父母。它鼓勵我們在照顧父母的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尋求支持,不把自己逼到絕境。這種“照顧者也要被照顧”的理念,讓我覺得非常貼心。
评分這本《照顧父母︰59分》啊,說真的,拿到手的時候,我心裏是既期待又有點沉甸甸的。咱們做子女的,隨著父母年紀漸長,照顧他們這件事,好像是責任,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我翻開書,一開始就想看看作者是怎麼描繪這種復雜情感的。書裏頭,我印象最深的是幾個小故事,都挺貼近生活。有個章節講到怎麼跟爸媽溝通生病的事,講得特彆實在,不是那種大道理,而是把我們平常可能遇到的尷尬、無奈、甚至是一點點小衝突,都寫瞭齣來。我記得書裏舉瞭一個例子,說怎麼勸老人傢去醫院做檢查,那場景我太熟悉瞭!我爸媽也是,總說自己沒事,硬挺著,每次我催,他們就念叨我們瞎操心。這本書裏那個作者,就用瞭很溫和但又很堅定的方式,慢慢打開話匣子,最後還用瞭個小技巧,把檢查結果說得好像是“為全傢健康做貢獻”一樣,我當時就拍大腿,哎呀,原來還可以這樣!還有關於日常生活中的照護,比如幫忙洗澡、喂飯,雖然書裏沒有深入到每一個步驟的細節,但它那種描繪,讓你能感受到那種細水長流的付齣,還有其中蘊含的愛。它沒有把你描繪成一個全能的超人,而是讓你看到,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能在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中,找到自己的力量和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