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選國立颱灣文學館101年度文學好書
誠如李魁賢先生在本書的〈序〉裏頭所說,詩人永遠有做不完的作業。
詩人的主要任務是寫詩,但詩人在本業之外往往會有副産品,寫評論、寫小說、寫散文等,都是信手拈來之事;詩人而從事政治活動、社會運動、環保運動者,也比比皆是。在日本,我們更看過大詩人參與日常料理或性愛問題的公開討論,這些都是不算稀奇的事。
靠俗一點的說,詩人管的事太多瞭。
這本論集裏麵,蒐集瞭我自早期以來的評論作品,除瞭排除已收集在我第一本詩的論評集《從抒情趣味到反藝術思想》,和許許多多佔最大宗的政治評論以外,大部分是以詩評詩論為主,也有一部分是文學性、社會性或人際關係與小品性質的文章,這些林林總總的文字集結起來,主要是想在臨老之際,給過去自己辛勤的筆耕留個紀念罷瞭。──郭成義
作者簡介
郭成義
一九五○年生,基隆人,遷居颱北、宜蘭。曾任首都早報言論版主編、自由時報撰述委員,主編《笠詩刊》、《詩人坊》,著有詩集《薔薇的血跡》、《颱灣民謠的苦悶》、《國土》、《我們茉莉花》,小說集《薔薇的剪裁》,評論集《從抒情趣味到反藝術思想》,主編《當代颱灣詩人選1983捲》、《中國民間童話》、《兒童小說坊》等。曾獲青年詩人奬、吳濁流新詩佳作奬。
序 詩人永遠有做不完的作業 李魁賢
自序 詩給我智力的教養
第一輯 人間觀察
愛情之美
鬆下幸之助的人生觀
未知的因子
多餘的哭聲
詭辯的世界
親密的客人
關懷與藉口
新女性觀
空間的延伸
體察蒼生
第二輯 詩光片語
沒有感動,不要寫詩
不是感情,要感動
詩人之眼,關懷之眼
詩不是文學
陳語與陳義
寫詩要有用語言殺人的勇氣
詩刊的要務
語言的創新
風格的潛在與重建
批評的功用
納蕤思筆記
第三輯 詩與詩人
我和凱若的日子
對同情挑戰──關心與注意(與凱若對談)
楓堤新論
我的朋友住南港
中國地圖六十年──談錦連的詩
詩人、酒客──悼拾虹
欸,拾虹,你欲去叨位?
斷瞭根的玫瑰還活著
評介陳秀喜詩集《覆葉》
詩的短評
古添洪 教室手記
李敏勇 思慕與哀愁、光裸的背麵
何光明 升、颱灣光復節
鄭炯明 歸途
陳明颱 緘默
陳鴻森 遼闊
桓夫 鏡前
溫柔與鋼──短評李敏勇
短評王麗華
兒童詩賞析(一)
兒童詩賞析(二)
第四輯 詩壇掃描
現代新詩漫談
精神已形成─賀笠廿五週年
誰是真正的詩人
貓和老虎、魚和雪──對洛夫「詩壇春鞦三十年」文中的一點反響
笠詩人,您在哪裏?
詩壇郭冠英
我為什麼要編第三本年度詩選
《颱灣詩人選集三十冊》齣版緣起及報告
開發兒童的心靈天空
第五輯 文學映像
詩與小說裏的性愛情慾
女性內心情愛的詩歌告白─明朝民歌《掛枝兒》賞析
童話是想像美學的遺産─中國民間童話全集序
僧侶與詩
錦瑟詩談李商隱
人之俠者──評陳銘磻著「江湖夜雨」
我的文學之路──文學使我成長
讀書樂
我在古文裏迷瞭路
抄書與筆記
荒唐的學術控告案──清代大儒段玉裁遭今之師者控告
文人與商人
從赫特米勒到龍應颱
序
詩人永遠有做不完的作業 李魁賢
郭成義有新輯成的評論集將要齣版,這其實是令人期待很久、又似乎勢所必然的一件事,因為《從抒情趣味到反藝術思想》(一九八四年)齣版迄今,已將近三十年,作者評論的文字犀利、切中肯綮、要言不煩,一直在颱灣詩壇留下迴響餘音。
多年來,郭成義在秉持自由思想的報紙媒體服務,無暇兼顧誌趣所在的文學領域,於今重新歸隊,詩的創作和評論依然亮麗,由秀威接踵齣版詩集《國土》(二○○九年)和小說.散文.詩閤集《薔薇的剪裁》(二○一一年),現又有評論集《詩人的作業》即將付梓,顯示作者在文學領域全方位作業的再度開展。
在這本新的評論集裏,仍然呈現郭成義風格的特色:論述條理分明、文字清晰、辯解堅決、富說服力,為文不拘長短,盡興而止,既不繁瑣,也無語焉不詳。郭成義為文特彆矚目於常為一般人所忽略的盲點,也就是說,常言人所未言之處,顯示他的精明。
寫社論的獨特訓練,當然養成作者的耳聰目明,但驚人的是本書收入的文章跨越四十餘年的曆程,換言之,有些是年輕的作品,如今反顧,更錶現瞭他的早熟,其觀察之周延細密、透析力之強,竟在早年已經養成。從分輯內容看來,其關懷與針砭的議題非常廣泛,對詩專業性的議論,兼揉學識與經驗的印證成果。
郭成義在擅長的現代詩之外,對民歌、古典隱詩、小說、劄記文類齣招,莫不發人省思,甚具啓示性,重點是他不是為瞭作文,而是在追求意義,所以文章有生命力。對凱若、煥彰、拾虹幾位詩友交往的迴想,不但深具感性,正好與評論文字的理性,呈現不同的麵嚮,而且深藏內心的友情,令人感受到與詩一樣美的光輝。
秀威三書的齣版,可以體會到郭成義不止錶現文學生命復活的勁道,還有整理多年來不遑專注的文學業績意味,迴顧往往是前瞻的準備和起點。詩人永遠有做不完的作業,從職場退休,反而是文人另一階段創作職業生涯的新機。那麼,《詩人的作業》的齣版,不但是詩人的一張成績單,還意味將有更上一層樓的著力和錶現吧。
二○一一年二月二日 除夕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群纔華橫溢的朋友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智慧,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辰,指引著我前行的方嚮。我被那些充滿哲思的句子所吸引,它們引發瞭我對生命、對愛、對夢想的深刻思考。我常常會閤上書本,久久地凝視著窗外,任由思緒在廣闊的天空中翱翔。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選擇,開始審視自己內心的渴望,開始重新定義生命的意義。這本書沒有給齣標準答案,但它卻提供瞭一個廣闊的平颱,讓我得以自由地探索和思考。它鼓勵我去質疑,去探索,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真理。我曾一度陷入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方嚮在哪裏,但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它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都有自己值得為之奮鬥的夢想。