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穿環、紋身印記:青少年生命轉摺故事

刺青、穿環、紋身印記:青少年生命轉摺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青少年
  • 成長
  • 叛逆
  • 自我認同
  • 身體改造
  • 心理健康
  • 傢庭關係
  • 社會壓力
  • 邊緣文化
  • 生命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幾乎每個青少年的身體外在改變,背後都存在多重復雜的心理因素與特殊意義。」

  本書作者與12位身體刺青、穿環、紋身印記、特殊造型打扮之青少年相處,深入瞭解他們身體印記背後真相,並以生命故事敘述手法,探究身體體現之心曆路程。

  從傢庭、學校教育、同儕影響、兩性議題、流行文化等重要觀點齣發,探討分析,藉由身體記認同差異與價值變遷因素。

  本書特彆訪談6位校園師長,剖析為人師為人父母對身體印記議題之認同觀點與態度位移曆程。期使現代社會、傢庭、學校及從事教育輔導工作者,能更加瞭解青少年內心世界;作者同時對青少年學子提齣反思觀點及良心建言,值得細細品嘗。

作者簡介

梁明義

  1966生,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

  自小來自缺愛的傢庭,父母早逝,曾有一段嚴重叛逆的年少過往,國中綴學一年後,因傢庭經濟及環境因素報考軍校,接受軍事洗禮後,逐漸將不良習性革除。78年陸軍官校畢業,於86年轉任高中教官,民國90年曾獲選颱北市優良教官,現服務崇右技術學院擔任生活輔導組長及服務學習中心主任一職,並且經常於慈善機構現身說法及推廣反毒工作。

  研究所畢業後,他以過來人身分,緻力輔導青少年的身心問題,期許自己人生經曆及所學麵對現代青少年輔導工作能以更宏觀專業角度,輔導與改善多元化之下青少年問題。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青少年的身體畫布已在校園逐步蔓延1
第一節 是問題還是趨勢1
第二節 發禁解除該與不該3
第三節 奇裝異服與行為優劣是否畫上等號5

第二章 文獻迴顧與理論探討7
第一節 文獻迴顧7
第二節 理論探討20
第三節 理論基礎:體現社會建構論23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28
第五節 理論分析架構32

第三章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假說37
第三節 研究方法38
第四節 研究範圍41
第五節 研究工具與訪談設計4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6

第四章「花」樣年華:凡體現必留下的痕跡49
第一節 美麗人生-自主定嚮下的身體體現50
第二節 缺陷補充-他主定嚮型的身體體現58
第三節 角色錯亂-尋求方嚮下的身體體現66
第四節 殘缺的愛-迷失方嚮的身體體現75

第五章 身體體現的價值變遷與認同差異84
第一節 青少年身體體現的因素分析84
第二節 價值變遷與身體體現關聯性分析99
第三節 認同差異與身體體現關聯性分析120
第四節 特殊體現與師長態度位移曆程分析147

第六章  檢視與省思158
第一節 研究曆程的發現158
第二節 理論對話與真情呼籲164
第三節 研究限製172
第四節 後續研究與未來發展17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174
二、英文部份176

附 錄
附錄一 青少年次文化身體體現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錶179
附錄二 青少年價值變遷、認同差異與次文化身體體現深度訪談大綱182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184
附錄四 研究參與者(老師)基本資料錶與訪談大綱185
附錄五 訪談內容編碼分析錶186

錶  圖  目  錄
圖2-1:青少年社會價值?認同差異與次文化身體現理論分析架構32
圖3-1:青少年身體體現與價值變遷及認同差異關聯之研究架構36
錶3-1:受訪者青少年基本資料錶一覽錶42
錶5-1:受訪青少年實際身體體現與期望體現情形一覽錶85
圖5-1:A1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86
圖5-2:A2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87
圖5-3:A3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88
圖5-4:B1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89
圖5-5:B2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90
圖5-6:B3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91
圖5-7:C1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92
圖5-8:C2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93
圖5-9:C3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94
圖5-10:D1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94
圖5-11:D2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95
圖5-12:D3受訪者照片與期望體現畫像96
照片5-1:青少女刺青104
照片5-2:日本視覺係青少年110
照片5-3:視覺係藝人「雅主義」111
錶5-2:受訪師長基本資料錶一覽錶147

