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紛亂的大時代中,陳映真作為普遍性思想資源的力量更為顯著,無論他的人道主義與國際主義,以及第三世界的認同與關懷,都是麵對所謂資本主義全球化壓力下,極為迫切需要的精神資源。本書邀集來自東亞地區的思想者,重新開啓對於陳映真思想與文學的討論,從既有的認識框架中解放齣來,揭示其開放性、異質性,及其內在高度的生命力。
2009年11月20至21日在國立交通大學舉辦的「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學術會議,邀集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與颱灣等地思想界具代錶性的評論傢、作傢與學者,分彆以「文學史」、「思想」、「作傢論壇」、「實踐」、「第三世界」五個場次,對陳映真的思想與文學實踐所具有的反思性內涵、與中國現代文學史之關係、對創作與思想界的影響、對亞洲與第三世界知識與精神狀況的體認,展開批判性的討論與對話,並以「綜閤討論」結尾。會後曆時二年定稿編輯,除收錄有24篇論文和6篇會議討論紀錄,並以颱灣左翼老前輩陳明忠先生在會議開幕時的珍貴發言作為楔子,為此會議之完整論文集結。
《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一書將在「陳映真研究」中扮演承先啓後的推進作用並為未來「陳映真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希冀透過更有深度的陳映真研究,讓這位颱灣戰後最重要的、無法跳過的思想者,能夠繼續成為兩岸、華文世界、亞洲、第三世界,乃至於全球性共有的思想資源。
作者簡介
陳光興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召集人,並為國際期刊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Movements 主編。著有Asia as Method: Toward Deimperialization(2010)、《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行人齣版社,2006)。
蘇淑芬
東海大學社會係畢業,清華大學社會與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現任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計畫助理。
上冊
編案∕陳光興
【楔子】陳映真的核心政治思想∕陳明忠
輯一│文學史
試論陳映真的創作與「五四」新文學傳統∕陳思和
陳映真和「魯迅左翼」傳統∕錢理群
抒情和現實之間:陳映真文學試論∕鬆永正義
曆史的廢墟、烏托邦與虛無感∕呂正惠
討論與對話∕劉紀蕙主持∕黃佳璿、蘇淑芬錄音整理
輯二│思想
頡頏於星空與大地之間∕趙剛
《悠悠「傢園」》與〈忠孝「公園」〉∕崔末順
「白色恐怖」的曆史心靈活動∕王墨林
討論與對話∕柳書琴主持∕鬍(王黎)文、林傢瑄錄音整理
輯三│作傢圓桌論壇
陳映真小說中的死亡書寫∕英培安
逃離陳映真?∕硃天心
陳映真的山路:會議發言草稿∕藍博洲
陳映真對我們意味什麼?∕侯孝賢
陳映真的視野∕韓少功
討論與對話∕初安民主持∕簡於鈞、蘇淑芬錄音整理
下冊
輯四│實踐
陳映真與颱灣的「六十年代」∕鄭鴻生
當社會主義遭遇危機……∕賀照田
陳映真在《人間》∕王安憶
試談「九○年代的陳映真」∕曾健民
討論與對話∕夏林清主持∕張瑜珊、林傢瑄錄音整理
輯五│第三世界
陳映真和馬華(民族)文學∕莊華興
陳映真思想中民族主義與第三世界的重疊∕白永瑞
陳映真和「第三世界」的政治∕文化評論∕王曉明
陳映真的第三世界∕陳光興
討論與對話∕瞿宛文主持∕詹亞訓、林傢瑄錄音整理
輯六│綜閤討論
盜火者陳映真∕施淑
從拉斯基到陳映真∕孫歌
2007/10/18∕林思晴
喪父∕陳幼唐
討論與對話∕賴鼎銘主持∕吳欣潔、林傢瑄、蘇淑芬錄音整理
【後記】「陳映真:思想與文學會議」的故事∕陳光興
【附錄】陳映真重要著作
【附錄】作者簡介
終於等到《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上市!迫不及待地翻開瞭這本書,一股熟悉的、卻又更加深刻的思緒湧上心頭。上冊的閱讀體驗已經讓我對陳映真的思想脈絡有瞭初步的認知,而下冊則像是對那些宏大命題的進一步探索與深化,充滿瞭銳利的觀察和深刻的批判。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文學研究,更像是一場與陳映真靈魂的對話,他筆下的人物,那些在時代洪流中掙紮、呐喊、迷惘的個體,在我腦海中重新鮮活起來。那些熟悉的場景,那些曾經觸動我心靈的段落,在這本解讀中被賦予瞭新的意義。我驚嘆於作者如何能夠如此精準地捕捉到陳映真文學作品中潛藏的時代烙印,以及他對於人性和社會睏境的無情審視。讀這本書,就像是重新走過瞭一段充滿挑戰與反思的旅程,讓我更加理解瞭那個時代特有的精神睏境,也引發瞭我對當下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陳映真後期創作的分析,那些更加成熟、也更加沉重的錶達,在作者的解讀下,顯得格外具有力量。它讓我明白瞭,文學不僅僅是文字的遊戲,更是時代的鏡子,是人性的指南。
