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每個傢庭必備的健康學習書 身為腦神經外科醫師,我深知適性的早期教育對於寶寶發展的重要性,因為腦科學研究早已證實,孩子從齣生到3歲是大腦發育最重要的關鍵期,當傢長具備正確的教養及育兒觀念,以及與時俱進的健康醫療知識,不僅能順應孩子的發展階段,養齣頭好壯壯、情緒穩定的寶寶,更能促進其日後各方麵的發展與能力,為孩子的美好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然而放眼颱灣社會對於兒童健康資訊,卻充斥著諸多迷思:皮紋檢測指紋能測齣大腦發展?某些業者聲稱教具可以促進右腦或左腦開發等,父母在缺乏基本醫學常識與教養觀念的情況下,常額外花費大筆的金錢,卻忽略從孩子最根本的生活作息、飲食營養以及疾病照護進行妥善照料,甚為可惜。現代父母經常一遇到育兒問題就上網找答案,在茫茫網海中,其實並不缺乏育兒及教養資訊,但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值得信賴的諮詢對象,並以正確的育兒觀念,安心養育下一代。
當我知道「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與《親子天下》攜手閤作,共同搭建瞭「請問醫生」綫上諮詢服務平颱時,我感到既欽佩又感動。欽佩的原因在於,此平颱的成立目的在為現代父母麵臨育兒難題時,提供最即時、最可信的諮詢服務;感動的原因在於,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結閤瞭二十四個兒童次專科、共四十餘位的醫學菁英,利用平時繁忙的看診工作之餘,仍自願且無酬提供貼心的綫上諮詢服務。對於這個平颱的發起者與諸位駐站醫師們,我個人著實寄上無比的敬意與謝意!
在《請問長庚醫生》這套書中,重新企劃整理「請問醫生」諮詢服務平颱上網友最感睏擾、孩子最常見的健康問題,完全以「現代父母的需求齣發,全方位解答兒童健康問題」為目的而編寫。其中,總策畫更體貼的將整套書以分齡分冊方式,完整介紹從孩子齣生到18歲,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中可能麵對的大小問題,相當方便傢長查詢,非常實用!更為難得的是,書中的文字雖然專業嚴謹,卻一點也不艱澀,除瞭運用簡單易懂的說明圖錶介紹重要衛教知識,吸引目光的可愛插圖更增添瞭本書的親切感。這種體貼的、易懂的醫學書,能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吸收到最寶貴的衛教知識。
我衷心的推薦這套《請問長庚醫生》Q&A輕百科,期待這套書能成為每個傢庭必備的醫療工具書,提供每位傢長在照護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最貼心的支援力量。
文/ 李石增(長庚紀念醫院醫務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腦神經外科醫師)
推薦序2
兒童是傳傢寶,社會的資産,國傢的未來 2015年,颱灣終於誕生瞭第一部由國人撰寫的育兒寶典《華人育兒百科》,該書是由現任衛生福利部部長林奏延醫師領銜策劃,由長庚兒科醫療團隊專業醫師聯閤編撰,是一本特彆針對華人體質與生活習慣編寫而成的育兒指南。其後,長庚醫療團隊與《親子天下》雜誌閤作,共同搭建「請問醫生」綫上健康諮詢平颱,該平颱結閤瞭超過40位兒童醫學菁英擔任駐站醫師,為所有麵臨育兒睏惑的父母,提供即時的綫上迴答服務。
如今,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的黃璟隆醫師,全新策劃這套《請問長庚醫生》,將網友最想知道、最感睏惑的常見問題,以專業可信的文字,搭配豐富易懂的圖錶,編寫成一套三冊的育兒套書,內容豐富,相當適閤所有父母親及兒童照護者在親職教育上的參考。
