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願法之理論與實務

訴願法之理論與實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訴願
  • 行政訴訟
  • 行政復議
  • 法律
  • 法學
  • 實務
  • 理論
  • 行政法
  • 公共管理
  • 政府法務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訴願製度為我國行政救濟體係之一環,對於人民權利保障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書從理論麵與實務麵深入解析訴願法,不僅可作為研修訴願法、有誌於國傢考試考生之教科書,尤其本書參考大量實務上之案例,特彆適於從事實務工作者,如各機關承辦法製業務人員、律師、會計師等辦案時參考。此外,本書之內容深入淺齣,亦可供一般民眾研讀,瞭解訴願法之全貌,藉以保障自身權益。
訴願法之理論與實務 本書導讀:解析行政救濟的基石與實踐脈絡 本書《訴願法之理論與實務》,旨在為法學研究者、法律實務工作者以及對行政法學有濃厚興趣的社會人士,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高度實操性的行政救濟製度——訴願製度——的理論構建與實踐操作指南。我們力求超越單純的法條羅列,深入剖析訴願製度在當代法治國傢中的定位、曆史沿革、核心價值以及其在復雜多變的行政管理實踐中如何發揮效能。 第一部分:訴願製度的曆史溯源與理論基石 第一章:行政救濟的必要性與訴願製度的起源 本章首先探討行政行為的公權力屬性與相對人的基本權利保障之間的內在張力。在現代國傢中,行政權力的擴張是必然趨勢,隨之而來的是對行政行為閤法性與適當性進行審查的迫切需求。我們將追溯行政救濟製度的國際發展脈絡,重點聚焦於大陸法係國傢對“事前救濟”的重視。 訴願製度,作為行政內部自我審查與糾正機製的雛形,其産生並非偶然,而是國傢權力製約理念發展的必然産物。本章將詳細梳理訴願製度自十八、十九世紀在歐洲大陸國傢萌芽、發展,直至被引入東亞法係的演變過程。特彆會對比不同法域在製度設計上的差異,例如,側重於“替代性”還是“前置性”功能。 第二章:訴願的法律性質與理論定位 界定訴願在整個行政救濟體係中的法律地位是理解其功能的前提。本章深入分析訴願的“行政性”與“司法性”的辯證關係。訴願是行政機關對自身行為的再審查,其本質上仍屬於行政行為的範疇,但其目的和程序要求又帶有明顯的準司法色彩。 我們將剖析學界關於訴願性質的幾種主流學說,包括“行政復議說”、“準司法說”以及“混閤說”。重點論述在我國現行法律框架下,訴願究竟是“事實上的前置程序”,還是具有獨立法律價值的“行政救濟途徑”。此外,本章還將探討訴願製度與行政訴訟之間的銜接與分流機製,明確何種情況下,訴願是必經程序,何種情況下可以跳越直接訴訟。 第三章:訴願的基本原則與價值追求 訴願製度的設計必須以維護法治、保障人權為依歸。本章集中探討支撐訴願製度運作的核心法治原則: 1. 閤法性審查原則: 強調對原行政行為是否符閤法律規定的嚴格審查。 2. 適當性(衡平)審查原則: 超越閤法性,關注行政裁量是否失當、是否顯失均衡。這是訴願製度區彆於單純程序性審查的關鍵所在。 3. 聽審與程序正義原則: 論述告知義務、陳述意見權、調查取證權在訴願程序中的具體體現,確保救濟過程的公開、公正。 4. 效率與便捷性原則: 探討如何在保障權利與快速解決爭議之間找到平衡點,兼顧行政效率與相對人利益。 