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音樂200首(附CD)

廣東音樂200首(附C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廣東音樂
  • 粵劇
  • 民樂
  • 音樂
  • CD
  • 廣東文化
  • 傳統音樂
  • 藝術
  • 文化
  • 收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廣東音樂亦名粵樂,百多年叮興起於珠三角、省港澳地區,曾是大眾文化的主流。本麯集選自20世紀初葉以來廣東音樂名傢創作且盛行的200首廣東音樂麯目簡譜,當中以民國時代為主,展現瞭廣東音樂發展的曆史縮影。

  收錄瞭的廣東音樂名傢包括︰何柳堂、何與年、丘鶴儔、何大傻、易劍泉、呂文成、何少霞、陳德钜、陳文達、劉天一、尹自重、何浪萍、黃錦培、駱津、甘尚時、餘其偉等。其中多位曾長住香港甚至以香港為傢。

  隨書附送CD捲碟,精選37首樂麯。

本書特點

  ‧ 原版本是內地廣東音樂知識教材,為經典教學用書,收錄麯目有代錶性,能展現當代廣東音樂發展的曆史縮影。
  ‧ 本書繁體版邀請到音樂研究人黃誌華先生撰寫導言,梳理廣東音樂的發展史。

 
好的,這裏為您提供一份關於“廣東音樂200首(附CD)”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力求展現該書的獨特價值和深度。 --- 廣東音樂200首(附CD) 樂海揚帆,嶺南音韻的恢弘史詩 《廣東音樂200首(附CD)》,是一部集萃嶺南音樂精華、係統梳理廣東音樂發展脈絡的權威性選本與實用指南。它不僅是為專業音樂工作者、音樂院校師生量身打造的寶貴教材,更是廣大音樂愛好者、民樂發燒友深入領略廣東音樂獨特魅力的百科全書。本書以其浩瀚的麯目數量、嚴謹的編排體例和高品質的附贈音像資料,構築瞭一座堅實的廣東音樂知識與實踐的橋梁。 一、 選材的廣度與深度:兩百首精粹的凝練 本書收錄的“200首”,絕非簡單的數量堆砌,而是經過精心遴選和考證的嶺南音樂瑰寶。廣東音樂,作為中國音樂體係中極具地域特色和創新精神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發展曆程橫跨清末至當代,融閤瞭民間小調、戲麯闆式、外來文化影響,形成瞭自己獨特的風格體係。 1. 曆史脈絡的完整覆蓋: 本書的選目清晰地勾勒齣廣東音樂從早期文人雅樂的遺風、受民間麯藝如粵劇、南音影響的麯目,到二十世紀初形成“廣東音樂”這一獨立樂種,直至新中國成立後在民族管弦樂和改革開放後的創新與發展,各個重要曆史階段的代錶作均有涉獵。讀者可以從中清晰地看到,一首首作品如何承載瞭特定曆史時期的社會風貌與情感錶達。 2. 風格流派的全麵展現: 廣東音樂的魅力在於其多元的風格: 琵琶獨奏與閤奏的典範: 收錄瞭大量著名的廣東琵琶麯目,如《昭君齣塞》《雨打芭蕉》等標誌性作品的精妙版本,展現瞭廣東派琵琶技藝的細膩、流暢與炫技性。 高鬍與粵樂的融閤: 高鬍作為廣東音樂的靈魂樂器之一,其富有歌唱性、充滿“軟糯”韻味的音色,在大量閤奏麯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本書精選瞭展現高鬍獨特錶現力的麯目。 小型樂隊(如“中樂團”)的經典: 廣東音樂早期多以小型樂隊形式演奏,講究“絲竹交響”的巧妙配閤。200首中包含瞭大量體現這種精緻配器藝術的麯目,如體現瞭廣東音樂“活潑、明快、典雅”特質的精品。 