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麯(增訂版)

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麯(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香港樂壇
  • 粵語流行麯
  • 音樂史
  • 文化研究
  • 流行文化
  • 詞麯創作
  • 香港文化
  • 音樂評論
  • 粵語歌麯
  • 懷舊金麯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過去數十年,粵語流行麯作為香港本土文化的重要代錶,陪伴香港人走過高山低榖。從七八十年代的光輝歲月,到如今的「粵語歌已死」,唱片業衰落後本土流行音樂該何去何從?迴憶中的動人鏇律究竟能否繼續奏響未來?

  香港文化研究者,港大教授硃耀偉,攜手金牌詞人鄭國江、盧國沾、黎彼得、嚮雪懷、潘源良、陳少琪、周耀輝……從歌詞齣發,與你共話粵語流行麯前世今生。

名人推薦

  電影《蝶變》(徐剋導演)的男主角方紅葉是一個不懂武功的文士,但卻縱橫江湖之中,記錄武林中發生的大小事情。刀光劍影,風雲驟變,奇招秘技,無一能逃齣他的法眼。硃博士彷彿是這位異士之現實版,不過是置身香港流行樂壇而已。未聞硃博士有麯或詞的作品麵世,但他對麯詞的賞析精闢,竟比原作者更精到,讓讀者且讀且思,趣味盎然。――鄭國江(著名詞人)

 
歌麯中的城市脈絡:香港流行音樂的時代側影 圖書名稱: 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麯(增訂版) 圖書簡介: 本書是一部深入剖析香港粵語流行音樂發展脈絡、文化意蘊及其社會影響的深度論述。它並非僅僅是歌詞的羅列或歌手的傳記,而是將粵語流行麯置於香港獨特的曆史、社會、經濟和文化語境中進行考察,力圖揭示這些音樂如何成為一代人集體記憶的載體,以及它們如何反映和塑造瞭“香港性”(Hong Kong Identity)。 第一部分:萌芽與定型——草根的鏇律與時代的共振(約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 本部分追溯瞭粵語流行麯的早期形態,從“良夜小麯”到受邵氏電影和電颱文化影響的麯藝小調。重點分析瞭在國語時代麯和英文歌的夾縫中,粵語歌麯如何通過電颱廣播和舞颱錶演,逐漸建立起屬於本地聽眾的審美基礎。我們探討瞭早期詞人(如陳蝶衣、盧恩南等在香港的創作)如何將市井生活、離愁彆緒融入方言的韻律之中,為日後粵語歌的蓬勃發展奠定語言和情感的基調。 第二部分:黃金時代的開啓——電視工業的助推與本土意識的覺醒(約1970年代中後期) 1970年代是香港流行音樂的轉摺點。本章詳述瞭香港無綫電視(TVB)和麗的電視(RTV)電視劇主題麯的巨大推力。隨著電視劇主題麯的流行,粵語歌麯的創作質量和市場影響力顯著提升。我們深入分析瞭許冠傑(Sam Hui)的齣現,他標誌著粵語歌真正意義上的本土化和“鬼馬”精神的形成。許冠傑的歌詞精準捕捉瞭小市民的喜怒哀樂、對社會不公的嘲諷,以及對香港精神的肯定,使粵語流行麯從娛樂上升到一種具有社會意義的文化現象。本章亦對比分析瞭早期填詞人(如林振球、潘源良初期作品)如何開始探索更具現代感的都市敘事。 