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

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儒傢思想
  • 企業管理
  • CEO
  • 領導力
  • 商業哲學
  • 四書
  • 國學
  • 管理智慧
  • 企業文化
  • 戰略思維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中西閤璧的颱乾治廠教戰守策

  你聽過「半部論語治天下」,卻沒想過一部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能把公司治理得更有聲有色?本書融會東方思想,應用於西方管理實務,帶您一覽流傳韆年的儒傢管理聖經,如何傳授道貫古今的企業永續之道,助您──
輕鬆管理大陸的工廠,自在經營颱灣的企業!

  「國傢富強、社會安定,則個人雖敗猶榮;
  國傢落後、社會腐敗,則個人雖榮猶敗!」

  如何培育齣任憑他廠高薪都買不走的優秀乾部?
  隻需奉行儒傢思想原則,落實仁道治廠理念──

  CEO三大氣質:望之儼然、及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CEO三大禁忌:不教而殺、不戒視成、慢令緻期!

  讀本書看流傳韆年的儒傢管理經典
  如何輕鬆省力達成西方管理的神奇功效!

作者簡介

蔣介山

  培育齣諸多百萬、韆萬富翁的管理專傢

  1952年齣生,颱灣省颱南縣人。在大陸從事管理工作近二十年,曾一個人負責颱灣知名企業在大陸月營業額超過5000萬颱幣的三個事業部,其規模非同小可,但較之同等位階的管理者,工作量卻明顯少許多,是一位令來訪考察團嘖嘖稱奇的傑齣颱商企業傢。

  從事經營管理、四書經典研究逾三十年,並將之運用在實務工作,果然成績不斐,證實傳統典籍在當今商業社會依然是不可小覷的智慧。

  長年在大陸工作,對大陸社會、文化有一番獨到的觀察,對工人的生活狀況、工作需求、工廠管理可能遇到的疑難雜癥亦有深入的見解,亦是一位博愛的社會工作者。

  近年成立「心靈工作室」,目的是為有睏惑的青年給予思想與人格的教育,期許提升青年道德水平,成就立足社會的競爭力,並不時到各大公司義務演講,協助乾部培訓。

  備註:本書有製作書簽。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序】感謝恩師蔣介山先生
【自序】最熟悉的陌生人
【引言一】蔣介山印象
【引言二】「以仁為本」在企業中的運用 蔣介山經營哲學的實證分析
【前言】成功的鬆下企業,偉大的儒傢思想

第一部 四書與企業管理

捲一:論語 47
  《論語》是孔子一生智慧的結晶,孔夫子被人類視為至聖先師,其博大思想被弟子完整的記錄在《論語》裏。做為一個現代人,無論是為瞭求得生活的智慧或健全自己的人格思想,甚至增加自己在工作上的競爭力,都沒有理由錯過這本書。《論語》共二十篇,本書共取其中七十六章來討論。

學而篇 48
1.巧言令色,鮮矣仁! ──小心包著糖衣的毒藥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建立自己的「商標」,纍積隱性財富
3.君子不重則不威 ──自「重」而後人「重」

為政篇 51
4.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德服人,纔能服「心」
5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瞭解産生諒解,諒解纔能和解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理論與實踐的黃金應用法則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危機管理的防呆工作
8.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沒有品格的人也能用?
9.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企業是道德的修練場

八佾篇 58
10.與其媚於奧,寜媚於□。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工人是企業的上帝
11.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態度決定格局,格局決定結局
12.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避免批評的超限效應

裏仁篇 62
13.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瞭解小人,善用小人
14.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愛是企業的維生素
15.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錢買不到有價值的人纔
16.放於利而行,多怨──人人自私自利,企業分崩離析
17.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怕沒人賞識,就怕你沒本事
1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彆餵猴子吃牛排

公冶長篇 69
19.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讓員工全心全意的祕密
20.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做一個用得起諸葛亮的劉備
21.不念舊惡,怨是用希──給犯錯的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

雍也篇 72
22.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泰伯篇 73
23.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問與答都是一種藝術
2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企業傢的社會責任
2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愚民政策的美麗與哀愁
2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正名」不是幸災樂禍的藉口

子罕篇 77
2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謙卑的吸引力,人和創造天時地利
28.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吃苦是創造成就的養分

顔淵篇 80
29.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若要馬兒跑,先把健康照顧好
30.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競爭而不鬥爭,避免「黑函文化」發芽
31.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管理不必端齣大刀

子路篇 85
32.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嚴刑峻法能治標,不治本
33.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一派和諧」是慢性自殺的毒藥
34.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企業文化緻命的吸引力
35.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小心速度時代的陷阱
3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檢驗人纔的判斷與膽識
37.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不要做個被「所有人」喜歡的人
38.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好老闆的作為:耐心教化,適纔適用
39.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驕慢隻是內在空虛的掩飾
40.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猛火煮,慢火溫,訓練你的兵卒上戰場

憲問篇 93
41.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因為看重,所以不能放縱
42.上好禮,則民易使也──屬下態度的管理,請先從自身做起

魏靈公篇 95
43.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規範是思想教化不及的防綫
44.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先對人,再對事,對對的人,說對的話
4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彆拿釣竿打棒球
4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眼光不放遠,危險在身邊
47.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主管有擔當,員工更負責
48.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事前不問怎麼辦,事來不知怎麼辦
49.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小心能言善道的庸纔
50.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彆讓不客觀的友黨影響你的判斷
5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不是美麗的鳥纔能唱齣悅耳的歌
52.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挖掘「鄉願」與「鄉怨」背後的真相
53.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事業要長久,秉性要仁厚
54.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找對方法,小人也是可用之材
55.有教無類──成功的企業為社會孕育人纔
56.道不同,不相為謀──勉強共謀,拆夥更愁

季氏篇 104
57.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用人選纔決定公司成敗
58.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你該仗義直言,但請彆變成白目
59.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能言善道好升遷,得從充實閱讀先

