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寫在前面
自從上了高中,接觸到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後,才發覺出自自己口中的閩南話和別人不同,因而出門求學在外,多以華語交談為主,回到家裡才使用大林蒲閩南話。2002 年參加高雄醫學大學開設的閩南語師資培訓課程,每當進行寫作練習時,我總是謹守「我手寫我口」的準則,但一經批閱,文稿內容總是錯得離譜,只好改採硬背的方式,將音韻記下來,但心中不免存在「哪會按呢,問題佇佗位?」。也因此種下我走往臺灣語言領域的契機。
2004 年9 月進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就讀,期間不時想將大林蒲閩南話的語尾詞「噠」(ta31)做一番研究,但是張屏生師認為「不止大林蒲有噠(ta31),許多海口地區都有,這不該是研究重點。」研究大林蒲閩南話的念頭並未因此而澆熄。有幸於張屏生師的指導下,進行大林蒲閩南話的調查與研究,讓我蘊積已久的問題,得以撥雲見日般的被化解。
自2006 年5 月起展開大林蒲及紅毛港地區閩南話調查,過程中常為了尋找適當的發音人選而苦惱,除了邀請親友擔任發音人,或請親友們協助推薦、介紹適當人選外,就是騎著小綿羊(輕型機車)繞遍大街小巷尋人去,而廟口往往就是最佳的尋「寶」地點!不論是廟公、廟口乘涼閒聊的阿伯們,都是我們尋覓中的「寶物」。訪談過程中偶會遇到樂於分享的發音人,尤其問到以前的生活或工作經驗,常會聊到欲罷不能、興味正濃,不願回家休息。調查期間適逢紅毛港遷村在即,常會遇到發音人不經意地述說著紅毛港歷時三、四十年的禁建辛酸史,紅毛港遷村案已於2007 年底完成,那個與我共成長的老鄰居被臺電廠區與貨櫃碼頭取代了,心中那淡淡的憂傷油然而生。
方言調查工作甘苦並俱,憑藉的就是一股勇往直前,與時間賽跑的精神與衝勁。由衷感謝我所有的發音人、家人與鄉親們,有大家的支持、協助與付出,才能使調查工作得以順利完成,並完成這份難得的語料,全書內容分為「論述篇」與「語料篇」(收錄於隨身碟),希望能藉此對大林蒲閩南話作完善紀錄與保存。
在此由衷感謝張屏生師,於知識與經驗的不吝傳遞,開展我專業領域的視野,更親自帶領我進行田野調查,從實際的訪談經驗中,更加體會「做中學」的道理。由老師身上學習到對研究工作的投入與執著、處理語料的悉心與嚴謹態度,以及對語言保存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是後學者的最佳典範。此外亦感謝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的補助與審查委員的寶貴意見,使本書得以出版。書中尚有一些未能及時處理而待解決的問題,值得再深入探究,如有不盡完善之處,敬請諸位先進不吝指正、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