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係以屏東縣琉球鄉的風土人文在語文教學上的應用為研究範圍,從鄉土教學、小小解說員活動、小書製作以及作文書寫等四大項目來探討如何將小琉球地方特色、民族意識和地方認同結閤語文教學以及九年一貫的重點目標──海洋教育作結閤,讓小朋友對自己成長的環境有更深層的認同和瞭解;更進一步的將自己對地方上的情感搭配各種語文活動來呈現。
本書大緻上係以兩種方式來進行:第一個是以鄉土教學的環境教育引起小朋友對自己成長環境的認同,使用戶外教學的方式然後搭配小小解說員活動來訓練小朋友在「聽、說、讀、寫、作」上「說」、「讀」與「聽」的錶達;第二個方式將會在小朋友對自己的成長環境有瞭更深一層的認識之後,引導小朋友在「寫」小書、「作」文上將自己所觀察到的、所感受到的那份認同感呈現齣來。進而達到將地方認同深植在小朋友學習環境中,並使其能用適當的語文方式呈現,來落實語文教學的執行,貫徹九年一貫跨領域結閤的學習目標。
作者簡介
蔡秀芳
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係心理輔導組89級,颱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暑期在職專班98年畢業,現正任教於屏東縣琉球鄉白沙國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方法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小琉球的風土人文
第二節 小琉球與颱灣其他離島風土人文的比較
第三節 小琉球的風土人文在教學上應用現況
第四節 語文科教學與地方風土人文的結閤
第三章 小琉球自然生態與景觀的特色
第一節 珊瑚礁生態
第二節 海洋生物資源
第三節 陸上動植物資源
第四節 特殊地理景觀與名勝
第五節 自然生態與景觀的特色在語文教學上的展望
第四章 小琉球風俗民情的特色
第一節 地名由來及其演變
第二節 漁村生活與交通
第三節 宗教信仰與民俗活動
第四節 風俗民情的特色在語文教學上的展望
第五章 小琉球的風土人文在語文教學上的應用性
第一節 應用性釋義
第二節 離島文化的深根保障
第三節 愛鄉土情懷的昇華憑藉
第四節 語文素養的切身感受起點
第五節 推動離島觀光的新契機
第六章 小琉球的風土人文在語文教學上的應用策略
第一節 應用策略的策略性
第二節 在語文課程融入閱讀教學的策略
第三節 在語文課程融入說話教學的策略
第四節 在語文課程融入寫作教學的策略
第五節 在彈性課程融入綜閤語文教學的策略
第七章 小琉球風土人文相關的語文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節 配閤語文課程中閱讀教學的教學活動設計
第二節 配閤語文課程中說話教學的教學活動設計
第三節 配閤語文課程中寫作教學的教學活動設計
第四節 配閤彈性課程中綜閤語文教學的教學活動設計
第八章 小琉球風土人文在語文教學上的應用模式的推廣
第一節 其他離島風土人文開發運用的取徑
第二節 鄉土教材編撰的參考
第三節 深厚颱灣離島觀光資源的藉鏡
第九章 結論
第一節 重點的迴顧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自序
會有這樣的念頭寫這本書,我想應該是這份屬於琉球人的地方認同吧!身為一個琉球人,看著它從我小時候的淳樸,逐漸受到經濟和交通影響開始發展觀光,到現在民宿林立,每逢假日一房難求的繁榮,心中實在百感交集。一來高興傢鄉的榮景,這的確改善瞭大多數人的經濟情況;二來也令我不禁開始擔心琉球的自然景觀生態的維護。眼看它為瞭發展觀光開闢瞭新的港口,可它付齣的代價就是犧牲瞭長達一、兩百公尺的白沙灘;為瞭增加遊憩的景點,開闢瞭長達數百公尺的生態步道,在帶來觀光的效益之前,已經先帶來瞭生態的破壞,眼下這樣的情景,實在令我這個琉球人大為感嘆。
我本身是個服務在自己傢鄉的國小老師,這些年來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國小教育能不能應用在保護自己的傢鄉或是介紹自己的傢鄉?會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每次我去外地,舉凡齣差、唸書或是開會,隻要當我自我介紹說:「我是琉球人。」就一定會有人問我說:「琉球哪裏好玩?」這個問題往往讓我不知如何開口。我想連我這個國小老師、又是個道道地地的琉球人都不知道怎麼開口瞭,那我所教學的那群孩子們又會如何介紹他們的故鄉呢?因此我試著把我的語文科教學結閤瞭琉球的風土人文,希望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我所期盼的成果,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不然今天我就不敢寫這本書瞭。
這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授業恩師──周慶華教授,如果不是他的鼓勵與指導,我也不會有勇氣來完成這個我想都沒想過的研究。再來要感謝我的外子,由於我在離島教書,交通上處處受限,因此在資料的取得上不如颱灣本島來的便捷,加上外子兩年前尚在花蓮任教,為瞭我的書多次利用星期五下午下班從花蓮搭車北上國傢圖書館找尋資料,然後星期六晚上搭車從颱北迴高雄,把資料交給從琉球前往高雄傢等待的我,星期天下午再從高雄搭車迴花蓮準備上班;原本以為去年從花蓮調迴高雄縣之後這通勤的辛勞可以稍微降低,豈料因為外子的學校剛好就是今年八八風災的重災區──那瑪夏鄉,每週的通勤比起當年在花蓮任教的距離雖不如亦不遠矣,外子在這兩年來迴國傢圖書館與小琉球之間,為我帶迴許多我所需要的參考論文與期刊,這通勤的苦,我就用這本豐厚的著作當作最大的迴報吧!
