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用二十一世紀的視角,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齣,提綱挈領地把古老的《易經》帶到讀者身邊。 作者說,乾卦是「啓動的引擎」,坤卦是「展現的舞颱」等,給八八六十四卦都賦予最新的詮釋,親切又生動。對孔子《易傳.係辭》的翻譯,不僅原汁原味,而且精彩貼切。作者首創的「結繩八卦圖」更是「基因工程」理論在人文領域的首次重大成功嘗試。另外,「模糊哲學」在《易經》研究和應用中的作用也是獨步前人的闡發。 特彆還明確指齣《易經》主張「言論高雅,行為隨和,生態平衡,科技進步」這些毫不過時的功能。帶領讀者親近瞭《易經》的勃勃生機和智慧。同時把握「化整為零」的原則,讓人去認識事物的不確定性。特彆珍本劉伯溫之「鐵算盤」六十四卦今解,更是值得讀者細參,涵義深遠。
作者簡介
段建華
男,生於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日,籍貫中國南京,傢居單門獨院,恰庭院皆由青石碑刻鋪地,自小在其上玩耍,在碑刻字裏行間塗描構畫,耳濡目染於文字之姿態造型,潛移默化於碑文之詞句含義。三歲時,就由傢父手把手地學寫毛筆字。一九六五年十二月被照顧分配到建築公司學瓦工。從此,無畏苦、髒、纍,一乾就是十五年,其間不僅取得瞭南京地區瓦工比賽第一名,且於一九七○年翻閱大量曆史檔案,成功雕塑南京朝天宮古建築! 崇聖殿屋頂龍頭,獸頭等造型,現在迴顧,無怨無悔,這些年來,外練筋骨皮,內修無常師,惟尊一個字,就是「學」。在一九八○年後被升遷為工程技術人員直至工程師。一九八五年就讀於南京建築工程學院,一九八七年留學於日本,專門研究東方建築,風水,環境及其源頭易經。一九九二年任中國駐非洲烏乾達國大使館工程專傢工程師。二○○三年退休後,赴美國洛杉磯。
一、序言:文化的魂
二、《易經》新概論
(一)《易經》的由來
(二)《易經》的構成
(三)《易經》的功能
三、《易經》上經三十卦:如何認識事物
(一)第一至十五卦:認識事物的錶象與互動
(二)第十六至三十卦:認識事物的內涵與進步
四、《易經》下經三十四卦:如何做人處事
(一)第三十一至四十七卦:做人的展現與影響
(二)第四十八至六十四卦:做人的行為與修養
五、《易經.係辭》:孔子對《易經》解釋的今譯
(一)〈係辭上〉
(二)〈係辭下〉
六、用遠古的人文基因,還原《易經》八卦圖
七、《易經》的「模糊哲學」
(一)理念的提齣
(二)應用方式
八、「五音配五行」在名稱中的拓展
九、劉伯溫之「鐵算盤」六十四卦今解
1.乾 2.坤 3.屯 4.濛 5.需 6.訟 7.師 8.比 9.小畜 10.履 11.泰 12.否 13.同人 14.大有 15.謙 16.豫 17.隨 18.蠱 19.臨 20.觀 21.噬嗑 22.賁 23.剝 24.復 25.無妄 26.大畜 27.頤 28.大過 29.坎 30.離 31.鹹 32.恆 33.遯 34.大壯 35.晉 36.明夷 37.傢人 38.睽 39.蹇 40.解 41.損 42.益 43.夬 44.姤 45.萃 46.升 47.睏 48.井 49.革 50.鼎 51.震 52.艮 53.漸 54.歸妹 55.豐 56.旅 57.巽 58.兌 59.渙 60.節 61.中孚 62.小過 63.既濟 64.未濟
十、結語:萊布尼茲和《易經》八卦
作者簡曆
我必須說,《易經今說》給我帶來的啓發,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十分清晰,層次分明,從基礎概念的講解,到具體卦象的分析,再到最後對人生哲學和智慧的提煉,都做得非常到位。作者的邏輯思維非常嚴謹,每一次論述都有理有據,並且能夠引導讀者一步步深入。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變”的理解,這是《易經》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我一直以來覺得最難以捉摸的部分。作者通過各種生動的比喻和案例,將“變”的內涵解釋得淋灕盡緻,讓我深刻理解到,變化是宇宙的永恒法則,而《易經》正是教導我們如何順應變化,如何在變化中找到平衡和發展的道路。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模式有瞭一些根本性的改變,看待問題不再是單一的視角,而是能夠從更多維度去思考。這本《易經今說》不僅僅是一本解讀經典的著作,更是一本幫助我提升認知、優化思維的“人生指導手冊”。
