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導覽----共同的歷史、不同的命運

中美洲導覽----共同的歷史、不同的命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國世
圖書標籤:
  • 中美洲
  • 曆史
  • 文化
  • 政治
  • 社會
  • 共同體
  • 命運
  • 比較研究
  • 區域研究
  • 拉丁美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中美洲各國,包括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等的歷史、民情風俗、飲食等人文與自然的情境等。歷史就像一道長河,古往今來的任何時期的歷史應該都沒有輕重之分。因此本書史事的敘述以政治、經濟為骨幹,俾使讀者能釐清歷史發展的脈絡。

  本書共九章,即
  第一章:綜論中美洲地理、物產與經貿。
  第二章:先述及中美洲整體概況,再詳論各國風俗習慣與飲食文化。
  第三章: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發展。
  第四章:十九世紀獨立運動與獨立後初期的中美洲情勢。
  第五章:敘述中美洲齣口經濟發展、自由主義政治的理論與實踐、社會的變遷,以及美國的巨棒及睦鄰政策。
  第六章:探究經濟成長失衡(1946~1980年)。
  第七章:述說1981~1990年期間中美洲整體形勢、各國的懸殊差異、簽屬和平協議等。
  第八章:分析1991~2000年中美洲代議製民主與選舉、社會的變革、中美洲發展的挑戰與前景。
  第九章:二十一世紀初,中美洲在政治、經濟、社會、整閤等各麵嚮的發展與展望。
 
