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二版)

墨子(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哲學
  • 先秦
  • 墨傢
  • 思想
  • 曆史
  • 中國哲學
  • 古代文獻
  • 經典
  • 文化
  • 學術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基於學術的立場、通俗化的企求,運用筆者所構想的「層麵整體動態觀」這一方法,重新研討墨子的現代意義。
  
  首章闡述墨子的生平與人格,以及《墨子》書的重要性。接著說明墨子的宇宙觀、知識論、方法論,其觀點近似西洋哲學傢,亦有更勝前人之處。其名實原理已及語意學和語言哲學,與現代英國牛津學派的理論相吻閤。五至九章探討墨子的治國理論。十章將貴義、兼愛與企業管理思想作結閤,並詮釋墨子的現代意義。本書提齣許多獨到的見解,發人深思,期能使讀者瞭解墨子的時代意義,及其不朽的精神。
  
《中國古代思想史綱要》 作者: [此處填寫作者姓名,如:李明] 齣版社: [此處填寫齣版社名稱,如:中華書局] 齣版時間: [此處填寫齣版時間,如:2018年10月] 字數: 約65萬字 裝幀: 精裝/平裝(根據實際情況填寫)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思想史綱要》是一部係統梳理和深入剖析中國上古至魏晉時期思想文化演變曆程的學術專著。本書力求超越傳統的流派之爭敘事模式,以宏大的曆史視野和精細的文本分析相結閤的方法,展現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如何在特定的社會結構、政治環境和文化土壤中孕育、發展、衝突與融閤。全書結構嚴謹,論證充分,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清晰、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思想史圖景。 本書的敘事脈絡並非機械地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而是圍繞幾個關鍵的“思想斷裂點”和“範式轉換期”展開。作者深刻認識到,中國古代思想並非孤立發展的知識體係,而是與當時的國傢建構、社會治理、倫理實踐以及宇宙圖景的認知緊密交織的産物。 第一部分:文明的曙光與先秦思想的勃興(上古至春鞦) 本部分著重探討夏商周三代的禮樂文明與早期宇宙觀的形成。作者首先考察瞭“天命觀”的起源及其在西周政治閤法性構建中的核心作用。不同於以往將周公視為純粹的政治傢或宗教傢的簡單劃分,本書細緻分析瞭周初的“敬德保民”思想如何融閤瞭早期巫術思維與樸素的政治倫理,構成瞭後世中國政治哲學的底層代碼。 隨後,筆鋒轉嚮春鞦中葉的社會劇變。本書認為,禮崩樂壞的時代背景,是諸子百傢噴薄而齣的根本原因。作者摒棄瞭將春鞦思想簡單歸結為對周代秩序的簡單迴歸或徹底否定,而是強調瞭各個學派在不同社會階層和地域背景下的思想實踐。 第二部分:諸子爭鳴:範式確立與理論的成熟(戰國時期) 戰國時代是中華思想史上最為光彩奪目的一頁。本書將此階段的思潮劃分為幾個核心議題的爭論: 1. 人與社會秩序的重建: 重點分析瞭儒傢(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錶)對“仁義”的內涵界定、對“性善/性惡”的論辯,以及由此導齣的教化路徑。特彆之處在於,本書細緻比較瞭孟子基於“不忍人之心”的內在道德資源與荀子基於“化性起僞”的外在禮法規範之間的深刻差異及其對後世治理模式的影響。 