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耶穌的復活,「死亡」這個主題成為基督宗教中心的主題。相信死後會有生命的信仰,對每個都會麵臨死亡的人而言,的確時常形成他們真實經驗中的一個強烈對比。而每一個牧者,也會不斷麵臨這種恐懼與不安,人們會問「死後會發生」什麼事。
作者簡介
葛哈德.安格斯伯格
牧師、暢銷書作傢,在海德堡的威斯羅荷(Wiesloch)牧會30年,於2011年退休。此外,他還是著名的期刊《牧者手記(Pastoralblaetter)》的主筆。
譯者簡介
鄭玉英
颱大外文係畢,德國邁因茲大學筆譯碩士,現任兼職譯者及長榮大學翻譯係兼任講師。
前言|從復活纔能談死亡
第1章|今天,我們在什麼樣的世界死去?
第2章|今天,死亡如何影響生命?
.恐懼
.時間與永恆
.奇蹟
.相信
.「好」死和「歹」死
.彆人的死
第3章|死亡:與生命的瀋痛對話
.孩子死的時候
.原本活得好好的……
.自殺
.病死
.失智:漫長的受苦
.充實的生命
第4章|象徵與圖像
.走過墓園
.訃聞中的死亡圖像
.班,迴傢好走
第5章|默想
.詩篇九十篇:與死亡一起生活
.馬可福音十六章1節以下:鼓舞人心的誠實
.羅馬書十四章7節以下:網子不破
.啓示錄二十一章:上帝仍在
第6章|各式各樣的感覺
第7章|還剩下什麼?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關於“死亡”的科普讀物,不如說是一本關於“生命”的哲學隨筆。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死亡是什麼,或者死亡之後會發生什麼,而是通過探討“人的有限性”,反過來去審視我們當下的人生。這種“繞道而行”的敘事方式,反而更具力量。我注意到書中穿插瞭一些小故事或者案例,這些都讓原本可能顯得抽象的議題變得更加具象化,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情感連接。特彆是那些關於“恩典”的部分,我猜想作者一定是在描繪一些生命中閃光的時刻,那些足以抵消甚至超越死亡陰影的力量。我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所以很期待書中能有一些觸動我心靈的篇章,讓我能從更深層次理解生命的價值。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時間”這個概念,而這本書的齣現,恰好觸碰到瞭我內心深處的某種共鳴。書名裏“人的有限”這一點,讓我聯想到我們在時間長河中的渺小,生命的短暫,仿佛一眨眼就過去瞭。這種“有限”並非僅僅指生理上的生命長度,更包括瞭我們認知、能力、情感的局限。但緊接著“恩典的無限”又像是一束光,照亮瞭這條有限的道路。我還在揣測,這裏的“恩典”究竟是指什麼?是宗教層麵的救贖?還是生命本身給予的那些無法言說的饋贈?又或者是人與人之間那些深厚的情感羈絆?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開放性,它不給你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邀請你一起去尋找,去定義。我喜歡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它讓我覺得自己不隻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相當精巧,我還在慢慢咀嚼其中內容。作者似乎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對“死亡”這個主題的探索,但又不是那種綫性發展的敘事,而是采用瞭多角度、多層次的切入方式。我注意到其中有些章節似乎是在探討不同文化、不同曆史時期人們對死亡的認知,還有一些部分則像是作者個人的生命體驗和反思。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將“人的有限”與“恩典的無限”這樣看似矛盾的概念融閤在一起的,畢竟,當我們談論死亡時,很容易就陷入一種無力感和絕望,而“恩典的無限”又像是給這份有限注入瞭一種可能超越的力量。這種張力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我平常是個比較喜歡鑽研細節的人,所以我會很仔細地去品味作者的遣詞造句,以及他/她用來支撐自己觀點的論據。這種深入探究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學習和享受。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確實非常引人深思,特彆是“恩典的無限”這幾個字,讓我感到一種深邃而又充滿希望的意境。我總覺得,“人的有限”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們無法逃避,但“恩典的無限”則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撐,一種超越現實的慰藉。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兩者如此巧妙地結閤在一起的。是以一種宗教的視角?還是以一種世俗的、更貼近日常生活的角度?我更傾嚮於後者,因為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實用的啓發,讓我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那份“無限的恩典”。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從我翻閱的幾頁來看,是相當優美的,有一種詩意的流淌感,這讓我覺得作者在寫作時,一定也傾注瞭許多情感和思考。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如何發現和珍惜生活中“恩典”的篇章。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用瞭一種很素雅的色調,然後“死亡”兩個字的處理尤其引人注目,字體既有一種沉重的壓迫感,又帶著一絲飄渺的疏離,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終結的必然性,又像是對某種超越的期盼。我翻瞭幾頁,文字風格不是那種硬邦邦的學術論述,而是帶著一種人文關懷的溫度,讓我覺得作者不是在“講道理”,而是在和我“對話”,分享他/她對生死的深刻體悟。雖然書名聽起來有點沉重,但整體氛圍並不讓人感到絕望,反而有一種引人思考的力量。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引言裏提到的一個觀點,大意是說,理解瞭生命的有限,纔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存在的意義,以及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間所蘊含的“恩典”。這種視角很有啓發性,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我是一個平常有點喜歡哲學思考的人,但又不太喜歡那種艱澀難懂的理論,所以這本書的切入點正閤我意,它讓我在輕鬆閱讀的氛圍中,也能觸碰到一些關於生命本質的議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