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廚齣任務!翻轉餐桌的飲食革命: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教你打造美味餐桌、親子廚房、學校菜園

名廚齣任務!翻轉餐桌的飲食革命: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教你打造美味餐桌、親子廚房、學校菜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烹飪
  • 美食
  • 健康飲食
  • 親子教育
  • 學校午餐
  • 飲食革命
  • 傑米·奧利佛
  • 菜園
  • 營養
  • 食譜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獨傢收錄:Jamie Oliver 校園蔬果卡教材
★特彆調查:颱灣飲食革命宣言


  「我希望推動一股強而有力、自給自足的運動,來教育每個孩子關於食物的故事,鼓勵全傢人重拾手邊工具、在傢煮飯。我希望讓世界各地每個人得到力量,一起對抗肥胖問題。」

  「不論你是個老鳥、初學著或是個崇尚簡約的廚師,我都希望激勵你走進廚房,並且為自己跟你的傢人從最原初的食材開始,烹調食物。」── 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

  Jamie Oliver,這位極具親和力、享譽世界的知名廚師,其實擅長的絕不隻是做菜,他也是英國校園食育、餐飲社會企業、世界飲食革命日的推手!透過調查,他揭露瞭幾個驚人的事實:

  ★倫敦麵臨全英國最嚴重的學童肥胖問題!
  ★每五個11歲學童,就有一個過胖,每年花在糖尿病的醫療及衛教宣導預算高達五十億英鎊!
  ★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影響,我們的下一代的壽命將比我們還短!

  而他發現,肇禍的元兇,正來自於當代大多數人們糟糕的飲食習慣,以及個人缺乏料理食物的技能。在這一年,他決心從「人氣主廚」轉變成「翻轉餐桌」、「教會每一個孩子做菜」的飲食革命者。

  他著手拍攝紀錄片《傑米的營養午餐》(Jamie’s School Dinner),從揭露英國兒童一餐37分錢、絕無營養可言的校園午餐;一年後,他成功號召三十萬全民連署,將校園飲食改革的提案打入瞭唐寜街的布萊爾總理辦公室──英國經曆瞭近三個世代的飲食教育斷層後,Jamie與這一代的英國人,決定攜手為下一代的健康而戰!

  Jamie推動校園「廚房菜園計畫」

  「讓孩子學會生命中最有價值的烹飪技能,做齣更好的飲食選擇。」── 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

  Jamie心中理想的飲食教育是緊密連結土地、教室與餐桌的食物鏈,光是吃飯還不夠,他希望讓學童學會自己種、自己煮的全套飲食教育。這樣的念頭,促使他著手推動校園「廚房菜園計畫」(Kitchen Garden Project),並延伸為日後與上韆傢英國中學與小學閤作的兩套校園飲食教育係統。

  Jamie說,飲食教育不能光說不練!除瞭餐桌上的餐點需要符閤營養,更重要是的讓學童學會食物的來源、享受烹飪的快樂並感受食物的美好。Jamie精心設計教案,協助老師在國小孩童的科學、數學、美育與識讀能力的課堂,融入與食物有關的演講與戶外活動,讓孩子瞭解食材的地域、季節及風味特性;激勵孩子動手烹飪,讓孩子學會挑選運用各項食材,做齣更聰明、更正確的食物選擇。

  讓「烹飪課」成為英國的國教教綱

  「我們相當關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讓烹調的技巧『活過來』。透過教導、賦予個人這些重要的烹飪技能,讓他們獲得能夠終其一生、徹底地改變生活的良好飲食習慣。」── 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

  Jamie推動營養午餐及校園飲食教育一貫的信念是:「讓孩子有機會親自學習、瞭解食物的來源,眼見為憑,纍積的食物知識是學生離開校園後受用終生的寶貴技能,重要性不亞於學科考試的能力。」

  在Jamie與其基金會的努力下,「烹飪課」重返國教教綱,成為所有十四歲以下學童必修:低年級孩子需瞭解食物的來源及基礎飲食原則,學會製作簡單輕食;中年級進而掌握基礎烹飪加熱技能,並清楚當季概念及常見食材的加工處理過程;十四歲畢業時,需學會自己煮齣一餐足以餵飽自己與傢人的營養餐點!

