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明禪禪觀:迅速證得六種神通與三種明達智慧的方法

通明禪禪觀:迅速證得六種神通與三種明達智慧的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通明禪禪觀齣自於《大方等大集經》,在天颱智者大師後,這個禪法纔開始定名為「通明禪」。「通」是指六種神通,「明」是指三種智明,以智慧來觀察呼吸的齣入,而開啓心眼,徹見無礙,獲得三明六通的境界。

  本書從總論通明禪開始,讓讀者掌握通明禪初禪修證的境界,到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等的修證境界,從通明禪入門到高階的修學方法,及所證得境界,都有完整的教授,幫助讀者以通明禪觀,迅疾證取解脫、具足廣大妙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洪啓嵩/地球禪者


  為國際知名禪學大師。年幼深感生死無常,十歲起參學各派禪法,尋求生命昇華超越之道。二十歲開始教授禪定,海內外從學者無數。

  其一生修持、講學、著述不輟,足跡遍佈全球。除應邀於颱灣政府機關及大學、企業講學,並應邀至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俄亥俄大學,中國北京、人民、清華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復旦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演講。並於印度菩提伽耶、美國佛教會、麻州佛教會、大同雲岡石窟等地,講學及主持禪七。

  畢生緻力以禪推展人類普遍之覺性運動,開啓覺性地球,2009與2010年分彆獲舊金山市政府、不丹王國頒發榮譽狀,於2018年完成曆時十七年籌備的史上最大佛畫—世紀大佛(166公尺X72.5公尺),在藝術成就上,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米開朗基羅」,在修證成就上,被譽為「當代空海」,為集禪學、藝術與著述為一身之大傢。

  曆年來在大小乘禪法、顯密教禪法、南傳北傳禪法、教下與宗門禪法、漢藏佛學禪法等均有深入與係統講授。著有《禪觀秘要》等〈禪觀寶海〉係列及《密法總持》、《智慧成就拙火瑜伽》等〈密乘寶海〉係列,著述超過二百部。
 

圖書目錄

■齣版緣起
■序
■凡例
 
第一章 總論通明禪
一、修法前攝心導引
二、聽聞通明禪法的大眾
三、通明禪釋名
四、明階位次第
 
第二章 通明禪初禪修證的境界(一)
一、遠離五蓋煩惱與具足五支成就
二、觀息如心相
三、觀色如─諦觀身色一如之相
四、觀心如─從心如到如心的境界
五、息、色、心的次第觀察
(一)觀息如
(二)觀色如
(三)觀心如
 
第三章 通明禪初禪修證的境界(二)
一、通明禪欲界定、未到地定的修證境界
二、解明三種世間的現象
三、通明禪根本世間的初禪境界
(一)初證初禪的境界
(二)中證初禪的境界
(三)後證初禪的境界
(四)初禪五支成就的境界
1.覺支
2.觀支
3.喜支、安支與定支
四、通明禪義理世間的初禪證相
(一)、外在的義理世間
1.根本世間的因緣
2.內世間與外國土的相互關聯
3.自身世界與世間政製的對治正理
(二)內在的義理世間
(三)覺、觀、喜、樂、定五支成就的內義
五、通明禪事世間的初禪證相
(一)正見事世間的現象
(二)覺觀等五支的意義
 
第四章 通明禪二禪以上的修證境界
一、二禪的修證境界
二、三禪的修證境界
三、四禪的修證境界
四、空無邊處定的修證境界
五、識無邊處定的修證境界
六、無所有處定的修證境界
七、非想非非想處定的修證境界
 
■附 錄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捲第八

圖書序言



  通明禪與數息觀、十六特勝,都屬於以呼吸為標的修行法。此禪齣自於《大方等大集經》,在《大集經》的捲二十二以下曾述及此一禪法,但未列名稱,在天颱智者大師以前的北國禪師修得此禪,始名為「通明禪」。「通明禪」一稱,其義有二:一、謂修此禪定時,先通觀息、色、心三事,故稱「通」;此定明淨,開心眼,觀一達三,徹見無礙,故稱「明」。二、修此禪定可得神足境、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等六通,又得宿命、天眼、漏盡等三明,故稱「通明」。此中,第二義係因中說果而得名,即其餘禪法也能發六通三明,但不及此禪法利疾,所以唯有此禪稱為通明禪。

  通明禪初始時主要是調練心、息、身三者,使之一如。

  一般數息法是調身、調息、調心,不斷的一心數息,綿綿而數,數到最後入定,但是這與通明禪不同。通明禪首先要使身、心、息這三者達到「如相」,也就是「身如」、「息如」、「心如」,而最後達到「如心相」。