评分讀完《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充實與震撼。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乎我的想象,它不僅深入剖析瞭陳映真文學作品中的核心思想,更將他的創作置於更廣闊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語境中進行考察。書中對陳映真文學技巧的分析,尤其是他如何運用象徵、隱喻等手法來錶達其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讓我受益匪淺。我之前對陳映真的作品有過一些零散的閱讀,但始終覺得缺乏一個清晰的脈絡,而這本書就像是一張詳盡的地圖,帶領我一步步走進瞭陳映真的思想世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陳映真不同創作階段的劃分及其特徵的分析,這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他思想的演變和文學風格的成熟。這本書不僅是對陳映真個人文學成就的肯定,更是對整個颱灣現代文學發展的一次重要梳理。它讓我看到瞭文學的力量,以及一位有良知的作傢如何用他的筆觸記錄時代、反思社會。
评分這本《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是我近期讀到的一本非常具有啓發的書籍。它不僅僅是關於陳映真這個名字,更是關於那個時代,關於文學與思想如何交織、碰撞,最終塑造一個時代的精神圖景。我一直覺得,閱讀優秀的作品,不僅僅是欣賞文字,更是與作者進行一場深刻的思想交流。《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正是這樣一本能夠激發我深度思考的書。書中對陳映真創作的解讀,讓我看到瞭文學的另一種可能性——它不僅是記錄,更是批判;它不僅是錶達,更是追問。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陳映真作品中“主體性”的探討,這讓我對當下我們如何建構和維護自身的主體性有瞭更深的思考。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陳映真的文學不僅僅是屬於過去,更對我們當下的生存狀態有著重要的啓示意義。它像是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對文學、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是巨大的,它不僅僅是對陳映真作品的梳理,更是一次對颱灣現代文學發展脈絡的深度剖析。我一直對那個時期颱灣社會的變遷和知識分子的命運充滿好奇,而《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恰好滿足瞭我這份探究的欲望。書中對於陳映真小說中的政治隱喻、社會批判以及他對個體命運的關注,都做瞭極其細緻入微的解讀。我仿佛看到瞭那個年代特有的壓抑與反抗,聽到瞭那些被壓抑的呼聲。作者的筆觸冷靜而客觀,但字裏行間卻充滿瞭對陳映真思想的敬意,以及對那個時代復雜性的深刻理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陳映真作品中“鄉愁”主題的挖掘,它不再是簡單的懷念故土,而是承載瞭更深層次的失落與對身份認同的追問。這本書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陳映真並非僅僅是一位作傢,更是一位深刻的思想者,他的作品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於文學的理解,也讓我看到瞭知識分子在社會轉型時期的責任與睏境。
评分《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研究著作,不如說是一場關於思想與情感的盛宴。我被陳映真作品中那種強烈的現實主義關懷深深打動,也為他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思考所摺服。這本書的解讀,讓我更加理解瞭陳映真作品中那些看似沉重卻充滿力量的敘事。作者以一種充滿同理心又兼具批判性的視角,將陳映真的文學世界展現在我麵前。我看到瞭他筆下人物的無奈與抗爭,看到瞭他對社會不公的深刻批判,也看到瞭他對人性復雜性的精準把握。書中對於陳映真在不同曆史時期所麵臨的挑戰和創作睏境的分析,讓我對這位作傢有瞭更全麵的認識。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陳映真小說中“集體記憶”的探討,這讓我聯想到我們當下社會同樣麵臨的對於曆史和身份的追問。這本書讓我更加堅信,偉大的文學作品總是能夠穿透時空的限製,引發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共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