2. 國傢權力的閤法性與治理技術: 法傢思想的興起被置於戰國各國急需變法圖強的現實背景下。本書對商鞅的“一法”之學、申不害的“術”的運用、慎到的“勢”的論述進行瞭深入的文本剖析,揭示瞭法傢思想是如何從單純的治國工具,演變為一套關於權力運作和人性判斷的理論體係。 3. 超越性的探求與個體安頓: 道傢(老莊思想)和名傢的論述被置於對現實政治的深刻反思之中。本書認為,老莊思想並非簡單的隱逸主義,而是對特定曆史階段中“有為”政治的反動,是對“道”這一本體論層麵的迴歸。對於名傢的“白馬非馬”等論辯,本書將其視為對語言邏輯與現實指稱關係的反思,是早期邏輯學和認識論的萌芽。 4. 兼愛與世界主義的嘗試: 墨傢思想的論述占據瞭重要篇幅。本書特彆強調瞭墨傢在軍事技術、社會組織以及“尚賢”、“非攻”等主張中的實踐性,並探討瞭墨傢學說在中國思想史上被邊緣化的深層原因,即其對宗法倫理結構的挑戰。 第三部分:統一與整閤:秦漢思想的定型化(秦朝至漢代) 秦朝短暫的統治在思想史上留下瞭深刻的印記。本書認為,秦的“焚書坑儒”並非簡單的文化摧殘,而是試圖建立一套以法傢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排他性的國傢意識形態的劇烈嘗試。 漢代思想史的核心議題是“罷黜百傢,獨尊儒術”的復雜過程。本書指齣,漢武帝的決策並非是對儒傢全麵、原教旨的采納,而是一種“儒錶法裏”的整閤。董仲舒的新儒學是如何吸收瞭陰陽五行學說,將先秦儒傢倫理與宇宙圖景相結閤,從而為大一統帝國提供瞭穩固的意識形態基礎,是本章的重點。本書細緻考察瞭讖緯之學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揭示瞭思想的“神聖化”如何服務於政治的“實用化”。 第四部分:思想的轉嚮與新格局的醞釀(魏晉南北朝初期) 魏晉時期,在帝國衰落與民族交融的背景下,思想界齣現瞭劇烈的“玄學化”轉嚮。本書認為,玄學的興起是對漢代僵化的經學闡釋和政治哲學的反動。 1. 玄學的形上學探索: 重點分析瞭“竹林七賢”及其核心人物如王弼、何晏對《老子》、《周易》的重新闡釋,特彆是“貴無論”和對“有”與“無”的本體論探討。玄學將哲學思辨從治國平天下的實用層麵,轉嚮瞭對個體精神自由和生命意義的追問。 2. 士人精神與個體解放: 本部分探討瞭魏晉風度的形成,這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在動蕩時局下,士人維護獨立人格和精神高貴性的哲學錶達。 3. 佛教的傳入與早期衝擊: 佛教的傳入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思想事件。本書簡要介紹瞭早期佛教哲學(如般若學)與本土玄學的相遇和初步對話,指齣玄學的空疏性為後來的佛學滲透提供瞭理論上的“方便之門”。 本書特點: 問題導嚮而非人物導嚮: 結構圍繞核心的哲學問題展開(如“天人關係”、“人性論”、“權力基礎”),而非僅僅羅列思想傢及其觀點。 語境化分析: 強調思想産生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背景,避免將古代思想視為懸浮於曆史之上的純粹理論。 文本細讀結閤宏觀梳理: 在宏觀把握曆史脈絡的同時,對關鍵文本(如《孟子》、《荀子》、《道德經》、《韓非子》等)進行瞭深入的細讀,力求還原思想的原始麵貌。 《中國古代思想史綱要》不僅是一部學術工具書,更是一部探尋中華文明精神根源的深度解讀。它引導讀者穿透曆史的迷霧,理解那些塑造瞭我們民族性格和思維模式的偉大智慧,為理解當代中國思想文化遺産提供瞭堅實的基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贊源


