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在「性」福裏蔓延
「颱灣性諮商之母」最新力作
夫妻/伴侶感情再好,對於不知不覺産生的性問題常不知怎麼溝通,也很難瞭解這些問題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以緻讓小事變成大危機!本書作者為資深婚姻諮商專傢、性教育師/性諮商師雙認證,且長期擔任多傢雜誌情愛婚姻專欄作傢,書中清楚點齣伴侶可能麵臨的性愛問題,並提齣解方,讓伴侶生活有愛無礙!
本書所探討與處理的主題,包括瞭性焦慮、性主動、性幻想、性癖好、自慰、處女情結、性情趣、性迷思、性健康等,每一個案例都是作者在婚姻與性諮商經驗中所精煉齣來的經典代錶作,相信讀者在閱讀之後,從寫實但又引人入勝的情節中,能有所體會與啓發,自學婚姻性愛的秘訣與問題解決之道。
用信任重燃愛與性
伴侶外遇,總會傷害到無辜的一方。隻是,當彼此還有心、還想要挽迴,請好好對話,讓關係的暖度迴流。
〈案例一〉
我會外遇,是她造成的 戀愛時,我們就說好尊重彼此的信仰,所以並沒有發生婚前性行為。沒想到婚後,她保守到不行,換衣服不能看、白天不能抱抱親熱;晚上也包得緊緊的,每次都要費好大勁纔能脫下她的衣服,做完愛馬上穿迴去。還有,行房時絕對不齣聲,所以我無法知道她的感覺。感覺上我在唱獨角戲,真沒趣!
兩年前齣差時邂逅A女,她熱情奔放,呻吟浪聲與全身蠕動,令我享受到美好性愛,讓我沉淪其中,後來被太太抓姦而斷絕婚外情。太太雖然原諒我,但不再讓我碰她,老是說我髒。我忍不住求歡,她就冷嘲熱諷說我是色鬼。我忍受箭在弦上的痛苦,也會反唇相譏她不是女人。
我覺得太太是僞善的教徒,她有什麼權利定我的罪?目前性生活是零,夫妻關係僅靠兩個小孩在維持,我想要有外遇,更想離婚,但想到孩子就不忍心。我曾經邀請她一起去做諮商,卻遭到拒絕,她說是我的問題、我的錯,關她什麼事!
再這樣下去,我要怎麼辦?
〈案例二〉
他隻是在幫自己的外遇找藉口 八年婚姻中,先生外遇兩次,我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兩次我都按兵不動、不吵不鬧,他也迴到我身邊。第二次外遇後,我嚴正要求他一起去做婚姻諮商,這纔知他外遇的原因與他的不快樂和沒信心有關。他在諮商師麵前信誓旦旦地說會比以前更愛我,因為我對他婚外情的事件處理得很好。
我是真心愛他也不想離婚,但最近愈想愈多,婚姻裏,我是快樂的,那他為什麼不快樂?我這麼愛他,他為何沒信心?是找藉口外遇吧!
於是,我變得很不想讓他親近,無數次拒絕他的求歡。他也開始對我臭臉相嚮。那陣子跟他做愛時,總是想到他曾經進入其他兩個女人的身體,我很難將那兩個女人的影像自腦海中清除,好痛苦呀!
我並不想隻是為瞭孩子而留在婚姻中,卻又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你應該這樣做〉
外遇,嚮來不是單方麵的問題 兩個案例中,主訴者都自認是受害人,一個是渴求性生活美滿,一個痛恨先生外遇;而且都想離開婚姻,也都因為孩子而躊躇徬徨。問題的本質相似,但各自的心境和心理需求卻不同。
在第一個案例中,太太性觀念保守且是教徒,做先生的早就知道,實在不應該怪罪她,而是要和她多談性說愛,引導她正確的性愛感情觀,體驗身體的感受,並享受性愛。
華人的性生活大多隻做不說,還各想各的,很難有精神肉體契閤的境界。太太原以為順從先生的求歡便是盡到責任,但先生一直都不滿足,隻是她不知道。
太太認為外遇就是汙點,雖然嘴裏說寬恕,自己卻開始鑽牛角尖。其實她何嘗不想與先生親熱,隻是她受傷瞭,防衛心高築,而且不知道要如何將內心的熱情與渴望錶達齣來。所以,先生不能以為斷瞭婚外情就沒事瞭,更不可以認為太太是僞善的教徒,她隻是覺得自己沒做錯事,為什麼要受這些苦;她沒有覺察到自己也需要改變,無論是觀念或行為。
婚姻畢竟是兩個人的事,先生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與太太多溝通談心,雙方有共識地一起努力,婚姻關係纔能改善,美好的性生活纔有希望。
太太拒絕諮商,先生還是可以先找婚姻諮商師談談,學習如何與太太展開日常生活的溝通,如何錶達對她及孩子的愛,並主動談自己的外遇,請求太太藉由上帝的力量來原諒與接納。試著用宗教的言語來談,她會比較聽得進去。另外,也可以找太太所屬教會的牧師幫忙做婚姻協談,她可能比較不會抗拒。總之,先生要先做一些努力讓太太能夠看見。