评分讀完《易經今說》的某個章節,我感覺自己像是站在一個視野開闊的山頂,俯瞰著波瀾壯闊的曆史長河和紛繁復雜的人生百態。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流暢,有一種娓娓道來的親切感,但字裏行間又透露齣深厚的功底和獨到的見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卦象和爻辭的解讀,不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結閤瞭大量生動的生活實例和曆史典故,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那些抽象的概念是如何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作者仿佛就站在我身邊,耐心地為我講解,解答我心中那些似懂非懂的疑問。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方式,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帶入瞭《易經》的世界,並且樂在其中。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易經》並非高高在上的玄學,而是深植於我們日常經驗和人類普遍情感之中的智慧寶庫。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探索書中剩下的內容,相信它定會為我打開更多看待世界和認識自我的新視角。
评分拿到這本《易經今說》著實讓我有些意外。首先,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很吸引人,質感厚重,封麵上的圖案古樸而不失現代感,光是擺在書架上就顯得很有分量。我一直對《易經》這個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智慧充滿瞭好奇,但市麵上各種版本,要不就是過於艱澀難懂,要不就是過於淺顯,總覺得難以找到一本既能觸及精髓又不至於讓人望而卻步的。這本書的標題“今說”二字,讓我眼前一亮,仿佛預示著它能夠以一種更貼近當代人思維和語言的方式來解讀這部經典。我期望它能幫助我撥開《易經》層層疊疊的古老外衣,觸碰到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讀一本好書,就像結識一位良師益友,我希望《易經今說》能帶給我這樣的體驗,它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啓迪。翻開它的第一頁,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準備好在這個智慧的海洋裏暢遊一番,看看它能給我帶來怎樣的震撼與感悟。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簡直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作者在《易經今說》中展現齣的學識廣博,令我驚嘆不已。他不僅對《易經》本身有著深刻的理解,還將儒傢、道傢等其他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融會貫通,並從中汲取養分,使得對《易經》的闡釋更加立體和豐滿。在閱讀過程中,我多次被作者的某個觀點所打動,甚至為之拍案叫絕。他善於從細微之處著眼,挖掘齣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深層含義,並用現代的語言和邏輯進行梳理。這本書並不是簡單的翻譯或注釋,而是一種創造性的重塑。它讓我看到瞭《易經》在當代社會依然具有的強大生命力和指導意義。我發現,那些古老的智慧,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一種恰當的方式,融入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行為,甚至影響我們的命運。這讓我對《易經》這門古老的學問,有瞭全新的認識和極大的敬意。
评分坦白說,我之前對《易經》一直抱有一種敬畏又疏離的態度,總覺得它太高深莫測,不是我這種普通人能夠輕易理解的。但是,《易經今說》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說法,就像一位長者在與你促膝長談,用最真誠、最接地氣的方式,與你分享人生的經驗和感悟。書中對每一個卦象、每一爻的解釋,都力求簡潔明瞭,並且始終圍繞著如何指導我們的生活實踐來展開。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書中提齣的“見仁見智”的態度,他鼓勵讀者在理解經典的同時,也要結閤自身的經曆和感受去體會,去形成自己的理解。這種開放式的解讀方式,讓我覺得《易經》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可以不斷探索和發展的思想體係。這本書讓我覺得,《易經》的智慧,其實就藏在我們身邊,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和運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