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詞筆記

讀詞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文鈺
圖書標籤:
  • 閱讀筆記
  • 讀書心得
  • 學習筆記
  • 語言文字
  • 文化
  • 教育
  • 個人成長
  • 知識管理
  • 思維導圖
  • 寫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無論在現實中是束帶立於朝的官員,或落拓江湖的浪子,是流離在茫茫宦海中,還是掙紮於卑微的生存睏境,在詞的創作世界裡,呈現的隻有超然與純粹,留住的是天地與人情的絕美瞬間,是凡人都嚮慕的心靈淨土。

  詞原是感官與心靈的召喚,即使失去瞭樂麯,讀來仍韻律猶存,彷彿與內心的節奏隱隱閤拍;縱使詞語韆錘百鍊,讀來卻似渾然天成,如同畫齣內心真實風景,道齣難以言說卻始終纏繞的心情。

  本書從精選唐代、五代、北宋、南宋詞闋:
  1. 唐代詞:敦煌詞、盛唐、中唐、晚唐等。
  2. 五代詞:韋莊、《花間》、馮延巳、李煜等。
  3. 北宋詞:晏殊、歐陽修、晏幾道、張先、柳永、蘇軾、秦觀、周邦彥等。
  4. 南宋詞:李清照、辛棄疾、薑夔、吳文英等。
  每一闋詞都加以細膩、完整的解析,呈現詞中之境、傳釋詞作之意。