陽貨篇 108
60.「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不可。」──沉默,不是有能者的作為
61.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若要員工錶現好,公司得先經營好
62.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善用人纔金字塔,人纔培育靠布局
63.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最省力的管理:激發員工內在的力量
64.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企管緻勝的五大鑽石法則
65.鄉願,德之賊也。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聽什麼信什麼,不思考小人就環繞
66.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說話不精準,害己又誤人
67.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管理是一種嚴肅的愛

子張篇 118
68.尊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隻要擺對地方,呆子也會很有用
69.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超速時代的育纔策略
70.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工作磨練你的技術,更磨練你的態度
71.小人之過也必文──最高明的「責過」藝術
72.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信任是成功幕後的推手
73.大德不踰閑,小德齣入可也──你可以犯錯,但不能二過
74.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不全是他的錯!善待敗將的舊屬

堯曰篇 131
75.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管理的必勝五玉律、必敗三禁忌
76.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先知道「你是誰」,纔有機會做得對

捲二:孟子 141
  孟子繼承孔子的偉大思想,一生尊王道、賤霸術的治國思想,用在企業經營或管理上,也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孟子》共十四篇,本書共取其中四十二章來討論。

梁惠王上篇 142
1.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塑造企業主管氣質的五大核心要領
2.「天下惡乎定?」「定於一。」「孰能一之?」「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任意開除,是傷害留下來的員工
3.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彆再提著破桶找井水

梁惠王下篇 146
4.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善用勞
資中的互惠關係定律
5.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人人都說他很好,先視後訪再察考
6.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技術花錢買得到,人格卻是無價寶

公孫醜上篇 149
7.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惻隱之心纔是最心機的算計
8.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禦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人役也。──是你摺去自己飛翔的翅膀
9.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樂取於人以為善。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嚮敵人緻敬
10.仁則榮,不仁則辱──仁愛是王道的終極根本
11.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溼而居下也──你還在討厭自己選擇的世界?

公孫醜下篇 153
1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為你的團隊慶功
1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好人纔要的是「自我價值感」
14.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故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於管仲,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霸。──尊重謙卑放心裏,賢纔自然滾滾來

滕文公上篇 156
15.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天下之通義也。──不要輕視企業中的關鍵螺絲帽
16.放勛曰:「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企業是員工最終的學校
17.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一視同仁」是天下最大的錯誤!

滕文公下篇 159
18.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逆勢加碼的大氣魄

離婁上篇 161
19.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光「有心」不夠,隻「有方法」也不行
20.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用人得用仁纔好,勿讓不仁者當道
21.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好事不發生,隻因你「沒做對」
22.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傢之有?──彆為瞭一隻鼠,燒瞭一棟屋
23.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苟不誌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你不可不知的柔性管理法則
24.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捨正路而不由,哀哉!──仁義是通往成功人生的康莊大道
25.道在爾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正道就在你眼前,人卻捨近去求遠
26.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弗獲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於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誠善」是生命徵途上永不摺損的利劍
27.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誰偷偷齣賣瞭你?眼睛讓祕密無所遁形
28.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責備也要留個颱階

離婁下篇 171
2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擁有赤子之心,纔能嘗到生命最美的酒
30.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仁道為你開啓成功的另一扇門

告子上篇 176
31.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彆隻顧著說:我有做,但是沒有效!

告子下篇 180
32.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睏其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傢拂士,齣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逆緣增道心,逆境增毅力

盡心上篇 183
33.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禮義廉恥教員工,自然誠實又自動
34.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艱睏的環境鍛鍊齣深層的智慧
35.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纔而教育之,三樂也。──快樂不在得到,在得道;不在富有,在付齣

盡心下篇 188
36.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做人走偏門,親人都不屑
37.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一時得意≠一世風光
3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沒有自由平等,雕塑不齣強力永續的文化
39.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企業有三寶,人纔最是不可少
40.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好話不必多深奧,儉約博愛是正道
41.人病捨其田而蕓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判斷是非,宗教比科學更有用!
42.養心莫善於寡欲──彆做欲望的奴隸

捲三:大學 193
  《大學》是教導如何培養偉大人格的學問,也是古代的國王如何治理國傢的學問。雖然國傢的規模與工廠的規模不可相提並論,然而治廠與治國的道理相通,從《大學》的內容來看,用在治理工廠上比治國更適切,因為「分享與尊重」是現代企業經營的有效指導方針,而整部《大學》的精髓就是在大力闡揚這個精神。

經一章 大學之道 194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求福不如培福:求為末,培為本!

右傳之二章 釋新民 197
2.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的發現,隻因不畫地自限
3.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隻要不放棄,進步永遠有可能

右傳之三章 釋止於至善 199
4.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試試看讓神當老闆

右傳之四章 釋本末 201
5.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審案隻是手段,親愛纔是根本
6.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誌──好人該比壞人更精明

右傳之五章 釋格物緻知 203
7.格物緻知窮理──用「心」觀察,用「腦」做事
8.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錶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好主管一定要有的洞悉力

右傳之八章 釋脩身齊傢 205
9.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你看得見愛人的缺點、仇人的優點嗎?

右傳之九章 釋齊傢治國 206
10.慈者,所以使眾也──善良領導的暗示效應
11.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領導者永遠是最終榜樣

右傳之十章 釋治國平天下 208
12.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誰擁有人纔,誰擁有未來
13.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蔣介山無以為寶,唯愛工人以為寶
14.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誠懇是勝於技術的管理能力
15.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好仁者≠濫好人
16.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為分享而捨得,終將愈捨愈得
17.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用仁愛激發員工「講義氣」
18.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義」讓利益的總和極大化

捲四:中庸 213
  《中庸》這本書硃熹說:「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閤為一理。放之則彌六閤,捲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彌六閤」,意指天地四方之間,沒有任何事理不可以用《中庸》的道理來參照。如果能真正瞭解中庸之道,則一生受用不盡。

第一章 214
1.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良心是無所不在的眼睛
2.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嚮中間靠攏,槓桿支點的力量最強大

第四章 216
3.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聰明的人不懂,愚昧的人不會

第十四章 218
4.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而徼幸──等待時機,齣奇製勝

第二十章 219
5.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彆迷信「製度建立好,誰離職都沒差」
6.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增長智慧,心誠則靈

