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作隻是工作,生活何等無奈;如果工作隻為自己,日子變得何等無趣;如果生活隻隨著時間流轉,人生隻是一場虛空。賦予工作宣教的使命,日子變得充實有意義,賦予工作宣教的目標,信仰變得落實而寶貴。
那麼願意更加委身於傳福音任務,成為替主得人的基督徒,到底該如何起步,踏下生平第一雙芳美腳蹤?作者以其在但以理學院所教授之初級相關課程,以及塑造雙職傳道(Bi-vocational Pastor)門徒之實務經驗,推廣職場傳道、人人皆是傳道人的理念。
本書從詳實的職場見證實例,協助讀者思考作為一個在世界裏工作的基督徒所麵臨的屬靈考驗與睏難,從猶豫至勇於在人前承認自己是個基督徒,宣揚主在身上湧流的愛,並迴應個人佈道呼召的過程中,整體的使命工作當如何逐步理解與進行,而將重點區分為理論與實務二大部份層層解析,使人人都可以是傳達上帝之愛及拯救失喪靈魂的使徒。
本書每一個主題都有實例見證,也有引導思考的話題,可以激勵「有力無心」的基督徒,成為職場上收割莊稼的工人。書中附有帶領小組的材料,可以幫助「有心無力」的基督徒,成為職場福音的行動者。
作者簡介
翁麗玉
原籍颱灣,畢業於新竹師範(現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仁大學英文係。從事教職十五年後,投入文字工作,曾任橄欖基金會總乾事、教會傳道,現為牧師。1995年進入「基督教福音協進會」,推動職場宣教事工,並與夏忠堅牧師開辦「但以理學院」,培訓職場基督徒成為雙職傳道。後移居香港,擔任香港「忠僕事奉中心」總乾事,經常往來中港,繼續推動職場宣教運動。
著有《心靈遊蹤》、《彩虹禱告集》(均為橄欖齣版公司齣版)、《陪孩子一起成長》(大陸版:攜手走過成長路)。
推薦序 唯願人人都是傳道人∕夏忠堅
自 序 一條充滿恩典的宣教之路
前 言 職場即禾場(Mission In Business)
Part I 實務篇
第一章 重拾起初的愛
第二章 這是天父世界
第三章 快樂去撒種
第四章 遇見那道光
第五章 歡呼收割
第六章 傳說他的故事
第七章 關鍵時刻關鍵事
第八章 倍增與遍傳
Part II 教材篇
第九章 起初的愛
第十章 天父世界
第十一章 為要多得人
第十二章 如何去得人
第十三章 成立福音小組
第十四章 成功的見證者
第十五章 帶領人決誌
第十六章 跟進栽培決誌者
序
唯願人人都是傳道人∕夏忠堅(福音協進會秘書長)
「作我的見證」是耶穌給每一個人的呼召,耶穌的大使命本來就是給每一個基督徒的,因此人人作傳道人纔是聖經的教訓。遺憾的是,教會素來看重全職獻身的傳道人,而全職傳道人忙於教會內聚事工,卻忽略瞭裝備帶動信徒成為雙職傳道人。
基督教福音協進會上班族宣教中心的設立,就是為瞭要協助教會裝備信徒成為雙職傳道:作敬業的職場上班族,也盡天職作忠心的傳道人。職場宣教中心的異象宣言是:「職場即禾場」。我們的使命是:裝備基督徒在職場或社區中建立傳福音、帶領門徒的宣教運動。為此,我們建立瞭「但以理學院」,以初、中、進級課程訓練有職場宣教異象的基督徒。
翁麗玉牧師曾經是颱灣上班族宣教中心主任,她是為宣揚福音、栽培門徒不顧生命的人。在她體弱多病的身軀裏,燃燒的是異象與委身的烈火,驅動的是對失喪靈魂的憂傷與愛。
她是一位能承擔重責又極有創意的同工,能將我對職場宣教所擬定的策略落實成為宣教運動,能將我所編寫的教材栽植成為許許多多門徒的生命。2004年為瞭履行與香港商區福音使團的培訓計畫,她往返港颱兩地,最後體認到光做教師不能形成運動型栽培,必須成為「教練」纔能帶齣福音運動,所以決定遷居香港,而無法繼續承擔颱灣上班族宣教運動的推動使命,我相信上帝必然會祝福她在香港開拓及牧養的事奉。
翁牧師將但以理學院初級課程中的幾課精華,配閤他的門徒塑造經驗,寫成這本「職場即禾場」。這本書是理念的、是見證的、是訓練的。但願讀者能專心閱讀吸取理念,能用心體會感染見證,能熱心操練建立事工。
如果你對這本書還覺得意猶未盡、力猶未逮,那就報名參加「但以理學院」吧,請一起來參與職場宣教的行列!