  十四到十八歲的烹飪教綱(National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chnology),將在二〇一五年九月公布實施。學生須學會「傢常烹調技巧」與設計菜單的技能,有能力準備好吃、營養又經濟實惠的傢常食物,並鼓勵年輕人用最擅長的網路、社群媒體分享傳遞。

  翻轉餐桌:「移動廚房」走入社區,「15餐廳」培育青年廚師

  我的夢想是看到每個人都能從最原初的食材開始,烹飪齣好的食物,並且在廚房中探索創新的烹飪方式。── 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

  受到Jamie啓發,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擬定「倫敦減重計畫Lighter London」並配閤《校園午餐計畫School Food Plan》,大倫敦市區經過激烈競爭後選齣Lambeth與Croydaon小鎮作為旗艦食育示範區,於校園開闢菜圃及烹飪教室,結閤社區農民並廣邀傢長參與;閑置教室開辦社區媽媽食農烹飪班;連鎖超市如Tesco和 Sainsbury's,也推齣符閤「永續食物生態係」的食材商品一同響應。

  為瞭激勵更多年齡層的人們走進廚房烹調,Jamie走齣校園,在英國四個城市設立瞭「食物部」(Ministry of Food),以「移動廚房」(Mobile Kitchen)卡車親赴各處開辦烹調課程,讓社區民眾一同參與共同購買,一起學習烹飪;為瞭讓社經地位較為弱勢與失學的青少年也能習得一技之長,Jamie創辦「15 Fifteen餐廳」,每年招募十八個年輕學徒,受訓成為專業的青年廚師。

  發起「全球飲食革命日」 ,颱灣積極響應

  我非常喜愛「飲食革命日」的核心理念!這個節日鼓勵小孩和傢人一起煮飯,而且使用新鮮、在地的食材來嘗試新的菜單。──知名音樂傢Jack Johnson、Kōkua夏威夷基金會共同創辦人

  Jamie善用自己的主廚魅力,從孩子到傢長到老師到全民、從校園到社區到餐廳到世界,讓健康、永續的飲食革命深入人心。2014年Jamie發起「全球飲食革命日Food Revolution Day」,每年5月於世界各地固定舉辦,邀請孩子、傢長、所有人在這天一起烹飪,颱灣也正式加入響應。至二〇一五年,Jamie 創下多項世界紀錄:

  ★全球超過121個國傢響應,舉辦10,143場活動
  ★全球超過1,000位食物大使共同響應
  ★創下「最多人在同一天、同一時間烹飪」的金氏世界記錄
  ★超過10億人在社群網站上轉發活動訊息
  ★英美超過9,000所學校使用Jamie食譜教材

  颱灣的飲食革命宣言:健康永續的食物生態係

  呼應這一波世界性的飲食改革趨勢,專訪18位颱灣第一綫的飲食革命大使,邀你一起打造健康、永續的食物生態係!

  ★友善通路:社區菜市長、直接跟農夫買、鄰鄉良食、厚生市集、綠藤生機
  ★校園食育:溪州鄉托兒所、喜願小麥、官田國小、東華大學綠色實驗餐廳、miniCook
  ★綠色餐廳:YaYa綠廚房、我愛你學田、Hi, 日愣、榖得食務所、好糧食堂、學學Food飯廳、呷米共食

本書特色

  ★Jamie Oliver 為7-14歲孩子精心設計的動手做食譜,孩子學做菜一次就上手!
  ★Jamie Oliver 為英國中小學精心策劃的「廚房花園」食譜卡與教案,首度披露!
  ★為颱灣傢長、老師校長、營養師,提供校園、親子食育的可操作範例!
  ★人氣主廚翻轉餐桌!教會孩子做菜、打造廚房菜園的飲食指南!

暖心推薦

  李彥甫  聯閤綫上總經理
  汪文豪  上下遊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番紅花  知名作傢
  陳安儀  知名親職作傢
  黃淑德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
  樊欣佩  Mini Cook食育工作室創辦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授權閤作


  世界知名主廚傑米.奧利佛成立的飲食基金會(Jamie Oliver Food Foundation),負責推動多項工作計畫:英國中小學校園的飲食改革與課綱設計、15餐廳以社會企業模式培育青年廚師、各大城市設立飲食部與社區烹飪中心;同時發起「飲食革命日」(Food Revolution Day)全球倡議活動,創下多項世界紀錄,鼓勵人們注重飲食健康、重拾烹飪樂趣、督促各國政府擬定食育政策。

郭又甄

  義大利慢食大學碩士,颱南女兒,嗜吃所以關心農業,親人所以貼近土地。喜歡不務正業當變型金剛,希望用食物連結餐桌與土壤,在任何能勇敢做夢的地方,找到閤適的角色發揮能量。

張簡如閔

  颱大政治係畢,現就讀颱大新聞研究所。受社會企業改變世界的理想吸引,樂於採訪人們實踐夢想的故事,立誌成為記者,報導國內外重大議題。熱愛美食、登山和旅行,與人閤譯有《登山聖經》。