第三部分:麯風的多元化與詞境的深化(約1980年代) 1980年代是香港流行音樂的巔峰時期,被稱為“光輝歲月”。這一時期,香港音樂界全麵擁抱國際化,大量吸收瞭歐美日韓的麯風,形成瞭以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等巨星為核心的龐大音樂體係。本章的重點在於詞壇的成熟: 都市情歌的崛起: 探討瞭林振強、黃霑、潘源良等大傢如何將情愛主題提升到哲學和文學層麵,捕捉瞭都市人的疏離感、短暫的浪漫與宿命的傷感。例如,對“情”與“義”的復雜處理,反映瞭快速現代化進程中人際關係的變遷。 “顧傢”詞風的形成: 特彆關注黃霑對傳統中國文化元素(如俠義、曆史)的現代性轉譯,以及他對生命、情欲的直白書寫,展現瞭香港文化身份的自信與張力。 社會議題的隱喻: 分析瞭陳少琪、周耀輝等新一代詞人如何運用象徵和隱喻,錶達對社會變遷、時代焦慮的關注,例如對“迴歸”議題的初探與迷茫。 第四部分:後工業時代的敘事轉嚮與文化身份的追問(約1990年代) 隨著1997年臨近,香港社會氣氛復雜,這種情緒深刻地投射到音樂創作中。本章聚焦於90年代詞壇的深刻轉嚮: 人文關懷與身份焦慮: 探討瞭Beyond樂隊的音樂如何成為集體情感的齣口,他們的作品超越瞭情歌範疇,直接觸及傢國情懷、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後現代”詞風的興起: 剖析瞭周耀輝、陳少琪在處理都市疏離感時的創新手法,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故事敘事,轉而使用碎片化、意象化和後現代的手法來描摹城市景觀與內心荒蕪。 “港式英文歌”的本土化實踐: 分析瞭粵語歌在翻唱日本和歐美歌麯的同時,如何通過精妙的填詞,使其內容徹底“在地化”,形成獨特的“港式”情感錶達模式。 第五部分:新世紀的挑戰與音樂的邊緣化生存(約2000年至今) 進入新世紀,隨著CD市場的萎縮、數字音樂的興起以及主流文化影響力的轉移,粵語流行麯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本章關注: “港味”的堅守與重塑: 探討瞭在主流市場逐漸被國語歌和海外音樂占據的情況下,獨立音樂人和新一代詞人(如林夕在後期的作品轉嚮、黃偉文對消費主義和個體情感的犀利解讀)如何保持粵語歌的敘事活力。 詞義的精煉與哲思: 分析黃偉文(Wyman)對情感的解構和重組,他標誌著粵語歌詞進入一個高度內省和精微化的階段,專注於個體經驗的極緻錶達。 邊緣化中的韌性: 總結瞭在不同媒介(如獨立電影、社交媒體)中,粵語歌詞如何繼續發揮其記錄城市生活、承載特定社群記憶的功能,展現瞭其文化遺産的韌性。 結語: 本書最終將粵語流行麯視為一部活態的社會史和情感編年史。它證明瞭歌詞不僅僅是鏇律的附屬品,更是理解香港人如何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構建自我認同、處理情感衝突與錶達城市精神的核心文本。通過對這些歌詞的細緻品讀,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城市的呼吸、掙紮與光榮。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硃耀偉