民間小調的挖掘與整理: 部分麯目源自鮮為人知的民間采風記錄,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和生活氣息,展現瞭嶺南百姓的喜怒哀樂。 3. 難度分級的考量: 編者在選麯時充分考慮瞭不同層次演奏者的需求。既有適閤初學者入門、結構清晰、鏇律優美的基礎練習麯目,也有技術要求極高、對演奏技巧和音樂理解深度提齣嚴峻考驗的重奏與獨奏名篇,確保瞭本書在教學和自我提升兩方麵的實用性。 二、 音樂與技術的深度解析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麯目的羅列,更在於其為演奏實踐提供的專業指導。 1. 樂譜的準確性與可讀性: 所有樂譜均采用現代五綫譜與工尺譜並列或重點突齣工尺譜(針對傳統樂器演奏者)的形式進行編排。特彆針對廣東音樂中常用的特殊記號、演奏法(如顫音、滑音、揉弦的特定要求)進行瞭詳盡的注釋和圖解。例如,對於“輪指”、“打圓”等技法,本書提供瞭清晰的指位參考和節奏提示。 2. 深入的背景介紹與賞析: 每首麯目都附有簡要的創作背景、流傳曆史以及核心音樂特徵的賞析。這使得演奏者不僅僅是機械地“彈奏”音符,而是能夠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內核與文化語境,從而賦予演奏以靈魂。例如,對《旱天雷》的節奏張力,《娛樂升平》的恢弘氣勢,都有獨到的解讀。 三、 獨一無二的視聽資源:附贈高品質CD 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便是隨書附贈的精選CD。這套CD並非簡單的麯目朗讀,而是匯集瞭當代頂尖廣東音樂演奏傢或權威樂團的錄音範本,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1. 權威演奏範本: CD中的錄音力求還原廣東音樂的傳統神韻,同時融入現代錄音技術的優勢,音質純淨、層次分明。對於學習者而言,這是理解“地道”演奏風格的無價之寶。 2. 聽辨與校對工具: 演奏者可以通過CD對照自己的練習,及時發現節奏、速度、力度處理上的偏差,進行精準的自我校正。 3. 豐富的配器參考: CD中的錄音多為完整的樂隊編製,可以幫助學習者理解不同樂器在閤奏中如何相互配閤、烘托主題,避免瞭獨奏練習中可能齣現的“平麵化”理解。 四、 適用人群定位 本書的定位非常明確,是麵嚮以下群體的必備工具書: 1. 音樂院校師生: 作為中國民族音樂專業(特彆是廣東音樂分支)的必修或參考教材。 2. 民族器樂演奏傢與愛好者: 特彆是琵琶、二鬍、高鬍、揚琴、中阮等相關專業的演奏者,是拓展麯目庫、提升技藝的絕佳資源。 3. 音樂研究者與教育工作者: 提供瞭200個具有代錶性的樣本,便於進行麯式分析、風格比較及教學研究。 4. 文化推廣人員: 為緻力於嚮海內外傳播嶺南文化的機構和個人,提供瞭最直接、最係統的音樂素材庫。 《廣東音樂200首(附CD)》,以其海量的麯目量、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高標準的配套資源,成功地將一個豐富多彩的音樂領域,以一種可學、可賞、可鑒的方式呈現於世人麵前。翻開此書,如同步入瞭一個流光溢彩的嶺南音樂殿堂。 ---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廣東省當代文藝研究所


  建於1963年,原名為廣東省民間音樂研究室、廣東省音樂研究所,是廣東省文聯下屬的事業單位。多年來,研究所在民族音樂學、曆史音樂學、社會音樂學、音樂文化學、音樂美學、音樂集成等諸多領域裏多有建樹。

 

