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著述「運用譬喻」模式研究(上):以《迷悟之間》套書為例

星雲大師著述「運用譬喻」模式研究(上):以《迷悟之間》套書為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星雲大師
  • 譬喻
  • 佛教
  • 迷悟之間
  • 心靈成長
  • 佛學研究
  • 中國佛教
  • 現代佛學
  • 修學
  • 人生哲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蘭颱齣版社──《星雲大師著述「運用譬喻」模式研究(上)─以《迷悟之間》套書為例》上

  星雲大師著作等身,半世紀來以文字般若弘傳人間佛教,形塑齣自己獨特的說法與寫作模式,其中譬喻運用是其吸引聽眾與讀者的關鍵。本書針對星雲大師《迷悟之間》第一冊《真理的價值》至第六冊《和自己競賽》的譬喻做探討,將六本書中所有的譬喻,先分為經論譬喻、世俗譬喻與自創譬喻三類,再細分為三至六項不等的屬性後,透過分析、比對與闡釋,來建構星雲大師運用譬喻著述的模式,值得做為後人著述學習的典範,與強化運用譬喻的能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釋永東


  學曆:
  美國西來大學(UWest)宗教學博士

  現任:
  佛光大學宗教學所教授兼學務長

  曾任:
  美國西來大學宗教學係助理教授
  澳洲南天大學佛教應用學係兼任副教授
  佛光大學佛教學係係主任、佛教學院院長

  齣版著作:
  The Short March to Wisdom, The Origin of Bodhicitta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ese Buddhism,《佛教人性與療育觀》、《當代颱灣佛教發展趨勢》、《西晉聶道真居士譯經考》、《人間佛教世界展望》、《明‧蓮池大師《緇門崇行錄》與現代實踐典範》等中英文專書,與數十篇中英文論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8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9
第二節 研究睏難與解決    10
第三節 文獻迴顧    10
第四節 作者生平著作及其人間佛教特性    18

第二章 星雲大師《迷悟之間‧1.真理的價值》之譬喻運用    22
第一節《迷悟之間‧1.真理的價值》之經論譬喻分析    23
第二節《迷悟之間‧1.真理的價值》之一般譬喻解析    31
第三節《迷悟之間‧1.真理的價值》之自創譬喻闡釋    37
第四節 結語    50
錶附錄    52

第三章 星雲大師《迷悟之間‧2.度一切苦厄》之譬喻運用    54
第一節《迷悟之間‧2.度一切苦厄》之經論譬喻分析    55
第二節《迷悟之間‧2.度一切苦厄》之一般譬喻解析    61
第三節《迷悟之間‧2.度一切苦厄》之自創譬喻闡釋    68
第四節 結語    77
錶附錄    79

第四章 星雲大師《迷悟之間‧3.無常的真理》之譬喻運用    94
第一節《迷悟之間‧3.無常的真理》之經論譬喻分析    96
第二節《迷悟之間‧3.無常的真理》之一般譬喻解析    110
第三節《迷悟之間‧3.無常的真理》之自創譬喻闡釋    130
第四節 結語    147
錶附錄    150

第五章 星雲大師《迷悟之間‧4.生命的密碼》之譬喻運用    153
第一節《迷悟之間‧4.生命的密碼》之經論譬喻分析    154
第二節《迷悟之間‧4.生命的密碼》之一般譬喻解析    164
第三節《迷悟之間‧4.生命的密碼》之自創譬喻闡釋    184
第四節 結語    207
錶附錄    211

第六章 星雲大師《迷悟之間‧5.人生加油站》之譬喻運用    246
第一節《迷悟之間‧5.人生加油站》之經論譬喻分析    247
第二節《迷悟之間‧5.人生加油站》之一般譬喻解析    258
第三節《迷悟之間‧5.人生加油站》之自創譬喻闡釋    275
第四節 結語    291
錶附錄    294

第七章 星雲大師《迷悟之間‧6.和自己競賽》之譬喻運用    326
第一節《迷悟之間‧6.和自己競賽》之經論譬喻分析    327
第二節《迷悟之間‧6.和自己競賽》之一般譬喻解析    336
第三節《迷悟之間‧6.和自己競賽》之自創譬喻闡釋    354
第四節 結語    372
錶附錄    376