第二部分:訴願製度的實體與程序規範 第四章:訴願的主體要件與客體範圍 精確界定誰可以提起訴願,以及訴願的對象是什麼,是實務操作中的第一道關卡。 訴願主體(申訴人與被訴機關): 詳細闡述“有權提起訴願人”的界定標準,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資格認定。同時,明確“原處分作齣機關”與“受理訴願機關”之間的層級關係與法定管轄權限劃分。 訴願客體(可訴性): 嚴格界定可以作為訴願對象的“行政處分”範疇。本書將詳述不予受理訴願的情形,例如,僅涉及內部指導性意見、純粹的事實行為、已進入訴訟程序的爭議等。對“不作為”的訴願處理方式也將進行深入分析。 第五章:訴願的提起、受理與審查程序 本章是全書的實務核心部分,力求以流程圖和案例解析的方式,清晰展示訴願的完整生命周期。 法定起訴期間的計算: 細緻分析起訴期間的起算點、中止、中斷和終止的復雜情形,特彆是針對“通知送達瑕疵”引發的爭議處理。 受理與不予受理的裁定: 闡述受理標準的形式審查與實質審查的界限。對於不予受理的裁定,如何進行後續救濟。 訴願調查與審理程序: 重點介紹證據的收集、交換、聽證會(口頭辯論)的程序保障。強調訴願機關在調查事實真相中的主動調查責任與對申訴人提交證據的審查態度。 第六章:訴願的決定與救濟效果 訴願的最終裁決如何影響原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是本章的焦點。 訴願決定的種類: 詳述駁迴、撤銷、變更、廢棄重作等不同決定的法律後果。特彆是對於“裁量餘地”的判斷,以及法院對訴願機關決定的審查強度。 判決的執行力與附帶救濟: 探討訴願決定生效後,原機關的執行義務。若訴願機關在決定中附帶瞭對相對人作為義務的處分(如要求退還款項),其執行程序如何銜接。 訴願決定的信息公開與法律文書的製作要求: 規範化訴願決定書的結構和說理要求,確保其具備法律文書應有的嚴謹性與可訴性。 第三部分:訴願製度的改革與前瞻性思考 第七章:訴願與行政復議的比較研究與功能分化 在某些法域,訴願與復議製度存在並存或交叉的現象。本章將從製度效率和司法資源配置的角度,對兩者進行深入的比較分析。 製度差異的本質: 探討兩者在層級設置、調查權限、最終裁決力度上的關鍵區彆。 銜接與避免“雙重救濟”的衝突: 論述如何通過法律設計,確保訴願和復議之間形成閤理的序列關係,避免行政救濟的冗餘與拖延。 實務中選擇的考量: 為實踐工作者提供指南,說明在特定類型的行政爭議中,選擇提起訴願或行政復議的策略性考量。 第八章:訴願製度的現代化挑戰與未來展望 麵對電子政務、大數據行政以及社會矛盾日益復雜的局麵,訴願製度麵臨新的挑戰。 電子化與遠程訴願: 探討如何在信息化時代實現訴願程序的電子化、遠程化,以提高效率並降低當事人的參與成本。 對特殊行政領域的適用性: 分析訴願製度在財政稅收、社會保障、環境監管等專業性強、政策性高的行政領域中的適用難度與優化方嚮。 國際經驗的藉鑒與本土化: 考察德、日等國在行政救濟體係改革中的新動嚮,思考如何將先進理念融入我國訴願製度的進一步完善之中,以期構建一個更具公信力、更有效率的行政救濟網絡。 本書綜閤運用比較法學、行政哲學和實務案例分析方法,力求構建一個既有堅實理論根基,又緊密貼閤司法實踐的訴願法學研究範式。通過對每一個關鍵環節的細緻拆解,讀者將能夠全麵掌握訴願法的精髓,有效運用這一重要的行政救濟工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建宏


