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棒的「名醫」就在你的身體裏。
原來,提升免疫力這麼簡單!
20個小習慣,決定你的免疫能力!測驗看看你符閤幾項。
(1)經常半夜醒來
(2)心情鬱悶,不想齣門
(3)習慣淋浴
(4)體溫低於36度
(5)膽固醇值低於180mg/dl
(6)總是暴飲暴食
(7)常常一個人吃飯
(8)幾乎不吃魚和肉
(9)不敢吃優格、納豆等發酵食品
(10)不太吃菇類
(11)愛抽菸、喝酒,有偏食習慣
(12)習慣吃些保健食品
(13)沒有特彆的興趣或嗜好
(14)生活缺乏緊張感
(15)個性認真,追求完美主義
(16)不善交際
(17)老是綳著一張臉
(18)有不為人知的祕密
(19)沒有知心好友
(20)個性較消極悲觀
你知道嗎?每個人的體內每天都會産生大約五韆個癌細胞,但為什麼有人得癌癥,有些人卻平安無事呢?因為我們的身體裏有一種防衛部隊,叫做Natural Killer細胞(NK細胞)的免疫細胞,他們天天攻擊消滅這些癌細胞,平常它們隨著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動巡視體內,監控是否有異物入侵,一旦發現異物,會毫不留情地予以攻擊。譬如,發現感冒病毒入侵體內時,先天免疫團隊會立即發揮作用,避免感染範圍擴大。
人類天生就具有抵禦疾病、修復身體的力量,隻是隨著文明發展,不僅氣候大亂,人們的作息也跟著紊亂瞭起來,使天生的免疫力漸趨低下,更養成「生病就去看醫生」的錯誤觀念,過度依賴藥物與醫學的壞習慣。
你還在吃藥打針嗎?治百病不如不生病,想要過不生病的生活,首要關鍵就是啓動人體的免疫力,跟著免疫專傢這樣做,掌握「7個關鍵」,輕鬆重新找迴天生的「抗病力」。
本書內容淺顯易懂,列齣常見的101個健康迷思,由「何謂免疫係統」等基礎概念齣發,深入生活習慣、飲食、心情調適、運動等各個層麵,教你如何改善生活習慣,增進免疫力。
健康沒有竅門,(放輕鬆)+(吃對的食物)+(改善生活習慣),
每天做一點小改變,疾病從此不再找上你!
實踐101件小事,就能做自己的醫生,生病再也不求人。
*關於免疫力的101問,你知道多少呢?
(1)就算是「擠齣來的笑容」,也能促進「血清素」分泌?
(2)零膽固醇,很健康?
(3)泡菜也有乳酸菌?
(4)「薰衣草精油」能活化白血球,放鬆身心?
(5)按摩雙手或穴道,就能改善體質?
(6)「養寵物」也能增加免疫力?
(7)長壽的人,普遍都有吃優格的習慣?
(8)多吃橘子與藍莓,可預防感冒?
(9)半夜2點還沒睡,容易過勞死?
(10)壓力大,多吃「白色花椰菜」?
很多人誤以為想過「不生病的生活」,需要投資大筆金錢與藥物,其實,提高免疫力很簡單,隻要實踐五件事,就能輕鬆遠離疾病:
(一)大笑不用錢
科學證實,笑不僅能改善情緒障礙,更能增加抵抗力,預防各種疾病。近年來國內外「笑療法」正不斷推廣中,大笑是啓動免疫力最直接的方式,笑容不用錢,也無副作用,各位不妨盡情地開懷大笑!
(二)偶爾糊塗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情緒不免緊綳過瞭頭,導緻免疫力跟著下降!實驗證明,適度放鬆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對身體健康也是一大助益,照著書中介紹的放鬆小祕訣,放鬆身心吧!
(三)吃對的食物
營養攝取有訣竅,健康也與飲食息息相關,然而,怎麼吃最健康?書中依食材彆分類,不僅詳列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提供有效而直接的飲食建議,更提齣鮮為人知的飲食小祕訣,輕鬆吃齣免疫力。
(四)習慣決定健康
自古以來,人類的身體就隻適閤日齣而落日落而息的作息方式,打亂生理時鍾,疾病當然不請自來。書中列舉各種現代人應改善的生活習慣,並提齣改善方案,幫助你找迴健康的身體。
(五)隨時隨地活動身體
適度的運動對健康絕對有益無害,書中介紹簡單的腹部、肩部運動和手掌按摩等,不僅輕鬆簡單,更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實行的健身小運動。不妨每天量力而為,活動身體吧!
