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各部門常發生管理問題沒有管理好部門彆管理,造成部門的實力很弱。各部門的管理都是各自為政,管理模式不明確,所以會發生很多管理上的浪費。
有鑒於此,筆者提齣品經體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Unit System),就是希望能解決目前企業內部門彆管理存有的問題點。透過品經體管理,革新中堅乾部的意識,強化部門管理的功能,使TQM的推行,不緻停滯不前,而能順利的全麵推動。
品質經營體實施要領中,有6項必須實施的作法
  1.明確部門任務、職掌、權限
  2.實施日常要項管理
  3.進行專案改革
  4.推行品管圈活動
  5.貫徹標準化
  6.定期舉行部門管理實績會議
作者簡介
鍾朝嵩
  榮膺:
  1. 第二屆國傢品質奬
  2. 第十屆品質管製個人奬
  3. 應聘為韓國規格協會主持全國品管巡迴講座
  4. 應聘為新加坡生産力局主持品管圈全國診斷及講座
  5. 獲日本科學技術連盟(JUSE)感謝狀,感謝促進兩國品管交流
  6. 主辦1977年、1980年、1983年、1988年、2001年國際品管圈大會在颱灣舉行(ICQCC-Taipei)
  7. 召集並主持颱、日、韓、泰、新加坡、菲律賓、印度、香港、馬來西亞等九國代錶組織ICQCC協調委員會(ICQCC COORDINATING COMMITTEE)
  經曆:
  先後任教於颱北科技大學、中原大學、成功大學工管研究所、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
著有基礎品質管理、品質管理(全)、工廠實驗計劃法、相關與迴歸分析、品管圈活動推行與營運、品管圈實際演練法(Q-PAT)、實施品管圈活動手冊、公司標準化實踐法、品質經營體實踐法(QMU)、應用Excel的統計品管與解析、應用Excel的統計品質解析□檢定與推定、6 Sigma實踐法、平衡計分卡方針管理等書。
  曾受聘顧問輔導包括統一企業、巨大機械(捷安特)、颱塑、榮成紙業、颱南企業、颱元紡織、颱灣東電化、正新橡膠、福特六和、彰化銀行、和成欣業、鬆下電器、達方電子、福懋興業、聯華電子等上百傢國內知名企業。對颱灣TQM的推動及成效貢獻卓著。
1 品經體管理的概念
1.1品經體的提倡
1.2品經體管理實施體係
2 品經體的管理想法
2.1品經體的管理觀念
2.2維實改善、改革與統計方法
2.3品經體管理與QC手法
2.4作程TAX分級
3 品經體管理推行實例
實例3.1 策略性目標管理與日常要項管理的結閤概況 
實例3.2 品經體管理之導入及營運
實例3.3 品經體管理的睏難與成果
實例3.4 品經體管理實施之狀況
實例3.5 品經體之營運作法 
4 品經體管理的實施要領1明確部門之任務、職掌、權限 
4.1 部門任務
4.2 部門職掌 
4.3 權限委讓 
5 品經體管理的實施要領2實施日常要項管理
5.1 部門評價指標 
5.2 部門管理指標 
5.3 部門管理基準 
5.4 部門標竿值
5.5 部門方針目標值
5.6 作程
5.7 特性要因圖
5.8 作業標準
5.9 作業標準的落實活動
5.10 管理方法
5.11 數據收集
5.12 實績管理
5.13負差異分析
5.14 異常處置
5.15 QMU管理實績月報 
6 品經體管理的實施要領3進行專案改革
6.2 T層次—主題
6.3 D層次—定義
6.4 M層次—測定(問題解決型)
6.5 M層次一測定(課題達成型) 
6.6 A層次—解析(問題解決型) 
6.7 A層次—解析(課題達成型) 
6.8 I層次—改善(問題解決型) 
6.9 I層次—改善(課題達成型) 
6.10 I層次—改善(Improve) 
6.11 E層次—效果(Effect) 
6.12 C層次—管理 
7 品經體管理的實施要領4推行品管圈活動
7.1 何謂品管圈活動 
7.2 品經體管理與品管圈活動的結閤 
7.3 品經體管理下的品管圈活動 
7.4 品經體管理與品管圈活動的關連 
8 品經體管理的實施要領5落實標準化
8.1 何謂標準化 
8.2 製定標準的管理 
8.3 標準擬案過程的管理 
8.4 部門內標準實施的管理 
8.5 部門內標準的修定 
8.6 品管圈活動與標準的修改 
9 品經體管理的實施要領6定期舉行部門管理實績會議
9.1 部門管理實績會議之進行程序 
9.2 QMU實績管理錶 
9.3 QMU負差異分析對策錶 
9.4 QMU管理實績月報錶 
9.5 QMU異常追查錶 
**評價五:** 《QMU實踐法:部門管理的有效體係》這本書,從書名來看,就給人一種嚴謹、係統、注重實效的感覺。在颱灣,我們深切體會到,一個組織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部門管理的效率。我個人在管理崗位上,也常常為如何建立一個高效、有序、充滿活力的部門而思考。這本書的“實踐法”三個字,讓我相信它提供的是一套可以直接應用於實際工作的方法論,而非停留在理論層麵。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QMU”體係的構成要素,它是否涵蓋瞭人員管理、流程優化、目標設定、績效考核等關鍵的管理職能?而且,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操作步驟和具體的實施指南,讓我能夠知道如何一步步地將QMU體係應用到我的部門中。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能提供應對變革和挑戰的策略。例如,當麵臨市場變化、技術革新,或者團隊成員流動等情況時,QMU體係能否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幫助部門保持穩定性和適應性?此外,我非常欣賞那些能夠結閤實際案例來闡述理論的書籍。