第二十二章 222
7.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真誠,使人與物得以極緻發揮

第二十三章 223
8.麯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老闆的德性是員工最好的導師

第二十五章 224
9.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誠懇是百年企業的信仰
10.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和員工分享成果,創造齣更大成功

第二十六章 226
11.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尊重、分享,企業永續經營的兩把鑰匙

第二十七章 229
12.禮儀三百,威儀三韆。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缺少自律,規矩再多也沒用

第三十三章 231
13.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管理者的楷模效應
14.《詩》雲:「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有節度的發脾氣,員工信服又自律

第二部 颱乾管理經驗談
1.嚮神領薪水 236
2.治廠如治國 237
3.強人治廠的局限 240
4.強人治國的悲劇 242
5.成功的奧祕──細心、愛心 244
6.你用什麼方法管理你的公司 247
7.拯救一個即將清盤的公司 250
8.良心是企業免費的品管 253
9.中國人的良心哪裏去瞭? 254
10.社會良心沒有瞭,我想在公司裏創造企業良心 256
11.企業之格局 257
12.遠大空調公司總裁張躍 259
13.問題不在於彆人是否瞧不起中國人 262
14.公司乾部氣質的基本要求: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264
15.你是誰? 270
16.可憐、可悲、可恨的族群 271
17.喪失反省能力的民族 274
18.奇特的國傢怪事多、停留久 277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啊,我最近真的被一本叫做《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的書給震撼到瞭!本來一開始看到書名,我還有點猶豫,心想儒傢思想跟現代企業管理能搭得上邊嗎?畢竟我印象中的儒傢,好像都是講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離我每天在公司裏頭處理KPI、應對市場變動、跟下屬溝通好像有點距離。但沒想到,我錯瞭,大錯特錯!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原有的框架,讓我看到瞭一個全新的視角。 這本書裏麵,作者不是那種乾巴巴地引用古籍,而是非常聰明地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些經典裏的智慧,巧妙地融入到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比如說,《大學》裏講的“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在企業裏就對應著“瞭解市場、提升專業能力、明確企業願景、建立團隊文化、實現企業目標”。我之前一直覺得,一個CEO最重要的就是製定戰略、做決策,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更根本的,是要有一個“正心”,一個對自己、對企業、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這不僅僅是口號,它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決定瞭你能不能走得長遠。 而且,《中庸》裏強調的“中庸之道”,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簡直是無價之寶。大傢想想看,我們每天在公司裏,是不是常常麵臨各種矛盾和衝突?比如,對員工的管理,是嚴格還是寬鬆?在創新和穩健之間如何取捨?在利潤和企業社會責任之間如何平衡?《中庸》告訴我們,要“過猶不及”,要找到那個最恰當的平衡點,不偏不倚。這本書就通過很多生動的例子,教我們如何在這種看似兩難的選擇中,找到最智慧的解決方案。它不是教你圓滑世故,而是教你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那個“中”的力量。 《論語》就不用說瞭,那簡直是關於人際關係和領導力的百科全書。孔子講的“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今天看來,依然是處理團隊關係最核心的原則。這本書裏,作者把這些樸素的道理,轉化成現代企業溝通、激勵、團隊建設的具體方法。比如,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傾聽下屬的意見、如何賞罰分明,這些都可以在《論語》的智慧裏找到深刻的啓示。我讀到後麵,真的覺得,一個好的CEO,不隻是一個管理者,更是一個“仁者”,他有責任去關懷他的團隊,去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 更讓我驚喜的是,《孟子》裏關於“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在現代企業治理中同樣適用。雖然我們不是古代的君王,但企業裏的員工、客戶,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民”。一個真正有遠見的CEO,應該把員工的福祉、客戶的滿意度放在首位,而不是僅僅追求短期的利潤最大化。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我的企業文化是不是過於以老闆為中心?是不是忽略瞭團隊的感受?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醒。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吸引我,雖然是講儒傢思想,但一點都不古闆,反而很接地氣。作者很善於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理解的例子,來解釋那些聽起來有點玄乎的儒傢概念。我讀的時候,經常會發齣“哇,原來是這樣!”的感嘆。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坐在你身邊,用他的人生智慧,跟你娓娓道來。而且,作者的論證也很有邏輯性,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我特彆喜歡書裏關於“君子”和“小人”在企業中的體現。孔子講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放在職場上,就是指那些光明磊落、心胸開闊的人,和那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的人。這本書就分析瞭,為什麼一個企業的成功,需要更多“君子”的參與,以及CEO如何去識彆和培養這些“君子”。這對我平時識人、用人,真的有很大的啓發。我一直覺得,一個好的團隊,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品德。 我還在書裏看到瞭關於“義”和“利”的探討。儒傢思想強調“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商業世界裏,追求利潤是天經地義的,但這本書提醒我們,不能唯利是圖,不能為瞭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犧牲長遠的價值和道德原則。它讓我思考,我的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有沒有在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有沒有在堅持一些正確的原則?這讓我對“企業社會責任”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總的來說,《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儒傢思想和企業管理的認知。它讓我明白,古老的智慧,在現代社會依然閃耀著光芒。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企業管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生智慧的書。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想要成為更好CEO、更好領導者,或者僅僅是想要提升自己人生境界的朋友們。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成為一個卓越的CEO,也可以如此的“有學問”和“有溫度”。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有意思,並不是綫性敘述,而是把四書的思想按照企業管理的不同維度來展開,這樣更容易讓讀者把書中的道理和自己的工作實踐聯係起來。比如說,在講到領導力的時候,可能會引用《論語》裏關於“政者,正也”的論述,然後引申到CEO如何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在講到戰略規劃的時候,可能會結閤《大學》裏的“修齊治平”來闡述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和目標。這種“橫嚮”和“縱嚮”結閤的方式,讓整本書的內容既有廣度又有深度,讀起來不會覺得枯燥乏味,而是充滿探索的樂趣。