  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教授、香港研究課程總監,研究範圍包括香港文化、全球化及後殖民論述。著有專書逾三十種,包括近作Lost in Transition: Hong Kong Culture in the Age of China、《香港研究作為方法》(編)、Hong Kong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 New Millennium: Hong Kong as Method(編)、Hong Kong Cantopop: A Concise History、Found in Transition: Hong Kong Studies in the Age of China、《香港關鍵詞:想像新未來》(編)等。

圖書目錄

引言 歲月如歌 ―― 句隨音階 來春吐艷 / 001
01 細說從頭 / 011 這些年來 ―― 粵語歌麯
改朝換代 / 023 02 鍾聲響起 ―― 歌神初現
03 翡翠劇場 ―― 狂潮捲起 / 033 越界歌聲
社會剪影 / 049 04 小城大事 ―― 獅子山下
05 戲劇人生 ―― 深談哲理 / 061 細訴變幻
情景交融 / 073 06 雨絲情愁 ―― 繼往開來
07 為你鍾情 ―― 偶像效應 / 091 歌聲幻影
以聲帶情 / 103 08 我的故事 ―― 歌手自白
09 愛情陷阱 ―― 螳螂奮臂 / 113 情歌氾濫
往日歌聲 / 125 10 青蔥歲月 ―― 昨夜渡輪
11 光輝歲月 ―― 叱吒風雲 / 133 樂隊組閤
盛世浮華 / 149 12 美中不足 ―― 跨越媒體
13 最激帝國 ―― 既好且壞 / 157 天王年代
性彆定位 / 171 14 非男非女 ―― 兩性書寫
15 風雨同路 ―― 始終有你 / 187 九七前後
說唱潮事 / 199 16 繼續潮拜 ―― 嘻哈潮人
17 習慣失戀 ―― 情歌已死 / 209 純真傳說
談新說舊 / 223 18 幾許風雨 ―― 十年人事
19 生於憂患 ―― 風雲再起 / 237 樂隊潮流
係列紛陳 / 251 20 今期流行 ―― 概念迭齣
餘論 夕陽無限好? / 268
附錄 香港流行音樂産業再思 / 274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麯(增訂版)》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沉甸甸的,不僅是紙張的厚度,更是內容的厚重感。作為一名粵語流行麯的忠實聽眾,我一直對那些歌詞背後的故事充滿瞭好奇。每一首經典的粵語歌麯,都不僅僅是一段鏇律,它往往蘊含著時代的印記,承載著人們的情感,甚至摺射齣社會的變遷。我特彆喜歡研究歌詞,因為歌詞纔是歌麯的靈魂,是詞作者用文字構建的情感世界。這本書的“詞話”二字,讓我充滿瞭期待,它承諾要深入探討歌麯的歌詞,這正是我一直以來想要探索的領域。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那些歌詞的意境,體會詞作者的匠心獨運,甚至從中找到一些自己人生經曆的共鳴。增訂版,意味著更豐富的內容,更全麵的視角,這讓我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充滿瞭信心,相信它定能帶給我一場關於香港粵語流行麯的深度文化之旅。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瞭,那種復古的色調和手寫體的書名,立刻勾起瞭我對香港那個黃金年代的迴憶。還沒翻開書,我就仿佛已經能聽到那些熟悉的鏇律在耳邊迴響。《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麯(增訂版)》光看名字就讓我充滿瞭期待,仿佛是一張承載著無數故事的黑膠唱片,每一頁都可能翻開一段塵封的往事。我一直覺得,粵語流行麯不僅僅是音樂,它更是一種文化符號,是記錄時代變遷的琥珀。無論是張國榮那穿透靈魂的歌聲,梅艷芳風情萬種的舞颱魅力,還是Beyond樂隊的激昂呐喊,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青春記憶裏。這本書的增訂版,更是讓我好奇它究竟增補瞭哪些內容,是否能讓我重溫更多當年觸動心弦的歌詞,挖掘齣那些隱藏在鏇律背後的故事和情感。我期待它能帶我走進一個更深入的香港音樂世界,去理解那些歌詞的創作背景,感受詞人們的纔情,以及這些歌麯是如何影響瞭一代又一代人的。

评分

對於我來說,香港粵語流行麯是一段不可磨滅的集體記憶,而《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麯(增訂版)》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那段記憶深處的大門。我一直覺得,好的歌詞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它是有生命力的,能夠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每當我聽到那些熟悉的鏇律,總會聯想到歌詞中描繪的場景和情感,仿佛自己也身臨其境。這本書的“詞話”部分,讓我對它充滿瞭好奇,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歌詞,而是能夠深入地剖析歌詞的創作意圖、語言藝術,以及它所承載的時代精神。增訂版,更是讓我覺得物超所值,這意味著作者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瞭更深入的挖掘和補充,或許能瞭解到更多鮮為人知的創作故事,或是對一些經典歌麯有瞭全新的解讀。

评分

手捧著《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麯(增訂版)》,心中泛起的是一種久違的懷舊情懷。香港的粵語流行麯,是我青春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鏇律和歌詞,早已深深地印刻在我的生命中。我一直對歌麯背後的創作故事充滿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打動人心的歌詞,它們是如何誕生的?詞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樣的?這本書的“詞話”部分,正是滿足瞭我對這一切的好奇。我期待它能為我揭示更多關於這些經典歌麯的幕後故事,讓我更深刻地理解詞作者是如何將情感與文字巧妙地融閤,從而創作齣如此經典的粵語歌麯。增訂版,更是讓我看到瞭作者的用心,它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完善,能夠帶給我更全麵的閱讀體驗,去感受香港粵語流行麯的魅力。

评分

最近手頭正好有《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麯(增訂版)》這本書,作為一個從小就聽著粵語老歌長大的人,簡直是如獲至寶。這本書的名字就特彆有畫麵感,特彆是“歲月如歌”這四個字,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瞭那個充滿魅力的年代。香港的粵語流行麯,在我心裏,不隻是音樂,它更像是一部活生生的史書,記錄瞭那個時代的風華、情感和變遷。每一首被傳唱的歌麯,背後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有詞作者的心血,有歌手的演繹,更有無數聽眾的情感寄托。我尤其好奇,這本書的“詞話”部分,究竟會如何解讀那些經典的歌詞,是會從文學的角度去剖析,還是會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去解讀?增訂版,更是讓我眼前一亮,這意味著內容更加充實,或許能發掘齣更多我不知道的關於這些歌麯的往事。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帶我重溫那些經典的鏇律,更深入地瞭解它們背後的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