  學曆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碩士

  經曆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所教授
  香港新亞研究所客座教授

  專長
  墨子、韓非子、甲骨文、鍾鼎文、思想方法

  著作
  《韓非與馬基維利比較研究》
  《周金文釋例》
  《不拿耳朵當眼睛》  
  《中國法傢哲學》
  《墨子》

圖書目錄

《世界哲學傢叢書》總序
自 序

第一章 墨子和《墨子》書
第一節 時代與環境   1
第二節 墨子的生平與人格   4
一、生 平   5
二、閱 曆   8
三、人 格   10
第三節 非儒起傢   13
第四節 墨子的服務團體   17
第五節 《墨子》書   20

第二章 墨子的宇宙論
第一節 天誌創造自然   33
第二節 秩序與因果   35
第三節 時間與空間   43
一、時空的定義   43
二、時空的結構   45
三、時空的關係   49
四、空間的虛盈   52
五、時空的有窮無窮   55
第四節 力與物體的運化   57

第三章 墨子的知識論
第一節 知識的起源   64
第二節 知識的能力   68
第三節 知識的本質   71
第四節 知識的種類   75
第五節 知識的標準   77

第四章 墨子的方法論
第一節 法儀與三錶法   84
第二節 所得而後成律(因果律、理由律)   88
一、因果律   89
二、充足理由律   91
第三節 同異原則(思想三律、必異律)   94
一、同一律   95
二、矛盾律   97
三、排中律   99
四、必異律   100
第四節 類行原則(推論原理)   101
第五節 彆同異與歸納法   107
一、求同法   108
二、求異法   110
三、同異聯用法   112
第六節 名實原理(語意學、語言哲學)   115
一、通意後對   117
二、名謂與意義   122
三、以名取實   129
四、語意分析   137
第七節 墨子的邏輯   141

第五章 墨子的治國理論之一:天誌明鬼
第一節 尊天事鬼的主張   146
第二節 天誌為最高法儀   147
第三節 天的性體與活動   149
一、天的性體   150
二、天的活動   155
第四節 鬼神的性體與活動   158
第五節 天誌與精神信仰   160

第六章 墨子的治國理論之二:尚賢尚同
第一節 政府組織   166
第二節 賢人政治   171
第三節 行政命令   172
第四節 尚同的功效   174
第五節 尚同與極權   175

第七章 墨子的治國理論之三:兼愛非攻
第一節 兼愛的涵義   181
一、兼愛是廣愛全體人類   181
二、兼愛是人與人相愛相利   183
三、兼愛即愛人利人   183
四、兼愛既是無差等又是有差等的愛   184
五、兼愛是不受時空限製的愛   187
第二節 兼愛的理論根據   189
第三節 兼愛的方法   192
第四節 兼愛問題的討論   193
一、兼愛與自私心的問題   193
二、兼愛是目的交利是手段的問題   194
三、兼愛與無父的問題   196
第五節 兼愛與倫理   202

第八章 墨子的治國理論之四:節用節葬
第一節 節省政府開支   208
第二節 強力生産   213
第三節 貨幣與物價   216
第四節 價格與行銷   218
第五節 兼愛經濟學   219

第九章 墨子的治國理論之五:非樂非命
第一節 非樂的意涵   223
第二節 非樂的理由   225
一、聖王之書非樂   225
二、聖王之行非樂   226
第三節 非樂問題的討論   229
一、非樂與反對音樂的問題   229
二、墨子知不知音樂功用的問題   230
第四節 非命的意涵   232
第五節 立三錶以非命   234
第六節 命運與運命   242

第十章 墨子的現代意義
第一節 知識分子的典範   245
第二節 科學精神   248
第三節 理性的功利主義   252
第四節 實踐主義   254
第五節 服務精神   257
第六節 理智的和平主義   258
第七節 國際服務社團的理想   260
一、扶輪社的宗旨   260
二、獅子會的宗旨   263
三、青商會的信條   264
第八節 兼愛可轉化為企業管理思想   265
第九節 結 語   266

附錄 墨子的管理思想
第一節 管理的時代   267
第二節 政治管理與企業管理   269
第三節 貴義兼愛與企業最高目標   270
一、美國的挑戰到日本第一   270
二、美日企管的比較   272
三、企業需要最高目標   273
四、貴義兼愛適閤作最高目標   275
五、結 語   279
第四節 貴義兼愛與企業倫理   279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倫理   279
二、企業倫理建基於道德   281
三、貴義兼愛可作企業倫理原則   282
四、兼愛與共生思想   283
五、貴義兼愛的企業倫理   284
六、結 語   287
第五節 管理者的風範   290
一、有經營理念   291
二、重修身、有器量   293
三、以身作則   295
四、賞罰公平   296
五、有危機意識   297
六、結 語   298
第六節 知人善任   298
一、知 人   299
二、善 任   301

墨子年錶
參考書目
索 引

圖書序言

自序(節錄)

  1977年,筆者在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開授「墨子」課程。1984年,韋政通先生為他與傅偉勛先生主編的「世界哲學傢叢書」,要我撰寫一本《墨子》,我欣然同意。因為我研究墨子,教授墨子,也應該寫寫墨子,纔算稱職。也想趁這次機會,將平時研究的心得作一次整理。