  現 職
  .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院院長、法律學係教授

  學 曆
  .德國佛萊堡(Freiburg)大學法學博士

  經 曆
  .財政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交通部法規委員會、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勞動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颱北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颱中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高雄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颱南市政府國傢賠償委員會委員
  .嘉義市政府法規審查小組、國傢賠償委員會、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嘉義縣政府法規審查小組委員
  .雲林縣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司法院法官學院講座
  .財政部財政人員訓練所講座

圖書目錄

序 言

第一章 緒 論
 一、訴願之意義及製度沿革/1
 二、訴願之前置程序/4
 三、訴願新製之實施成效/7
 四、訴願製度之未來展望──德國各邦更廢異議程序對於我國行政救濟製度之啓發/10

第二章 訴願之類型與訴願管轄
 一、訴願之類型/15
 二、訴願管轄/19

第三章 訴願程序之主體
 一、訴願當事人能力/33
 二、訴願行為能力/37
 三、訴願當事人適格/38
 四、共同訴願/41
 五、選定代錶人/42
 六、訴願參加/44
 七、訴願代理/48

第四章 訴願審議委員會/53

第五章 訴願期間
 一、訴願期間之起算/57
 二、訴願期間之終瞭/60
 三、提起訴願不閤法定程式或誤嚮其他機關提起訴願與訴願期間之關係/62
 四、訴願期間之迴復原狀/66
 五、法律教示瑕疵對於訴願期間之影響/68

第六章 訴願程序
 一、訴願之提起/73
 二、送 達/75
 三、訴願捲宗/77
 四、調查證據/78
 五、訴願審議/81

第七章 訴願程序中當事人之程序參與權
 一、當事人程序參與權之功能/83
 二、陳述意見及言詞辯論/86
 三、現行陳述意見及言詞辯論製度之檢討/99

第八章 訴願閤法要件
 一、訴願不閤法之情形/103
 二、第77條各款之先後順序/112
 三、無訴願實益/114
 四、以死亡之人名義提起訴願之相關問題/119

第九章 訴願程序之停止及訴願承受
 一、訴願程序之停止/129
 二、訴願之承受/130

第十章 訴願決定
 一、訴願決定之期間/155
 二、訴願決定之類型/157
 三、訴願決定之效力/167
 四、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171
 五、訴願逾期但撤銷變更原處分/174
 六、情況決定/176
 七、原處分之停止執行/178

第十一章 對於訴願決定不服之救濟
 一、訴願再審/183
 二、提起行政訴訟/195
 參考文獻/197

附 錄
.訴願法/201
.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會組織規程/214
.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會審議規則/215
.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文書使用收費標準/220
.訴願扣除在途期間辦法/222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辦理閱覽、抄錄、影印或攝影訴願捲證作業程序/228
.行政院訴願捲證使用清單/230
.颱北市政府訴願案件陳述意見及言詞辯論要點/231

圖書序言

序言

  訴願製度為我國行政救濟體係之一環,對於人民權利保障扮演重要角色。就個案之救濟而言,訴願決定之功能或許不如行政法院裁判。惟訴願製度具有程序簡捷、免收費用、成本低廉等優點,每年解決全國近九成之行政爭訟案件,對於我國行政救濟體係之維持,居功厥偉。

  筆者負笈德國期間,即以行政救濟製度為研究之重點。自2001年返國任教以來,長年投身此領域之理論研究與實務工作。公法學之研究,首重人民權益之保障。筆者多年來從事訴願法之教學、研究,並參與實務上各機關訴願會之運作,纍積心得成為本書。期能對於我國法製之發展、人民權益之維護,略有綿薄之貢獻。

  自2007年至中正大學法學院任教以來,不覺已逾十個寒暑。長年周鏇於法學研究者、實務工作者,以及晚近新增之院務推動者多重身分間,有時不免心力交瘁。傢人一直是我最堅強的心理支撐。轉眼之間,長女曰嬨已經要上小學,次子曰儉也將進入幼兒園。自他們齣生以來,我期勉自己盡量不缺席,陪伴著一雙可愛的兒女成長。全傢人平日徜徉在中正大學風景如畫的優美校園中,假期遊蹤遍及大陸河西、漠北、新疆等地,西歐、中歐諸國,以及東南亞。驀然迴首,纔發現其實是他們一直陪伴著我。內人曉婷離傢韆裏,來到南颱灣這個全然陌生的環境,與我共組傢庭。感謝她一直以來的辛勞,以及對一傢人的照顧。

  本書之完成,除得力於師長的鼓勵、同儕的支持外,尤應感謝筆者曆年來兼任訴願會委員之中央、地方各機關同仁的協助。月旦法學教室刊登筆者所撰訴願法講座共七講,成為本書內容之骨乾。元照齣版公司協助本書之齣版,並此緻謝。

劉建宏
2017年仲夏於颱灣嘉義
國立中正大學荊竹園學人宿捨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讀完這本關於行政訴願的書,我不得不說,它填補瞭颱灣法律實務界的一個重要空白。長期以來,我們對於行政訴願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備審程序”的刻闆印象,認為它隻是為瞭減輕行政法院的負擔,或是讓當事人有機會在正式訴訟前再爭取一次協商。但這本書卻從更深層次的理論基礎齣發,探討瞭訴願的憲法地位、程序正義以及它在整個行政救濟體係中的獨特價值。作者對於各國訴願製度的比較分析,也相當精闢,讓我對颱灣的訴願製度有瞭更全麵的認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對於“事實調查”的討論,對於我們這些經常接觸行政訴訟的律師來說,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因為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常常麵臨行政機關提供的證據不足,或是證據相互矛盾的睏境。如何透過訴願程序,更有效地進行事實調查,從而維護當事人的權益,是我們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本實用的操作指南,對於法律專業人士和對行政救濟程序感興趣的民眾,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類似的研究,進一步完善颱灣的行政訴願製度。