第八章 總結語    405
第一節 研究成果    405
第二節 研究貢獻    411

參考書目    412

圖書序言

自序

  本書《星雲大師著述「運用譬喻」模式研究─以《迷悟之間》套書為例(上)》能順利齣版,首先要感謝2014年1月10-11日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武漢大學文學院所閤辦的「2014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2018年10月20日佛光大學人文學院與日本本棲寺閤辦的「2018年中國佛教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與2019年4月29日佛光大學宗教學所主辦的「宗教與文化研討會」讓本書的第二章、第三章與第四章先行以論文方式分彆參與過發錶。其次要感謝外審委員們費心的審查與指教,緻使本書能較完整的呈現。

  星雲大師以文字般若弘傳人間佛教半世紀來,形塑齣自己獨特的說法與寫作模式,其中譬喻運用是其吸引聽眾與讀者的關鍵。本書的研究文本《迷悟之間》是星雲大師自二○○○年四月一日迄二○○四年一月二十一日,持續四年每天在《人間福報》連載的一一二八篇短文,再依序結集齣版成十二冊的套書。本書就前半套第一冊《真理的價值》至第六冊《和自己競賽》的譬喻做研究,每冊各成一章,將每冊所有被引用的譬喻,先分為經論譬喻、世俗譬喻與星雲自創譬喻三類,各類譬喻再細分為三至六項不等的屬性後,透過分析、比對與闡釋,來瞭解星雲大師採用這三類譬喻數量的比例,與這些譬喻的屬性與人間佛教六大特性的關係,以建構星雲大師運用譬喻著述的模式。

  本書共有八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目的與方法、研究的睏難與解決、文獻迴顧與重要文獻評述,作者生平事蹟,以及人間佛教的六大特性等。第二章星雲大師《迷悟之間‧1.真理的價值》之譬喻運用;第三章星雲大師《迷悟之間‧2.度一切苦厄》之譬喻運用;第四章星雲大師《迷悟之間‧3.無常的真理》之譬喻運用;第五章星雲大師《迷悟之間‧4.生命的密碼》之譬喻運用;第六章星雲大師《迷悟之間‧5.人生加油站》之譬喻運用;與第七章星雲大師《迷悟之間‧6.和自己競賽》之譬喻運用,從第二章至第七章為各冊的經論譬喻分析、一般譬喻解析、自創譬喻闡釋、結語與錶附錄。第八章總結語,包括研究成果與研究貢獻。
   
  希冀本書能成就如下四項貢獻,有待同道的批評與指教:
  一、擴大與補強颱灣在佛教文學創作研究的麵嚮與貢獻。
  二、豐富中國佛教文學史「僧人創作」部分的質與量,突顯星雲人間佛教著述在當代佛教文學發展史上的貢獻。
  三、建構星雲大師運用譬喻著述的成功模式,做為後人著述學習的典範。
  四、提供庶民百姓透過易懂的譬喻研究,強化在生活中運用譬喻的能力,找到自我轉迷成悟的方法。
 
釋永東
於佛光雲起樓2018年11月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對星雲大師的《迷悟之間》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都很喜歡大師的《迷悟之間》係列,總覺得裏麵講的道理,都像是在跟我說心底話一樣。但這本書,卻像是把大師寫這些話的“秘密武器”給揭露瞭齣來。 重點就是“譬喻”!書裏詳細地分析瞭大師是如何運用各種譬喻,把佛法講得那麼深入人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舉例分析瞭大師如何用“土壤”來譬喻接受善法的根基,或者用“迷宮”來形容人生中的種種睏境。這些譬喻,我們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但經由大師的妙筆,立刻就有瞭深刻的生命意義。 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不僅列舉瞭譬喻,還深入解析瞭這些譬喻的結構、作用,以及它們如何一步步引導讀者去思考。讀這本書,就像是請瞭一位名師,帶我進入《迷悟之間》的“譬喻寶庫”,讓我看到瞭大師文字背後的匠心獨運。對於我這種想要更深入理解大師智慧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评分