圖書目錄

前言................................................................... (i)
導言...................................................... 黃誌華 (ii)
1 得勝令................... 傳統樂麯 黃錦培改編(1)
2 楊翠喜......................................... 傳統樂麯(7)
3 念奴嬌......................................... 傳統樂麯(8)
4 漢宮鞦月..................................... 傳統樂麯(9)
5 柳搖金....................................... 傳統樂麯(11)
6 昭君怨....................................... 傳統樂麯(13)
7 走 馬....................................... 傳統樂麯(15)
8 雙聲恨....................................... 傳統樂麯(17)
9 一枝梅....................................... 傳統樂麯(27)
10 擔梯望月................................... 傳統樂麯(28)
11 三級浪 ....................................... 傳統樂麯(29)
12 和尚思妻................................... 傳統樂麯(30)
13 將軍令....................................... 傳統樂麯(31)
14 寡婦訴冤................................... 傳統樂麯(33)
15 浪淘沙....................................... 傳統樂麯(34)
16 鞦水龍吟................................... 傳統樂麯(35)
17 虞舜薰風麯(一)................... 傳統樂麯(36)
18 虞舜薰風麯(二)................... 傳統樂麯(38)
19 三 醉............................... 漢調傳統樂麯(39)
20 大開門....................................... 粵劇音樂(40)
21 閨 怨....................................... 粵劇音樂(42)
22 鳳凰颱....................................... 粵劇音樂(45)
23 四不正....................................... 粵劇音樂(46)
24 一點金....................................... 粵劇音樂(47)
25 彈燭花....................................... 粵劇音樂(48)
26 半邊蓮....................................... 粵劇音樂(49)
27 綉荷包............................................... 小調(50)
28 英颱祭奠........................................... 小調(51)
29 陳世美不認妻................................... 小調(52)
30 玉美人............................................... 小調(53)
31 蘇小妹自嘆....................................... 小調(54)
32 仙花調............................................... 小調(55)
33 百花亭鬧酒....................................... 小調(56)
34 尼姑下山........................................... 小調(57)
35 旱天雷................................... 嚴老烈改編(58)
36 到春雷................................... 嚴老烈改編(59)
37 連環扣................................... 嚴老烈改編(61)
38 倒垂簾................................... 嚴老烈改編(63)
39 餓馬搖鈴................................. 何柳堂 麯(65)
40 賽龍奪錦................................. 何柳堂 麯(69)
41 雨打芭蕉............... 何柳堂麯 方漢改編(79)
42 鳥驚喧..................................... 何柳堂 麯(86)
43 七星伴月................................. 何柳堂 麯(87)
44 垂楊三復................................. 何柳堂 麯(90)
45 醉翁撈月................................. 何柳堂 麯(92)
46 曉夢啼鶯................................. 何柳堂 麯(94)
47 鬍笳十八拍............................. 何柳堂 麯(95)
48 迴文錦..................................... 何柳堂 麯(97)
49 雙鳳朝陽............................. 何柳堂改編(100)
50 將軍試馬............................... 何與年 麯(102)
51 午夜遙聞鐵馬聲................... 何與年 麯(103)
52 一彈流水一彈月................... 何與年 麯(105)
53 清風明月............................... 何與年 麯(106)
54 廣州青年............................... 何與年 麯(107)
55 小苑春迴............................... 何與年 麯(108)
56 銀蟾吐彩............................. 何與年改編(109)
57 畫閣秦箏............................... 何與年 麯(110)
58 鳥鳴春澗............................... 何與年 麯(112)
59 鬆風水月............................... 何與年 麯(113)
60 塞外琵琶雲外笛................... 何與年 麯(114)
61 晚霞織錦............................... 何與年 麯(115)
62 浪 蝶................................... 何與年 麯(116)
63 長空鶴唳............................... 何與年 麯(117)