  在詞的世界裡,交會著最細膩深沉的情感,無論時空相近或遠隔,總能讓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詞來自文人心靈,來自生命經歷與情感體驗,因此讀詞更須以心相待,用情交感,方能重返詞境,探尋字句間流動的情思。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墨痕心語》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力求自然: 墨痕心語:在文字的迷宮中獨自行走 捲一:筆尖下的光影——關於觀察與記錄的哲學 《墨痕心語》並非一本刻意雕琢的散文集,更像是一場在時間長河中打撈碎片的旅程。全書開篇,作者以一種近乎偏執的細緻,帶領讀者走進日常生活的“灰度空間”——那些我們習慣性忽略的、在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中被迅速遺忘的細節。 本書的第一部分,聚焦於“觀察的藝術”。作者認為,真正的洞察力並非來自宏大的理論構建,而是源於對微小事物的深切凝視。書中詳述瞭作者如何花費數周時間,僅僅記錄一個老舊鍾錶的運行軌跡,如何捕捉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過窗欞時,在木地闆上投下的不規則幾何形狀。這不是簡單的景物描寫,而是對“存在感”的追問。作者試圖通過對這些轉瞬即逝的瞬間的捕捉,探討時間、空間與感知之間的復雜互動關係。 例如,在題為《玻璃與塵埃的辯證法》的章節中,作者細緻描繪瞭一麵濛塵的鏡子。他沒有停留在鏡子反射的景象上,而是深入探討瞭“覆蓋物”本身——塵埃的來源、堆積的密度、以及它們如何扭麯瞭真實。這部分內容探討瞭一種深層次的哲學命題:我們所見的世界,有多少成分是介質(如偏見、習慣、或僅僅是灰塵)為我們過濾和重構的? 書中穿插瞭大量作者年輕時在城市邊緣遊走的記錄,那些關於廢棄工廠、無人問津的車站和被遺忘角落的速寫。這些片段充滿瞭舊日的氣息,仿佛能聞到潮濕的泥土和生銹金屬的味道。作者用近乎手工業匠人的耐心,描摹著這些“被拋棄的物證”,賦予它們新的生命敘事。這種對物質的尊重,構成瞭全書沉穩的底色。 捲二:隱秘的對話——人際關係的碎片化重構 如果說第一捲是嚮外求索,那麼第二捲則將焦點轉嚮瞭“人”。《墨痕心語》的魅力之一,在於它對人際互動中那些微妙的、未被言說的張力的精確捕捉。作者深諳“沉默的力量”,他記錄的不是滔滔不絕的對話,而是對話之間的“停頓”。 作者深入剖析瞭“三次偶遇”的敘事模式。他記錄瞭三次在不同情境下與同一位陌生人擦肩而過的情景:第一次是在擁擠的地鐵上,第二次是在一個雨天的畫廊門口,第三次則是在一傢深夜食堂的角落。作者從未與此人交談,但他通過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眼神的遊移、以及環境對對方情緒的影響,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充滿懸念的人物側影。這種基於觀察的“推演式敘事”,極具代入感,迫使讀者去填補缺失的信息,參與到敘事的構建之中。 更進一步,本書對“獨處”進行瞭多維度的解構。作者並未將獨處浪漫化為高雅的隱逸,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必要的“心理重置”。他詳細記錄瞭自己與“自我”進行辯論的過程,那些在深夜反復咀嚼、最終被擱置或采納的想法。這些記錄坦誠而赤裸,展現瞭一個知識分子在麵對自我局限性時的掙紮與和解。 其中一篇名為《鄰居的燈光》的短文,尤為引人深思。作者描述瞭常年觀察對麵公寓樓一扇窗戶的燈光變化。白天,燈光是熄滅的,象徵著日常的忙碌;深夜,燈光時而微弱地亮起,時而穩定地通宵,這微小的變化,被作者解讀為鄰居生活節奏、情緒波動乃至生命狀態的無聲信號。這是一種極度內嚮的、卻又關懷備至的觀察視角。 捲三:語言的邊界與重塑——對錶達本身的探究 《墨痕心語》的第三部分,開始探討語言的局限性以及如何超越既有的錶達框架。作者對慣用語、套話和陳詞濫調進行瞭細緻的“解剖”,試圖剝離它們被日常使用所覆蓋的錶層意義,探尋其最原始的語境。 作者在書中提到,許多情感之所以難以傳達,不是因為詞匯匱乏,而是因為我們過於依賴那些“安全”的詞匯。他因此設計瞭一係列“概念置換”的小實驗,例如,嘗試用氣味來描述一種復雜的情緒,或者用音樂的節奏來描摹一段記憶的質感。這些嘗試雖然充滿失敗,但過程本身卻揭示瞭錶達的艱辛。 書中有一個關於“失語”的深刻討論。作者迴憶瞭一次在異國他鄉的經曆,在完全不通語言的環境下,他發現自己不得不依賴更基礎的交流方式——手勢、錶情、共享的動作。這次經曆讓他意識到,我們賴以構建文明的語言係統,其構建基礎是何等脆弱和偶然。這種對錶達工具的反思,使得全書的論述多瞭一層結構性的厚度。 結語:在未完成中尋求安寜 《墨痕心語》沒有提供明確的答案或明確的指導方針。它是一本關於“過程”的書。作者始終堅持,生活和思考都是一種動態的、不斷生成和消解的運動。 全書最終迴歸到對“記錄”行為本身的意義的探討:為什麼要寫下這些?作者的迴答是,記錄本身就是一種對抗遺忘、對抗虛無的微弱但堅定的姿態。每一筆“墨痕”都不是終點,而是下一段探索的起點。 閱讀《墨痕心語》,如同跟隨一位敏感而固執的嚮導,在日常的錶皮下,挖掘齣那些被時間遺忘的紋理和韻律。它適閤那些不滿足於既定敘事、願意在細微處尋找世界脈搏的讀者。它邀請你放慢腳步,重新審視你手中緊握的日常,並體會到,最深刻的真理,往往潛藏在那些我們匆忙走過的地方。 全書的筆調沉靜、內斂,但字裏行間蘊含著對世界持久的好奇心和深沉的愛。它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卻能帶來一種久違的、與內心深處進行瞭一次真誠對話的滿足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文鈺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職臺大中文係專任副教授,專研唐宋詩學、詞學及神話學。多次榮獲臺灣大學校級教學優良教師、通識課程教學優良教師,及臺大文學院院級教學優良教師。於中文係開設「詞選及習作」、「詩選及習作」、「花間詞選」(國際學士班)、「歷代詩選」(國際學士班)、「神話與文學」等課程之外,通識「唐宋詞選讀」、「中國神話選讀」及全校共同必修「大學國文:文學鑑賞與寫作」皆廣受佳評。著有《嫦娥神話的形成演進及其意象之探究》、《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以及〈漂泊與思歸――從東坡詞中的他界意象論其內在追尋〉、〈流逝與尋迴――試論韋莊〈菩薩蠻〉五首中的春意象〉、〈從〈神女賦〉到〈洛神賦〉――女神書寫的創造、模擬與轉化〉、〈火焰之歌――試論《花間集》中的燈燭書寫〉等學術專論。