如果《QMU實踐法》能夠提供一些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部門管理案例,並且詳細分析其在QMU體係下的成功實踐,那將極大地提升這本書的可信度和實用性。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在部門管理道路上的一位得力助手,幫助我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评分**評價一:** 剛拿到這本《QMU實踐法:部門管理的有效體係》,光是書名就讓我眼睛一亮。在颱灣,我們都知道部門管理是企業運作的命脈,尤其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一個順暢、高效的部門運作,往往是企業能否在市場中脫穎而齣的關鍵。我個人在管理實踐中,也常常麵臨各種挑戰,像是如何有效地分配資源、如何提升團隊協作效率、如何建立清晰的溝通管道,以及如何應對層齣不窮的突發狀況等等。過去,我也閱讀過不少關於管理學的書籍,有些偏嚮理論,有些則過於抽象,讀起來總覺得有些隔靴搔癢,難以落實到實際工作層麵。而這本《QMU實踐法》的齣現,似乎為我提供瞭一個更具操作性的解決方案。從書名“實踐法”這三個字,我就能感受到它強調的是一種落地、可執行的方法論,而非空中樓閣的理論。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於“QMU”這個概念的闡釋,它究竟代錶著什麼?是某種特定的管理模型、工具,抑或是核心的管理理念?書中又將如何詳細地解析如何將這個“QMU”體係融入到實際的部門管理運作中,從人員配置、流程優化到績效考核,是否都能提供一套清晰的指引?我非常好奇它是否能幫助我們跳脫齣一些傳統管理思維的束縛,帶來耳目一新的管理視角。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更像是一張詳細的導航圖,指引我在復雜多變的部門管理迷宮中,找到一條最有效率且可行的道路,相信它一定能為我的管理工作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和啓發。
评分**評價八:**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解決部門管理痛點的書籍,而《QMU實踐法:部門管理的有效體係》這本書,從書名上就給我帶來瞭這樣的期待。在颱灣,我們都知道部門管理是企業運營的基石,一個高效的部門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價值。這本書的“實踐法”三個字,讓我相信它提供的是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論,而不是空洞的理論。我非常好奇“QMU”這個體係究竟包含瞭哪些核心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它是否能夠幫助管理者在人員配置、團隊協作、目標達成、績效考核等方麵找到更優的解決方案?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能夠提供一些應對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管理策略。例如,當麵對市場變化、技術革新,或者組織結構調整時,QMU體係能否提供有效的應對機製,幫助部門保持高效運作?在颱灣,許多企業都在倡導扁平化管理和敏捷協作,我希望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指導。另外,我非常看重書籍的案例分析部分。如果書中能夠包含豐富的、來自不同行業和規模的部門管理案例,並詳細解析它們是如何運用QMU體係取得成功的,那將非常有說服力,也更容易讓我理解和藉鑒。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一本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書。
评分**評價七:** 《QMU實踐法:部門管理的有效體係》這本書,光是書名就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在颱灣,我們常常需要麵對各種管理上的挑戰,尤其是在快速發展的科技産業中,部門的管理效率和創新能力尤為關鍵。這本書的“實踐法”這三個字,讓我感覺它非常注重實操性和落地性,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我特彆好奇“QMU”這個體係到底是什麼?它是否提供瞭一套完整且邏輯清晰的管理框架,能夠幫助我們係統地分析和解決部門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QMU體係的各個組成部分,它是否涵蓋瞭從人員的招募、培訓、激勵,到目標設定、任務分配、進度跟蹤,再到績效評估、風險控製等各個環節?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復製的實施案例,最好是來自不同行業的成功經驗,讓我能夠從中汲取靈感,並找到適閤自己部門的應用方法。在颱灣,許多企業都在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我希望這本書也能探討如何將QMU體係與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工具相結閤,例如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以進一步提升部門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無疑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期待它能為我的部門管理實踐帶來革新性的啓發。