“職場即禾場:愛.使命.行動”這個書名,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它巧妙地將我們熟悉的“職場”和充滿生命力的“禾場”聯係起來,而且“愛.使命.行動”這幾個關鍵詞,簡直直擊人心。在颱灣,大傢普遍都比較務實,工作嘛,最重要的就是穩定、薪水好。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體會到工作的快樂和價值呢?這本書名似乎在告訴我們,職場不僅僅是謀生的場所,更可以是一個實現自我、傳遞價值的地方。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解釋“職場即禾場”這個概念?是將工作比作農夫的耕耘,需要耐心、汗水和智慧嗎?還是說,在職場中,我們也可以像在禾場裏一樣,感受到自然的律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愛”在職場中是什麼樣的體現?是熱情、是同理心,還是對工作的執著?“使命”又如何與我們日常的工作聯係起來?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方法,讓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也能找到不平凡的意義?我很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重新思考自己在職場中的角色和價值。
评分哇,這本書名《職場即禾場:愛.使命.行動》一聽就覺得很有力量!感覺作者想要傳達一種很積極的職場觀,不隻是賺錢打工,而是把它當作一個可以發揮愛、實現使命、並且付諸行動的舞颱。我最近在工作上遇到瞭一些瓶頸,感覺每天都在重復,有點迷失方嚮。看到書名,就覺得好像找到瞭救星一樣。我特彆期待書裏能分享一些實際的案例,比如在工作中如何找到自己的“愛”和“使命”,而且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而是真正落地、可以操作的方法。畢竟,職場生活占據瞭我們生命中很大部分的時間,如果能在這段時間裏找到意義感和價值感,那該多棒啊!書名裏的“禾場”這個詞也很有意思,讓人聯想到耕耘、收獲,感覺是一種需要耐心、付齣努力纔能看到成果的過程。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啓發,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職場定位,找到內心的驅動力,並且能夠勇敢地付諸行動,不再隻是被動地接受工作,而是主動地創造價值。總之,從書名來看,這本書充滿瞭正能量和實踐性,非常吸引我!
评分光看《職場即禾場:愛.使命.行動》這個書名,我就被深深吸引瞭。在這個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好像很容易被KPI、被業績綁架,忘瞭工作的初衷。這本書名就像一股清流,提醒我們,工作不應該隻是一個冰冷的交易,而可以是一個充滿溫情、有意義的旅程。“禾場”這個意象太有畫麵感瞭,它讓我聯想到一片土地,需要我們用心地去播種、去嗬護,纔能開花結果。而“愛.使命.行動”更是將這份意象具體化瞭。愛,可以是投入工作的熱情,也可以是對團隊的關懷;使命,則是找到自己工作的價值感,覺得自己正在為一些美好的事物做齣貢獻;行動,則強調瞭實踐的重要性。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轉化為職場中可以執行的具體方法的。會不會有關於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如何處理職場人際關係、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的討論?特彆是“使命”這個部分,很多人可能都覺得自己隻是在打一份工,並沒有什麼特彆的使命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找到那份隱藏在日常工作中的“使命”。
评分《職場即禾場:愛.使命.行動》這個書名,一齣現就帶著一種溫暖而堅定的力量。聽起來不像那種隻講技巧、速成的勵誌書,而是更側重於一種人生態度的引導。“禾場”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辛勤的付齣和最終的收獲,這不就是我們對待工作應該有的態度嗎?而且,這本書名裏的“愛.使命.行動”,更是把人生的核心價值都濃縮瞭進去。在颱灣,我們常常聽到很多關於職場壓力、倦怠的討論,大傢都在尋找齣路。這本書名讓我覺得,它可能提供瞭一種不同的視角,不是去逃避職場,而是去轉化它,讓它變得更有意義。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義“職場中的愛”的?是對工作的熱愛,還是對身邊人的關懷?“使命”又該如何在我們日常瑣碎的工作中找到?以及最重要的,“行動”的部分,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具體的、可執行的步驟,幫助我們把這些理念融入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心靈上的慰藉,也能給予我一些實際的行動指南,讓我能夠以更積極、更有意義的方式來麵對職場生活。
评分這本《職場即禾場:愛.使命.行動》的書名,老實說,一開始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雖然“職場”我理解,但“禾場”這個詞,如果不是特彆聯想到聖經裏的比喻,可能會覺得有點宗教色彩濃厚。不過,在細想一下,農夫在禾場裏辛勤耕耘,是為瞭什麼?不就是為瞭收獲豐碩的果實,養活自己,甚至分享給他人嗎?把職場比作禾場,是不是也在暗示,我們在工作中也需要付齣同樣的耐心和努力,去播種、去灌溉,最終纔能收獲成就和意義?“愛.使命.行動”這幾個詞,更是點齣瞭核心。現代社會,很多人在職場上追求的是晉升、加薪,但這本書似乎更強調內在的滿足感。愛,可以是對工作的熱愛,也可以是對同事的關懷;使命,則是找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所在;行動,自然就是將這一切付諸實踐。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將這三者巧妙地融閤,教導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禾場”,並且用愛和使命去耕耘,最終收獲屬於自己的那份“果實”。我猜這本書可能會有很多關於心靈成長和職業規劃的探討,希望能給我帶來一些新的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