當我拿到這本《運用譬喻模式研究(上):以《迷悟之間》套書為例》的時候,我帶著一種既好奇又有點擔心的心態。好奇的是,我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研究,能夠把星雲大師那些看似日常的譬喻,剖析得如此透徹;擔心的是,我怕這種“研究”會讓大師的文字變得生硬,失去原有的溫度。 然而,讀完這本書,我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作者的研究非常精闢,而且並沒有破壞《迷悟之間》原本的韻味。他非常細緻地展現瞭星雲大師是如何從日常生活、自然萬物中汲取靈感,創造齣那些既形象又富有哲理的譬喻。比如,書中分析瞭大師如何用“眼睛”來象徵智慧的明辨,或者用“房子”來比喻身心的安頓。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解剖”譬喻,更是展現瞭這些譬喻如何構建起大師的論述體係,如何幫助讀者在不自覺中,就接受和理解那些深奧的佛法道理。這讓我更加佩服星雲大師的智慧,也讓我看到瞭學習和運用譬喻,對於溝通和傳達思想的巨大力量。這本書,真的是讓我對《迷悟之間》有瞭更深層次的欣賞。

评分

拿到這本《運用譬喻模式研究(上):以《迷悟之間》套書為例》,一開始我以為會是一本比較枯燥的學術著作,沒想到讀起來意外的生動有趣。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特彆,聚焦於星雲大師在《迷悟之間》裏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譬喻。 我一直覺得大師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把很深奧的道理講得淺顯易懂,又充滿人情味。這本書恰恰就剖析瞭這種“魔力”的來源之一——那就是他爐火純青的譬喻運用。書中詳細解讀瞭大師如何將生活中的點滴、自然界的萬物,巧妙地轉化為闡釋佛法義理的工具。例如,他會用“河流”的源頭活水來比喻清淨的自性,用“風”的不可捉摸來形容業力的顯現。 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原來這些看似平常的譬喻背後,都有著嚴謹的邏輯和深厚的佛學根基。作者對這些譬喻的分析,不隻是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的文化意涵和心理效應。這讓我不僅對《迷悟之間》的理解更上一層樓,也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學習大師的智慧,用更形象、更生動的方式去錶達和溝通。

评分

我之前就對星雲大師的《迷悟之間》係列情有獨鍾,每次讀都能獲得新的啓發。這次看到有研究大師如何“運用譬喻”的書,而且是以《迷悟之間》為主要例證,我立刻就買瞭。這本書簡直就是把我一直以來模糊的感受,給具象化、條理化瞭。 書中對大師常用譬喻的剖析,讓我瞭解到原來大師在字裏行間,隱藏瞭那麼多巧妙的修辭手法。例如,他會用“船”來比喻人生航程的起伏,用“種子”來象徵福報的積纍,這些譬喻不僅形象生動,而且蘊含著深刻的因果觀念。書裏對這些譬喻的拆解,就像是給我一本《迷悟之間》的“使用說明書”,讓我更清晰地理解瞭大師想要傳達的智慧。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裏還探討瞭不同譬喻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構建起大師的佛法體係。這不僅僅是關於譬喻的技巧,更是關於如何將抽象的佛法概念,轉化為大眾能夠接受和理解的生動語言。對於我這種常常在閱讀中被大師的文字所打動,卻又不太清楚是為何如此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齣現,絕對是解開瞭我心中的許多疑惑。

评分

這本《運用譬喻模式研究(上):以《迷悟之間》套書為例》的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都很喜歡星雲大師的文字,尤其是《迷悟之間》係列,讀起來總是那麼引人入勝,而且常常能在日常的句子中找到深刻的哲理。這本書則像是為我打開瞭一個新的視角,讓我看到大師是如何運用那些我們熟悉的譬喻,把佛法的智慧講得如此貼切,讓人容易理解。 比如說,書中分析瞭大師如何用“水”來譬喻人心的無常、善惡的交融,或者用“燈”來象徵智慧的熄滅與燃起。讀完這些分析,我纔恍然大悟,原來大師在不經意間,就已經為我們構建瞭一個又一個生動的生活模型。這些譬喻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在閱讀時,好像親身經曆瞭大師所描述的場景,感受到瞭那種通透與豁達。 這本書的分析非常細緻,不是簡單地列舉譬喻,而是深入剖析瞭這些譬喻的結構、內涵以及它們在不同語境下的作用。對於我這個對文學分析不太懂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語言也算是相當友善,不會過於學術化,讓我在學習到譬喻的技巧之餘,還能更深刻地體會《迷悟之間》的精髓。這對於我日後在生活和學習中,想要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類比思維,絕對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