圖書目錄

前言:讀詞歷程 (3)

壹、緒論 1
一、詞為何物 2
二、如何讀詞 5

貳、唐代詞選 15
一、敦煌詞:素樸的天籟 17
無名氏〈望江南〉(天上月) 17
無名氏〈望江南〉(莫攀我) 18
無名氏〈浣溪沙〉(浪打輕船) 19
無名氏〈浣溪沙〉(雲掩茅庭) 21
無名氏〈菩薩蠻〉(清明節近) 22
二、盛唐詞:華麗的歌聲 25
李隆基〈好時光〉(寶髻偏宜) 25
李 白〈清平樂〉(禁庭春晝) 26
李 白〈菩薩蠻〉(平林漠漠) 28
李 白〈憶秦娥〉(簫聲咽) 29
三、中唐詞:酒筵的競技 32
張誌和〈漁父〉(西塞山前) 32
韋應物〈調笑令〉(鬍馬) 34
王 建〈宮中調笑〉(羅袖) 35
白居易〈憶江南〉其一(江南好) 36
白居易〈憶江南〉其二(江南憶) 36
白居易〈憶江南〉其三(江南憶) 36
四、晚唐詞:夜夢的心麯 39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 40
溫庭筠〈菩薩蠻〉(水精簾裡) 42
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 44
溫庭筠〈更漏子〉(星鬥稀) 46
溫庭筠〈歸國遙〉(雙臉) 48
皇甫鬆〈夢江南〉(蘭燼落) 49
皇甫鬆〈夢江南〉(樓上寢) 51
皇甫鬆〈摘得新〉(酌一卮) 52

參、五代詞選 55
一、韋 莊:似直而紆,似達而鬱 57
〈菩薩蠻〉其一(紅樓別夜) 57
〈菩薩蠻〉其二(人人盡說) 59
〈菩薩蠻〉其三(如今卻憶) 60
〈菩薩蠻〉其四(勸君今夜) 62
〈菩薩蠻〉其五(洛陽城裡) 63
二、《花間》詞選:鏤玉雕瓊,裁花剪葉 66
薛昭蘊〈浣溪沙〉(紅蓼渡頭) 66
張 泌〈浣溪沙〉(馬上凝情) 68
張 泌〈浣溪沙〉(小市東門) 69
歐陽炯〈南鄉子〉(岸遠沙平) 70
李 珣〈浣溪沙〉(紅藕花香) 71
三、馮延巳:思深辭麗,一往情深 73
〈鵲踏枝〉(誰道閒情) 73
〈鵲踏枝〉(蕭索清鞦) 75
〈拋球樂〉(酒罷歌餘) 77
〈浣溪沙〉(轉燭飄蓬) 78
四、李 煜:身世之感,赤子之心 80
〈浣溪沙〉(紅日已高) 80
〈玉樓春〉(晚妝初瞭) 82
〈相見歡〉(林花謝瞭) 83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84
〈虞美人〉(春花鞦月) 86

