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肺腺癌交給醫師,將調養交給自己,將末期肺腺癌交給安寜療護,將遺體交還給颱灣的土地作肥料,將我的財寶(我的宗教信仰)交給我的朋友,將靈魂和生命交給天主。
經過八十多年的歲月,我依舊嚮著人生的深處劃去。劃到生命最深處,找到瞭生命之謎的源頭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下午,單國璽樞機主教病逝於颱北耕莘醫院。翌日清晨,單樞機的大體自颱北運迴高雄,在場迎接的人一邊鼓掌歡迎樞機「迴傢」,一邊留淚。單樞機用他的生命見證:「我發揮的愛愈多,人生就活得愈徹底。」
「單樞機主教迴歸天國,我想這不隻是天主教失去瞭一位領導長者,而是我們颱灣失去瞭人間的國寶;這也不光是天主教教友的悲傷,這也可以說,整個社會為單樞機主教同流一滴淚。
我們相知相交數十年,當樞機主教迴歸天國,我心裏非常的難過傷感,不過我們應該效法單樞機主教的仁慈、謙卑,他的「犧牲享受、享受犧牲」,以窮為生活,這是很偉大的人格。我們在和樞機主教告彆,應該效法他的精神。」--佛光山 星雲大師
作者簡介
林保寶
畢業於
颱北實踐大學社會工作係,
羅馬聖十字架大學哲學係,
羅馬德蘭學院神學係。
著有
《劃到生命深處》、《生命告彆之旅》、《愛者》、
《馬祖世紀末的告彆》(以上為天下文化齣版)
《莿桐最後的望族》(玉山社)
《牆上烽火》(博揚文化)
《耕耘心田》(法鼓文化)
《奉獻》(天下雜誌)等書。
靈光閃爍--奚淞導讀
完成瞭--錄自若望福音
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單國璽樞機主教
作者序
捲一 水落石齣
頤福園最後一個月
耕莘醫院最後三天
最後一天
單樞機的最後一刻
18時42分
單樞機一天的生活
捲二 最後一場告彆之旅
一路好走
第220場生命告彆之旅
教宗本篤十六世唁電
同流一滴淚
請記我們一念
效法單樞機的好榜樣
一路好走
兩次見麵
平安
樞機的遺囑
捲三 生命的典範
愛的真諦
活齣愛
惜物愛人
一間沒有冷氣的主教辦公室
周轉愛的人
活得淋灕盡緻
不一樣的寬廣世界
愛是含忍的
老學
愛是慈祥的
柔軟體貼
細膩關懷
不要害怕
他一直陪伴著我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最不平凡的一個平凡人
在苦痛中,展現自在與從容
一個人一隻舊皮箱
愛不求自己的益處
為彆人設想
幫助最弱小的弟兄
從不為自己著想
接受彆人的感恩也是一種美德
愛與真理同樂
盡最大的努力
思辯選擇
遠見魄力
智慧勇毅
細心穩重
凡事包容
胸襟寬大
凡事相信
天主之人
凡事盼望
生命每一天都很寶貴
凡事忍耐
疾病交給醫師,生命交給天主
愛永存不朽
真正的幸福是痛苦
最大的力量
真福山
心契機
附錄
談單樞機的最後一篇文章
活齣生命光與熱
六個人生大問
220場告彆之旅全記錄
作者序
為什麼單樞機會在生命最後一個月,寫成〈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林保寶
二○一二年八月十七日下午六點,我收到嘉玲姊傳來單國璽樞機主教的文章〈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文中單樞機描寫自己病中一個月的心路曆程,讀瞭深受感動與震撼,立刻印一份與我的父母分享,同時這纔明白七月十八日最後一次見到單樞機時,他對我說:「天主給我兩個小使命」的深意。
那天晚上七點,與久未見麵的幾米有約。我將這篇文章印一份帶給他,並送他一本《劃到生命深處》。喝完咖啡分手時,我告訴幾米一定要先讀這篇文章,書則可看可不看。我的理由是,單樞機在〈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裏,真正道齣瞭他的心路曆程。彆人再怎麼寫,也無法將樞機的內心深處錶達齣來。
「第一個使命是讓我經曆九十歲老人所有的各種缺陷、脆弱與無能,許多事情都要仰賴彆人;可以說是返老還童,什麼都不會做。」七月十八日,單樞機平靜地對我說:「第二個使命是,天主願意讓我經曆癌末病人所受的各方麵的痛苦,藉著這些痛苦跟天主、跟彆人更接近。」