评分

坦白說,我原本對訴願這塊抱持著相當程度的懷疑。總覺得它隻是行政機關的“緩衝地帶”,當事人提齣的訴願,往往難以得到公正的對待。但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看法有瞭很大的改變。作者以一種客觀、理性的態度,分析瞭訴願製度的優缺點,並提齣瞭許多改進的建議。書中對於“行政機關的自主性”的討論,讓我印象深刻。作者指齣,訴願製度的運作,需要行政機關具備一定的自主性,纔能真正發揮其糾正錯誤、化解爭議的作用。然而,這種自主性也可能被濫用,導緻訴願決定偏袒行政機關。如何平衡行政機關的自主性與當事人的權利保障,是我們需要不斷努力的方嚮。此外,書中對於“訴願委員會”的定位,以及如何提升其專業性,也提齣瞭很有價值的觀點。我認為,颱灣的訴願製度,確實需要一個更獨立、更專業的委員會,纔能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權益。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訴願製度,也讓我對颱灣的行政救濟體係充滿瞭期待。

评分

這本書的架構相當清晰,從訴願的起源、發展,到颱灣現行訴願製度的分析,再到未來的展望,層層遞進,邏輯嚴謹。作者對於相關判例的引用,也相當恰當,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理論與實踐的結閤。然而,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在討論“訴願的法律效果”時,可以再深入一些。例如,對於訴願決定是否具有“既判力”的問題,以及訴願決定與行政法院判決之間的關係,可以更詳細地探討。此外,書中對於“程序保障”的討論,雖然已經涵蓋瞭聽審權、答辯權等基本原則,但對於“解釋權”的保障,以及如何避免行政機關利用程序規則來限製當事人的權利,可以再進一步探討。畢竟,在實際的訴願程序中,我們常常會遇到行政機關對於法律法規的片麵解釋,或是對於證據的偏頗認定。如何有效地對抗這些不公平的現象,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學術著作,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瞭解颱灣的訴願製度,更能夠啓發我們對於行政救濟程序的更深層次思考。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相當平易近人,即使是非法律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作者避免瞭使用過於晦澀的法律術語,而是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解釋瞭復雜的法律概念。書中對於“訴願的申請要件”的說明,尤其詳細,對於初次接觸訴願程序的當事人來說,具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書中對於“不服行政處分”的定義,以及如何確定“行政處分”的範圍,都進行瞭詳細的解釋。此外,書中對於“訴願期間”的計算,以及如何申請“停止執行”等程序,也進行瞭詳細的說明。然而,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在討論“訴願的撤迴”時,可以再深入一些。例如,對於撤迴訴願的法律效果,以及當事人撤迴訴願後的權利義務,可以更詳細地探討。畢竟,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當事人因為各種原因,想要撤迴訴願的情況。如何正確地處理這些情況,是我們需要瞭解的。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適閤大眾閱讀的法律普及讀物,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颱灣的訴願製度,並維護自身的閤法權益。

评分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麵,而是結閤瞭大量的案例分析,讓讀者能夠更直觀地瞭解訴願製度的實際運作。作者對於不同類型的行政訴願案件,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例如,土地徵收、都市更新、環保爭議等。這些案例都具有很強的代錶性,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訴願製度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書中對於“行政裁量權”的討論,也相當精彩。作者指齣,行政機關在行使裁量權時,必須遵守“比例原則”和“平等原則”,否則,其裁量權可能會被法院宣告無效。然而,如何判斷行政機關的裁量權是否閤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作者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提齣瞭許多有價值的觀點,例如,如何評估“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避免行政機關的裁量權被濫用。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法律學術著作,更是一本實用的案例研究報告,對於法律專業人士和對行政救濟程序感興趣的民眾,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類似的研究,進一步完善颱灣的行政訴願製度,並提升其公正性與效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