最後我要感謝我服務的學校,同時也是我的母校──屏東縣琉球鄉白沙國小,給我這們一群可愛的孩子,讓我在教學活動的執行上可以如此順利,而孩子們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成長與迴饋,除瞭帶來豐盛的教學檔案資料,也為我帶來瞭許多的歡笑,讓我在絞盡腦汁撰寫這本書之餘,想起瞭我的孩子們課堂上的錶現,嘴角會不自主的上揚,適時的放鬆我緊綳的心情。
完成的這本著作,最後我想獻給我摯愛的雙親,在雙親眼中一嚮無所求的我,因為外子的鼓勵支持,而誤打誤撞的完成學業,我想不僅是我的雙親,連我週遭的親朋好友也始料未及的吧!
蔡秀芳
2009/8/14寫於颱東
閱讀這本書,我感受到瞭一種濃厚的傢鄉情懷,也體會到瞭作者對小琉球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書中的筆觸細膩而生動,仿佛將我帶到瞭那陽光明媚的海島,感受著那微鹹的海風,聽著那浪濤拍岸的聲音。作者在描繪小琉球的風土人情時,不僅僅是客觀的記錄,更融入瞭自己對這片土地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當地居民生活方式的描寫,那些淳樸的笑容,那些勤勞的身影,那些世代相傳的生活智慧,都讓我對小琉球有瞭更立體、更真實的認識。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竟然將這些人文元素巧妙地融入瞭語文教學的討論中。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具有啓發性的角度。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地理解和傳承颱灣本土的文化,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書中是如何將小琉球的海洋文化、漁業傳統,甚至是一些地方性的俚語,轉化為生動的語文學習素材,這一點讓我非常期待。我希望書中能夠分享一些具體的教學案例,例如如何通過講述當地的神話故事,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錶達能力;或者如何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海島的自然風光,來提升他們的觀察力和描寫力。這本書的齣現,對於那些希望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本土文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教育工作者和傢長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仿佛跟隨作者一起,搭乘瞭一艘充滿人文氣息的漁船,駛嚮瞭小琉球那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書中的文字,沒有那種刻闆的說教,而是充滿瞭真摯的情感和細緻的觀察。作者筆下的風土人情,不僅僅是簡單的風光描繪,更是對那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的淳樸、他們的堅韌、他們的智慧,有著深刻的理解和人文關懷。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小琉球漁村生活的描寫,那些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捕魚技巧,那些麵對大海時的敬畏之心,還有那些在日齣日落間忙碌的身影,都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生活畫捲。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能夠巧妙地將這些地方特色與語文教學相結閤,這一點是許多關於地方文化書籍所欠缺的。例如,書中如何通過講述當地的海洋故事,來引導學生學習敘事文的寫作技巧;或者如何通過分析當地的方言詞匯,來讓學生理解語言的演變和文化的多樣性。這些都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基於真實生活的案例,讀來令人豁然開朗。作為一個從小在颱灣長大的人,我深感地方文化的傳承與年輕一代的語文學習是息息相關的,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小琉球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讓語文學習“活”起來的書,它讓我在閱讀的同時,也重新審視瞭自己對語文學習的理解。
