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經典講座 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

傅佩榮‧經典講座 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孟子繼承、發揚孔子思想,建構瞭完整的儒傢體係。
  身處七國爭雄、眾說紛紜之亂世,肩負木鐸的使命。
  周遊列國,與各國君主對談仁政理想,思慮精微,辯纔無礙。
  主張人性嚮善,猶如水嚮下流,從人基本的心之四端來開展。
  用各種寓言、格言、比喻說明人的生命有其價值,要培養浩然之氣。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探究孟子的政治理想與人生價值。
  期望藉由儒傢思想的引導,使這一生過得充實,慢慢走嚮完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颱灣大學哲學係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颱灣大學哲學係、所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奬、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奬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麵,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齣,擅長說理,曾獲國傢文藝奬與中正文化奬。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誌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齣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嚮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嚮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國學與人生》、《人生,一個哲學習題》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齣版)。
 

圖書目錄

自序

主題一:好辯自有理由
第一講:充實基本學識

精通古典資料:詩、書、易
領悟孔子的真正智慧
發揮個人創見:人性理論

第二講:善於使用比喻
智:緣木求魚,杯水車薪,五十步笑百步
仁:見牛未見羊,一暴十寒,遷於喬木
勇:何待來年,三年之艾,魚與熊掌

第三講:創造新的格言
自我修養:反求諸己,綽綽有餘,通權達變
人際相處:取友必端,與人為善,守望相助
積極人生:心悅誠服,手舞足蹈,兼善天下

主題二:性善不是幻想
第一講:理解人性的關鍵

幾希:人與禽獸之異,在心不在身
良知良能:人「能」知善與行善
人無教育,則近於禽獸

第二講:心之四端
真誠自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
心之四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善在於:仁、義、禮、智

第三講:人性嚮善
真誠引發力量:有如水嚮下流
善:我與彆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
心悅理義,猶口悅美味

主題三:培養浩然之氣
第一講:從自我修養入手

考察心思:無禮、不仁、不忠?
三種勇敢:對抗、無懼、自反
浩然之氣的預設:身心關係

第二講:浩然之氣的錶現
充塞於天地之間:直,義,道
天降大任,身心的考驗
萬物皆備於我

第三講:高尚其誌
肯定狂狷,批判鄉願
不畏權貴,捨生取義
人生三樂,勝於帝王

主題四:人格修養六境
第一講:效法聖賢典型

聖人類型:清者,和者,任者,時者
舜的錶率:從孝順到治天下
以孔子為師

第二講:人格的六種境界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
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第三講:孟子的貢獻
辨明儒傢的人性論與境界論
肯定人格的平等與仁政理想

 

圖書序言



  值得做的事很多,但我一生做不瞭幾件,值得念的書很多,但我一生念不瞭幾本。因此,麵對自己短暫的一生,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給一個說法」:我做這幾件事,我念這幾本書,以及我選擇如何如何,都需要一個閤理的解釋。

  這無異於探討一個大問題:人生有什麼意義?因為「意義」不是彆的,而是「理解之可能性」。我過這樣的生活,以這種方式與人來往,這一切作為是「可以理解的」嗎?如果說不齣所以然,也就是沒有一個說法,那麼,我的人生就談不上什麼意義,隻是人雲亦雲,隨俗浮沉,十六個字就講完瞭:「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悲歡離閤。」其他的大道理都隻是風聲吹過而已。

  麵對如此處境,似乎隻有一條齣路,就是「愛好及追求智慧」,而這句話恰好是古希臘時代對「哲學」一詞的原始定義。不過,我在此不是要介紹西方哲學,我要推薦的是與我們一樣使用中文的,中國古人的哲學。雖說是古人,但一點也不老舊;他們使用古文,卻依然照亮瞭今日世界。蘇格拉底有一個年輕朋友,這個朋友藉酒裝瘋,說齣他對蘇格拉底又愛又恨的心情:「他使我覺悟生命不該因循苟且,忽略自己靈魂的種種需要,迷失在政治往還的生涯中。我起初無法接受,掩耳疾走,背他而去。他是唯一使我覺得自己可恥的人。我曾多次暗咒他早早死瞭纔好,但我又知果真如此,則我的哀傷將遠遠蓋過我的欣喜。」

  「掩耳疾走,背他而去。」我好像也曾有過這樣的念頭,但針對的「他」是誰呢?不是彆人,就是我在這兒要嚮大傢介紹的「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他們並稱為「中國四哲」,但我年輕時,隻覺得他們難以親近,也不易理解。孔子說話精簡扼要,如念格言金句;孟子倡言仁政理想,結果落個好辯之名;老子看似很有見地,內容卻是恍惚難解;莊子寓言常有巧思,讓人感嘆浮生若夢。我曾想過,如果沒有這四哲,我們求學時會不會輕鬆一點?傳統的包袱會不會減少一點?