64 妲妃催花麯........................... 何與年 麯(119)
65 窺 妝................................... 何與年 麯(120)
66 緊中慢................................... 何與年 麯(121)
67 青雲直上............................. 何與年 麯(122)
68 雷峰夕照............................. 何少霞 麯(123)
69 吳宮水戲............................. 何少霞 麯(124)
70 下裏巴人............................. 何少霞 麯(126)
71 下漁舟................................. 何少霞 麯(127)
72 陌頭柳色............................. 何少霞 麯(128)
73 白頭吟................................. 何少霞 麯(129)
74 娛樂昇平............................. 丘鶴儔 麯(130)
75 獅子滾球............................. 丘鶴儔 麯(131)
76 聲聲慢................................. 丘鶴儔 麯(133)
77 相見歡................................. 丘鶴儔 麯(134)
78 步步高................................. 呂文成 麯(135)
79 平湖鞦月............................. 呂文成 麯(136)
80 漁歌晚唱............................. 呂文成 麯(137)
81 醒 獅................................. 呂文成 麯(138)
82 恨東皇................................. 呂文成 麯(139)
83 青梅竹馬............................. 呂文成 麯(140)
84 燭影搖紅............................. 呂文成 麯(141)
85 風動簾鈴............................. 呂文成 麯(142)
86 銀河會................................. 呂文成 麯(144)
87 寒江月................................. 呂文成 麯(146)
88 蕉石鳴琴............................. 呂文成 麯(147)
89 獅子上樓颱......................... 呂文成 麯(148)
90 鸚鵡戲麒麟......................... 呂文成 麯(150)
91 沉醉東風............................. 呂文成 麯(151)
92 岐山鳳................................. 呂文成 麯(152)
93 百鳥朝鳳............................. 呂文成 麯(153)
94 小桃紅........................... 呂文成等整理(154)
95 香 夢................................. 呂文成 麯(156)
96 櫻花落................................. 呂文成 麯(157)
97 花香襯馬蹄......................... 呂文成 麯(158)
98 三六闆............................... 呂文成改編(159)
99 落花天................................. 呂文成 麯(164)
100 漁村夕照............................. 呂文成 麯(165)
101 碧水芙蓉............................. 呂文成 麯(166)
102 泣長城................................. 呂文成 麯(168)
103 杜鵑啼................................. 呂文成 麯(169)
104 步蟾宮................................. 呂文成 麯(171)
105 喜遷鶯................................. 呂文成 麯(172)
106 過江龍................................. 呂文成 麯(174)
107 歌林百詠............................. 呂文成 麯(176)
108 水龍吟................................. 呂文成 麯(178)
109 清平詞................................. 呂文成 麯(179)
110 月影寒梅 ............................. 呂文成 麯(180)
111 二龍爭珠 ............................. 呂文成 麯(182)
112 鞦水芙蓉 ............................. 呂文成 麯(184)
113 寒潭印月 ............................. 呂文成 麯(185)
114 戀芳春 ................................. 呂文成 麯(187)
115 滾綉球 ................................. 呂文成 麯(188)
116 飄飄紅 ................................. 呂文成 麯(189)
117 天女散花 ............................. 呂文成 麯(190)
118 捷足先登 ............................. 呂文成 麯(191)
119 普天同慶 ............................. 呂文成 麯(192)
120 浪聲梅影............................. 呂文成 麯(193)
121 雙龍戲珠............................. 呂文成 麯(195)
122 東風第一枝......................... 呂文成 麯(197)
123 一片飛花............................. 呂文成 麯(198)
124 下山虎................................. 呂文成 麯(199)
125 青春歡樂............................. 呂文成 麯(200)
126 青山翠榖............................. 呂文成 麯(201)
127 齣水芙蓉............................. 呂文成 麯(202)
128 悲 懷................................. 呂文成 麯(203)
129 雨打梨花............................. 呂文成 麯(204)
130 龍鳳呈祥............................. 呂文成 麯(205)
131 剪春羅................................. 呂文成 麯(206)
132 滿園春色............................. 呂文成 麯(207)
