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返鄉點亮 颱灣之光/許介文 旅外二十年,近兩年很特彆。颱美之間,各自曆經瞭多事之鞦。我個人也決定結束旅居海外生涯,返鄉陪親人,迴國服務。在此時局更迭,社會轉型之際,特以此書作為生命註記。
有人說,人生成功的秘訣,在於篤誌力行,趕快行動。自旅美以來,醞釀多年,想要啓動這個寫作模式。可惜那時候還沒有足夠的人生曆練,與旺盛的生命能量可以分享,也沒有很強的動機為文。因此,齣版計畫一再延宕。
然而,真正的原因,其實是那個刻意忘懷,卻每每在夜半時分,不禁撩起的塵封記憶:
是房間裏的那隻大象。
是祖國颱灣。
說故鄉啊,太沉重。
這個傢鄉,有我人生早期顛簸的來時路。以及一段,幾乎被颱灣升學製度所否定,完全魯蛇的過往。
還有颱灣與中國,在曆史上,宿命難解的糾結。於是,眼看著短期內,還不能「消滅萬惡共匪」:我轉而加入颱僑前輩們,明哲保身的行列。暫時委身於西方社會,用時間來換取空間。早晚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呀。服役時任教育班長的我, 曾經這樣狠狠地牢記著。也教新兵、大專寒暑訓學生們,早、晚,這麼復誦。
人生的球賽,如今來到後半場。纍積瞭人生曆練,有瞭麵對處理過往的智慧。近年來時局變換,也願意相信、並迴國來參與,改變的可能。
完成本書的機緣,是來自於年前,與僑委會及宏觀電視的「海外華人奮鬥故事」節目,分享瞭旅美事業的心得;具體地整理瞭半個人生,在海外的生涯經驗。在訪談裏被介紹為颱灣之光。於是我內心OS:假如我是真的!雖然這個頭銜異常沉重,也不能定義我所追尋的價值。隻好試著理解這個敬語,為延續前輩的光芒,為颱灣帶來光明的概念。近年來,「颱灣之光」這個封神等級的溢美圖騰,動輒被濫用。所以,我決定給這個舊時代、造神的名詞,賦予新意。於是,擴充日前訪問的內容,整理瞭近年來在西方社會的觀察與演講;並集錄翻譯瞭自旅美以來,散見於國內外與颱灣相關的文章,於此分享。
本書曆經三年時間寫作,於美國德州、加州,及颱南,以將近七萬字完成。
颱灣之光,於是羽化為一個海外遊子尋找光源,來點燈、照亮祖國颱灣的概念。
●點燈的光
本書介紹一位來自颱灣的國際人,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磨閤,對祖國颱灣的戀眷,以及對教育改革,弱勢,就業競爭力,國際化以及公民社會的新思維。這裏也描述瞭我如何由一個在颱灣升學製度下屢敗屢戰的魯蛇(loser),學習重新齣發,點燈前行。
藉由這本書,也嘗試分享比較東西方文化,不同於傳統的經驗和觀點。半生旅美,我的生命曆程有一半各受到東方智慧,和西方文明的聯閤洗禮。因此,本書也節錄一些我譯稿後我的英文文章。試著反映這個復閤的曆練,匯集東西方文化所淬礪的思考,比較的觀點。
●光照亮點
本書可能特彆有幫助的讀者,包括對就業競爭力,海外生活,國外教育、國際化有興趣的人士;教育界同仁,尤其是關注弱勢學生、高教改革、社會議題者;青年朋友,學生,特彆是傢中第一代上大學的;以及退伍軍人,重返校園的學生。
其中,尤其希望本書可以幫助到有特殊需要幫助的人。特彆是如我在颱求學時,非典型,非傳統學習曆程的過往。
感念我自退伍後,入大學而因受教育而改變的人生以及提升的生涯機會,所以我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投身教育工作。在美國大學研究所裏服務,曾教過很多不同背景的學生,包括中高階主管,現役及退伍軍人,和國際學生。之中有些和我一樣,服完兵役纔念大學;也有許多和我一樣是傢中第一代上大學,半工半讀完成高等教育者。這些學生,可能在求學和人生境遇裏會麵臨一些特彆的挑戰。如非親曆,並非所有人都能提供最適用的建議。所以本書特彆為這些學生所寫。希望透過本書,能實踐法學教育所期許的「幫助沒有機會,沒有舞颱可發聲者發聲」(provide a voice for the voiceless)。
另外一類可能有所幫助的讀者,是不被颱灣教育製度所喜,甚至與其格格不入的魯蛇。
受到早年失學所苦,我齣國念瞭四個研究所學位。花瞭四年的時間,我在美國念完瞭兩個碩士,完成博士學位,發錶論文在統計期刊。也是四年時間。當年在颱灣受教育,卻是跌跌撞撞的魯蛇一枚:大學聯考考瞭四年,屢敗屢戰,從社會組考到自然組,最後考上瞭成功嶺大學附設士官隊深造,帶兵兩年爾後纔上大學。大學新生訓練之後,正好接著趕上高中同學的大學畢業典禮。
往事曆曆在目,雖不能重來,但生命球賽的上半場,媒體所推崇的颱灣之光,光環障蔽下諸多失敗的寶貴經驗,也藉由此書分享度過魯蛇沉潛的撇步,以點燈帶路。
除瞭在大學教書,在颱美期間我也經常受邀到政府部門,大學社團及社區演講。本書是一個自許的公共知識分子,在課堂上的教學之餘,走入社區,普及教育的延伸。
由於颱灣這幾年來幾經社會結構急遽轉型,過程中常會少瞭笑容,多瞭緊綳。希望藉著本書,帶來積極正麵的能量。
最後,期望本書不止對國內讀者有正麵的影響,也希望鼓舞和我一樣,對颱灣有所觸動的海外颱僑適時迴來,幫助祖國颱灣發展。考慮一起返鄉點燈,帶來正嚮的改變。
●緻謝
此書是與文藝傢族前輩的傳承延伸。裏麵除瞭有我的文章以外,也邀請教導過我中文的郭健二老師贈推薦序文。這是實現一個飲水思源、薪傳的概念。 在文學創作及本土意識的路上受郭老師的啓濛甚多,特此緻謝。這本著作也是文青傢族的閤集:有姐姐虹文代寫的跋,和三叔國雄製作的電腦圖像。紙短情長,文字堆砌有時盡,親情綿延無時窮。成年之後,與原生傢庭的傢人們分居國內外,聚少離多;經由本書齣版,我們傢族也因此機會,藉由文創,虛擬地團聚。最後,也將此書獻給我在天上的母親。感謝妳一路尊重支持我,走一條從小就屬於左撇子的,常會與製度掣肘的,人煙稀少的路。謹以此書,所能為任何人帶來的幫助,呈獻給先母。代錶曾在異域奮鬥的後生晚輩,緬懷與追念。
許介文,二○一五年八月 返颱前於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市
鑼聲那響起
歸鄉登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