  西洋傳統的說法,哲學可分三大部門,第一是形上學:其中又分本體論(終極存在、時空、心物等問題)及宇宙論(世界的變化是有目的的、或機械的、或意誌決定的)。第二是知識論:知識的來源、能力、本質、種類、標準等。邏輯和心理學原來也隸屬此一部門。第三是價值論:道德哲學或倫理學、社會哲學、政治哲學、宗教哲學、藝術哲學或美學、曆史哲學等等,都包括在這一部門。西方傳統哲學傢的理論係統,大多涵蓋這三大部門。反觀先秦諸子,孔、孟的思想,幾乎全部集中在社會、政治、倫理等價值論方麵。荀子的思想係統,除瞭這些之外,雖有知識論的探討,但沒有論及形上學。老、莊的思想,從形上學推衍到社會、政治、人生等價值論的探討,卻因反智而否定知識。韓非的思想係統,除瞭應用老子的形上學作為政治的手段,以及幾段有關知識論的文字以外,幾乎全心集中在政治哲學與法律哲學的發揮。隻有墨子的思想最為廣博,它包括形上學、知識論和價值論。另外,墨子還探討物理學、數學、邏輯、天文學、軍事之學等科學知識。先秦諸子之中,墨子是最類似西方標準的哲學傢。因此,筆者採用西洋哲學的方式,第二章到第四章,撰寫墨子的宇宙論、知識論和方法論。從這三章可以看齣,墨子的理論與西洋許多哲學傢的見解相同。尤其方法論中的名實原理,已涉及二十世紀新興的語意學和語言哲學。墨子的「察名實之理」,對語言的意義、指稱、使用及三者關係的看法,與弗列格(G. Frege)、維根斯坦(L. Wittgenstein)及當代英國牛津學派的觀點非常吻閤。這是前人未曾討論,而尚待繼續開發的墨學精華。這三章的處理是基於一個認定,就是現存《墨子》五十三篇乃「墨子的一傢之言」。

  有些學者研究墨子,任意割裂《墨子》書,像鬍適認為〈親士〉到〈三辯〉七篇皆後人「假造」的,梁啓超也說前三篇是「僞託」。李紹崑教授則以為這七篇是「墨子早期的作品」,他說〈親士〉篇是墨學的序論,是〈兼愛〉篇的張本,並非孫詒讓所說的〈尚賢〉篇的餘論。蘇時學、硃希祖等人主張〈備城門〉以下十一篇不是墨子的著作。李教授則認為這十一篇專講國防守禦的軍事之學,「都是墨子晚期的指示,是弟子們的記述。」(李紹崑《墨學十講》)筆者認為李教授的說法很可信。纏訟最甚的是,〈經上下〉、〈經說上下〉、〈大小取〉六篇。鬍適稱這六篇為墨辯,他說:「墨辯諸篇若不是惠施、公孫龍作的,一定是他們同時的人作的。」(鬍適《中國哲學史大綱》,頁187)馮友蘭在他的《中國哲學史》及《中國哲學史新編》一緻認為:這六篇是「後期墨傢」的作品。鬍適和馮友蘭同樣主張墨子不是這六篇的作者,由於他們是早期中國哲學史的權威,海內外不少墨子專傢都受他們的誤導而不自知。所幸,留歐的大陸學者詹劍峰和颱灣師範大學李漁叔教授,他們先後提齣專論,一一糾譑鬍、馮兩人的大膽假設。1956年,詹劍峰教授提齣一篇長達六十六頁的專文:〈讀墨餘論〉(詹著《墨傢的形式邏輯》附錄)批駁汪中、孫詒讓、鬍適、馮友蘭、侯外廬、方授楚等人的錯誤觀點。他駁斥所謂「後期墨傢」,和所謂「墨經非墨子所著」的說法,並肯定的提齣四大證據,證明墨子真正是《墨經》的原作者。他說:「《墨經》大體是墨子自著,但其中不無墨傢後學增益和引申的部分。」1968年,李漁叔教授齣版他的〈墨經真僞考〉(李漁叔《墨辯新注》附錄),指齣堅白論的起源在孔子、老子之前,並非公孫龍的創始或專屬品;名、墨兩傢堅白論的差異;及《公孫龍子》抄《墨經》詞句而後再駁《墨經》,因而斷定《墨經》較早齣現。以此推翻鬍適的說法。他的結論是:「《墨經》上下四篇,當為墨子自著,或至少亦係及門弟子親承講授者所紀錄而成。」詹、李二氏的論據非常堅實。然而,目前學術界仍有人相信:《墨經》不是墨子的著作。學術研究固然不能無疑,但縱觀懷疑者的論點,不是臆測之言,就是想當然耳之辭,不能服人。筆者認為,在找不到確證(如地下物)之前,應將《墨子》這本書視為墨子思想的整體,進行研究。這是本書的立場。

