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民法概要(18版)

實用民法概要(1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民法
  • 實用民法概要
  • 法律
  • 教材
  • 法學
  • 十八版
  • 民法總論
  • 民法分論
  • 案例分析
  • 法律法規
  • 法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內容除就民法作重點闡述外,並將相關之法律名詞,以法律小辭典之方式,附註於旁,更將有爭議之法律問題,於適當章節,列為專欄加以研究分析。
  
  在各章節之後,又列有基礎習題與應用習題;另就某一法律問題深入研究之論文,亦並在相關處所註明。此均非一般民法概要書所能及。
 
《現代刑法學:基礎理論與前沿探索(第12版)》圖書簡介 導言:刑法學的時代迴響 刑法,作為社會秩序的最後防綫,其理論基礎與實踐應用始終是法學研究的核心命題。在全球化、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以及社會結構深刻變革的背景下,刑法學的傳統範式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重塑。《現代刑法學:基礎理論與前沿探索(第12版)》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脈動中應運而生。本書並非對既有理論的簡單重述,而是旨在通過對刑法基本原理的係統梳理,結閤最新的司法實踐與學理前沿,為讀者構建一個兼具深度、廣度與時代性的刑法知識體係。本書特彆關注刑法教義學的精細化構建,以及在應對新型犯罪形態時,刑法規範如何實現其“謙抑性”與“有效性”之間的張力平衡。 第一部分:刑法總論——基石的再審視 本書的開篇,集中於刑法總論的體係構建,這部分是理解所有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基礎。我們摒棄瞭傳統教材中相對僵化的敘事結構,轉而采用問題導嚮的論證方式,力求揭示規範背後的深層法哲學意涵。 一、 刑法的理念與機能:從古典到現代的演進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刑法的基本功能定位。我們詳細剖析瞭“正義實現”“社會防衛”和“行為矯正”這三大核心機能的相互關係與理論衝突。特彆引入瞭批判刑法學、後果主義刑法學等多元視角,對刑罰的威懾理論(絕對威懾、相對威懾)進行瞭細緻的比較分析。對於刑法謙抑性原則的探討,本書不再停留在概念闡釋,而是結閤德國刑法學中關於“最後手段性”的最新判例分析,闡明在非刑法手段日益發達的今天,如何精確劃定刑法乾預的紅綫。 二、 犯罪論體係的重構:行為、構成要件與評價 本書在犯罪論的闡述上,堅持采納“三階層理論”作為分析框架,但重點在於對其內部要素的精細化解構與重構。 1. 行為理論的深化: 放棄純粹的因果決定論,采納“意義關聯的社會行為論”作為核心立場。對不作為犯的討論,引入瞭“保證人地位”的法源基礎——特彆是基於契約、傢庭及先前行為所産生的特彆義務——的深入探討,以應對日益復雜的醫療過失與企業管理中的不作為問題。 2. 構成要件的精確界定: 針對主觀要件的認定,本書詳細區分瞭故意、過失的層次,並引入瞭“間接故意”與“認識到的過失”的界限衝突。在客觀歸責方麵,本書采納瞭“控製可能性理論”與“信賴保護原則”的綜閤適用模型,這對於處理復雜的高速公路交通案件或專業領域(如金融、環境)的風險行為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 違法性與有責性: 對於正當防衛的“限度”與“期待可能性”的界定,我們結閤瞭我國司法實踐中對“激情犯罪”的認定標準,提齣瞭更具操作性的判斷路徑。有責性部分,則著重分析瞭未成年人刑事責任的特殊性以及精神障礙者責任能力的判定標準。 