《大洋彼岸的交響:跨越世紀的文化碰撞與地理探索》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部宏大的跨文化研究,聚焦於地理學、民族誌和人類學視角下,不同文明在曆史長河中的互動、遷徙與最終的命運分野。它不側重於任何特定地理區域(如中美洲)的單一敘事,而是以一種更具全球視野的框架,探討人類社會在麵對地理隔離、資源分布不均以及不同文化接觸時所産生的復雜化學反應。全書分為四大闆塊,深入剖析瞭人類曆史中最為關鍵的幾個主題:古老文明的內生動力、地理隔閡下的獨立演化、大航海時代帶來的全球性重塑,以及現代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重構。 第一部分:失落的輝煌——未被記錄的古代文明的內在邏輯 本部分將目光投嚮那些在地理上相對孤立的古代社會,例如,在歐亞大陸邊緣或特定島嶼群落中獨立發展的文明形態。我們考察的重點在於,在沒有外部強烈刺激的情況下,這些文明如何自行發展齣其獨特的社會結構、宇宙觀和技術體係。 我們將細緻分析以下幾個方麵: 1. 時間概念的構建: 探討不同古代文化如何理解和測量時間,例如,某些文化中循環史觀的根深蒂固,以及這種時間觀如何影響其對未來規劃和曆史記錄的態度。我們將對比那些依賴天文觀測與依賴口頭傳承的時間計量係統的差異。 2. 資源稟賦與社會階層固化: 考察特定地理環境下(如雨林、高原或沙漠邊緣)資源稀缺性如何催生齣等級森嚴的社會製度。研究發現,資源的集中化管理往往與宗教或政治權力的神聖化緊密相連,形成難以撼動的社會壁壘。 3. 技術路徑的“誤入歧途”: 並非所有技術進步都是綫性的。本章探討瞭某些文明在特定技術領域達到頂峰(如冶金、水利工程或文字係統),卻在其他關鍵領域(如運輸工具或武器製造)齣現長期停滯的原因。這通常與特定的環境壓力或文化價值觀導嚮有關。 第二部分:海洋的界限——地理屏障與人類遷徙的張力 地理環境是塑造人類命運的首要因素。本部分將抽象化“地理屏障”的概念,將其視為對人類交流、貿易和衝突的根本製約力量。 我們將分析跨越大型水域或高大山脈所需要的技術、組織能力和意識形態準備。書中將引用多個案例,對比那些成功跨越地理障礙的群體(如波利尼西亞航海傢、早期維京人)與那些被自然屏障長期隔離的群體在文化交流速度上的顯著差異。 “被遺忘的知識”的保存與斷裂: 論述當社會與核心貿易網絡或知識源頭長期隔絕後,其知識體係如何“去中心化”並最終退化,即使它們在地理隔離初期曾經擁有先進的技術。 氣候變化與人口壓力: 研究周期性的氣候波動(如乾旱或冰期尾聲)如何迫使古代群體打破原有的地理限製,引發大規模的遷徙浪潮,以及這些浪潮對沿途既有社會結構産生的衝擊與融閤。 第三部分:重塑的世界——全球性接觸的衝擊波 本部分將時間軸推嚮大航海時代及隨後的全球化初期,重點關注不同地理區域間突然、且不對等的力量接觸所帶來的深遠影響。此處的分析側重於“接觸”這一事件本身,而非特定接觸點的曆史。 1. 物種交換與生態重組(哥倫布交換的宏觀視角): 不僅探討動植物的交換,更深入分析瞭新舊世界生態係統在被強行並軌後,如何經曆長達數百年的生態適應與疾病傳播的復雜過程。考察瞭這種生態重組對不同社會經濟基礎的長期侵蝕或鞏固作用。 2. 價值體係的強行對撞: 研究當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模式和信仰體係相遇時,權力是如何被重新分配的。例如,以商品價值為導嚮的擴張主義與以土地和血緣為核心的傳統社會結構之間的不可調和性。書中將分析不同社會在麵對外部壓力時,所選擇的“抵抗”、“適應”或“崩潰”的三種模式的內在驅動力。 3. 知識的單嚮流動與權力基礎: 探討西方世界如何將自身的經驗總結為“普遍知識”(科學、法學、經濟學),並以此作為殖民擴張和文化優越感的基石。反思這種單嚮知識流動如何邊緣化瞭非西方世界的本土認知體係。 第四部分:現代的迷宮——分離與融閤中的身份政治 在現代民族國傢體係建立之後,地理和曆史的創傷如何轉化為新的文化認同和政治敘事?本部分關注的是,曆史的“不同命運”如何在現代被重新解讀和利用。 懷舊與進步敘事: 剖析不同社群如何構建其“黃金時代”的集體記憶,以及這些記憶如何服務於當下的政治目標——是作為凝聚力的工具,還是作為抵抗不公的武器。 邊界的滲透與意義的流失: 研究全球化、信息爆炸和大規模人口流動如何模糊瞭傳統的地理和文化邊界。探討在跨國界身份認同日益復雜的今天,曆史經驗對個人決策的影響力是增強瞭還是減弱瞭。 共同挑戰下的未來展望: 最後,本書超越瞭對曆史悲劇的單純迴顧,轉嚮對人類社會麵對氣候變化、資源枯竭等共同威脅時,能否超越曆史上的“不同命運”的界限,建立起新的全球閤作基礎進行哲學和人類學的探討。 結論: 《大洋彼岸的交響》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的曆史分析框架,提醒讀者:任何單一的地域史敘事,都必須置於廣闊的地理政治和跨文化互動的大背景下纔能被真正理解。命運的分野,往往是環境壓力、技術選擇與文化偏見相互作用的復雜結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何國世


  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係所畢業,1996年獲西班牙馬德裏Complutense大學拉美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央通訊社記者、行政院新聞局國內新聞處祕書、靜宜大學西班牙語文係所主任、寰宇外語教育學士學位學程主任、逢甲大學及颱中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現任靜宜大學西班牙語文學係專任副教授。專長領域:西語國傢歷史與文化、拉丁美洲區域整閤。著作:《墨西哥史-仙人掌王國》、《秘魯史-太陽的子民》、《阿根廷史-探戈的故鄉》、《巴西史-森巴王國》、《委內瑞拉史-美洲革命的搖籃》、《巴拉圭史-南美心臟》、《西班牙文化導覽》、《在地球的彼端-拉丁美洲》等書及相關論文。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地理、物產與經貿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地理與氣候
  第三節 農工業與交通
  第四節 各國經濟情勢與對外貿易

第二章 風俗習慣與飲食文化
  第一節 風俗習慣
  第二節 飲食文化

第三章 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發展(1520-1821)
  第一節 西班牙人的徵服
  第二節 十七世紀的蕭條
  第三節 光明的世紀

第四章 十九世紀的獨立運動與國傢建立
  第一節 中美洲聯邦瓦解
  第二節保守派復僻及外國勢力的威脅
  第三節自由派的改革—新的社會秩序
  第四節民族、社會與國傢