肆、北宋詞選 89
一、晏 殊:以理節情,情中有思 91
〈浣溪沙〉(一麯新詞) 92
〈浣溪沙〉(一嚮年光) 93
〈清平樂〉(金風細細) 95
〈木蘭花〉(燕鴻過後) 96
〈山亭柳〉(傢住西秦) 98
二、歐陽修:疏雋深婉,莫非性情 101
〈蝶戀花〉(庭院深深) 101
〈蝶戀花〉(越女采蓮) 103
〈生查子〉(去年元夜) 104
〈玉樓春〉(尊前擬把) 106
〈采桑子〉其二(春深雨過) 107
〈采桑子〉其四(群芳過後) 107
〈采桑子〉其十(平生為愛) 107
三、晏幾道:清壯頓挫,動搖人心 112
〈禦街行〉(街南綠樹) 113
〈臨江仙〉(鬥草階前) 115
〈臨江仙〉(夢後樓臺) 117
〈鷓鴣天〉(小令尊前) 119
〈鷓鴣天〉(翠袖殷勤) 120
〈蝶戀花〉(醉別西樓) 122
四、張 先:含蓄發越,轉移古今 124
〈韆鞦歲〉(數聲鶗鴃) 125
〈天仙子〉(水調數聲) 126
〈謝池春慢〉(繚牆重院) 128
五、柳 永:鋪敘展衍,長調作手 131
〈長相思〉(畫鼓喧街) 131
〈鶴沖天〉(黃金榜上) 134
〈婆羅門令〉(昨宵裡) 136
〈蝶戀花〉(獨倚危樓) 137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 140
〈望海潮〉(東南形勝) 143
〈雙聲子〉(晚天蕭索) 146
六、蘇 軾:逸懷浩氣,海雨天風 149
〈采桑子〉(多情多感) 150
〈江城子〉(十年生死) 153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55
〈永遇樂〉(明月如霜) 157
〈蔔算子〉(缺月掛疏桐) 160
〈定風波〉(莫聽穿林) 162
〈念奴嬌〉(大江東去) 163
〈臨江仙〉(夜飲東坡) 165
〈鷓鴣天〉(林斷山明) 167
〈定風波〉(常羨人間) 170
七、秦 觀:一簾幽夢,哀婉傷情 173
〈滿庭芳〉(山抹微雲) 174
〈鵲橋仙〉(纖雲弄巧) 177
〈八六子〉(倚危亭) 179
〈浣溪沙〉(漠漠輕寒) 181
〈踏莎行〉(霧失樓臺) 183
八、周邦彥:軟媚纏綿,氣魄渾厚 186
〈瑞龍吟〉(章臺路) 187
〈六醜〉(正單衣試酒) 192
〈滿庭芳〉(風老鶯雛) 195
〈夜遊宮〉(葉下斜陽) 198
〈浣溪沙〉(樓上晴天) 199

伍、南宋詞選 201
一、李清照:揮灑俊逸,別是一傢 203
〈如夢令〉(昨夜雨疏) 204
〈醉花陰〉(薄霧濃雲) 205
〈一剪梅〉(紅藕香殘) 207
〈漁傢傲〉(天接雲濤) 208
〈永遇樂〉(落日鎔金) 210
〈武陵春〉(風住塵香) 212
二、辛棄疾:肝腸似火,色貌如花 214
〈水龍吟〉(楚天韆裏) 215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217
〈西江月〉(醉裡且貪歡笑) 218
〈醜奴兒〉(少年不識) 219
〈浪淘沙〉(不肯過江東) 221
〈永遇樂〉(韆古江山) 223
三、薑 夔:野雲孤飛,幽韻冷香 225
〈揚州慢〉(淮左名都) 225
〈點絳唇〉(燕雁無心) 228
〈暗香〉(舊時月色) 229
〈鷓鴣天〉(肥水東流) 232
四、吳文英:七寶樓臺,幻麗空靈 234
〈八聲甘州〉(渺空煙四遠) 235
〈浣溪沙〉(門隔花深) 237
〈點絳唇〉(捲盡愁雲) 238
〈思佳客〉(釵燕攏雲) 239

後記 243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171145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