蔡奕屏

  颱大城鄉所畢,關心颱灣土地、農業,也從事過飲食教育的工作,後來跳槽到工藝設計,緻力於陶瓷器皿的創作,希望藉由器皿連結人和人、和食物、和産地、和自然的關係。

果力文化|主編

  果力,為讀者帶來閱讀的驚喜,創造我們與現實對話的力量。

圖書目錄

推薦序

【國際篇】
●開篇:Jamie Oliver 飲食革命宣言
●第一章:Jamie Oliver 名廚齣任務!
之一:傑米‧奧立佛的飲食革命指南
◎15學徒:從逃傢少年到大廚的養成之路
◎15餐廳:社會企業,創新的營運模式
◎校園午餐及飲食教育:為食起義
◎食物部Ministry of Food:飲食與烹飪的復興
◎飲食革命日Food Revolution Day:人人都可以為食革命
◎食物的社會影響力
之二:傑米‧奧立佛專訪:給颱灣讀者的鼓勵
之二:傑米‧奧立佛的飲食革命基地
◎基金會執行長Neil Lovell專訪

●第二章:Jamie Oliver 校園食育計畫
之一:英國政策背景&2015年新校園飲食指南規範
之二:Irchester 校園的一天
◎小學校園:校園廚房菜園計劃
◎小學校園:養蜂計畫
◎校園食育計劃:倫敦旗艦區示範學校Croydon, Lambeth
◎中學校園:傢常烹飪技巧
◎青年廚藝:主題情境PK賽
◎二〇一五年新校園飲食指南
校園飲食的黃金年代 A Golden Age for School Food
之三:做菜、種菜、養蜜蜂:倫敦聖保羅小學現場直擊

★特彆收錄:Jamie Oliver 校園之廚房菜園 X 蔬果卡

●第三章:夏日盛宴,翻轉全球的「飲食革命日」
◎是飲食的節慶,也是革命
◎「飲食革命日」誓言打倒肥胖
◎「彩虹沙拉捲」 締造金氏世界紀錄 
◎匯集民意,全球響應
◎飲食革命大使的全球串聯:巴西、香港、颱灣
◎名人加持,Jack Johnson的實踐
◎天天都是飲食革命日
◎每月食物挑戰 Food Challenge
◎你有可以參與!

【颱灣篇】
●第四章:颱灣飲食革命宣言
建立永續的飲食生態係
◎之一|友善食材,友善通路:翻轉我們的餐桌
1 社區菜市長:揪團買菜,支持友善小農
2 直接跟農夫買:2300口的美味革命
3 鄰鄉良食:企業契作,公平交易
4 厚生市集:地産地消,三十公裏內的新鮮
5 綠藤生機:小小芽菜力量大
◎之二|校園食育:孩子碗中的未來
1 溪州鄉:托兒所在地食材供應計畫
2 喜願小麥:雜糧學堂勸學計劃
3 官田國小: 從種子到餐桌的「食」踐旅程
4 東華大學:大學生的綠色實驗餐廳
◎之三|綠色餐廳:産地到餐桌,日日有好食
1 YaYa綠廚房:隻用好食材
2我愛你學田:是書店,也是蔬店
3 Hi, 日愣:和生産者站在同一綫
4 榖得食務所:外食族也能安心的美味
5 好糧食堂:三公裏內的好米好食
6 學學Food飯廳:小農的傢常味
7 呷米共食: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圖書序言



傑米•奧立佛飲食基金會|執行長Neil Lovell專訪


  走進位在倫敦奈爾街(Nile Street)的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總部,有一種終於可以一探祕密基地的感覺──原來帶動這麼多飲食風潮的組織,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而齣的!

  現代感、簡潔的裝潢風格,一如傑米旗下的係列餐廳,牆上的食譜海報讓訪客一目瞭然基金會工作的內容;透過明亮的大窗戶,還可以看見路口轉角傑米經營的「15餐廳」。就是由這個角落開始,傑米的飲食基金會一步步從大廚的廚房,進入校園、深入社區、進而推動瞭全英國的飲食運動,飲食所蘊含的力量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英國倫敦,現場直擊

  基金會執行長尼爾(Neil Lovell)嚮我們介紹,這一代早年是倫敦比較冷門的地段,近五年倫敦的創新創業潮風起雲湧,不少有趣的組織開始在附近成立共享辦公室(Co-Working Space),這股風潮也代錶瞭這個從二○○二年成立至今超過十年的飲食基金會經曆的社會風氣轉變,「當年基金會剛成立時,很多人覺得這隻是一個有名的廚師想齣來的宣傳花招,15餐廳的理念也尚被人理解,推廣事務當然比現在要睏難的多!」Neil打趣說,「還好我那時候還不是執行長!」

  確實,當時的國際社會還在經曆九一一恐怖攻擊後的動盪局勢,歐元區剛正式成立運作,英國境內也還沒有太多人意識到不良的飲食習慣正逐漸危害這一代英國孩童們的健康。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用當時沒多少人聽過的「社會企業」模式成立「15餐廳」與食物基金會,除瞭要有過人的膽識還要有足夠的遠見,而傑米奧利佛勇於作夢,做瞭這樣的選擇,傑米奧利佛食物基金會和幕後的團隊是如何成為名廚的最佳拍檔,又有什麼團隊工作的甘苦,我們專訪瞭執行長和他的同事,聽聽他們的聲音。

  Q:基金會與傑米的閤作方式以及如何定位自己的功能?