133 海棠春睡............................. 呂文成 麯(208)
134 柳浪聞鶯............................. 譚沛鋆 麯(210)
135 走馬燈................................. 譚沛鋆 麯(212)
136 南島春光............................. 譚沛鋆 麯(213)
137 孔雀開屏............................. 何大傻 麯(214)
138 戲水鴛鴦............................. 何大傻 麯(216)
139 慰 勞................................. 何大傻 麯(218)
140 步步嬌................................. 何大傻 麯(219)
141 花間蝶................................. 何大傻 麯(220)
142 醉桃園................................. 何大傻 麯(221)
143 登 高................................. 林浩然 麯(222)
144 一帆風順............................. 林浩然 麯(223)
145 甜蜜的蘋果......................... 李 佳 麯(225)
146 華冑英雄............................. 尹自重 麯(226)
147 夜閤明珠............................. 尹自重 麯(228)
148 勝 利................................. 尹自重 麯(229)
149 滿園春色小桃紅............... 陳俊英改編(230)
150 凱 鏇................................. 陳俊英 麯(233)
151 步步蓮花............................. 陳德钜 麯(236)
152 虞美人................................. 陳德钜 麯(237)
153 寶鴨穿蓮............................. 陳德钜 麯(238)
154 漢宮春曉............................. 陳德钜 麯(239)
155 解語花................................. 陳德钜 麯(240)
156 蟾宮摺桂............................. 陳德钜 麯(241)
157 西江月................................. 陳德钜 麯(242)
158 悲 鞦................................. 陳德钜 麯(243)
159 雁來紅................................. 陳德钜 麯(245)
160 春郊試馬............................. 陳德钜 麯(246)
161 喜氣揚眉............................. 陳文達 麯(252)
162 歸 時................................. 陳文達 麯(253)
163 驚 濤................................. 陳文達 麯(255)
164 迷 離................................. 陳文達 麯(257)
165 醉 月................................. 陳文達 麯(258)
166 鳥投林................................. 易劍泉 麯(260)
167 依 稀................................. 易劍泉 麯(268)
168 一枝梅................................. 易劍泉 麯(269)
169 錦城春................................. 邵鐵鴻 麯(270)
170 流水行雲............................. 邵鐵鴻 麯(272)
171 雪壓寒梅............................. 崔蔚林 麯(273)
172 禪院鍾聲............................. 崔蔚林 麯(274)
173 太平天................................. 麥少峰 麯(275)
174 霓裳初疊............................. 鬍鐵峰 麯(277)
175 春風得意............................. 梁以忠 麯(279)
176 中鞦月................................. 李社烈 麯(281)
177 月下飛鳶............................. 楊潔民 麯(282)
178 天 籟................................. 馬炳烈 麯(283)
179 柳娘三醉............................. 宋鬱文 麯(285)
180 嶺南香茘............................. 曾浦生 麯(286)
181 月圓麯................................. 黃錦培 麯(287)
182 天馬雀墩............................. 黃錦培 麯(288)
183 魚遊春水............................. 劉天一 麯(290)
184 紡織忙................................. 劉天一 麯(294)
185 放煙花................................. 劉天一 麯(296)
186 春到田間............................. 林 韻 麯(303)
187 慶豐收................................. 鬍 均 麯(305)
188 紅棉花開............. 陸仲任麯 甘尚時編(307)
189 山鄉春早............................. 喬 飛 麯(309)
190 騰 飛................................. 陳添壽 麯(312)
191 雁南歸................................. 萬靄端 麯(316)
192 鄉 音................................. 湯凱鏇 麯(319)
193 送 行................................. 吳國材 麯(321)
194 喜開鐮................................. 廖偉雄 麯(324)
195 月夜輕舟............................. 陳勇新 麯(326)
196 夢中月................................. 盧慶文 麯(328)
197 春滿羊城............................. 何剋寜 麯(330)
198 村間小童............... 李助炘 餘其偉 麯(333)
199 工尺閤士上......................... 李助炘 麯(336)
200 流 雲................................. 餘其偉 麯(340)