它給瞭我勇氣去麵對挑戰,去追求心中的理想,去活齣屬於自己的精彩。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滋養。它沒有強行灌輸任何理念,也沒有給我設定任何目標,但它卻以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引導我走嚮更廣闊的心靈世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夠理解那些微妙的情感變化,越來越能夠體察人心的復雜。我學會瞭用更包容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用更平和的心態麵對生活中的起伏。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外在的喧囂,而是源自內心的寜靜與力量。我開始嘗試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執念,開始專注於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它讓我明白,生活並非總是一帆風順,但無論遇到怎樣的睏難,我們都可以從容麵對,因為我們內心深處擁有著無限的可能。這本書就像是一位智慧的長者,在我迷茫時給予指引,在我失落時給予慰藉,在我彷徨時給予力量。它讓我成為瞭一個更好的自己。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字裏行間的感動,更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仿佛我不再是那個坐在書桌前,捧著書本的讀者,而是置身於一個由文字編織齣的奇妙世界。每一個詞語都像是被賦予瞭生命,跳躍、閃爍,勾勒齣鮮活的畫麵,觸發內心深處的共鳴。作者巧妙地運用比喻和意象,讓抽象的情感變得具象可感,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詩人們在創作時的心緒起伏,他們的歡喜、他們的憂愁、他們的掙紮與釋然。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閱讀感受,它打破瞭傳統的敘事模式,將讀者的想象力推嚮瞭極緻。我常常會在閱讀某一段時,因為一個精妙的比喻而停頓良久,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有時,我會因為某句詩句的意境而潸然淚下,有時,又會因為另一句詩的豁達而釋然微笑。這本書就像是一個神秘的寶藏,每一次翻閱都能挖掘齣新的驚喜,每一次閱讀都能獲得新的啓迪。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文字的力量,以及詩歌在生命中的獨特價值。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扇通往內心世界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些最真實、最細膩的情感。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有著一種獨特的魔力,它能將最普通的事物描繪得如詩如畫,讓平凡的生活瞬間充滿驚喜。我曾以為詩歌是遙遠的、高雅的,但這本書讓我顛覆瞭這種看法。它將詩歌拉近瞭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看到瞭那些隱藏在日常中的美。那些關於陽光、關於雨露、關於花草、關於星辰的描繪,都仿佛近在眼前,觸手可及。我能感受到文字中蘊含的細膩情感,那些淡淡的憂傷,那些純粹的喜悅,那些對生命的熱愛,都深深地打動瞭我。它讓我想起瞭年少時的純真,想起瞭那些被遺忘的美好時光。這本書就像是一個時間的膠囊,載著我迴溯過往,重溫那些珍貴的記憶。它也讓我更加珍惜當下,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它讓我明白,詩意並非隻存在於書本中,而是彌漫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评分當我翻開這本書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將踏上一段與眾不同的旅程。它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驚心動魄的衝突,但它卻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深深地觸動瞭我。作者的文字如同清泉,緩緩流淌,滋養著我乾涸的心田。我仿佛能聽到微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聞到雨後泥土的芬芳,感受到陽光灑在臉頰的溫暖。這些感官的體驗,並非直接描述,而是通過文字所構建的氛圍,悄無聲息地滲透進來。它讓我有機會去理解那些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詩意,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我開始在上班的路上留意路邊的野花,開始在黃昏時分駐足欣賞天邊的晚霞,開始在夜深人靜時傾聽自己的心聲。這本書教會我如何去感受,如何去品味,如何去擁抱生活中的點滴溫柔。它讓我明白,詩歌並非遙不可及的藝術,而是融入我們生命脈搏的呼吸。它沒有強迫你去思考什麼,但它卻在不經意間,改變瞭你觀察世界的方式,讓你看到瞭一個更加豐富多彩、充滿詩意的人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