圖書序言

自序

  我本身是位學生外在穿著及生活行為的管理者,在高中服務時期許多學生遠遠看到我來,自知服儀不整而拔腿就跑,或當下會立刻檢視自己衣著,並把外露上衣紮好,等迴到教室再把衣服露齣來。調任大專校院服務,學生服儀自主,與青少年學子互動的重心則著重在心理層麵的部份瞭。因此,進入他們內心世界輔導學生身心問題,在我服務單位的領域?是很重要的職責,幾年下來經常麵對外型五花八門學生的互動中,終於慢慢成就瞭探索本書的機緣。

  不論是在高中或大專院校時期,從種種跡象顯示:現代青年學子身體自主的聲浪與速度,遠超過我預期的想像,舉兩個例子:一、近日報載颱南某中學集體在司令颱脫下製服長褲的訴求事件,以及電影艋舺撥映後傳統刺青商機,也跟著這股熱潮有大發利市之現象。以上兩則,都讓我連結到與探索本書中12位青少年所錶述的內容中,真實感受到他們 瞭突顯自主權而藉由身體所發齣內心吶喊之聲,有不謀而閤之處。

  如今,我在學校從事學生輔導工作已曆十二載,要非常感謝許多年輕學子,願意接受我的輔導並傾訴心聲;在他們身上許多地方,我彷彿看到以前年輕時的自己。雖方式不盡相同,然而,青少年因單親、疏離、交友不慎等因素所産生復雜的心理與行為不當問題,都非單一因素所造成。因此撰寫本書,期望青少年們能藉此增進自我瞭解;成人社會也增加一分麵嚮去認識現代青少年,並有助於教輔人員更清楚瞭解青少年行為取嚮,以強化輔導的周延性。

  多元及資訊傳撥社會變動太快瞭,眼前的事物太多,使得忙碌的老師及 傢庭生計疲於奔命的父母,被壓抑的沒時間深入去瞭解滾動中青少年的內心世界,而許許多多的青少年也在這個混亂時空之中,以身體言語顯露瞭心理端倪。

  本書敘述或結果有不周全之處,望請各界加以指正!在編寫過程?,讓我最感頭疼之處,是如何讓12位故事中主角對自己期望達到的身體體現,以自畫像的方式呈現齣來,所幸在本校學生林詩敏同學巧手的協助之下,纔得以繪齣受訪者所認可的體現方式,在此特彆感謝她的大力幫忙,使本書得以真實呈現。藉此因緣,我要特彆感謝東吳大學副教授葉肅科博士,在他循循善誘與諄諄教導下,使我在撰寫本書領域有莫大的收獲,在此衷心感謝。

  祈願孩子們的未來,你我一同關懷與努力
  梁明義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帶有故事感,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人類行為的心理驅動力感到著迷,尤其是在青少年這個特殊的時期,他們的行為往往充滿瞭衝動和實驗性。書名中提到的“刺青、穿環、紋身印記”,在我看來,都是青少年在探索自我、定義身份的過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極端但卻能留下深刻痕跡的方式。我設想,書中的故事,或許會圍繞著一些關鍵的“轉摺點”展開。比如,一個少年在經曆瞭一次嚴重的挫摺後,選擇用一個紋身來象徵自己的重生;又或者,一個女孩為瞭擺脫童年的陰影,通過穿環來給自己一種“重塑”的感覺。我希望,這本書能展現的不僅僅是這些身體行為本身,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去挖掘這些行為背後的情感糾葛、社會壓力,以及個體內心深處的掙紮。我期待能看到,這些“印記”是如何成為年輕人與自己對話、與世界溝通的一種獨特語言,又是如何幫助他們完成從青澀走嚮成熟的關鍵蛻變。這本書,對我而言,可能是一次深入瞭解當代青少年內心世界的機會,一次對“成長”二字進行深刻解讀的閱讀體驗。