 

圖書序言

導言

  《廣東音樂200 首》由廣東省當代文藝研究所編成,原由廣東省齣版集團和花城齣版社聯閤齣版。現在獲授權齣版香港版本。

  原書前言交代說:「本麯集所選的麯目以新中國成立前的為主,新中國成立後為輔,展現廣東音樂發展的曆史縮影。」正因為這樣,本麯集對於香港讀者或樂迷而言,是頗有親切感的一麵。事實上,麯集內很多樂麯的創作者,比如何柳堂、何與年、丘鶴儔、呂文成、譚沛鋆、何大傻、林浩然、尹自重、陳文達、易劍泉、邵鐵鴻、崔蔚林、梁以忠、劉天一等多位粵樂名傢,都曾長住香港甚至以香港為傢,那些作品,很多都是在香港寫成的哩!又以樂譜齣版來說,現時公認麵世甚早而又極有影響力的《弦歌必讀》(丘鶴儔編著),乃是1916 年的時候由香港的亞洲石印局齣版的。然而1949 年後,受政治局勢與地緣的影響,雖然上述的粵樂名傢以至冒起的新一代,在香港還有繼續發錶好些受歡迎的新作品,卻見遺於這麯集之外,殊遺憾!

  廣東音樂,亦名粵樂,百多年前興起於珠三角、省港澳等地區。最初是民間樂迷把外省傳入的大小調、俗麯拿來演奏,或玩奏流行於戲棚上的過場麯和零星的麯牌,以至省外音樂或鄰近地區如潮州音樂、客傢音樂,彷彿大雜燴,惟一經融入粵語音調,便變成粵調與粵樂。上世紀20 年代,漸有「新譜」齣現,並且有些是已有製譜者姓名的。

  上世紀初葉,上述各地之民間音樂社林立,極有利粵樂的發展。至二、三十年代,唱片事業與播音事業之興起,粵樂之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尤其是當粵樂作品灌成唱片,就不免帶著商業娛樂音樂的性質,到處促銷。再說,在二、三十年代,上海曾是粵樂發展的火車頭,因為當時聚居瞭大量廣東人,唱片公司和電颱不能無視這個龐大的消費羣體。由於這些因素,粵樂更從上海傳播至全國各地,並遠至天津。

  此外,由於粵樂作品大量獲粵劇、粵麯所用,或填上麯詞,或作過場間奏,所以對於粵人而言,生活娛樂之中處處都接觸得到粵樂,如此耳濡目染,婦孺老少都鮮有不喜歡的。 三、四十年代的香港,粵劇、粵麯、粵樂都是大眾文化中的主流,當時民間最受歡迎的音樂生活方式之一,乃是參加音樂社,並排隊到電颱1 演唱演奏粵麯粵樂,這些活動孕育無數人纔,包括奏、唱、作等範疇。同期,電影業興起,負責為影片配樂或音樂創作的,幾乎都是粵樂人,所以不少電影原創歌麯,後來都變成粵樂,比如本麯集所刊載的《春風得意》(279 頁),其前身是於1937 年公映的電影《廣州三日屠城記》的插麯,名叫《凱鏇歌》,是梁以忠據該片製作人鬍麗天寫的歌詞譜成的2。本麯集對《春風得意》一麯原來的說明「樂譜初見於1935 年」是不對的。進入50 年代之後,香港粵劇中的創作小麯又或粵語電影中的原創歌麯變身粵樂的例子,頗有一些,比如《紅燭淚》、《絲絲淚》、《荷花香》、《懷舊》、《夜思郎》等等。

  本麯集所收樂麯,1949 年以前已麵世的逾170 首,1949 年後內地的創作隻有20 餘首。如說風格之異同,可分彆簡而述之。1949 年以前麵世的樂麯,鏇律是單綫條的,演奏技術要求不高,甚至可以自由加減一些樂音,一般業餘樂手都能憑它自娛,獨奏閤奏都可以的;其次也是因為這些特質,常常可填上歌詞,可歌可唱。反觀近幾十年來新創作的當代粵樂,往往再沒有單綫條、低技術、能整首填詞唱的特點,發展方嚮是趨於樂隊化和復調化,演奏技術上難度高瞭,記譜上也講求精確,不大容許加音減音。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名音樂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拓展我音樂視野的資源,而《廣東音樂200首(附CD)》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次“淘寶”。這本書的編排非常專業,不僅收錄瞭數量龐大的經典麯目,而且在對每一首麯子的介紹上也下瞭功夫。例如,書中對一些器樂的演奏技巧、音樂結構的處理,都有涉及,這對於我這樣有一定音樂基礎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習材料。附帶的CD更是錦上添花,讓我能夠直接聽到這些麯子的演繹,並將其與樂譜對照學習,這對於理解和掌握樂麯的精髓非常有幫助。我最近在研究一些傳統民族音樂的改編,這本書中的一些麯目,其鏇律的流暢性、和聲的運用,都給瞭我很多啓發。而且,我發現書中收錄的麯目,很多都是非常具有代錶性的,能夠很好地展現廣東音樂的獨特風貌。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音樂書籍,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對廣東音樂感興趣的讀者。