评分

我最近真的是被一本叫做《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的書給徹底“洗禮”瞭!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我有點好奇,又有點懷疑。因為我一直覺得,我們颱灣的企業文化,或者說普遍的職場思維,好像更偏嚮於西方管理學的那一套,講究效率、數據、績效。儒傢思想聽起來,總覺得有點遙遠,有點書捲氣,不知道能不能跟我們每天在市場前綫拼殺的CEO們聯係上。但讀完之後,我纔發現,我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 這本書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在於它不是簡單地把儒傢的概念堆砌在一起,然後硬塞到企業管理的框架裏。作者非常有技巧地,將《大學》裏“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些核心理念,巧妙地轉化成現代企業追求卓越、持續創新、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我之前一直以為“止於至善”就是做到最好,但這本書讓我更深入地理解,它是一種不斷追求更高標準的精神,是一種永不滿足、持續進化的過程。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不斷應對變化的市場來說,簡直太重要瞭! 而且,《中庸》裏強調的“道不可須臾離也”,以及“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的原則,在企業管理中,尤其是在風險控製和決策製定方麵,提供瞭非常寶貴的指導。這本書就通過一些案例,說明瞭為什麼一個CEO在做齣重大決策時,不能僅僅憑感覺,也不能被眼前的利益濛蔽,而是要審慎地考慮所有可能帶來的後果,即使是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要保持警惕。這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是不是在某些時候,因為追求速度而忽略瞭潛在的風險? 《論語》就更不用說瞭,那裏麵關於“德纔兼備”、“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論述,放在今天,就是關於人纔的選拔、培養和團隊協作的最佳指南。這本書就詳細地闡述瞭,一個優秀的CEO應該如何去發現人纔、如何去激發團隊的潛力、如何去營造一個積極嚮上、相互學習的工作氛圍。我讀到關於“愛人”的部分,真的很有感觸。我以前總覺得,管理就是分配任務、監督執行,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領導者,是能夠讓團隊成員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懷,並且願意為瞭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孟子》裏關於“民為貴”的觀點,在書中被拓展到瞭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它不僅僅是強調員工福利,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感受到他們的價值被認可,他們的貢獻被重視。這本書就給齣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如何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來,以及如何激勵員工的歸屬感。這讓我意識到,一個真正強大的企業,背後一定有一群充滿激情和忠誠的員工。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作者在書中對“義”和“利”的辨析。在現代商業社會,利益驅動是不可避免的,但這本書並沒有迴避這個問題,而是通過儒傢的智慧,指導我們如何在追求利益的同時,不失“義”。它提醒我們,一些短期的利益,可能是以犧牲長期的聲譽或者道德為代價的,而一個真正的CEO,應該有長遠的眼光,懂得取捨。這對我理解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有瞭全新的認識。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生硬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哲學思考。作者用非常流暢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將深奧的儒傢思想,轉化成我們能夠理解和應用的知識。我感覺就像是在聽一位博學多纔的導師,在給我講課,而且這位導師還非常懂得如何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與我們現代的生活和工作緊密結閤。 另外,書中關於“知行閤一”的探討,也讓我茅塞頓開。很多時候,我們知道瞭很多道理,但卻很難付諸實踐。這本書就強調瞭,理論的意義在於指導實踐,而實踐的意義在於檢驗和深化理論。它鼓勵CEO們不僅要學習,更要敢於嘗試,敢於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不斷創新和試錯的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鼓勵。 我真的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做CEO”,它更是在引導你“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並且將這種“好”的特質,融入到你的企業管理之中。它讓你明白,真正的領導力,不是靠權力或者地位,而是靠智慧、品德和對人的關懷。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CEO這個角色,有瞭更深刻、更全麵的理解。 這本書的行文方式也非常考究,作者並沒有按照四書的順序來講解,而是根據企業管理的不同職能,比如戰略、組織、文化、領導力、執行等等,來抽取和引用四書中的相關思想。這樣一來,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可以非常直觀地將書中的理念與自己的工作實踐聯係起來,而不是孤立地去理解儒傢思想。這種“需求導嚮”的編排方式,讓整本書的內容更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评分

最近我纔讀完一本叫做《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的書,簡直是讓我眼前一亮!老實說,我一開始對這本書的期待值不高,覺得儒傢思想離我們每天在商場上打拼的CEO們,是不是有點太遙遠瞭?我們講究的是效率、創新、利潤,這些聽起來好像跟“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傢概念沒什麼直接聯係。但當我翻開這本書,我纔發現,我低估瞭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也低估瞭這本書作者的功力!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它如何將《大學》裏“修身”的概念,引申到CEO的自我認知和個人成長。作者不是簡單地說CEO要“修身養性”,而是深入地剖析瞭,一個CEO的內心世界,他的價值觀,他的學習能力,他的情緒管理,這些內在的品質,是如何直接影響到他的決策、他的領導風格,以及最終的企業發展。我之前可能更關注CEO的外在能力,比如戰略眼光、執行力,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內在的修為纔是基石,沒有“修身”,何談“齊傢治國平天下”? 《中庸》裏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在書中被解讀為CEO在麵對復雜局麵時,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和穩定,並且能夠做齣閤乎情理、恰到好處的決策。我經常會看到一些CEO,在壓力之下情緒失控,或者在關鍵時刻猶豫不決,這本書就通過《中庸》的智慧,教我們如何在“未發”之時就保持“中”,在“已發”之時做到“和”。這不僅僅是情緒管理,更是一種高明的智慧,一種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洞察。 《論語》就更不用說瞭,那裏麵關於“君子”的論述,簡直是CEO的行為準則。書中詳細地闡述瞭,一個有道德的CEO,應該如何對待員工、對待客戶、對待閤作夥伴。它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僅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原則,更是構建企業公平、公正、和諧文化的基礎。我以前可能更注重“如何讓員工聽話”,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領導力,是贏得人心,是通過自身的品德去影響和帶動他人。 《孟子》裏“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在書中被用來形容CEO的“定力”。麵對市場的誘惑、競爭的壓力、外界的乾擾,CEO的內心是否堅定,是否能夠堅守企業的核心價值,這是決定企業能否走得長遠的決定性因素。這本書就通過對“浩然之氣”的解讀,幫助CEO們修煉強大的內心,不被外界的因素所乾擾,堅持自己的初心。 而且,作者在書中非常巧妙地運用瞭很多現代企業管理的案例,來印證儒傢思想的普適性。比如,在講到企業文化的時候,可能會引用《論語》裏關於“禮”的論述,然後結閤一些知名企業的成功案例,說明良好企業文化的建立,需要一套清晰的行為規範和價值體係。這種古今結閤、理論聯係實際的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非常引人入勝,也充滿瞭啓發性。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知行閤一”的實踐指導。作者不僅僅是講理論,還提供瞭很多可操作的方法,比如如何通過反思來提升“知”,如何通過實踐來檢驗和深化“行”。它鼓勵CEO們,不僅僅要做一個“理論傢”,更要做一個“行動者”,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將儒傢的智慧真正地融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 這本書讓我對“領導力”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我以前可能覺得,領導力就是發號施令,就是讓大傢跟著你走。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領導力,是源於內心的智慧和品德,是能夠通過自身的榜樣力量,去影響和激勵他人,去引領企業走嚮更高的目標。它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力,是一種“得道多助”的格局。 總而言之,《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它不僅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企業管理,更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領導風格和人生哲學。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身處管理崗位的朋友們,無論你是否對儒傢思想熟悉,相信這本書都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相當彆齣心裁,作者並沒有將四書割裂開來講解,而是將儒傢思想的不同側重點,與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巧妙地融閤在一起。例如,在談到“願景規劃”時,可能會引用《大學》中“明德”的思想,強調企業應該有崇高的目標和價值追求;在討論“團隊建設”時,則會藉鑒《論語》中關於“和而不同”的理念,強調包容和協作的重要性。這種“有機融閤”的方式,使得整本書的內容連貫而有深度,讓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儒傢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的內在邏輯聯係。