评分

我是一個對流行文化和社會現象很敏感的人,這本書的名字,立刻就引起瞭我的注意。在我看來,“刺青、穿環、紋身印記”,這些曾經被視為邊緣甚至禁忌的行為,如今卻在年輕人群體中越來越普遍,它們不僅僅是一種身體裝飾,更是一種文化符號,一種身份錶達。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去解讀這些現象?它是否會講述一些年輕人,因為對某種音樂、某種藝術風格,或者某種價值觀念的狂熱追隨,而選擇用身體印記來彰顯自己的歸屬感?又或者,是否會探討,當這些年輕人麵臨社會歧視或者誤解時,他們是如何堅持自我,又是如何通過這些印記來尋找力量的?我期待的書,不僅僅是簡單的故事堆砌,而是能夠有深入的社會觀察和心理分析,能夠揭示這些“印記”背後所蘊含的,關於青春期焦慮、關於身份認同危機、關於個體與社會關係的復雜議題。我想,這本書或許會挑戰我們對年輕人的刻闆印象,讓我們看到,那些看似叛逆的外錶下,其實隱藏著一顆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接納的心。我迫不及待想要翻開它,去感受那些真實的情感,去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生命故事。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那種粗獷而又充滿藝術感的圖案,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個不為人知的故事。我一直對年輕人獨特的錶達方式很感興趣,也對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曆的那些“轉摺點”充滿好奇。這本書的名字恰好戳中瞭我的點,它不僅僅是關於身體上的印記,更像是關於心靈深處的烙印,那些讓他們成為今天自己的關鍵時刻。我猜想,書裏可能會講述一些年輕人因為某種衝動、某種信念,或者某種想要證明自己的願望,而選擇在身上留下永久的痕跡。這些印記,或許是反叛的象徵,或許是追求個性的宣言,又或許是一種與過去告彆的儀式。我期待能從這些故事中看到,這些外在的改變是如何影響瞭他們內心的世界,如何促使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甚至改變瞭他們的人生軌跡。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到這些年輕人最真實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的?是深入的采訪,還是敏銳的觀察?無論如何,我已經被這個封麵和書名勾起瞭無限的遐想,迫不及待想要翻開它,去探尋那些隱藏在紋身、穿環和印記背後的,鮮活而又動人的生命故事。它讓我開始思考,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是否也存在著那麼一些不那麼顯眼的“印記”,它們或許不是看得見的,卻同樣深刻地塑造瞭我們。

评分

我是一個喜歡在閱讀中尋找共鳴的人,而這本書的名字,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樣。它提到瞭“生命轉摺故事”,這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和張力。我一直認為,人生是由無數個小小的選擇堆砌而成的,而有些選擇,尤其是那些看起來有些“齣格”的選擇,往往會成為人生的重要分岔路口。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各種各樣的畫麵:一個叛逆的少年,在一次衝動之下,在手臂上紋下瞭一個大大的圖案,這個圖案從此伴隨著他,提醒著他曾經的決心;一個曾經迷茫的少女,通過穿環來尋求一種身體上的掌控感,以此來對抗內心的不安;又或許是某種文化的熏陶,某種亞文化的吸引,讓他們覺得擁有這些印記,纔能真正融入某個群體,找到歸屬感。我特彆好奇的是,這些年輕人,他們在做齣這些決定的時候,內心究竟經曆瞭怎樣的掙紮和思考?是愛慕虛榮,還是追求自由?是逃避現實,還是擁抱自我?我相信,作者一定花費瞭大量的心思去挖掘這些故事背後的情感內核,去展現這些外在的“印記”是如何與他們內在的成長需求緊密相連的。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身體裝飾的書,更是一本關於青春、關於成長、關於尋找自我的深刻寓言,我期待從中獲得力量和啓發。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它不像那些枯燥的學術著作,也不像那些過於通俗的青春小說,它介於兩者之間,帶著一種引人深思的質感。我從事的職業需要我時常接觸不同年齡段的人,也讓我對人的心理發展和行為動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本書提到的“刺青、穿環、紋身印記”,這些在我看來,往往是年輕人用來錶達自我、尋求身份認同的一種方式。我設想,書中的故事可能不僅僅是簡單地記錄這些行為本身,而是會深入到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動因。或許,某個角色因為傢庭的壓力,選擇瞭用紋身來標記自己的叛逆;又或許,某個角色在經曆瞭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後,選擇將對方的名字紋在身上,以此來紀念;甚至,可能有一些故事會探討,這些“印記”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是如何被看待,又是如何反過來影響著這些年輕人的社會交往和人生選擇。我尤其期待能看到,作者是如何將這些零散的個體故事,串聯成一個關於青少年生命轉摺的宏大敘事。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觀察和理解當代青少年內心世界的一個獨特視角,我迫不及待想要從中窺探那些隱藏在身體印記下的,復雜而又真實的成長軌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