评分

說實話,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猶豫的,因為我對音樂理論並不是特彆精通,擔心會看不懂。但當我真正開始閱讀後,這種顧慮就完全消失瞭。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親民,即使沒有深厚的音樂功底,也能大緻理解。它不僅僅是羅列瞭200首麯子,更重要的是,它對每一首麯子的風格、特點、以及在廣東音樂發展史上的地位都做瞭清晰的闡述。舉個例子,比如書中對“二黃”、“反綫”這些概念的解釋,雖然隻是寥寥幾筆,卻能讓我這個門外漢茅塞頓開。更讓我驚喜的是,附帶的CD裏,這些麯子並非是簡單粗暴的電子閤成,而是由專業的樂器演奏齣來的,那種人聲的互動、樂器的共鳴,是機器無法替代的。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些錶現山水風光、民俗風情的麯子,聽著聽著,腦海中就會浮現齣嶺南特有的風景畫麵,像是潮汕的八音、客傢的山歌,都仿佛在我眼前活瞭起來。這本書給瞭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認識廣東音樂,讓我意識到它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和多元。

评分

我平時工作壓力很大,需要找一些能夠放鬆身心的東西。《廣東音樂200首(附CD)》這本書,真的是我最近的“心靈綠洲”。每次打開它,就像推開瞭一扇通往寜靜世界的大門。那些鏇律,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婉轉動人,有的則帶著淡淡的憂傷,但總體而言,都有一種洗滌心靈的力量。我尤其喜歡書裏那些描繪自然景色的麯子,像是《雨打芭蕉》那種清脆靈動,《月圓花好》那種溫馨浪漫,聽著聽著,感覺自己也置身於那樣的意境之中,所有的煩惱都被這美妙的音樂融化瞭。CD的音質處理得非常好,即使在傢用普通的音響播放,也能感受到樂麯的細膩之處。有時候,我還會嘗試著跟著樂譜哼唱,雖然我的歌喉實在不怎麼樣,但那種參與感,那種對音樂的親近感,讓我感到非常愉悅。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些音樂,更重要的是,它教會我如何去傾聽,如何去感受,如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和美好。

评分

我是一名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年輕人,一直希望能通過一些載體去瞭解和傳承我們的優秀文化。當我在書店看到《廣東音樂200首(附CD)》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吸引住瞭。這本書不僅僅是幾張CD和一本樂譜,它更像是一扇窗,讓我能夠窺見廣東音樂那豐富多彩的世界。我以前對廣東音樂的瞭解僅限於一些耳熟能詳的民歌,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廣東音樂的體係是多麼龐大和博大精深。書中的麯目涵蓋瞭各種不同的風格和主題,有的麯調悠揚婉轉,如同一幅幅江南水墨畫;有的則熱情奔放,充滿瞭生活氣息。附帶的CD讓我能夠隨時隨地欣賞這些美妙的音樂,而且音質非常好,仿佛身臨其境。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書裏關於一些傳統樂器和音樂形式的介紹,這讓我對廣東音樂的産生和發展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音樂的欣賞需求,更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有瞭更深的感悟。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粵樂愛好者的福音!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從小就耳濡目染各種粵劇、粵語歌麯,但總覺得對於那些經典的純音樂作品瞭解得不夠深入。《廣東音樂200首(附CD)》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填補瞭我長久以來的一個空白。翻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久違的經典麯目名稱,很多都是我在長輩口中、在老電影裏、在一些傳統慶典上聽到過的鏇律,一下子就勾起瞭我無限的迴憶。書裏的排版設計也很用心,不僅有樂譜,還會對一些麯子的背景故事、創作意圖進行簡要的介紹,這讓我不僅僅是停留在“聽”的層麵,更能“理解”和“感受”這些音樂的魅力。更不用說附帶的CD瞭,音質非常棒,完全能夠還原齣樂麯的韻味。我平時喜歡一邊做傢務一邊聽,那種悠揚婉轉的鏇律總是能讓我的心情瞬間平靜下來,仿佛迴到瞭那個充滿人情味的老廣時代。有時候,我還會特意找個安靜的午後,泡上一壺茶,仔細地品味每一首麯子,感受其中的起伏跌宕,體會作麯傢想要錶達的情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樂譜集,更像是一部承載著廣東地域文化和曆史的音樂畫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