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憩、景觀和環境規劃方法論:四化目標達成法

遊憩、景觀和環境規劃方法論:四化目標達成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遊憩規劃
  • 景觀規劃
  • 環境規劃
  • 規劃方法論
  • 四化目標
  • 城鄉規劃
  • 區域規劃
  • 景觀設計
  • 環境設計
  • 可持續發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一、就人類活動(例如遊憩活動)的規劃,或是環境和資源的規劃,建立一套係統化、科學化、電腦化和創意化的目標達成法。

  係統化是建立所有規劃步驟間的因果關係及邏輯關係以達到前後的一貫性。
  科學化是追求所有資料分類、收集、分析、評估和預測的正確性。
  電腦化是追求規劃工作的效率,特彆是環境與活動間的適應性分析的疊圖工作。切記電腦隻是工具,如果進入電腦的是垃圾資料,齣來的成果一定是垃圾。
  創意化是從多看、多聽、多體驗而來,貴在舉一反三和翻陳齣新。
  目標達成法則是以目標樹為基礎,並有一定的句法。要靠經驗、宏觀和創意纔能建立有意義的目標。

  二、培養永續的觀念並應用永續規劃的方法,推動永續觀光、生態旅遊和生態城市。

  三、綜閤而論,規劃是一項永無止境的演化工作,因為地球的生態在不停的演化,人類的科技在不停的演化,人類對社會的結構、秩序和對自然要求的標準(Norm)亦都在不停的演化,因此,規劃的工作亦一定必湏隨之演化,而本規劃方法論則是提供給初學者或中階追求精進者一條學習的捷徑及參考。但規劃的最高境界則必湏靠每位規劃者自己去參悟,是有如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踰矩」。這裏的矩,就是自然的法則,是永續之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曹  正

  學 曆

  威斯康辛大學環境管理學博士
  威斯康辛大學景觀建築學碩士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工程學學士

  現 任
  颱灣大學園藝暨景觀研究所兼任教授
  東海大學景觀學係暨研究所兼任教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兼任顧問

  經 曆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生校區)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專員
  美國濛大拿州政府能源計畫局局長(第一任)
  颱灣大學園藝學係教授
  東海大學景觀學係暨研究所創係所主任
  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創院院長
  颱灣發展研究院院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諮詢委員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觀光推動小組委員
  颱北市政府永續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颱北市國際花卉博覽會指導委員會委員
  考試院典試委員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創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造園學會理事長
  太倉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規劃方法論
第三章 二十一世紀的遊憩與觀光發展.
第四章 公眾參與
第五章 先期基本作業、方嚮與定位
第六章 目標初擬
第七章 遊憩活動導入與特性分析
第八章 資料收集、調查與分析
第九章 確定規劃目標
第十章 活動與環境間之適應性分析(閤成)
第十一章 活動發展構想
第十二章 各類環境規劃之相關法源依據
第十三章 永續綜閤發展計畫
第十四章 執行計畫
第十五章 目標達成的檢驗與效益評估
第十六章 結論與建議

圖書序言

高中時讀春鞦左傳晉楚城濮之戰篇(僖公二十八年):「…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捨其舊而新是謀。」……」,從那時起,就憧憬著經世濟民之計,大學讀建築係,雖以第二名畢業,但卻感覺是庸庸碌碌的讀瞭五年。及至研究所,幸經好友陳德洪兄協助,得以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Phil Lewis教授學習環境規劃,從環境生態、規劃理論、環境及資源與人類活動間之適應性分析,到電腦及遙測工具的應用,使少年時的憧憬得以落實。及至漫遊於芝加哥及密爾瓦基大型工業、商業城市之間,及威斯康辛州冰河期遺址(driftless area)和原野地區,始能感受人類工業發展對環境的龐大壓力,而人與自然間的和諧共生,要從口號到真正的落實,其間卻是有許許多多的絆腳石,亦慶幸自己能加入這項有意義的行列。

  離開威大後,幸運的任職為濛大拿(Montana)州政府能源計畫局局長,將所學的完全應用於濛大拿Colstrip火力發電係統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於1973年至75年間,以一年八個月的時間140萬美元的經費,從擬訂重大設施選址法(Major FacilitySiting Act)的施行細則,到完成整個火力發電廠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然後再依法花瞭將近一年的時間舉辦環評聽證會(Public Hearing),纍積瞭將近一萬頁的聽證證辭,在美國環評法推動之始,可算是轟轟烈烈的案例。最後我們因政治因素,輸掉瞭否決全案的通過,但我的直屬上司濛大拿州政府自然資源保育廳廳長威剋斯先生卻因而被美國卡特總統任命為聯邦政府內政部副助理部長,主管水及土地資源。而火力發電廠的環評報告卻是早期四化目標達成法雛型的試金石。

  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應東海大學梅可望校長之邀,創設景觀學係。在參考威大,加大(柏剋萊校區)賓大和哈佛大學等校之景觀學教學製度後,訂下東海大學景觀學係「景觀設計」與「環境/景觀規劃」並重的雙軌教學的課程製度,民國八十一年我雖然離開東海大學的係主任及專任教職,但卻始終參與環境規劃的教學,在過去三十年教學相長的日子裏,「四化目標達成法」亦漸趨成熟,因此,要特彆感謝景觀係的師生,給我一個非常溫馨的教育場所,四化目標達成法纔得以孵化。特彆是何鬱如老師,這麼多年來課程的協調推動,教學與規劃實習(Planning Studio)工具及資料的準備,钜細靡遺的安排,當然更有曆任係主任的支持,使我們任課的四位老師及學生在教與學上,均不慮任何匱乏。當然還有曆年共同任課的老師及係主任:鍾溫清教授、賴明州教授、林晏州教授、硃念慈老師、黃章展教授和侯錦雄教授,感謝他們對方法論的建議及投入。此外,更要感謝一些長輩及好朋友,由於他們的邀約,使我能更深入的進入到一些相關的領域,因而更充實及強化永續規劃的方法論:張隆盛先生(前行政院環保署署長)─永續與保育;許文聖先生(前交通部觀光局局長)─觀光、遊憩、綜閤博弈及主題樂園;瀋世宏先生(前行政院環保署署長)─節能減碳與環境美質;林益厚先生(前營建署署長)─國傢公園與保育;黃萬居先生(前環保署處長)─環境美質與生態城市;呂鴻光先生(環保署技監兼執行秘書)─氣候暖化與節能減碳。

  這裏要特彆一提的是華立圖書公司協理賴逸凡先生在邀書時希望以「觀光遊憩規劃」為書名,但我告訴他以整體環境規劃及永續規劃為齣發點的遊憩觀光規劃纔是較理想的遊憩觀光規劃,這樣的遊憩觀光纔能真正的融入實質的環境,纔能真正的永續。從四化目標達成法來討論和分析遊憩規劃,我可能對一些遊憩觀光方麵的專業知識著墨較少,例如遊憩和遊憩資源的詳細分類,遊憩的統計預測,遊憩心理及偏好等,但這些對觀光或遊憩學係的學生而言,都是很容易補充的,隻要規劃的大架構及大方嚮能適當的掌握,纔是規劃訓練最重要的。因此,特彆感謝賴協理及編輯同仁們的諒解和支持。

  其次還要感謝我多年的工作夥伴魏麗莉女士,張錫虎先生、黃宗文先生,替我業務上分憂,讓我能用大部分的時間來完成此書,此外,還有其他十餘位同仁幫我繪圖、打字和校稿,一併緻謝。最後,更要感謝傢人的支持與體諒,使本書得以順利付梓。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