评分

我最近一口氣讀完瞭《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真的讓我對“CEO”這個角色,以及“企業管理”這個概念,都有瞭全新的認識!說實話,以前總覺得儒傢思想離我們現代商場有點遠,講究的是“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離我們每天處理的KPI、市場份額、競爭對手,好像有點距離。但是,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 它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就是把《大學》裏“誠意正心”的思想,引申到瞭CEO的自我認知和個人修煉。作者不是空泛地說CEO要“誠心誠意”,而是深入剖析瞭,CEO的內心狀態,他的價值觀,他的學習能力,甚至他麵對壓力的反應,這些內在的東西,是如何直接影響到他的決策、他的領導風格,以及企業的整體發展。我突然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市場的問題,其實可能是CEO自己內心的“不誠意”在作祟。 《中庸》裏“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智慧,在書中被巧妙地運用到瞭CEO的決策和情緒管理。我常常會看到一些CEO,在關鍵時刻情緒失控,或者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這本書就通過《中庸》的道理,教我們如何在“未發”之時就保持內心的平靜,在“已發”之時做到恰到好處。這不僅僅是一種情緒控製,更是一種高明的智慧,一種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 《論語》簡直就是CEO的“人情世故”和“領導力”教科書!書中關於“君子”的論述,讓我深刻理解瞭,一個真正的CEO,不應該隻是一個管理者,更應該是一個有德行、有胸懷的人。它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僅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原則,更是構建企業健康、公平、和諧文化的基礎。我讀到關於如何傾聽、如何贊賞、如何激勵的部分,真的受益匪淺。 《孟子》裏“民為貴”的觀點,在書中被拓展到瞭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它不僅僅是強調員工的福利,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感受到他們的價值被認可,他們的貢獻被重視。書中給齣的很多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如何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來,都非常實用。這讓我意識到,一個真正強大的企業,背後一定有一群充滿激情和忠誠的員工。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生動,充滿瞭人文關懷。作者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他的人生經驗,娓娓道來。他沒有那種生硬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許多貼近生活的例子,讓你覺得,原來這些幾韆年前的智慧,對我們今天依然如此重要和有價值。 而且,作者在書中對“知行閤一”的強調,讓我覺得非常有實踐意義。他不僅僅是講道理,更重要的是,他鼓勵我們去實踐,去嘗試,去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它不是讓你變成一個“紙上談兵”的管理者,而是鼓勵你成為一個“腳踏實地”的CEO。 總而言之,《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是一本讓我對企業管理和個人成長都有瞭深刻啓發的書。它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完美地結閤起來。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身處管理崗位、或者對企業管理感興趣的朋友們。 這本書在章節的編排上也很有特色,作者並沒有按照傳統的學術體例來組織內容,而是更側重於從CEO的實際工作場景齣發,將儒傢思想的精髓融入到具體的管理場景中。比如,在討論“危機管理”時,會引用《孟子》中“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思想,來闡述CEO在逆境中如何保持韌性;在講到“企業創新”時,則會藉鑒《論語》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來強調學習與思考的結閤。這種“情境化”的講解方式,使得整本書的內容更加貼閤實際,更具參考價值。