圖書試讀

第一章 墨子和《墨子》書

第一節 時代與環境


墨子所處的時代,約介於春鞦末年到戰國初年之間。

春鞦戰國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劇變時代。這個劇變,主要來自封建體製的崩潰。封建的崩潰,早在春鞦時代已開始醞釀,到瞭戰國時代更是一發而不可收拾。其間有兩種現象最為顯著:一個是階級的破壞;另一個是諸侯的攻伐兼並。

周平王東遷以後,權力式微,諸侯不守禮製,相繼稱王1。各國的卿大夫看在眼裏,有樣學樣,他們也專擅國權,相與私盟,架空君權。像齊田氏的專權,韓、趙、魏三傢的擅晉,是墨子所親見的。諸侯僭越天子,卿大夫僭越諸侯,甚至傢臣也僭越卿大夫。麵對這種階級組織一一破壞的局勢,齣身貴族的孔子(前551~前479)用心於重整周朝文化,齣身賤民的墨子雖然也學過儒者之業,但無意復興周製。他努力於社會改革,加速封建社會的解體,促成一個平等而閤理的社會環境的齣現。因此他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的「尚賢」。他對學生說:「國傢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2就可以看齣他的誌嚮。

戰爭是破壞階級,促進封建崩潰的重要原因。春鞦時期前後一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中諸侯戰、伐、侵、襲的次數,達二百九十七次之多3,平均每年有一次以上的戰爭。戰國時代,戰風更盛,所以拿「戰國」為名。墨子雖然處在戰國初年,可是他說:「夫天下處攻伐久矣。」4這是有感而發的。不過,春鞦和戰國時的戰爭情形不同,春鞦之時,戰爭雖然頻繁,戰勝者大多取人田邑,復封其君,除瞭蠻夷部落之外,很少滅人國傢,所以封建製度仍勉強可以維持。到瞭戰國,情況丕變,兼並滅國已成風氣。墨子看到被滅亡的就有陳、蔡、杞、莒、吳等國。所以他說:

聖王既沒,天下失義,諸侯力徵,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齊晉之君,此皆砥礪其卒伍,以攻伐並兼為政於天下。(〈節葬下〉)

齊、晉、楚、越是當時的好戰之國,他們「以攻伐並兼為政」,因此能「四國獨立」,「四分天下」5。至於當時攻伐滅國的情形,墨子也有詳細的描述,他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實用主義哲學頗感興趣,所以當我知道有《墨子(二版)》這本書時,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入手。收到書後,我發現它的質量遠超我的預期。紙質精良,印刷清晰,而且內容編排得十分閤理,使得閱讀體驗非常順暢。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墨子“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是也”這句話的解讀。這句話精闢地闡釋瞭仁德的力量遠勝於武力。在如今這個強調軟實力和國傢影響力的時代,墨子早期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墨子“節葬”和“非命”的論述。在那個推崇厚葬的時代,墨子提齣的節儉辦喪事的主張,無疑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和民生疾苦的關注。而“非命”則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它鼓勵人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命運,而不是消極地聽天由命。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既有深邃思想,又有務實行動的墨子形象,他的思想體係不僅豐富瞭中國哲學史,更給後人留下瞭寶貴的精神財富。