作者簡介
奧村 康 【監修者】
1942年生,畢業於韆葉大學醫學研究係研究所,取得醫學博士。曾擔任史丹佛大學特彆研究員,東京大學醫學院講師,現為過敏性疾病研究中心所長 ,順天堂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特聘教授。他是首位發現輔助T細胞的學者,曾獲貝魯茲奬、安田醫學奬、高鬆宮研究奬勵奬、日本醫師會醫學奬、ISI引用最高榮譽奬等,眾多奬項,為國際免疫學權威。著有《免疫論》(東京圖書齣版)、《三天瞭解免疫》(鑽石社齣版)、《太過認真容易減壽,大而化之反而長壽》(寶島社齣版)等,多本關於免疫學的著作。
譯者簡介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係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目前專事翻譯與文字編輯、企畫等。譯作有《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一個人的老後》、《維梅爾的論點》等數十本譯作。
個人部落格:blog.yam.com/mickey1036(東京兔跳格子)
e-mail:mickey3.yang@msa.hinet.net
作者序 免疫力就是生命力
Part 1 何謂「免疫係統」?認識身體的保衛隊
【小習慣,決定你的免疫能力】
1「免疫係統」是人體部隊,負責打仗
容易感冒的人,免疫力多半不好
2腸子內的好菌多,免疫力就會增加
消化道內的B細胞能製造抗體,保護腸道
3中年之後,容易罹患癌癥或感染疾病,為什麼?
提高「癌細胞」頭號殺手(NK細胞)的活性,就不容易生病
4掌握免疫力的關鍵,就靠「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平衡,疾病不上門
5巨大壓力促進賀爾濛分泌,影響健康
壓力荷爾濛=NK細胞殺手
6反過來攻擊自己人?免疫係統也會反應過度
過度反應的結果,就是引發「過敏」
7牢記「四大要訣」,提升免疫力
糊塗一點、多笑、早睡,壓力就能遠離
獨傢大公開!奧村式提升免疫力的「七大守則」
Part2 「情緒、壓力」,免疫細胞的頭號殺手
【笑口常開】
1科學證實,「大笑」竟比抗癌藥有效!
2「大笑」能降血糖,讓免疫力不失控
3營造開心氣氛,享受「笑」的感染力
4就算是「擠齣來的笑容」,也能促進「血清素」分泌
5對著鏡子,練習開心地笑
【偶爾糊塗】
6做事一闆一眼,容易生病?
7適度的壓力,也是一劑「強心針」
8看開一點,纔能掙脫瓶頸
9努力過頭,很容易生病
10找好友訴苦,也是一種紓壓方式
【釋放壓力】
11想像力,能打敗癌細胞
12積極樂觀是提高免疫力的關鍵
13放聲大哭,是本能防衛反應,不丟臉
14培養興趣,熱衷做件小事情
15就算不纍,也要適度休息
16難過時,「運動」是最好的解藥
【放鬆法】
17消除緊張情緒的「腹式呼吸法」
18「聽音樂」,也能幫助舒壓
19薰衣草精油能活化白血球,放鬆身心
20「養寵物」也能增加免疫力
21情緒低落時,更要打扮亮麗
22「氣功」與「瑜珈」能刺激副交感神經,幫助身心放鬆
Part 3 「吃」的習慣,決定你的免疫能力
【飲食訣竅】
23吃太飽,反而不健康
24吃菜比吃肉好?蛋白質是長壽秘訣
25膽固醇太高要人命,太低也不好!
26「咀嚼」食物能活腦強身
27「細嚼慢嚥」纔能産生熱能,體溫會上升
28抗生素彆亂吃,會破壞腸道好菌
【益生菌】
29多喝養樂多、優酪乳,整頓腸道環境
30長壽的人,普遍都有吃優格的習慣
31飯後吃優格,比空腹吃有效!
32泡菜也有乳酸菌?味噌、醬油、醃漬物皆有
33每天吃50g納豆,有效增強免疫力
【菇類】
34「香菇」是提升免疫力的最佳食材
35舞菇,抗癌最有效
36多吃香菇,可改善過敏性皮膚炎
【植化素】
37「植化素」能活化免疫細胞,改善過敏
38「綠花椰菜」是免疫聖品,有超強的解毒功能
39高麗菜芯丟掉不吃?免疫效果打摺扣!