评分**評價六:** 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閱讀《QMU實踐法:部門管理的有效體係》這本書。在颱灣,我們都知道部門是企業運作的基本單位,而部門管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整體效能。這本書的“實踐法”三個字,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本非常接地氣的管理指南,而非那種紙上談兵的理論著作。我最大的好奇點在於“QMU”究竟代錶著什麼,它是否是一種全新的管理哲學,或者是一套整閤瞭多種管理工具的係統?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解釋QMU體係的核心原則和運作模式,它是否能夠幫助我更有效地進行人員的激勵與發展,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和執行力?另外,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如何確保部門管理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建立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部門機製的方法。例如,它是否能指導我們如何通過QMU體係來優化決策流程,縮短響應時間,並快速調整資源配置以應對突發狀況?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實際操作的工具和模闆,例如,用於目標設定的清單、用於流程優化的流程圖,或者用於團隊溝通的指導原則。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這樣的實操性內容,那它對於我這樣希望能將管理知識轉化為實際成果的管理人員來說,絕對是無價之寶。
评分**評價十:** 當看到《QMU實踐法:部門管理的有效體係》這本書的標題時,我立刻被吸引住瞭。在颱灣,我們深切感受到,部門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競爭力。這本書的“實踐法”三個字,讓我相信它提供的是一套可以直接應用於工作中的方法,而非是流於理論的空談。我非常好奇“QMU”這個體係究竟是什麼,它是否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框架,能夠幫助管理者係統地規劃、執行和監控部門的各項工作?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講解QMU體係的構成要素,它是否包含瞭對人員激勵、團隊建設、流程優化、目標設定、績效考核等關鍵環節的全麵指導?尤其是在當今這個快速變化且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提升部門適應性和創新能力的策略。例如,它是否能指導我們如何通過QMU體係來鼓勵團隊成員提齣創新想法,並有效地將這些想法轉化為實際的行動?我非常看重書籍的實用性,如果書中能夠提供豐富的案例分析,最好是來自颱灣本土企業的成功實踐,這樣我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和藉鑒。一本好的管理書籍,應該能夠成為管理者解決實際問題的有力助手,我期待《QMU實踐法》能夠成為我的那一本。
评分**評價三:** 《QMU實踐法:部門管理的有效體係》這本書,在我看來,絕對不是一本隨隨便便就能讀完的書。它更像是一本需要你靜下心來,帶著問題去深入鑽研的工具書。在颱灣,我們都深知部門管理的重要性,一個部門的效率直接影響到整個公司的運作。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能夠真正提升部門管理能力的係統性方法。當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尤其是“實踐法”這三個字,我便立刻被吸引住瞭。我猜想,這本書的核心應該在於提供一套具體、可落地的方法論,而不是空泛的理論。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QMU”這個體係是如何構建的,它是否涵蓋瞭從人員招募、培訓、激勵,到目標設定、任務分配、進度跟蹤,再到績效評估、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麵?並且,我更希望它能提供具體的實施步驟和可復製的經驗,讓我能夠根據自己部門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應用。尤其是在當下,很多企業都麵臨著跨部門協作的難題,我希望《QMU實踐法》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打破部門壁壘、促進信息共享和協同閤作的有效策略。此外,書中是否能深入探討如何利用數據分析來驅動部門管理決策?在颱灣,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數據驅動的管理,如果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和工具,那將是一大亮點。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解決部門管理難題的“寶典”,幫助我打造一個更加高效、有戰鬥力的團隊。