评分

我最近真的被一本叫做《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的書給“點醒”瞭!說實話,一開始我收到這本書,心想,哦,又是講儒傢思想和管理的,感覺會有點枯燥,不知道能不能讀下去。畢竟我們現在做生意,講究的是速度、效益、創新,跟那些“仁義禮智信”的字眼,總覺得有點距離。但當我翻開這本書,我纔發現,我簡直是太“井底之蛙”瞭! 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不是那種空洞地引用古文,而是用非常現代化、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裏的智慧,轉化成我們CEO每天需要麵對的實際問題。比如,《大學》裏講的“修身”,書中把它解讀成CEO的自我驅動力、學習能力和情緒管理,這簡直太貼切瞭!我一直覺得,一個CEO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夠管理好自己,纔能管理好企業。 《中庸》裏強調的“過猶不及”,在書中被用來解釋CEO在決策和管理中的平衡之道。我之前常常在想,到底是要嚴格一點,還是寬鬆一點?是要創新激進,還是穩紮穩打?這本書就用《中庸》的智慧,告訴我們,關鍵在於找到那個“中”的點,既要避免走極端,又要把握好方嚮。它不是教你“模棱兩可”,而是教你如何在高壓和復雜的情況下,做齣最恰當的選擇。 《論語》簡直就是CEO的人際關係指南!書中關於“君子”的論述,讓我深刻理解瞭,一個優秀的CEO,不應該僅僅是技術高明或者商業頭腦發達,更應該是一個有品德、有胸懷的人。它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僅是待人接物之道,更是構建企業健康文化的基礎。我讀到關於如何傾聽、如何溝通的部分,真的很有啓發。 《孟子》裏關於“民為貴”的思想,在書中被引申到如何對待員工,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我之前可能更關注KPI和績效,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成長,直接關係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它提醒我們,不能僅僅把員工當做實現目標的工具,而是要真心關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視。 讓我覺得特彆贊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生動有趣,一點都不像是在讀一本“教科書”。作者就像一位老朋友,用一種非常親切、幽默的方式,和你分享他的見解。他會引用很多現實中的商業案例,來解釋儒傢的思想,讓你覺得,原來這些幾韆年前的智慧,對我們今天依然如此實用和具有指導意義。 而且,書中關於“知行閤一”的強調,讓我覺得非常受用。作者不僅僅是講道理,更重要的是,他鼓勵我們去實踐,去嘗試,去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它不是讓你變成一個“理論傢”,而是鼓勵你成為一個“行動者”。這對於我們每天都在解決問題的CEO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激勵。 我真的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做CEO,它更是在教我們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如何將這種“好”的特質,融入到我們的企業管理中。它讓我明白瞭,真正的領導力,不僅僅是靠權力或者地位,而是靠智慧、品德和對人的關懷。 總而言之,《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是一本讓我重新審視企業管理和自身領導風格的書。它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完美地結閤起來。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正在經營企業、或者有誌於經營企業的朋友們。 這本書在內容上的處理也十分巧妙,作者並沒有生硬地將四書的內容進行羅列,而是將儒傢思想的精髓,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邏輯進行梳理。例如,在討論“企業戰略”時,會引用《大學》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思想,來闡述企業願景的設定和價值的追求;在講到“團隊管理”時,則會藉鑒《論語》中“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來強調團隊成員之間的協作和包容。這種“主題式”的解析,使得整本書的內容更加聚焦,也更容易讓讀者理解和應用。

评分

我最近真的被《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給“打動”瞭!老實說,一開始我看到書名,心裏還有點小嘀咕,覺得儒傢思想是不是有點太“老派”瞭,跟我們現代企業管理那一套,會不會有點脫節?畢竟我們每天在市場前綫打拼,講究的是速度、創新、利潤,好像跟“仁義禮智信”這些詞,不是那麼直接掛鈎。但當我真正開始讀這本書,我纔發現,我簡直是大錯特錯! 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就是它把《大學》裏“格物緻知”的理念,轉化成CEO對市場、客戶、産品以及自身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不是簡單地說要“學習”,而是強調要“探究事物的道理”,要真正地洞察事物本質。我突然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在競爭中失利,不是因為我們不努力,而是因為我們對市場的理解還不夠深刻,還沒有真正做到“格物緻知”。 《中庸》裏“道不可須臾離也”的原則,在書中被巧妙地解讀為CEO在決策中的“定力”和“堅持”。它提醒我們,即使在麵對巨大的壓力和誘惑時,也要堅守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長遠目標。這本書不隻是教你如何“變通”,更是教你如何“不變”,如何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道”。 《論語》簡直就是CEO的“情商”和“領導力”的終極指南!書中關於“君子”的論述,讓我深刻理解瞭,一個優秀的CEO,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管理者,更應該是一個有品德、有胸懷的人。它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僅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原則,更是構建企業健康、公平、和諧文化的基礎。我讀到關於如何傾聽、如何贊賞、如何激勵的部分,真的受益匪淺。 《孟子》裏“民為貴”的觀點,在書中被拓展到瞭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它不僅僅是強調員工的福利,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感受到他們的價值被認可,他們的貢獻被重視。書中給齣的很多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如何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來,都非常實用。這讓我意識到,一個真正強大的企業,背後一定有一群充滿激情和忠誠的員工。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生動,充滿瞭人文關懷。作者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他的人生經驗,娓娓道來。他沒有那種生硬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許多貼近生活的例子,讓你覺得,原來這些幾韆年前的智慧,對我們今天依然如此重要和有價值。 而且,作者在書中對“知行閤一”的強調,讓我覺得非常有實踐意義。他不僅僅是講道理,更重要的是,他鼓勵我們去實踐,去嘗試,去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它不是讓你變成一個“理論傢”,而是鼓勵你成為一個“行動者”。 總而言之,《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是一本讓我對企業管理和個人成長都有瞭深刻啓發的書。它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完美地結閤起來。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身處管理崗位、或者對企業管理感興趣的朋友們。 這本書在內容上的呈現方式也十分有見地,作者並沒有拘泥於將四書的原文逐字逐句地解讀,而是提煉瞭其中與企業管理最相關的核心思想,並用現代的語言和案例進行闡釋。比如,在講解“企業願景”時,會引用《大學》中“止於至善”的理念,來闡述企業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在談到“領導者的責任”時,則會藉鑒《論語》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來強調CEO應該不斷學習和傳承優秀的企業文化。這種“提煉”和“轉化”的方式,使得整本書的內容既精煉又實用。

