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大眾文化比較

兩岸大眾文化比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兩岸文化
  • 大眾文化
  • 文化比較
  • 文化研究
  • 社會文化
  • 文化認同
  • 傳播學
  • 中國文化
  • 颱灣文化
  • 文化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共分為電影篇、音樂篇、戲麯篇和兩岸綜藝節目等四個部分。在各篇中,作者群以橫嚮比較及縱嚮梳理進行書寫,既闡述其差異,又明瞭其共性,在精準的闡述中,提齣瞭自己的獨特見解。

  本書在對兩岸電影、音樂、戲麯和綜藝進行比較時,緊扣兩岸各自所處的時代背景立論,既有對各個藝術門類在不同背景下發展的不同之處的比較,也有基於共同文化淵源與背景相似點的共性歸納;既有對各個藝術門類經典作品的分析比較,又有對相關藝術活動規律與特點的縱深挖掘。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對兩岸大眾文化的發展與異同有較為清晰的瞭解。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 言

第一篇 電影篇
第一章 大眾文化視野下的兩岸電影/002
第一節 各個時期兩岸電影的發展/003
一、曆史的開端/003
二、早期的探索(1905~1945)/004
三、形式的各異(1950~1976年)/006
四、迅速的發展(1977~1995年)/011
五、嶄新的挑戰(2000年以後)/015
第二節 兩岸電影類型比較/019
一、武俠類型比較/020
二、喜劇類型比較/025
三、鄉村(土)類型比較/033
四、愛情類型比較/040
第三節 兩岸電影的現狀與思考/050
一、大陸電影現狀分析/050
二、大陸電影現狀的思考/054
三、颱灣電影的現狀與思考/057
第四節 兩岸電影的交流與閤作/063
一、閤作趨熱/064
二、閤作之道/066
三、著眼新人/067
結  語/068

第二章 兩岸電影大師的身影/070
第一節 颱灣影人/070
一、光影詩人侯孝賢/070
二、知性哲人楊德昌/082
三、文化行者李安/091
第二節 大陸影人/104
一、光榮與夢想:陳凱歌/104
二、跨界與轉型:張藝謀/116
三、刀刃上的舞者:馮小剛/128

第三章 兩岸電影節漫談/140
第一節 金馬奬的曆史/140
一、代錶本土精神的初創時期/142
二、代錶新浪潮精神的鼎盛時期/145
三、在睏境中尋求發展的艱難時期/148
第二節 金馬影帝與影後/151
一、金馬影帝的風采/151
二、金馬影後的故事/156
第三節 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曆程/163
一、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由來/163
二、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發展曆程/168
第四節 金雞百花影帝與影後/175
一、影帝風華/175
二、影後風采/183

第二篇 音樂篇
第一章 大眾文化視野下的流行音樂/192
第一節 兩岸流行音樂發展的各個階段/192
一、早期的兩岸流行音樂/192
二、兩岸流行音樂的崛起階段/195
三、90年代至今——繼續前進的兩岸流行音樂/197
第二節 兩岸流行音樂的比較/200
一、兩岸流行歌麯的發展軌跡不同/200
二、兩岸流行歌麯的差異/202
三、形成差異的原因/204
第三節 兩岸流行音樂的交流與閤作/205
一、兩岸流行音樂的交流曆程/205
二、兩岸流行音樂未來的閤作交流之道/207
第四節 兩岸流行音樂的現狀與思考/209
一、流行音樂的走嚮/210
二、流行音樂找尋的光明之路/211

第二章 兩岸流行音樂人及比較/214
第一節 颱灣音樂人/214
一、記憶中的歌聲:鄧麗君、羅大佑、李宗盛/214
二、颱灣音樂新生代:周傑倫、蔡依林/235
第二節 大陸音樂人/246
一、歌壇常青樹:崔健、劉歡/246
二、校園民謠的代言人——老狼、高曉鬆/258
三、實力唱將:那英、孫楠/266

第三章 兩岸流行音樂大奬漫談/272
第一節 颱灣金麯奬/272
一、金麯奬的曆史/272
二、金麯奬的由來/272
三、金麯奬的現狀/273
第二節 大陸音樂盛典:中國歌麯排行榜/274
一、中歌榜創建簡史/274
二、中歌榜的成長曆程/276

第三篇 戲麯篇
第一章 世代傳承的戲麯/280
第一節 兩岸戲麯的發展曆程/280
一、大陸戲麯的發展進程/280
二、颱灣戲麯的發展曆程/284
第二節 兩岸戲麯種類/287
一、大陸戲麯種類/287
二、颱灣戲劇種類/297
三、兩岸戲麯一脈相承/230
第三節 兩岸戲麯的現狀與思考/303
一、大陸戲麯現狀分析/303
二、大陸戲麯現狀思考/304
第四節 兩岸戲麯的交流與閤作/307
一、歌仔戲的兩岸情緣/307
二、兩岸京劇交流/309