  修習此禪法,須從初發心修禪,即觀息、色、心三事皆無分彆,通體一如。

  觀三事如,必先觀「息如」:即攝心靜坐,調和氣息,一心諦觀呼吸,觀想氣息遍身齣入,如果慧心明利,即能察覺氣息,入無積聚,齣無分散,來無所經由,去無所履涉。雖然明覺,息入齣遍身,觀之如空中風,無有自性,即是觀息如心相。

  次觀「色如」,行者既然已知息依於身,離身無息,即應諦觀身色如。這個色相本來沒有,都是無始以來妄想因緣串習所成,招感今世,地水火風四大,造諸色相,圍此虛空,假名為身。此時應一心諦觀身體之三十六物及四大之相,一一非身,亦非實有,瞭無自性;此時乃察覺無身色可得,即達色如之境。

  再觀「心如」時當知:由於有心識的緣故,而有身色,此身來去動轉。如果無心,誰能瞭彆色相?色相又因誰而生?因此仔細諦觀此心,發覺此心乃是藉因緣而有,所謂「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生滅迅速,不見有住處相貌,但有假名,而假名亦空,即達心如。

  接著觀察呼吸時,察覺息不可得,以其來去無常,瞭無自性,連色、心空寂,因為三法本不相離,色、心亦復如是。如息、色、心三事瞭不可得,即不得一切法。

  色、息、心三者和閤,能生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諸法。使諸有情領受眾苦煩惱,産生善惡行業,往來六道輪迴,流轉不息。若能瞭知此三事本來無生,則一切諸法本來空寂;如此,則為修習如心之相。

  修此禪法要動靜一如,在行、住、坐、臥之中,都能保持明淨。

  另外,數息觀在未到地定時,心眼觀察不到我們的身心,在十六特勝的未到地定會看到我們的內髒三十六物,而在通明禪裏的未到地定不隻看到裏麵的內髒,連內髒組織皮的薄膜也會看得到。所以不隻能看到心髒而已,心髒裏麵的每一個組織,每一個瓣膜都可以看到。不隻能看到我們的皮膚而已,連皮膚一層一層的膜都十分明晰。

  剛開始我們會觀察到身體的內髒,感覺到十分不淨,在此能會通於「不淨觀」。再來更深刻一點,連裏麵的蟲、細菌都看得到,甚至可以看到它們在體內的活動。修習到這種程度,有時候會聽到它們的語言,也懂得它們的含意,轉而通達一切眾生的語言,那時就可以跟動物講話瞭,之後整個身心會像璃一樣,完全清淨。

  在通明禪的修證中,有一般的行人,有修四聖諦的聲聞行者,會悟覺四聖諦,通達正道諦。有些是修緣覺的行者,能通達緣起。另有修習菩薩行者,通身會淨如璃,毛孔現佛,得菩薩三昧。

  所以,不同見地與發心的行者,修習此禪,所得到的證相亦不相同,這是修習此禪觀的人應當瞭知的。

圖書試讀

通明禪法齣自《大集經》,是以慧觀為中心的禪法,原本它並沒有特定的名目,也沒有固定的名稱,通明禪法雖然和數息法相應,但是在內容上又有特彆的不同,所以後來就彆立「通明禪」之名。
 
傳說在《華嚴經》中有這個名目。在《六十華嚴經》捲四十八、五十五、五十八與五十九,都有這個名稱。智者大師認為在《大集經》中有所謂「寶炬陀羅尼」,就是這個禪法。《請觀音經》中有觀心脈、數息者,也被認為是這個禪法的延續。通明禪的立名因緣是曆代傳授而來的,所以我們應當皈命修習通明禪的曆代行者。
 
一、修法前攝心導引
 
在講說通明禪法之前,大傢先打坐攝心。之前學過通明禪的人就用通明禪攝心,如果沒有學過的人可用數息觀,一呼一吸算一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看著它齣入,看著它進入,不必隨著它去,隻要數著、看著就好。用隨息者就不用數數字,隻要看著呼吸進入身體裏麵,進─,齣─,都是無常變化。
 
不管大傢用什麼方法,我們先利用這段時間把心攝住。現在請大傢上座,身心放鬆,選擇一個禪觀作為攝心的方便。
 
在經過靜坐攝心之後,我們現在開始講授通明禪禪觀。
 
通明禪是一個很廣大的法門,希望大傢心能如空,宛若虛空一般廣大不壞的寶瓶,像璃一般,像金器、銀器般,能夠將通明禪的大海海水,完全受持。以下就來介紹通明禪。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