三、 未遂與中止的精細化處理 本書用相當的篇幅分析瞭犯罪未遂的“著手”時點認定,特彆是在網絡犯罪和組織犯罪中,如何準確界定“開始實行行為”。對於中止犯的認定,強調“自動性”的判斷標準,並探討瞭在犯罪集團中,個彆成員脫離行為對共同犯罪效力的影響。 第二部分:刑法分則——新舊衝突與前沿領域 刑法分則的更新速度,直接反映瞭社會治理的最新需求。本部分緊密結閤新近修訂的法律條文和司法解釋,重點聚焦於新興的、高技術含量或具有高度社會關注度的犯罪領域。 一、 侵犯財産罪與經濟犯罪的演變 針對電子支付、虛擬貨幣和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本書對詐騙罪、非法集資罪的傳統邊界進行瞭拓寬性分析。特彆強調瞭“非法占有目的”在新型金融犯罪中的內涵變化,以及對“非法經營罪”在監管政策變動時期適用邊界的審慎界定。對於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職務犯罪,本書側重於分析企業內部控製失效與高管責任的關聯性。 二、 侵犯人身權利罪的現代解讀 在本部分,我們深入探討瞭對生命權、身體權的侵犯。對於故意殺人罪,重點分析瞭“情節惡性”的衡量標準,並引入瞭安樂死、輔助自殺等倫理與法學的交叉議題。在侮辱罪和誹謗罪的調整中,本書詳細論述瞭言論自由與人格尊嚴之間的法定界限,並結閤社交媒體傳播的特殊性,分析瞭侵害名譽權的地域管轄和持續性問題。 三、 破壞社會管理秩序罪的新挑戰 本領域是刑法教義學與技術發展碰撞最為劇烈的區域。 1. 網絡安全與數據犯罪: 詳細解析瞭“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係統數據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構成要件,強調數據“敏感性”的司法認定標準,並闡述瞭刑法與《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的銜接機製。 2. 金融犯罪與洗錢: 針對日益復雜的洗錢手法,本書深入剖析瞭“可責前提犯罪”的認定,以及如何通過資金流嚮的分析,穿透性地認定犯罪事實。 3. 環境犯罪的專業化: 結閤新修訂的《刑法修正案》,本書對汙染環境罪的“嚴重汙染後果”的量化標準進行瞭詳盡的解釋,並討論瞭環境公益訴訟與刑事責任追究的聯動機製。 第四部分:刑法執行與前沿理論對話 本書的最後部分超越瞭單純的實體法描述,轉嚮刑法在社會治理中的具體運作和未來發展方嚮。 一、 刑罰論與量刑裁量 我們係統梳理瞭自由刑、財産刑及附加刑的適用原則。重點論述瞭“量刑階梯”的科學構建,以及在量刑建議製度下,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閤理限製與保障。對於緩刑、假釋製度的適用條件,本書結閤實證研究,分析瞭再犯風險評估工具在量刑中的應用前景。 二、 共同犯罪理論的精煉與適用 共同犯罪部分的論述側重於解決集團犯罪的復雜性。本書詳細辨析瞭“教唆犯”與“幫助犯”在故意程度上的細微差彆,特彆關注瞭網絡“水軍”、信息中介等新型共犯形態的認定標準。 三、 跨學科對話:人工智能與刑法未來 本書的收尾部分,勇敢地觸及瞭刑法學的未來命題。我們探討瞭當自動駕駛係統發生事故時,責任應歸屬於設計者、擁有者還是算法本身?以及當AI生成內容引發名譽或知識産權侵權時,傳統刑法責任體係將如何應對。這部分內容旨在激發讀者對刑法理論前沿問題的批判性思考。 結語 《現代刑法學:基礎理論與前沿探索(第12版)》是一部為法學院學生、青年律師、法官及檢察官量身打造的深度學習資料。它不僅是刑法知識的權威指南,更是一場關於法律與社會正義之間復雜關係的持續對話。通過對基礎理論的堅守與對時代挑戰的迴應,本書緻力於培養讀者精確、審慎、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刑法思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振鯤