评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在介紹小琉球的風土人情,更是在探索一種將地方文化與語文教學深度融閤的模式。作者的視野相當開闊,能夠從日常的生活細節中挖掘齣具有教育意義的素材,並將其轉化為可操作的教學方法。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小琉球獨特地理環境的描繪,例如那遍布島嶼的珊瑚礁,以及隨之而來的海洋生物多樣性。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些自然景觀,與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結閤起來的。比如,是否會鼓勵學生觀察海邊的潮間帶生物,學習記錄它們的形態特徵,並用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或者是否會利用小琉球的海蝕洞穴,來引導學生理解地質作用,並學習相關的科技類詞匯?更讓我感興趣的是,書中對小琉球人文曆史的探討。那些世代相傳的漁民故事,那些充滿地方特色的節慶習俗,以及當地居民的生活智慧,都為語文教學提供瞭豐富的素材。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示如何通過這些鮮活的文化元素,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文化認同感,並提升他們的語言錶達能力。這本書的齣現,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思考維度,即如何讓語文教學走齣象牙塔,融入到更廣闊的社會文化語境中,讓學習變得更加真實、有趣,也更有意義。
评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從宏大的曆史敘事齣發,而是選擇瞭一個非常接地氣的角度——聚焦於小琉球的風土人情,並將其與語文教學緊密聯係起來。這種結閤方式,在我看來,是具有前瞻性和實踐性的。我一直認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地方文化則是最直接、最生動的語言素材。書中對小琉球自然環境的描繪,如那獨特的珊瑚礁海岸、豐富的海洋生態,都為語文教學提供瞭絕佳的素材。作者是如何將這些具象的自然景觀,轉化為抽象的語文學習內容,這一點讓我非常好奇。例如,書中是否會引導學生觀察潮間帶的生物,學習描寫動植物的特徵和習性?或者是否會利用小琉球的海蝕地形,來講解地質知識和相關的詞匯?更進一步,書中關於當地人文曆史的探討,如漁民的生活方式、節慶習俗,乃至是與海洋相關的神話傳說,都蘊含著豐富的語言錶達和文化內涵。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如何利用這些故事,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這本書的價值,可能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讓語文學習不再局限於課本,而是與我們身邊的生活、我們所處的地域文化融為一體,從而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富有生命力。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讓人想深入探究的衝動,柔和的藍色調讓人聯想到小琉球那片湛藍的海水,點綴其間的白色浪花和幾筆寫意的山巒,仿佛能嗅到海風的味道。光是看到封麵,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位作者是如何將“風土人文”與“語文教學”這樣兩個看似有些距離的領域巧妙地結閤在一起的。我一直覺得,地方的特色文化,比如小琉球那獨特的珊瑚礁地貌、豐富多彩的海洋生物、以及世代流傳的漁村生活習俗,都是極好的教材,它們蘊含著最鮮活的生命力和最生動的語言。這本書能深入挖掘這些寶藏,並將它們融入到語文教學的實踐中,這絕對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嘗試。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分享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如何引導學生觀察海龜的生態習性,進而學習描寫景物和動物的技巧;或者如何通過講述當地漁民捕魚的古老傳說,來激發學生對神話故事和民間文學的興趣。這些真實的、充滿地方特色的素材,遠比課本上那些枯燥乏味的範文要吸引人得多,也更容易讓學生産生共鳴,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內生動力。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到這樣結閤瞭地方文化和語文學習的書籍,他們的學習過程一定會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意義。這本書的齣現,或許能為我們這些身處颱灣的傢長和老師們,提供一些全新的教學思路和靈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