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如果我們大聲高呼:「此時此刻,我果真生在這世上!果真活在這世上!」這應該隻是描繪我們這一身已然存在的事實的陳述句吧!
而如果我們對自己輕聲細語道:
「還好!這一顆心還在跳動,而在一呼一吸之間,腦子也還活活潑潑,手腳也還可以伸展自如,這就錶示我真的是活著的嗎?而『此時此地』又是否意謂著所謂的『當下』恰似那真真實實地從我的心底噴湧而齣的一道道生命的活水?」
看來,這輕聲細語是比那高聲呼叫要來得真摯!來得懇切!來得動人!隻不過所謂的「生命的活水」卻往往無端地被堵塞,就如同那如細網密織的血管總有不太暢通的時候。
而生病乃無可避免的身軀之災,受傷更是無可如何的意外之禍;雖然大多時候是小災小難,卻總是十分惱人,甚至可能摺磨我們到「生不如死」的地步。
如今,這身軀之災已有許多解藥,意外之傷也大多能夠很快獲得療治,因為現代醫藥之發達與進步,已然到瞭「醫病共生」的高水平──當然,說「醫病共生」是「高水平」,並沒有諷刺的意味,但我們心裏卻始終還是有這樣的疑惑:
如果能夠不需看病,不必療傷止痛,那該有多好?
而那些幾乎以醫院為傢的朋友們,我們到底該如何給他們真正的慰藉、關懷與安頓?
如今看來,身體的痛已大多有瞭消解之道,而那思想、心理與性靈的病卻是越來越讓我們感到憂傷,越來越教我們心生恐懼,也越來越侵犯到我們原本一心盼望單單純純地「活在此時此刻」這極其謙卑的權利與心願。
顯然,現代科技仍然效力有限,而無端的生命苦難更是難以預期與估量。我們還是得時時迴頭看看自己這一身,迴頭想想自己這一生,並同時迴頭思量自己這一顆心到底蘊藏著什麼寶貝,或許,這樣的自力救濟與自力更生纔是生活的王道。
在此,且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兩韆多年前這一位東方的「生命療癒先行者」──莊子到底是怎麼看待他自己這一身、這一生、這一世以及時時刻刻跳動在「此時此刻」的這一顆心,而其中又有何特殊光景值得莊子大書特書,這也許是人類韆年不變的生命共業。
也許,從莊子的文字和言語裏,我們可以觀察到我們這一身並不必然與病同在,或竟非仰仗醫藥不可;而我們也可以體會到我們這一生(不論已經存活在世上多久的時間),其實可以過得自在,可以活得精采,如同莊子縱然「身世如謎」,但他卻能夠一方麵「以生為寄」,因為任誰都無法永遠保住什麼;另一方麵,他竟能夠「視死如歸」,雖說他並不曾活得壯烈,或者做齣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當然,認識莊子這個奇人,細讀《莊子》這本奇書,平心靜氣地來聽聽那些故事、那些道理,我們是可以因此瞭悟我們這一顆心可不是任意跳動的,而我們在一呼一吸之間,更不能刻意去吞吐或吸納什麼天地菁華,或者視天地為無物,待萬物如寇讎,甚至把生養我們的大自然當作是「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外在資源──原本,我們一齣生就無法自外於大自然,而「自然」原來就在我們完完整整的這一身,它的符碼(甚至是密碼)就藏在我們人人心底,就靠我們自己來記憶,來存取,來開啓我們與生俱來的自我療癒的能力,而莊子如是言,如是行,如是思量,如是觀想,如是腳踏實地,如是心無旁鶩,如是存活於此時此刻──而他已然為我們落下這八個無比精采的篇章:
一、逍遙之遊──莊子一心渴望真自由,而他到底是如何滿足這心底深沉的渴望?又是如何從地麵起身躍嚮那無邊無界的天空?
二、齊物之論──莊子彷彿心無是非,口無虛言,而隻是靜觀萬物,平等看待這世上的一切,他是如何能夠保有這份真真切切的「自知之明」?如何在夢醒之際清清楚楚地守著這僅有的清明之心?
三、養生之主──莊子先是如同一般人,一心隻盼望健健康康,無疾也無病,但他還深刻地警覺生命最大的痛──死亡隨時隨處在窺伺著我們,我們又能如何真正地跳齣這幾乎無所不在的死亡的幽榖?
四、人間之世──莊子深知世上難免無妄之災,更難防故意之敵,但我們還是得盡量避禍,盡力解厄,同時盡心地處理好所有與我們相連相係的人際關係;不過,當不順心不如意之事迎麵而來之際,我們又當如何舉重若輕地一肩承擔?莊子顯然有他自己的法子。
五、真人之身──莊子不是教主,也不想開宗立派,他隻是始終關心本來無價無償的生命到底該怎麼被我們認真地看待,而那「無用之用」的奧妙又有誰能真正瞭解?
六、渾沌之死──就莊子看來,「渾沌」本無生亦無死;而如果說我們總是自己在「找死」,並不是死亡找上我們,這雖然看似重話,卻可能有警醒人心的作用。原來,莊子的「生命之壺」暗藏玄機,而縱然生死之謎究竟無解,但我們又何妨放下心來,自由自在地在這世上走上一迴。
七、自然之道──莊子當然不懂現代科技,但他已經知道運用機械的後遺癥。設想時下所謂的「科技新貴」能夠放下「釣魚上鈎」的念頭,靜靜地佇立水岸,觀賞那魚兒水中遊,大概就將彆有一番生活情趣與生命體悟。
八、幸福之夢──莊子應該和任何人一樣,都想幸幸福福過一生,但我們到底該怎麼尋找終生的伴侶(甚至是「絕配」)?日子又該怎麼過得舒適?而和自己又能如何做一輩子的至親好友?這些問題的解答,可能就是打開那幸福之門的鑰匙吧!
這本小書,以「莊子一點靈」為題,並且突齣《莊子》一書的文本意涵,點齣其中充滿「人文療癒」的意趣與意興,就是為瞭將上述的精采篇章,在莊子的智慧光亮裏,做一次貼近現代生活的展示,並且試圖讓它們在故事、道理、想像、比擬、譬喻、虛構以及種種流動的意義、意趣與意味之間,又一次鑄造齣「一點便靈」、「一試便終生受用」的自給、自足以及自食其力的人生新光景。
莊子不是神仙,當然不賣仙丹妙藥,他隻是想和我們說些真心話,而這本小書的作者也自是本著這小小心意──「莊子一點靈」,靈的是我們的心,而我們隻須一點,頭一點,手一點,心一點,而一點一滴地積纍著自傢生命的點點與滴滴,那麼我們就將彷彿是一道道安安靜靜的小溪,自自在在地嚮那遙遠的天際緩緩流淌而去。
──葉海煙於颱南大地莊園
2018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