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的話 「如果你是個不愛吃青菜的孩子,你一定知道青菜不能不吃;如果你是一個不喜歡做功課的孩子,你知道為什麼不能不做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世上有這麼討厭的傢庭作業這種事?你是不是應該想一想,青菜和功課有什麼不同呢?」
這幾句話,就是作者古田足日所寫的簡單序文。
古田先生今年五十二歲。他從日本早稻田大學念外文係的時候起,就對兒童文學發生瞭濃厚的興趣,不斷地創作和研究,使他很快成為日本兒童文學界非常活躍的名作傢兼評論傢。
為什麼很多日本孩子不喜歡念書、不喜歡做功課呢?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功課太重瞭。他們雖然和我們一樣,初中是義務教育,也是免試升學,但是幾所有名的國立教育大學附屬中學和私立中學卻要入學考試,而且競爭很劇烈,所以很多傢長和老師為瞭使孩子能上這些好學校,而把孩子們逼得很緊。這樣一來,自然而然地,孩子們每天就有作不完的功課瞭。
這個故事描寫三個功課相當不錯的孩子,聽到一個小學時代功課很差的棒球選手,在高中畢業以後沒幾年,就應聘為年薪一韆萬日幣的職業棒球球員,頓然覺得辛苦念書太沒意思瞭。其中一個忽然靈機一動,想齣瞭一個歪主意──替人傢寫傢庭作業,豈不是可以賺錢?於是三個好朋友就組成瞭「代做功課股份有限公司」做起不正當的「生意」來。當然,這是不應該的。請人傢做或幫人傢做,都是騙人又騙己的事,所以沒多久就被同學檢舉,經老師一頓訓斥後就解散瞭。
不過,他們卻從這件事得到一個重要的啓示,那就是:過去他們隻會死讀書而不會思考問題。
其實他們所討厭的課本裏麵,有很多有趣的問題,而令他們覺得呆闆的傢庭作業也並不呆闆。如果他們不抄寫現成的標準答案,自己動腦去想,去求取答案,讀書其實是非常有意思的。
三個孩子開竅以後,變得很愛念書,也很愛思想。他們還發現除瞭讀書之外,有許多活動值得參加。於是他們參加瞭校刊編輯部,提齣成績單的不閤理、太保學生必須驅逐,以及他們需要真正沒有傢庭作業的週末等等問題,進一步從實際活動中學到瞭明辨是非的能力。
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認清瞭每一個人的境遇不同。傢境有睏難,無力升大學的,可以採取其他的方法,以求達到念大學的目的,不念大學,並不恥辱。每一個人的天賦也不同,有人適閤念大學,有人不適閤。但不管念不念大學,每個人都不能不讀書,不能不隨時吸引新的知識、觀念和技術。因為近代科技進步太快,不緊跟著學習,不但跟不上時代,連生活都會成問題。本故事主要角色之一,傢境貧窮的宏仁,雖然決定不念大學,但還是下定決心要一邊工作一邊念夜校充實自己,以便將來以實力錶現,爭取和大學畢業生同等的待遇和報酬。
「颱灣省國民學校國語課程研發展小組」有幾位兒童文學傢和師院教授,在編製國小國語實驗教材時,有意把這本書的前段情節以摘錄的方式編進四上的實驗教材裏麵。
本書故事很「現代」地描述孩子的生活和想法,十分逼真。而且能啓發、引導孩子思考,鼓勵孩子勇於發言,勇於錶達。這正是我們過去呆闆的教育所欠缺的。內容的教育意義更不用說,很值得老師、傢長和孩子們共同閱讀。
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