40壓力大,可多吃「白色花椰菜」
41番茄顔色越紅,「茄紅素」含量越多
42抗過敏有妙方,多吃「紫蘇」最有效
43「芝麻」營養豐富好吸收
44蓮藕富含縴維,能促進排泄
45牛蒡不削皮,完整吃最健康
46昆布可做成涼拌菜,比熬湯更營養
【硫化物】
47大蒜應剁碎或加熱,營養更豐富
48「洋蔥炒豬肉」,營養效果最好
49吃水芹能改善氣喘
【維他命】
50「鬍蘿蔔葉」所含維他命C,比根部多五倍
51多吃大豆,可增加腸道好菌
52疲纍時不妨喝杯茶吧!
53青椒、紅椒、黃椒,那一種最營養?
54多吃橘子與藍莓,可預防感冒
【膳食縴維】
55容易便秘的人,要多吃膳食縴維
56「香蕉」助消化,搭配優格一起吃,免疫效果更好
57「地瓜」就算加熱,營養也不會流失?
【礦物質】
58「鈣」是傳遞免疫訊息的重要媒介
59豬肝加菠菜拌炒,有助於鐵質吸收
60吃魚肉,補充鋅
【蛋白質】
61少吃肥肉的聰明「吃肉法」
62一天一顆蛋,營養不打摺
63鮭魚的橙色就是植化素的顔色
64喜歡吃魚的人比較長壽
【全食物】
65根莖、皮、葉全都吃,營養纔完整
66五榖雜糧、豆類以及小魚乾
【溫性食物】
67體質陰寒的人應多吃溫性食物
68鼕天多喝薑茶,預防感冒病毒入侵
69辣椒有助排汗,提升免疫力
70咖哩富含薑黃素,能改善過敏體質
Part 4 提升免疫力的31個「生活習慣」
【睡眠】
71熬夜、吹冷氣,會破壞生理時鍾
72曬曬太陽光,調整自律神經
73半夜2點還沒睡,容易過勞死
74睡覺時體溫偏低,容易産生癌細胞
75枕頭、棉被很重要,打造舒眠環境
76睡前一小時,讓眼睛充分休息
【預防低體溫】
77體溫不到36度的人,抵抗力一定差
78鍛鍊肌肉,避免體溫過低
【避免受寒】
79夏天彆老窩在冷氣房
80「腳底」是血液循環的關鍵
81洋蔥式穿衣法,最聰明
【沐浴方法】
82半身浴40度,強化免疫力最有效
83洗澡洗得太乾淨,皮膚免疫力變差?
84洗三溫暖,促進血液循環
85光是泡泡手腳,全身暖呼呼
86活用沐浴劑,享受泡澡樂趣
【按摩】
87按摩穴道可以消解壓力,改善體質
88全身按摩,促進淋巴液循環
89按摩雙手,人的精神會變好
【排便習慣】
90宿便導緻體內害菌增生,降低免疫力
91不吃早餐,反而容易便祕
92吃藥,免疫力一定會變差
93戒菸是一種專業
【輕鬆運動法】
94運動太激烈,會産生反效果!
95健走能促進血清素分泌,預防「三高」
96動動雙肩,消除疲勞
97動動下半身,促進血液循環
98腸胃不好,可以勤做仰臥起坐
99蹲馬步鍛鍊下半身肌力
100早晨運動很健康?未必
101輕鬆愉快的運動,纔能強化免疫力
這本書的書名真的很「接地氣」,「免疫細胞纔是最好的醫生」,聽起來就像是街頭巷尾阿姨們聊天時可能會說齣的那種,帶點哲理又有點親切的感覺。我特別喜歡「比吃藥更有效」這句話,因為老實說,現在的藥物種類實在太多瞭,有時候真的會搞不清楚到底要吃什麼,而且長期吃藥的副作用也讓人擔心。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天然」的方法,不需要依賴藥物就能改善健康,那對我來說絕對是福音。我很好奇,它會不會講到一些關於「預防醫學」的概念,告訴我們如何在疾病發生之前,就讓免疫係統保持最佳狀態?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腸道健康」的重要性,因為我聽說腸道跟免疫力很有關?或者是,關於「睡眠品質」和「情緒壓力」對免疫細胞的影響?「101件事」這個數字,聽起來像是為瞭解決各種小毛病而設計的,從頭痛、感冒到比較嚴重的狀況,是不是都有涵蓋到?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簡單易懂的圖錶或說明,讓我可以快速掌握重點,並且把這些「小撇步」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
评分我對這本書最感興趣的地方,就是它跳脫瞭傳統的醫學思維。我們從小到大,聽到最多的就是「哪裡不舒服就去看醫生」、「生病瞭就要吃藥」。這本書卻告訴我們,身體裡其實有一個比醫生更瞭解我們的「內建係統」,那就是免疫細胞。這聽起來就像是挖掘我們自己的「潛能」,而不是嚮外尋求幫助。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哪些生活習慣會「削弱」我們免疫細胞的能力?例如,熬夜、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這些我們都知道對身體不好,但如果能從「影響免疫細胞」這個角度去解釋,可能會讓我們更有警惕性,也更有動力去改變。另外,書名提到的「101件事」,我猜測應該是一些具體可操作的方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論。會不會有些食譜、運動菜單、甚至是放鬆練習?如果能有這些實用的東西,那這本書的價值就更高瞭。我希望它能告訴我,如何「訓練」我的免疫細胞,讓它們更強壯、更有效率。這就像是培養一支精銳的戰隊,讓它們隨時準備好保衛我的身體。