一起麵對,重新打造有情有性的健康關係 至於第二個案例,先生外遇,太太不吵不鬧,於是先生倦鳥知返且真心對待。隻是,他以為從此沒事,但其實兩次外遇,早就在太太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她感到委屈、孤單,那兩個女人的影像總是浮現腦海中讓她很痛苦。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夫妻對談,先生傾訴外遇的心境與事後的悔悟與歉意,並以愛意邀請太太一起趕走那兩個女人的陰影,讓婚姻重見陽光。
當太太獲知先生外遇,必定半信半疑,所以沒有抓狂,可是當先生在諮商室坦承婚外情,並且說齣自己的不快樂、沒信心時,已經是把自己的問題轉移到太太身上。不快樂、沒信心,到底是藉口,還是個人問題,抑或是夫妻間互動不良……?想著想著,太太纔開始感到受傷、不甘心與痛苦。
先生外遇已經深深影響到婚姻關係,而太太的任何選擇也會影響婚姻,所以一定要深思熟慮。太太不妨先冷靜一段時間,或者迴娘傢住一陣子,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她必須停止「理性」看待先生外遇,誠實麵對有問題的婚姻關係,承認自己是脆弱、憤怒且傷心的。先整治自己的情緒,再尋求重建婚姻關係。
「信任」也是一種選擇。她可以用「信任」來建立與先生的忠誠關係,告訴先生自己想要的,也聽聽他的迴應與承諾。同時也可以要求先生先去做個人諮商,整理他的不快樂、沒信心。
這位先生看起來是有誠意要迴到婚姻中,太太可以給他一個機會,這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但是,先生必須有所作為來證明自己值得被信任。要能夠讓太太感覺到真誠的關懷與愛意,信任感纔會産生。
一般來說,婚外情被發現後再迴到婚姻裏,最睏難的就是性愛。夫妻倆得重新來過,把對方當成新認識的異性,從朋友做起,然後談情說愛,再慢慢進入性愛。而不是外遇一方帶罪迴傢,卻要對方一筆勾銷;不能用一方是聖人、一方是罪人的不平等關係來相待。
夫妻兩方都有責任重建婚姻關係,太太不能我行我素,或是以性生活來要脅或懲罰,她必須從自我的桎梏中解放,重新認識性。先生也要引導太太去認識性親密的意義與本質,讓她瞭解這世界上跟自己最親密的人,是同床共枕、同甘共苦的配偶,所以,不論肉體或精神上都應該契閤。
外遇後,夫妻都會害怕碰觸敏感議題,但是愈不碰觸,心中的死結就會愈大,阻礙親密的恢復。所以,兩人可以一起去做婚姻/性諮商,就日常互動、外遇、受傷、寬恕和心靈交流、恢復性愛等議題,經由婚姻諮商師的引導、介入及調停,敞開來談,再以清空的心重新談戀愛;有瞭愛的流動,自然引發情慾,再進入性愛。
本書特色 可讀性──本書故事中的問題多是常見且真實的,讀者或許不曾親身經曆,但類似的情節或許就發生在週遭親友身上。作者以說故事的方式陳述每個案例,沒有艱澀的文字,輕鬆讀來能從中獲益良多。
實用性──本書收錄多個常見的伴侶性愛問題,包括:性焦慮、性主動、性幻想、性癖好、自慰、處女情結、性情趣、性迷思、性健康等,每個問題作者都仔細分析,深入探討,讓深受其苦的當事人撇開負麵情緒,看清癥結,並引導解決之道。
專業性──作者為心理學博士、資深婚姻諮商專傢,擁有性教育師/性諮商師雙認證,擔任婚姻諮商師20多年,輔導過無數個案,實務及教學經驗豐富,並長期擔任報紙及多傢雜誌情愛婚姻專欄作傢。
專傢推薦 蕙瑛老師是科班齣身的諮商心理學博士,除瞭在大學教授婚姻諮商和性諮商課程之外,也長期從事相關的諮商實務,是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專傢。她所寫的大眾用書,始終都淺顯易懂,廣受各階層讀者歡迎。事實上,在我的心目中,蕙瑛老師就是颱灣性諮商之母。——鄭丞傑(高醫大醫學係教授、高醫大附醫副院長、颱灣性教育學會榮譽理事長)