第二章 戲劇名傢和戲麯節漫談/312
第一節 大陸戲麯名傢/312
一、京劇「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312
二、頭牌京劇老生:於魁智/315
三、豫劇皇後:常香玉/317
第二節 颱灣戲麯名傢/319
一、布袋宗師:黃海岱/319
二、梅派在颱再傳弟子:魏海敏/321
三、颱灣歌仔戲天王:楊麗花/322
第三節 戲麯節漫談/323
一、中國戲劇梅花奬/323
二、電視戲麯蘭花奬/324

第四篇 兩岸綜藝節目
第一章 兩岸綜藝節目發展曆程/326
第一節 颱灣綜藝節目發展曆程/326
一、初露鋒芒的電視綜藝/326
二、形態各異的電視綜藝/328
三、創新求變的電視綜藝/330
第二節 大陸綜藝節目發展曆程/331
一、以綜藝節目為主的階段/332
二、以遊戲節目為主的階段/333
三、以益智節目為主的階段/334
四、以真人秀為主的階段/335
五、以版權引進節目為主的階段/336

第二章 兩岸經典綜藝節目介紹與比較/337
第一節 大陸綜藝節目的代錶/337
第二節 大陸經典綜藝節目介紹/338
一、永遠不敗的收視王牌——《快樂大本營》/338
二、迅速崛起的娛樂新貴——《天天嚮上》/341
第三節 颱灣綜藝節目的代錶/344
第四節 颱灣經典綜藝節目介紹/345
 

圖書序言

序言

  大眾文化(mass culture)是一種可復製的模式化、批量化、類像化、平麵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態,其根植於大眾社會,以大眾傳播媒體為載體,並以大眾為對象,既娛樂大眾又發揮社會整閤功能、動員功能、教化功能,真實地反映同時代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品位等。由於社會製度、隔海相望等原因,颱海兩岸大眾文化的差異不言而喻,但異同之所在卻少有人研究。

  基於此,趙淑梅博士等對颱海兩岸大眾文化進行係統探索,並撰寫《兩岸大眾文化比較》。本書共分電影篇、音樂篇、戲麯篇和兩岸綜藝節目等四部分,在各篇中,既有橫嚮比較又有縱嚮比較,既闡述其差異又明瞭其共性;在以發展觀視角下的精準闡述中,提齣自己的獨特見解。電影篇中,首先對兩岸電影文化的發展進行比較,繼以從武俠類型、喜劇類型、鄉村(土)類型和愛情類型等角度比較電影文化在各個方麵的異同;在此基礎上,對兩岸電影文化的現狀進行分析,提齣各自存在的問題及其應該作為的方嚮;同時,對兩岸電影大師進行介紹並係統闡述他們的藝術特長,如颱灣影人侯孝賢、楊德昌、李安等和大陸影人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等;在介紹兩岸電影節中,既簡要勾勒金馬奬、金雞百花奬,又扼要介紹兩岸影帝、影後,漫閱之,兩岸影帝、影後的風采躍然紙上。迄今,兩岸電影在閤作中取得許多發展,如何在發展中共贏,成為電影人麵對的重要問題,而本書從閤作趨熱、閤作之道、著眼新人方麵提齣瞭獨到觀點。在音樂篇中,從流行音樂方麵闡述兩岸文化的異同;在勾勒流行音樂發展軌跡中,挖掘兩岸文化的差異,深度探討二者差異的根本原因;從敘述兩岸流行音樂的交流與閤作曆程中,提齣兩岸流行音樂未來的閤作交流之道,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思考,挖掘流行音樂的發展方嚮;在漫談兩岸流行音樂大奬中,對兩岸音樂人進行介紹,並對其獨特風格進行經典評價。在戲麯篇中,既闡述兩岸一脈相承戲麯的發展曆程,又對其種類進行細說:既有戲麯的現狀分析又有現狀思考;在描繪戲麯大師中,經典點評大師們的藝術特色;更有對中國戲劇梅花奬、電視戲麯蘭花奬等戲麯節的娓娓道來。在兩岸綜藝節目中,簡單述評兩岸綜藝節目的發展曆程,對兩岸經典綜藝節目本身內容與形式的介紹對比,使得其藝術特色一覽無餘。

  未曾看到《兩岸大眾文化比較》書稿時,被要求撰序是頗感忐忑的,但當很榮幸地第一時間通覽書稿後,欣然撰之。我並非專業於該課題,但通覽時,卻根本不曾感覺到艱澀難懂,很是為其在「通俗易懂、言簡意賅」之筆法中溶融新穎見解所憾,故謹以記之。

張鼕梅
2014.10.16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