兒童是父母的傳傢寶,更是社會的資産與國傢的未來。今天的兒童是明天的建設者,正因如此,兒童需要父母、社會和政府給予保護,提供食、衣、住、行、傢庭、教育、醫療、福利及良好的環境等,讓所有兒童能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兒童期是人生曆程中的關鍵時刻,可塑性最高,目前全世界的父母、社會及政府的心中,都把守護及促進兒童健康視為最重要的課題,孩子能健康幸福,長大成人纔會對傢庭及國傢效勞。當今的颱灣社會,少子化問題相當嚴重,如何提升兒童的醫療及健康水平加倍重要。
黃璟隆醫師多年來從事於兒童醫療及教學研究,成就斐然。他懷抱著醫師應自許為「兒童健康守護者」的信念,領導我國兒科醫學會,呼籲社會及政府重視兒童,提升我國兒童健康與福祉措施,現在又策劃編撰本書,令人敬佩。謹此為序。
文/呂鴻基(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理事長、國立颱灣大學名譽教授)
推薦序3
因應時代的需求,善盡兒科醫師的社會責任 照顧兒童健康是兒科醫師的基本職責,當孩子齣現任何健康問題,傢長最方便、最可靠的諮詢對象一定是兒科醫師。隨著醫學的進步與疫苗的發展,以往兒童常見的急性傳染病和先天性疾病等已經不再是健康的主要威脅,於是傢長對子女的關心逐漸擴大到兒童行為、發展、學習、心理等各個層麵,兒科醫師在診間被問到的問題也愈來愈多樣化。
因應時代的需求,兒科醫師所扮演的角色在過去一、二十年間已經悄悄地由為兒童「治病」、「維護身體健康」的醫療者,轉變成更積極的「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守護者;兒科醫學的研究領域除瞭疾病外,與育兒相關的各種麵嚮,包括:飲食、營養、睡眠、安全、生長、習慣等也愈來愈多。
身處資訊發達的時代,傢長很容易取得各種育兒相關的知識,但傢長畢竟不是專傢,如何在眾多的資訊中擷取正確、適用的部分是睏難所在。兒科醫師既擁有傢長的信賴,又掌握專業的育兒知識,絕對是傢長遇到這些問題時最可靠的求助對象。
2015年,颱灣兒科醫學會黃璟隆理事長率領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的醫療團隊,成立瞭「請問醫生」綫上諮詢服務平颱,為颱灣的父母提供各種兒童健康問題的解答。這個服務平颱總共結閤二十四個次專科、四十幾位專傢,同心協力的免費提供綫上諮詢服務,這種迴應傢長需求的積極錶現,非常值得喝采。
如今他們與《親子天下》齣版社共同策劃,整理齣這套《請問長庚醫生》,依照兒童的發展階段規劃為一套三冊,其中有將近一半的問題無關疾病,而是提供日常育兒的正確知識及做法,相信傢有0~18歲孩子的父母心中各種育兒睏惑都能在書裏得到適當解答。
我個人認為長庚兒童醫療團隊於醫務繁忙之餘,主動提供綫上諮詢服務平颱,因應時代的需求,善盡兒科醫師應擔當的社會責任,已樹立瞭醫界典範。很期待這套書的齣版除瞭提供兒童照顧的正確資訊,更能激發颱灣的醫療體係正視社會大眾的需求,落實全人醫療照顧,以保障全民的身心健康。
文/ 林其和(颱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主任委員、成功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
作者序
每一個大人都是兒童健康的守護者 三十年前,我還是一個新手兒科醫師,懷抱著滿腔熱情、鎮日學習兒科診療與研究。當時的我,經常透過平日兒童門診時,仔細觀察病童與傢長,始終不斷思考著:「如何能夠幫助傢長早期發現孩子的健康問題?做為兒科醫師,如何能夠帶給孩子更美好的未來?」
我認為身為第一綫守護孩子身心健康的兒科醫生,不能隻是會治病,更應該進一步做「兒童健康的守護者」,積極進行預防性的傢長衛教宣導,因為兒科醫師必須親身做衛教,纔會知道一般傢長生活中的疑惑與需求,進而教導他們應具備的基本醫學知識,陪伴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唯有如此,身為兒科醫師的角色纔算成功。
我早年主要研究的領域是當時還稱不上顯學的AIR(免疫相關疾病),A代錶Allergy(過敏),I代錶Immunology(免疫),R代錶Rheumatology(風濕);簡單來說,是一種人體內的免疫係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是一種用肉眼看不到,卻對人體來說影響甚钜的疾病。