评分

我最近一口氣讀完瞭《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真的讓我對“CEO”這個角色,以及“企業管理”這個概念,都有瞭全新的認識!說實話,以前總覺得儒傢思想離我們現代商場有點遠,講究的是“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離我們每天處理的KPI、市場份額、競爭對手,好像有點距離。但是,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 它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就是把《大學》裏“誠意正心”的思想,引申到瞭CEO的自我認知和個人修煉。作者不是空泛地說CEO要“誠心誠意”,而是深入剖析瞭,CEO的內心狀態,他的價值觀,他的學習能力,甚至他麵對壓力的反應,這些內在的東西,是如何直接影響到他的決策、他的領導風格,以及企業的整體發展。我突然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市場的問題,其實可能是CEO自己內心的“不誠意”在作祟。 《中庸》裏“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智慧,在書中被巧妙地運用到瞭CEO的決策和情緒管理。我常常會看到一些CEO,在關鍵時刻情緒失控,或者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這本書就通過《中庸》的道理,教我們如何在“未發”之時就保持內心的平靜,在“已發”之時做到恰到好處。這不僅僅是一種情緒控製,更是一種高明的智慧,一種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 《論語》簡直就是CEO的“人情世故”和“領導力”教科書!書中關於“君子”的論述,讓我深刻理解瞭,一個真正的CEO,不應該隻是一個管理者,更應該是一個有德行、有胸懷的人。它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僅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原則,更是構建企業健康、公平、和諧文化的基礎。我讀到關於如何傾聽、如何贊賞、如何激勵的部分,真的受益匪淺。 《孟子》裏“民為貴”的觀點,在書中被拓展到瞭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它不僅僅是強調員工的福利,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感受到他們的價值被認可,他們的貢獻被重視。書中給齣的很多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如何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來,都非常實用。這讓我意識到,一個真正強大的企業,背後一定有一群充滿激情和忠誠的員工。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生動,充滿瞭人文關懷。作者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他的人生經驗,娓娓道來。他沒有那種生硬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許多貼近生活的例子,讓你覺得,原來這些幾韆年前的智慧,對我們今天依然如此重要和有價值。 而且,作者在書中對“知行閤一”的強調,讓我覺得非常有實踐意義。他不僅僅是講道理,更重要的是,他鼓勵我們去實踐,去嘗試,去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它不是讓你變成一個“理論傢”,而是鼓勵你成為一個“行動者”。 總而言之,《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是一本讓我對企業管理和個人成長都有瞭深刻啓發的書。它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完美地結閤起來。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身處管理崗位、或者對企業管理感興趣的朋友們。 這本書的結構和內容都相當吸引人,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把四書的章節內容搬過來,而是深入挖掘瞭其中蘊含的管理智慧,並將其與現代企業管理的實踐相結閤。例如,在談到“企業文化建設”時,作者引用瞭《論語》中“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的道理,來強調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在討論“人纔激勵”時,則藉鑒瞭《孟子》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警示,來闡述如何通過挑戰來激發員工的潛能。這種“深層挖掘”和“精準應用”的方式,讓整本書的內容既有深度又有廣度,非常具有啓發性。

评分

最近我讀瞭一本叫做《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的書,老實說,最開始吸引我的是書名,因為我一直對儒傢思想在現代社會的應用充滿瞭好奇,同時也對如何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融入到我們每天忙碌的企業管理中感到睏惑。我們颱灣的許多企業,在經營模式上可能更多地藉鑒瞭西方管理學,但內心深處,總覺得缺乏一些更深沉的東方智慧。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這個缺憾。 它裏麵關於“格物緻知”的解讀,讓我耳目一新。我以前總以為“格物緻知”就是學習知識,但書裏把它引申到瞭CEO需要深入瞭解市場、瞭解客戶、瞭解競爭對手,甚至瞭解自己內心的需求。這不僅僅是信息收集,更是一種“探究事物的道理”,是一種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我突然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在市場競爭中失利,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是因為我們對事物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還沒有真正做到“格物緻知”。 《中庸》裏“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的論述,在書中被巧妙地轉化成CEO的“誠信”和“真誠”。作者強調,一個CEO的誠信,是企業立足的根本,也是贏得客戶、員工和閤作夥伴信任的關鍵。而“誠之者,人之道也”,更是提醒我們,要不斷地去踐行和堅持誠信,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這本書讓我深刻地反思,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我們有沒有犧牲掉“誠信”這個最重要的東西? 《論語》裏“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原則,在書中被用來分析團隊的建設和協作。它指齣,一個優秀的CEO,應該懂得如何將團隊成員凝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周”的整體,而不是搞小團體、搞內鬥。書中提供的很多方法,比如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如何鼓勵成員之間的相互支持,如何處理衝突,都非常實用。我一直覺得,一個團隊的凝聚力,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産之一,這本書給瞭我很好的指引。 《孟子》裏關於“仁”的論述,在書中被升華為CEO的“仁愛”和“責任感”。它不僅僅是關心員工的福利,更是強調CEO要對企業的發展、對員工的未來、對社會的進步負起責任。書中通過對“仁”的深入解讀,讓我看到瞭一個CEO更高的追求,不僅僅是賺錢,更是要為社會創造價值,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領導者。 讓我特彆喜歡的是,這本書沒有那種空泛的理論,而是充滿瞭許多現實中的案例和場景。作者會引用一些現代企業在管理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然後用儒傢的智慧來分析,並給齣解決方案。比如,在討論如何處理員工的惰性時,可能會引用《論語》裏關於“舉直錯諸枉,則民服”的道理,然後分析CEO如何通過公平的奬懲機製來激勵員工。這種“古為今用”的方式,讓整本書都充滿瞭活力和說服力。 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親切,一點都沒有那種古闆的說教感。作者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人生導師,坐在你身邊,用他的人生智慧,和你娓娓道來。他會用你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釋那些深奧的儒傢概念,讓你覺得,原來這些幾韆年前的智慧,對我們今天依然如此重要和實用。 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知行閤一”的強調。作者反復強調,學習儒傢思想,不僅僅是為瞭瞭解,更是為瞭實踐。他鼓勵CEO們,要敢於在實踐中去檢驗這些智慧,去應用這些原則,並且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和成長。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是一本“行動指南”。 總而言之,《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是一本讓我對企業管理有瞭全新認識的書。它讓我明白,真正的領導力,不僅僅是管理技能,更是一種內在的智慧和品德。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想要成為更優秀CEO、更優秀的企業傢的人。 這本書的敘事邏輯也很清晰,它並不是將四書一次性地呈現給讀者,而是根據企業管理的實際需求,比如戰略製定、組織架構、人纔培養、企業文化建設等不同模塊,來抽取和闡釋四書中的相關思想。這樣的編排方式,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非常自然地將書中的理論與自身的工作實際聯係起來,從而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评分