  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係副教授

  學曆
  中國文化大學法學博士

圖書目錄

第一編/總則/1
第一章/導讀/1
第一節/民法的意義與體例/1
第二節/民法的基本原則/3
第三節/民法的效力/11
第四節/民法的解釋/12
第五節/權利與義務之概念/15
第二章/總則概說/19
第三章/法例/20
第一節/民事法規適用之順序/20
第二節/使用文字的原則/21
第三節/確定數量的原則/24
第四章/權利主體-人/25
第一節/概說/25
第二節/自然人/27
第三節/法人/37
第五章/權利客體-物/44
第一節/物的意義/45
第二節/物的種類/45
第六章/法律行為/51
第一節/概說/51
第二節/法律行為之目的/54
第三節/法律行為的分類/54
第四節/法律行為之要件概說/59
第五節/法律行為要件之一-當事人/59
第六節/法律行為要件之二-標的/64
第七節/法律行為要件之三-意思錶示/68
第八節/法律行為之附款-條件與期限/84
第九節/代理/90
第十節/法律行為之效力/99
第十一節/期日與期間/106
第十二節/消滅時效/109
第七章/權利的行使/121
第一節/行使權利及履行義務的原則/121
第二節/權利的自力救濟/122

第二編/債/127
壹、債編總論/127
第一章/導讀/127
第一節/債之意義/127
第二節/請求權基礎/131
第二章/債之發生/133
第一節/契約/133
第二節/無因管理/142
第三節/不當得利/146
第四節/侵權行為/150
第三章/債之標的/164
第一節/意義/164
第二節/種類之債/165
第三節/貨幣之債/166
第四節/利息之債/166
第五節/選擇之債/168
第六節/損害賠償之債/169
第四章/債之效力/173
第一節/給付/174
第二節/遲延/180
第三節/保全/180
第四節/契約/182
第五章/多數債務人及債權人/189
第一節/可分之債/189
第二節/連帶之債/190
第三節/不可分之債/191
第六章/債之移轉/192
第七章/債之消滅/194
貳、債編各論(各種之債)/196
第一章/財産契約/196
第二章/勞務契約/209
第三章/信用契約/216
第四章/商業活動輔助人契約/218
第五章/保管契約/218
第六章/閤作契約/220
第七章/射倖契約/223
第八章/和解契約/223
第九章/證券發行行為/224

第三編/物權/227
第一章/通則/227
第一節/物權之意義與原則/227
第二節/物權的效力/230
第三節/物權的變動/231
第二章/所有權/235
第一節/通則/235
第二節/不動産所有權/238
第三節/動産所有權/246
第四節/共有/250
第三章/地上權/262
第一節/普通地上權/262
第二節/區分地上權/266
第四章/農育權/270
第一節/意義/270
第二節/農育權之效力/271
第三節/農育權之消滅/272
第五章/不動産役權/273
第一節/意義/273
第二節/不動産役權之特性/274
第三節/不動産役權之取得/275
第四節/不動産役權之效力/275
第五節/不動産役權之消滅/276
第六章/典權/277
第一節/意義/277
第二節/典權之發生/278
第三節/典權之期限/278
第四節/典權人的權利義務/279
第五節/齣典人的權利義務/281
第六節/典權的消滅/282
第七章/抵押權/283
第一節/普通抵押權/284
第二節/最高限額抵押權/300
第三節/其他抵押權/310
第八章/質權/314
第一節/總說/314
第二節/動産質權/315
第三節/權利質權/318
第四節/最高限額質權/321
第五節/營業質/321
第九章/留置權/323
第一節/意義/323
第二節/留置權的發生/323
第三節/留置權的效力/324
第四節/留置權的消滅/325
第十章/占有/326
第一節/意義/326
第二節/占有的種類/327
第三節/占有的取得/328
第四節/占有的效力/329
第五節/占有的保護/334
第六節/占有的消滅/335
第七節/準占有/335

第四編/親屬/337
第一章/導讀/337
第二章/通則/339
第一節/血親/340
第二節/姻親/341
第三章/婚姻/343
第一節/婚約/343
第二節/結婚/345
第三節/婚姻的效力/348
第四節/離婚/353
第四章/父母子女/360
第一節/子女/360
第二節/養子女/365
第三節/親權/369
第四節/監護與扶養/371
第五節/傢與親屬會議/374

第五編/繼承/377
第一章/導讀/377
第二章/遺産繼承人/377
第一節/繼承人/377
第二節/代位繼承/378
第三節/應繼分/378
第四節/繼承權之喪失/379
第五節/繼承迴復請求權/380
第三章/遺産的繼承/381
第一節/繼承的效力/381
第二節/繼承的種類/383
第四章/遺囑/389
第一節/通則/389
第二節/遺囑的方式/389
第三節/特留分/391

圖書序言


  
  本院法律係劉振鯤老師曾隨餘修習民事訴訟法,成績優異,民國七十七年本院法律研究所入學考試,劉君以第一名成績錄取,其用功之勤,殊值嘉許。劉君於研究所結業後,即受聘本院法律係講授法學緒論與民商法課程,頗得同學好評。前於八十四年八月完成法學概論一書,就法律基礎理論及各主要法律作扼要介紹,頗適閤初習法律及非法律係同學之參考。近年來更完成實用民法概要一書,觀其內容,除就民法重點之闡述外,並將相關之法律名詞以法律小辭典之方式,附註於旁,更將有爭議之法律問題,於適當章節,列為專欄加以研究分析;在各章節之後,又列有基礎習題與應用習題;另就某一法律問題深入研究之論文,亦併在相關處所註明。此均非一般民法概要書籍所能及,故本書雖名為「概要」,實具有相當實用之價值。深信此書之齣版,非僅對於初習法律或非法律係之讀者有相當助益而已,一般習法者,亦可作為重要參考。爰樂為之序。
序於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

楊建華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