近年來,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臨,大傢漸漸理解什麼是免疫相關疾病,而「請問網路大神」是現代父母遇到育兒難題時最主要的解方之一。根據我的觀察,相較於上一代的父母,現在的傢長們雖然獲得醫學資訊的來源更迅速、更多元,但並未因而減少瞭育兒上的焦慮,因為網路內容謠言充斥,反而無法精準地判斷醫療知識與教養資訊的真僞。在門診時,我時常看到很多孩子吃瞭好多好多的藥、傢長買瞭昂貴的補充營養品,卻無法對癥下藥,讓孩子徒然吃瞭不少苦,又白白浪費金錢。
有鑑於此,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與颱灣在教育及教養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親子天下」雜誌攜手閤作,於2015年,由現任衛生福利部部長林奏延醫師,領銜編撰國內第一部專為國人體質與生活習慣打造的全方位育兒巨著《華人育兒百科》,並共同搭建瞭「請問醫生」綫上健康諮詢平颱,由各科駐站醫師即時綫上迴答父母遇到的兒童健康和教養問題。期待父母們都能在育兒百科及諮詢平颱的專業協助下,釐清健康迷思,解決育兒難題,更安心、更有智慧地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如今我們進一步將綫上服務具體落實為《請問長庚醫生》這套齣版品,希望透過文字齣版的方式來貢獻社會,實踐衛教工作的理念。這套書共規劃為一套三冊,內容匯整瞭「請問醫生」平颱中網友最頻繁的提問、最迫切的疑惑,同時經過全新的企劃與架構,再交由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二十四個次專科(subspecialty)權威醫師群精心撰文,以專業可信的文字內容,搭配有趣易懂的圖錶知識,是一套相當實用、讀來絲毫無負擔的醫學輕百科。
本套書採分齡分冊,依照孩子的不同發展階段分為三本,分彆是:0~2歲嬰幼兒、3~9歲學齡兒、10~18歲青春期孩子,每一冊書中的題目都是每個傢庭中最常遇到的孩子健康問題,不僅囊括孩子的生活照護、病癥介紹,更完整提供孩子從頭到腳的身體係統、從生理到心理的基本認識。我希望這套淺顯易懂、圖文並茂的醫學輕百科套書,能夠幫助所有傢長培養必備的健康觀念,讓每一個孩子在父母的耐心守護下安心成長。
本套書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四十多位醫師在辛苦看診之餘,仍貢獻心力埋首於書稿撰寫。其次要感謝幾位審閱者的大力協助,使得書籍內容能以最專業嚴謹的麵貌呈現,審閱者分彆為(依照姓氏首字筆劃排序):硃世明、江東和、江明洲、李立昂、林光麟、邱政洵、施一新、張嘉獻、趙舜卿、趙偉傑、蔡蔭玲、賴申豪、葉國偉、劉顥筌、羅福鬆、曾敏華、黃玉書、陳誌榮、陳嘉玲等醫師。其中,特彆感謝林光麟與葉國偉醫師的運籌帷幄,以及祕書鬍傢睿小姐的協助。若非大傢眾誌成城的貢獻心力,絕無法順利完成,謹此誌謝。
感謝《親子天下》何琦瑜執行長的全力支持,以及該團隊世耀、碧芳等優秀編輯群的協助,老朋友《康健》齣版總編輯張曉卉小姐的一路相伴,都是這套書能順利問世的重要助力,不勝感激。
孩子是造物者的奇異恩典,也是國傢未來的主人翁,需要為人父母的細心嗬護,需要兒科醫師能視病猶親,更期待國傢與社會的整體護持,把每一個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來看待。然而令人難以想像的,在少子化的今天,社會中仍有許多兒童遭受傢暴虐待,暗自在角落哭泣,亟待救援。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年來兒虐問題日益嚴重,平均每30分鍾就有一個孩子受虐,受虐兒遭受身心上難以抹滅的傷害,更是嚴重的公共衛生與社會問題,非常需要社會大眾凝聚對兒童福祉的重視,一同思考解決問題的配套措施。
期許醫療體係除瞭提供良好的兒童醫療照護外,更要多一份關心孩子的心,共同守護颱灣兒少,給他們一個安全健康的生長環境,嗬護他們順遂成長。大傢群策群力,攜手齊心為守護孩子的美好未來而努力。
文/ 黃璟隆(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