评分**評價四:** 拿到《QMU實踐法:部門管理的有效體係》這本書,我內心是充滿期待的。在颱灣,我們經常聽到很多管理學的理論,但真正能夠落到實處的卻不多。這本書的“實踐法”三個字,讓我覺得它可能更注重落地和可操作性。我尤其好奇“QMU”這個體係究竟是什麼,它是否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方法論,能夠幫助管理者係統性地解決部門管理中的各種問題。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QMU體係的每一個環節,例如如何進行有效的團隊組建,如何設定清晰且可達成的目標,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以及如何處理部門內部的衝突和挑戰。更重要的是,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工具和技巧,讓我能夠學以緻用,直接應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中。在颱灣,我們很多中小企業在部門管理方麵都麵臨著資源有限、人員精簡的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適用於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案。例如,它是否能指導我們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優化部門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又或者,它是否能提供一些低成本、高效率的團隊激勵方法?我非常看重這本書的實用性,希望它能為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我更好地管理我的部門,提升團隊的整體績效。
评分**評價二:** 坦白說,我剛翻開《QMU實踐法:部門管理的有效體係》時,對“QMU”這個縮寫感到有些陌生。在颱灣的管理界,我們習慣瞭各種各樣的管理學說和模型,諸如PDCA、SMART原則,或者是以OKR、KPI為核心的績效管理方法。但“QMU”究竟是什麼,我非常好奇。從書名中的“實踐法”三個字,我預感這本書可能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管理理論堆砌,而是更側重於提供一套具體、可操作的框架和工具。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能深入闡述QMU體係的構成要素,它是否包含瞭對團隊建設、目標設定、執行監控、問題解決等關鍵管理環節的係統性指導?再者,在當前的數字時代,我希望這本書也能探討如何將QMU體係與現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技術相結閤,例如項目管理軟件、協作平颱等,讓管理更加智能化、數據化。畢竟,現今的部門管理,早已不是單純的人際關係和經驗的堆疊,而是需要藉助科技的力量來提升效率和精準度。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豐富的案例分析,最好是來自颱灣或亞洲地區的企業實踐,這樣會讓我更容易産生共鳴,並且能從他人的成功經驗中學習到具體的應用方法。如果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步驟和實用技巧,指導管理者如何一步步地建立和優化QMU體係,解決我在日常管理中遇到的痛點,那這本書的價值就真的太高瞭。
评分**評價九:** 《QMU實踐法:部門管理的有效體係》這本書,從書名來看,就充滿瞭實踐導嚮的特質。在颱灣,我們都深知部門管理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一個運轉良好的部門能夠極大地提升整體的運營效率。這本書的“實踐法”三個字,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關於理論,更是關於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有效應用的方法。我最大的好奇點在於“QMU”這個縮寫究竟代錶瞭什麼,它是否是一種整閤瞭多種管理理念的係統,或者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QMU體係的核心原則、運作機製以及它的優勢所在。尤其是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建立更具韌性和適應性的部門管理體係的策略。例如,它是否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應對突發事件,快速調整團隊目標和工作重心?同時,我也非常看重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可量化的管理指標和評估工具,讓管理者能夠更清晰地衡量部門的績效,並據此進行優化。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操性的步驟和工具,讓我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直接應用,那它的價值將不可估量。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套係統的、可執行的部門管理解決方案,幫助我帶領團隊走嚮更高的成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