评分老實說,我一開始看到這本書名,心裡第一個念頭是:「真的假的?免疫細胞能當醫生?那醫學係是不是要改名瞭?」但仔細想想,我們生病的時候,身體發燒、流鼻涕,很多時候好像都不是藥物「直接」治好,而是身體在發炎、在排除病毒,這過程不就是免疫係統在工作嗎?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在替這些默默付齣的「幕後英雄」正名。我很好奇,作者會不會從細胞層麵,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免疫細胞是怎麼「診斷」問題,又是怎麼「開藥」或者「動手術」的?會不會講到,當我們感冒時,體溫升高其實是免疫細胞在「加熱」殺病毒,而不是我們一定要吃退燒藥?還有,像一些慢性發炎,是不是代錶免疫細胞「罷工」瞭,或是「過勞」瞭?書名提到「比吃藥更有效」,我真的非常好奇,它會提齣哪些具體的「非藥物」解決方案?會不會是一些飲食上的調整、運動的方法、或是壓力管理技巧?畢竟,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方式確實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狀態。我對「101件事」這個數字也感到好奇,這麼多的小方法,聽起來會不會很雜亂?但如果都能圍繞著「活化免疫細胞」這個核心概念,那應該就能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健康觀。
评分「免疫細胞纔是最好的醫生」,這句話一聽就覺得很有說服力,畢竟我們身體本來就有自我療癒的能力。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到,很多時候我們生病,可能隻是因為我們「妨礙」瞭免疫係統的工作,而不是它真的「無能為力」。我很好奇,作者會不會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來解釋免疫係統在人體健康中的角色?會不會提到,其實很多疾病的根源,都跟免疫係統的失調有關?而且「比吃藥更有效」這點,真的很吸引人,因為有時候吃藥隻是暫時壓製癥狀,治標不治本。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更根本的解決方法,讓我們從源頭上改善健康?我對「101件事」這個數量感到很好奇,它會不會包含一些關於「生活環境」的建議,例如,如何打造一個對免疫係統友善的居傢環境?或者,關於「人際關係」和「社會支持」對免疫力的影響?畢竟,一個人的身心靈是相互影響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讓我們看到,透過調整生活方式,免疫細胞是如何「發揮」醫生職能,真正幫助人們恢復健康的。
评分哇,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眼睛一亮,感覺跟我們平常生病就找醫生、吃藥的觀念很不一樣。「免疫細胞纔是最好的醫生」,這句話實在是太有吸引力瞭!平常都覺得免疫係統是聽我們指令的,沒想到它竟然纔是真正的「頭號功臣」。我一直覺得身體裡有個很強大的係統在默默保護我們,但從來沒有深入瞭解過。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好奇,它到底會怎麼解釋免疫細胞的「醫生」身分?是不是會講到,原來我們很多小毛病,像感冒、過敏,其實都是免疫係統在「自己處理」,隻是我們沒注意到,甚至還會錯誤地乾預?而且「比吃藥更有效」這點更是讓人驚豔,現代人對藥物的依賴太深瞭,總覺得有病就要吞藥,但如果能找到比吃藥更自然、更根本的方法,那該有多好?我一直有點擔心長期吃藥對身體的負擔,所以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不用藥的對策,那對我來說真是救星。我很好奇它會講到哪些「101件事」,聽起來像是很多小秘訣的集閤,應該很好吸收,而且可以馬上實踐。希望裡麵真的有一些能改變我們生活習慣,讓身體自己變健康的方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