八月十六日,我去花蓮探望八十八歲的賈彥文總主教,告訴他七月十八日在耕莘醫院探望單樞機的經過,賈總主教錶示他想北上探望單樞機,於是我幫賈總主教打電話到頤福園給單樞機。單樞機接瞭電話,氣若遊絲,竟然還是先問我身體如何?賈總主教重聽,完全聽不見單樞機說的話,隻好先在電話裏錶達對樞機的關切與祈禱,然後把電話交給我,由我轉達樞機想對他說的話。
「賈總主教身體不好,天氣又熱,請他不要上來颱北。」單樞機要我謝謝賈總主教的關心與祈禱。單樞機是賈彥文總主教在花蓮教區的繼任人;一九八○年二月十四日,賈彥文總主教在花蓮祝聖單樞機為主教。他們兩人的情誼遠在一九五九年,在法國巴黎靠近耶穌會院的巷弄裏,偶然相遇相識開始。
那幾天,我心裏都是單樞機主教〈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這篇文章。
它是單樞機這些年「生命告彆之旅」、「劃到生命深處」的完成,水落石齣。單樞機從距離十字架上垂死耶穌三個颱階的地方,一躍跳入耶穌洞開的心房內,同耶穌一起說:「完成瞭!」
八月二十二日上午,我去奚淞先生傢時,也影印瞭一份送給他。奚淞先生一讀大為感動,直說單樞機是真正的修行人,要把這篇文章當作「禪修的教材」。晚上七點半左右,接到朋友來電告知單樞機過世瞭,匆匆趕至新店耕莘醫院。單樞機躺在往生室的床上,看來十分安祥。歐晉德大哥、美基姊與鬍僑榮大哥、嘉玲姊,杜築生大使夫婦與聖傢堂饒誌成神父,都已在樞機身旁。
八月二十三日清晨,基督服務團總團長鬍僑榮、劉嘉玲夫婦與我陪同劉振忠總主教,送單樞機的大體自颱北迴高雄。此時此刻,不禁讓我想起單樞機這幾年為「生命告彆之旅」獨自一人,風塵僕僕,奔波颱灣各角落,隻為與大傢分享他所得到的愛。繞經高雄四維路單樞機生前的寓所後,迴到高雄主教公署,在場迎接的人不由自主地一邊鼓掌歡迎樞機「迴傢」,一邊留下眼淚。
九月一日,在高雄道明中學道茂堂參加單樞機最後一場「生命告彆之旅」,心中湧現幫單樞機「生命的完成」再寫本書。事實上,我是想為心中的疑惑找到答案:為什麼單樞機會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月,寫成〈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這篇文章呢?
〈捲一〉訪談照顧單樞機最後一個月、最後三天,以及單樞機生命的末刻的幾位人士。希望藉由如實的口述,讓讀者認識最真實的單樞機。而「單樞機一天的生活」,則呈現這位活著的聖人,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學習他。
「他就像風一樣輕,像水一樣軟,像山一般重。」見過單樞機三次麵的邱基峻律師這樣形容。「在目前的社會上,我們不缺乏知名人物,但我們真的缺乏典範,」邱基峻說:「單樞機是我們最佳的典範。」
〈捲二〉記錄單樞機的「最後一場」生命告彆之旅。二○一二年九月一日單國璽樞機主教在高雄道明中學道茂堂舉行第兩百二十場生命告彆之旅,因為當天,高雄教區為單樞機舉辦殯葬彌撒。
單樞機不願大傢在殯葬彌撒中對他「歌功頌德」,想善用這最後的機會與大傢分享「內心深處人生的最後幾個經驗與感想」。因此,當他得知罹患肺腺癌後,於二○○六年八月五日,在颱大醫院病房預錄瞭自己殯葬彌撒中的講道詞。
〈捲三〉訪問幾位熟識單樞機的人,談單樞機對他們的影響。單樞機一生存大愛做小事,從不為自己著想;胸襟寬大且實事求是;完美周密兼具智慧與勇毅;細心穩重而又熱忱親切;即使重病,仍和善謙卑、自在從容;盡最大的努力,活得淋灕盡緻。這些都隻是單樞機生命特質的其中幾項;良善心謙的耶穌,是他生命的典範。
二○一一年中鞦,單樞機曾邀我在高雄真福山與真福山的恩人們共度中鞦晚會。今年中鞦,單樞機三期慕道班的成員,以及單樞機生前的好友們相約在真福山共度中鞦。他們是單樞機的「粉絲團」,在單樞機生命最後的三年,給予單樞機傢人般的溫暖與支持。那天,一輪明月高掛真福山,單樞機在每個人心裏,各自說瞭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