评分

我是一位對中國古代曆史和思想非常感興趣的學生,這本《墨子(二版)》絕對是我近期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它的內容極為豐富,不僅包含瞭墨子的主要著作,還對其中一些難以理解的詞句進行瞭詳細的解釋,這對於我這樣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墨子“兼愛”思想的深入剖析。作者通過列舉大量曆史事實和進行邏輯推理,清晰地展現瞭“兼愛”的核心要義——將所有人視為平等的個體,不分親疏遠近,都應給予關愛和尊重。這與當下社會存在的種種不公和歧視形成瞭鮮明的對比,也讓我更加堅定瞭自己追求公平正義的信念。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墨傢在邏輯學上的貢獻,即“三錶”(權、法、數),這對我學習邏輯思維非常有啓發。我過去一直認為邏輯學是西方纔有的學科,通過這本書,我纔瞭解到中國古代先賢在邏輯學方麵也取得瞭如此瞭不起的成就。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塑造價值觀的智慧之書。

评分

坦白說,我一開始是被這本《墨子(二版)》的書名所吸引,總覺得“墨子”這個名字代錶著一種樸實、堅韌的力量。翻開書頁,果然不負我的期待。它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古文和注釋穿插得當,不會讓初學者感到突兀。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墨子“尚賢”思想的闡釋。在那個等級森嚴的時代,墨子主張不分貴賤、不分親疏,唯纔是舉,這在當時無疑是石破天驚的。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真正的賢能者,不應被齣身和背景所束縛,而應憑藉自己的纔能和服務於社會。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更是將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具體。我還在其中看到瞭墨子關於“天誌”和“明鬼”的討論,雖然這些觀點在現代看來可能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其背後所蘊含的對道德規範和因果報應的強調,依然有著警示意義。讀這本書,我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戰亂頻繁、思想活躍的年代,與先賢們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它讓我對中國古代的政治哲學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對如何建設一個公正、有序的社會有瞭新的思考。

评分

最近沉迷於中國古代哲學,偶然間入手瞭這本《墨子(二版)》。不得不說,它的編校質量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紙張的觸感很好,印刷清晰,裝幀也相當考究,放在書架上非常有分量。內容方麵,我最欣賞的是其對墨子原文的嚴謹考證和詳盡注釋。很多古代文獻在流傳過程中難免有訛誤,而這本《二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確保瞭原文的準確性,這對於深入理解墨子的思想至關重要。書中還收錄瞭一些與墨子相關的史料和研究論文,這為讀者提供瞭更廣闊的視野,也幫助我理解瞭墨子思想在曆史長河中的演變和影響。我尤其被其中關於“節用”和“非樂”的論述所吸引。在當今社會,物質極大豐富,享樂主義盛行,墨子提齣的節儉和反對奢侈的思想顯得尤為可貴。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消費觀念,開始思考什麼纔是真正有意義的生活。此外,書中對墨子在軍事技術方麵的貢獻也有所提及,這顛覆瞭我對古代哲學傢的刻闆印象,原來他們不僅有思想,更有實際的行動力和創造力。

评分

我是在一個深夜,因為失眠而翻開這本《墨子(二版)》的,起初並沒抱太大期望,畢竟是古籍,總覺得會晦澀難懂。然而,事實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它的文字雖然古樸,但編者的注釋和導讀卻異常清晰,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迷霧,進入瞭那個充滿智慧與辯論的時代。我特彆喜歡其中對“兼愛”和“非攻”思想的解讀,那不僅僅是抽象的哲學概念,而是對當下社會問題的深刻反思。作者並沒有生硬地將古人的思想套入現代,而是通過層層剝繭,展示瞭墨子思想的普適性和生命力。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瞭一個不畏強權、心懷蒼生的智者形象,他的言語雖然穿越瞭韆年的時空,卻依然能激蕩人心。書中對於墨傢各個學說的梳理也井井有條,從邏輯學到工程學,再到軍事策略,無不展現瞭墨傢學派的嚴謹與實用。我個人尤其對書中關於墨傢機關術的描述很感興趣,雖然篇幅不多,但寥寥數語便勾勒齣瞭那個時代工匠的智慧與創造力。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經典,它不僅讓我瞭解瞭墨子的思想,更啓發瞭我對許多問題的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