  現在我明白瞭。如果沒有他們,我的哀傷將遠遠勝過欣喜,甚至這一生隻剩下十個字:重復而乏味,茫然過日子。讀懂他們的文字,領悟他們的思想,實踐他們的教導,品味他們的智慧,然後這纔發現自己身為中國人,並且能夠從小使用中文,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

  他們身處危機時代,虛無主義的威脅有如張牙舞爪的惡魔。孔子與孟子代錶儒傢,主張「由真誠引發內心行善的力量」,使價值的基礎安立於人性中,如此可化解價值上的虛無主義。老子與莊子代錶道傢,主張「凡存在之物皆有其來源與歸宿」,那即是作為究竟真實的道,如此可消除存在上的虛無主義。前者重視「真誠」,後者肯定「真實」,殊途同歸但皆使人的生命展現明確意義,有如麗日當空,光明普照,而人生的喜悅與快樂也有如空氣般自然遍存。

  我歸納儒傢思想為四字訣:對自己要約,對彆人要恕,對物質要儉,對神明要敬。至於道傢,也有另一套四字訣:與自己要安,與彆人要化,與自然要樂,與大道要遊。這簡單的八字心得,可以在這四本書中找到詳細的說明。

  「孔孟老莊」四哲,每一位都是韆年難遇的良師與益友。我研究中西哲學四十餘年,最大的收獲就是學習並瞭解這四哲的思想。我齣版有關他們思想的書籍與有聲書很多,現在這一套書原是一係列四十八講的課程,整理成文字稿再經修訂而成,所以內容淺顯易懂,文字輕鬆可讀,結構完整周延,論述一氣嗬成。不限時空,隨手翻閱,壓力不大,心得甚深。談到「哲普」作品,目的不正是如此嗎?

  本書之整理,要感謝葉蓮芬小姐,她在中學擔任煩忙的輔導工作之餘,全力在短時間之內完成任務。天下文化齣版社的編輯們也付齣很大的心力,非常感謝。有關「孔孟老莊」四哲的原典與譯文,請參考我在天下文化齣版的《人能弘道》、《人性嚮善》、《究竟真實》、《逍遙之樂》。每次齣新書,我都憂喜參半。喜的是心得可以與人共享,憂的是我還可以做得更好啊!

  摘自《傅佩榮‧經典講座──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自序

圖書試讀

充實基本學識
 
孟子是儒傢的重要代錶,儒傢思想錶現在外的特色是:肯定傳統、重視教育,以及關懷社會。傳統指嚮過去,教育針對未來,社會則是現在的,儒傢對於人的世界都以正麵態度來看待。孔子之後,他的學生分為八派,各立門戶,能分而不能閤,他們能當老師,也能做官;但是談到哲學,儒傢係統卻很少有什麼發揮。直到一百七十多年後的孟子,纔將孔子的思想溫故知新,提齣一係列創見。
 
「孟母三遷」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孟母認為,如果住在市集旁,小孩會跟著學做生意,滿腦子想要賺錢;住在墳墓邊,小孩跟著去祭祀、拜拜,看起來也不閤適;最後搬到瞭學堂邊,年幼的孟子也喜歡念書瞭。這說明人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孟子後來談到人的問題,也特彆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這是一個有趣的例子,但卻沒有明確的證據。
 
《三字經》裏提到「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有一天孟子在念書,念著念著便停下來,在一旁織布的母親見狀,就用刀把她織的布剪斷,孟子嚇瞭一跳,問母親為什麼這麼做?母親說:「你念書停下來,我就把布剪斷。」孟子學問很好,大概也是因為母親的鼓勵,或說勉勵有加吧。
 
孟子成長之後,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一次他想休妻,古代做妻子的比較沒有保障,丈夫有各種理由休妻。孟母問他:「你為什麼這麼做?」他說:「因為我迴到傢時,看見妻子坐在地上。」古代人或蹲或跪,不能坐著,因坐著不雅。孟母問他:「你要進門時,有沒有先揚其聲?」「揚其聲」指故意說話大聲一點,至少是咳嗽一下,讓彆人知道你要進來瞭。孟子說:「沒有。」孟母說:「那是你先不對,你進門沒有依禮而行。」於是孟子打消瞭這個想法。這些哲學傢的軼事,有趣但未必可靠。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