探索未知領域:一部關於古代天文與哲學思想的深度研究 書名:星辰的低語:中西方古代宇宙觀的形而上學考察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自古至今,人類如何通過觀察天象來構建其對宇宙、生命乃至存在本身的理解。我們並非關注現代物理學或太空探索的成果,而是將焦點完全鎖定在古代文明的思維框架內,探究那些驅動瞭早期天文學、曆法製定和哲學思辨的核心宇宙模型。 第一部分:東方天穹下的秩序與和諧 第一章:中國古代的“天人閤一”觀與渾天說 本章首先梳理瞭中國古代宇宙觀的基石——“天圓地方”的樸素認知,並著重探討瞭成熟的渾天學說(如張衡的貢獻)如何在觀測實踐中逐步取代早期的蓋天說。我們詳細考察瞭渾天儀的結構、運行原理及其所蘊含的宇宙層級觀念。特彆地,我們將分析“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如何滲透到曆法製定中,例如陰陽五行學說如何被用來解釋星辰的運行規律,以及君王行為與天象之間的“感應”理論在政治哲學中的地位。研究將超越單純的科學史描述,深入探究這種宇宙觀對古代社會結構、倫理規範的深遠影響。 第二章:印度教宇宙論中的時間循環與“大劫” 本章轉嚮南亞次大陸,考察印度教經典(如吠陀、奧義書)中對宇宙的描述。重點在於對時間概念的顛覆性理解——無限的循環時間(Yugas,劫)與綫性時間觀的根本區彆。我們將比對不同教派(如毗濕奴派、濕婆派)對宇宙生成、維持與毀滅過程的描繪,解析“梵天之日”與“梵天之夜”的周期性結構。此外,本書將分析這種循環宇宙觀如何塑造瞭古代印度關於業力(Karma)和輪迴(Samsara)的倫理體係,以及對“解脫”的追求如何與宇宙的宏大尺度相聯係。 第二部分:西方古典世界的理性構建與神聖幾何 第三章:古希臘的完美球體:從畢達哥拉斯到托勒密 本部分聚焦於古希臘文明對宇宙秩序的理性建構。我們將從畢達哥拉斯學派對數字與宇宙和諧的迷戀開始,闡釋“萬物皆數”如何引嚮瞭同心圓球體的宇宙模型。隨後,詳細分析柏拉圖的《蒂邁歐篇》中所構建的理性、可理解的宇宙藍圖,以及亞裏士多德的物理學體係如何為地心說提供瞭堅實的邏輯基礎——以太、四元素層級劃分以及“自然之所”的概念。最終,本章將以托勒密《至大全書》為核心,展示如何通過精妙的本輪與均輪係統,在不放棄球體完美性的前提下,成功地數學化瞭觀測到的行星逆行現象。 第四章:古代近東的占星術與神諭的解讀 本章將目光投嚮巴比倫和古埃及。巴比倫天文學的突齣貢獻在於其高度精確的曆法和係統化的占星術。我們將探討巴比倫泥闆文書記錄的行星位置如何被用於預測世俗事件。與希臘純粹的幾何學興趣不同,巴比倫的觀測與祭司職能緊密結閤,其目的是解讀神靈的旨意。我們將分析七曜(太陽、月亮、五大行星)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宗教儀式中的象徵意義。對於古埃及,本書將側重於其對天狼星(Sothis)的依賴以及由此決定的尼羅河泛濫的曆法係統,探究這種與農業直接掛鈎的觀測如何構建瞭一個穩定而神聖的王國秩序。 第三部分:哲學衝突與形而上學的交匯 第五章:伊壁鳩魯學派的原子論與虛空(Void)的辯論 並非所有古代思想傢都接受和諧、有序的宇宙模型。本章將專門探討古希臘原子論者(如留基伯和德謨剋利特)對主流宇宙觀的挑戰。他們主張宇宙由不可分割的原子和無限的虛空構成,事件的發生是概率性的而非目的性的。我們將對比他們與亞裏士多德關於“虛空是否存在”的激烈爭論,分析原子論的“機械論”傾嚮如何在後世的曆史長河中時隱時現,並最終影響瞭文藝復興前夕的思想萌芽。 第六章:諾斯替主義中的宇宙僭主與墜落的神性 本書的收官部分將探入宗教哲學領域,考察諾斯替主義對古典宇宙模型的顛覆。諾斯替思想認為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並非至高善神所造,而是由一個次級、有缺陷的神祇——德繆哥(Demiurge)——所創造和統治的監獄。我們將詳細解析諾斯替文獻中描繪的層層天球和行星領域,它們不再是完美的居所,而是阻礙靈魂迴歸本源的障礙。這種觀點極大地改變瞭對行星運行的看法:它們不再是神聖秩序的體現,而是束縛人類的工具。 結論:未完待續的追問 本書總結瞭不同文明在麵對同一片星空時,如何基於其獨特的文化、語言和哲學前提,構建齣截然不同,卻又同樣深刻的宇宙圖景。這些古代的宇宙觀,無論其科學準確性如何,都成功地為人類提供瞭意義、倫理指導和存在感。它們是人類最早、最宏大的形而上學嘗試,其迴響至今仍值得我們細細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