我最近讀完一本叫做《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的書,老實說,最開始抱著一種“看看熱鬧”的心態,因為總覺得儒傢思想跟我們天天在商場上打滾的CEO們,好像關係不大。畢竟我們講究的是效率、數據、創新,跟那些“仁義禮智信”的古老概念,總覺得有距離。但讀完這本書,我纔發現,我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 這本書最讓我驚艷的地方,是它如何把《大學》裏“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理念,巧妙地轉化為現代企業追求卓越、持續創新、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作者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做得多好”,而是引導你去思考,企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應該為社會貢獻什麼,我們應該將企業帶嚮一個怎樣的“至善”境界。這讓我對“企業使命”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中庸》裏“過猶不及”的智慧,在書中被用來解釋CEO在戰略製定和風險管理中的平衡之道。我常常會看到一些CEO,因為過於激進而導緻企業陷入危機,或者因為過於保守而錯失發展良機。這本書就通過《中庸》的道理,教我們如何在“過”和“不及”之間找到那個最恰當的平衡點,既要抓住機遇,又要規避風險。 《論語》簡直就是CEO的“情商”和“領導力”的百科全書!書中關於“君子”的論述,讓我深刻理解瞭,一個優秀的CEO,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管理者,更應該是一個有德行、有胸懷的人。它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僅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原則,更是構建企業健康、公平、和諧文化的基礎。我讀到關於如何傾聽、如何贊賞、如何激勵的部分,真的受益匪淺。 《孟子》裏“民為貴”的觀點,在書中被拓展到瞭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它不僅僅是強調員工的福利,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感受到他們的價值被認可,他們的貢獻被重視。書中給齣的很多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如何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來,都非常實用。這讓我意識到,一個真正強大的企業,背後一定有一群充滿激情和忠誠的員工。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生動,充滿瞭人文關懷。作者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他的人生經驗,娓娓道來。他沒有那種生硬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許多貼近生活的例子,讓你覺得,原來這些幾韆年前的智慧,對我們今天依然如此重要和有價值。 而且,作者在書中對“知行閤一”的強調,讓我覺得非常有實踐意義。他不僅僅是講道理,更重要的是,他鼓勵我們去實踐,去嘗試,去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它不是讓你變成一個“理論傢”,而是鼓勵你成為一個“行動者”。 總而言之,《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是一本讓我對企業管理和個人成長都有瞭深刻啓發的書。它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完美地結閤起來。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身處管理崗位、或者對企業管理感興趣的朋友們。 這本書的論證邏輯也非常嚴謹,作者在引用儒傢經典的同時,也結閤瞭大量的現代管理學理論和實踐案例,使得書中的觀點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不失現代的管理視角。例如,在闡述“企業倫理”時,會引用《論語》中“見利思義”的原則,並結閤現代的商業道德規範,來指導CEO如何處理利益衝突;在講解“創新管理”時,則會藉鑒《孟子》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警示,來強調持續創新和自我超越的重要性。這種“古今融閤”和“理論實踐相結閤”的方式,讓整本書的內容既有思想深度,又有實際指導意義。

评分

我最近讀完一本叫做《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的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老實說,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心裏有點打鼓,覺得儒傢思想是不是有點太“陽春白雪”瞭,跟我們每天在市場裏摸爬滾打的CEO們,好像有點距離。我們講究的是效率、創新、利潤,這些跟“仁義禮智信”的古老概念,感覺有點搭不上邊。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想法。 它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就是把《大學》裏“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核心理念,巧妙地轉化成現代企業追求卓越、持續創新、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作者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做得多好”,而是引導你去思考,企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應該為社會貢獻什麼,我們應該將企業帶嚮一個怎樣的“至善”境界。這讓我對“企業使命”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中庸》裏“過猶不及”的智慧,在書中被用來解釋CEO在戰略製定和風險管理中的平衡之道。我常常會看到一些CEO,因為過於激進而導緻企業陷入危機,或者因為過於保守而錯失發展良機。這本書就通過《中庸》的道理,教我們如何在“過”和“不及”之間找到那個最恰當的平衡點,既要抓住機遇,又要規避風險。 《論語》簡直就是CEO的“情商”和“領導力”的百科全書!書中關於“君子”的論述,讓我深刻理解瞭,一個優秀的CEO,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管理者,更應該是一個有德行、有胸懷的人。它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僅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原則,更是構建企業健康、公平、和諧文化的基礎。我讀到關於如何傾聽、如何贊賞、如何激勵的部分,真的受益匪淺。 《孟子》裏“民為貴”的觀點,在書中被拓展到瞭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它不僅僅是強調員工的福利,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感受到他們的價值被認可,他們的貢獻被重視。書中給齣的很多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如何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來,都非常實用。這讓我意識到,一個真正強大的企業,背後一定有一群充滿激情和忠誠的員工。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生動,充滿瞭人文關懷。作者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他的人生經驗,娓娓道來。他沒有那種生硬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許多貼近生活的例子,讓你覺得,原來這些幾韆年前的智慧,對我們今天依然如此重要和有價值。 而且,作者在書中對“知行閤一”的強調,讓我覺得非常有實踐意義。他不僅僅是講道理,更重要的是,他鼓勵我們去實踐,去嘗試,去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它不是讓你變成一個“理論傢”,而是鼓勵你成為一個“行動者”。 總而言之,《四書教你做CEO:儒傢思想與企業管理》這本書,是一本讓我對企業管理和個人成長都有瞭深刻啓發的書。它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完美地結閤起來。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身處管理崗位、或者對企業管理感興趣的朋友們。 這本書在內容上的編排也相當精妙,作者並沒有生硬地將四書的原文進行拆解,而是將儒傢思想的不同側重點,與企業管理的實際職能進行有機地結閤。例如,在談到“領導力”時,會引用《論語》中“政者,正也”的思想,來闡述CEO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在討論“企業文化”時,則會藉鑒《大學》中“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來強調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自我革新。這種“點綫麵結閤”的講解方式,使得整本書的內容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實踐的指導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