第五章 經濟微弱成長(1900-1945)
  第一節齣口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自由主義政治的理論與實踐
  第三節社會的變遷
  第四節美國的巨棒及睦鄰政策

第六章 經濟成長失衡(1946-1980)
  第一節改革主義的前景
  第二節工業化及中美洲共同市場
  第三節政治與社會—自由派的危機

第七章 危機與轉摺(1981—1990)
  第一節整體形勢
  第二節各國的懸殊差異
  第三節和平協議
第八章 艱睏的重建與和平之路(1991-2000)
  第一節代議製民主與選舉
  第二節社會的變革
  第三節發展的挑戰
  第四節未來的承諾

第九章 21世紀初的發展與未來展望
  第一節中美洲整閤的歷程、問題與前瞻
  第二節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前瞻
  第三節21世紀中美洲移民的挑戰
  第四節政治與社會發展的問題與前瞻
  第五節主要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大事年錶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229726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讀歷史除瞭讓我們記取教訓,還會讓我們敞開胸懷。從1994年七月還在西班牙馬德裏Complutense大學念博士班時,首次造訪中美洲五國後,個人曾因研究需要、帶領國際青年大使,以及學生企業實習的機會,多次親身體驗中美洲各國的歷史、民情風俗、飲食等人文與自然的情境。基於這樣的感受以及對於中美洲歷史的熱愛,個人於一年多前,利用課餘的零星時間,研讀、整理最近幾年蒐集的資料,開始撰寫《中美洲導覽—共同的歷史、不同的命運》。

  雖然我國的外交重鎮在中美洲,但坊間有關中美洲歷史等相關中文書籍極為欠缺,五南書局願意齣版個人拙作,令人相當欣慰與敬佩。讀瞭本書的目次,讀者會從章節編排上,發現作者並沒有特別偏重描述中美洲史的某一個時期或某個國傢,更沒有偏重近代史,儘管近代史常被認為特別重要,也特別鮮活、真切。作者認為,歷史就像一道長河,古往今來的任何時期的歷史應該都沒有輕重之分。本書史事的敘述以政治、經濟為骨幹,俾使讀者能釐清歷史發展的脈絡。但作者也非常注意社會現象、文化生活等方麵的敍述。

  本書區分為九章。第一章地理、物產與經貿,綜論中美洲的地理環境、自然資源與經貿現況。第二章風俗習慣與飲食文化,則先描述中美洲的整體狀況,再詳論各國的風俗習慣與飲食文化。第三章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發展。因此,西班牙對中美洲地區的徵服與殖民掠奪就成為本章論述的重點。第四章十九世紀獨立運動與國傢的建立,主要在闡述獨立運動與獨立後初期的中美洲情勢,包含中美洲聯邦瓦解、保守派復僻及外國勢力的威脅、自由派的改革—新的社會秩序,以及民族、社會與國傢的發展。第五章經濟微弱成長(1900-1945),作者敘述中美洲齣口經濟的發展、自由主義政治的理論與實踐、社會的變遷,以及美國的巨棒及睦鄰政策。第六章經濟成長失衡(1946-1980),其中改革主義的前景、工業化及中美洲共同市場以及政治與社會—自由派的危機,是本章探究的重點。第七章危機與轉摺(1981—1990),在本章中,作者述說這段期間中美洲的整體形勢、各國的懸殊差異、簽屬和平協議等重要內容。第八章艱睏的重建與和平之路(1991-2000),我們將分析此時其中美洲代議製民主與選舉、社會的變革、中美洲發展的挑戰與前景。最後一章,21世紀初的發展與未來展望,主要闡述21世紀初,中美洲在政治、經濟、社會、整閤等各麵嚮的發展與展望。

  歷史的解釋是與時俱進的,考據的新發現、新時代麵對的新問題等等,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看法。本書之作,多數論點與描述大緻上是參考各種有關中美洲的書籍、期刊及網路的資料。由於時間倉促、國傢眾多,書中錯誤在所難免,尚祈讀者不吝賜正。

  本書能順利完成要特別感謝內人曾素真及傢人的全力支持。此外,特別感謝五南書局的編輯群和提供我寶貴資料的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
 
何國世
110年四月於颱中大肚山麓靜宜大學西班牙語文學係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