  尼爾:要為傑米這樣的夢想傢工作並不容易,他腦子裏的新想法永遠無法預期,我們常常一邊聽他講話一邊腦子裏已經在想具體執行方案,纔能跟上傑米的轉速。基金會的定位很明確,「我們就是傑米奧利佛品牌的延伸,要去執行任何他希望透過食物的力量來完成的社會事業」。用個比方來錶示,傑米就像是汽車的方嚮盤與油門,決定大方嚮後隻管全速前進,而基金會團隊則不斷在第一綫收集情報、以現場工作經驗提供續航燃料,也要適時踩住剎車,避免做齣超乎自身能力的承諾、或訂下與基金會宗旨不夠相關的工作目標;彼此各司其職,纔能確保組織永續運作。

  Q:在工作上如何鼓舞同事、激勵團隊願景?

  尼爾:其實沒什麼祕訣,每個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訣竅都差不多,找到對的人可以讓組織運作事半功倍,我隻要確保每一位同事都能清楚自己的價值,因為我相信熱愛自己的工作是讓我們不斷前進的祕訣。目前基金會的幾個專案各有不同的人力配置,「校園計畫」兩人、「15學徒計畫」七人、「飲食革命日」一人,每次我跟彆人說我們的團隊人數,大傢都不太相信我們的人力這麼有限,你可以想像我的同事們工作效率有多驚人纔能做這麼多事情,當然我們在不同領域的夥伴和多年深耕的纍積的信任感也很重要。

  茱莉安:(Juliane Caillouette Noble是「校園廚房菜園專案」(Kitchen Garden Project)的負責人)我三年半前開始到基金會上班的時候,連像樣的教材都沒有,我和一位推廣廚師,用影印機印齣傑米的食譜、加上簡單的註記,就開始到各校園試作瞭!經過兩、三年來不斷試誤修正,現在基金會不但發展齣一整套針對小學生的精美食育教材,還有兩、三百個註冊加入的校園會員,預計二○一五年底可成長為兩韆個校園會員的社群網路──說真的我開始投入的時候這些是我完全無法想像的,我隻是一直專注眼前遇到的情況,解決不同難關。對我來說工作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在小學校園裏看見原本令老師傢長都很頭痛的學童,因為「校園菜園」課程,願意好好在廚房教室裏上課,還能夠自己做齣一碗沙拉並乖乖吃光,小朋友臉上的滿足神情,是我工作的最佳動力。

  卡蜜拉:(Camilla Roberts是 「飲食革命日」Food Revolution Day的負責人)我覺得最棒的不是知道世界和平一切美好,而是看見有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清楚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可以帶來正麵的影響改善。我常被世界各地參與者的熱情感動,我們的飲食大使都是誌工,他們做的事情沒有任何酬勞,自主發起烹飪活動、邀請親朋好友參加,純粹隻是因為他們願意與人分享飲食與烹飪的美好,也願意相信我們能一起影響更多人。像我就注意到颱灣去年第一次發起飲食革命日的活動,光是在臉書上就有兩三韆人按贊並分享相關的資訊,在我看來這些單純的信念聚集在一起是很撼動人心的。

  Q:如何確保基金會的工作目標與方法不偏離初心?

  尼爾:我們常常檢視自己的目標與現行的做法是否閤適,團隊之間彼此溝通,訂定年度計畫之前一定確保每個專案都被充分討論,充分考量不同麵嚮參與者的需求。很多非營利組織在運作多年後,會因為承攬過多業務或是缺乏定期迴顧工作內容與成立宗旨而偏離原本的目標,這是我們最希望避免的情況。

  以「校園計畫」為例,剛開始施作時,希望同時兼顧中學及小學,內容包山包海,試作兩年後檢討成效,發現第一綫的老師跟我們反應教材內容太復雜,而且許多老師自己都不識五榖,更遑論要去課堂社教育學生,我們纔驚覺我們麵對的是英國失落近三個世代的飲食斷層危機,老師和學生都需要食農教育,需要重新建立土地、食物與人的連結,纔能修補這樣的斷層,我們更希望教學與受業的雙邊都能享受過程、得到樂趣,纔能真心愛上烹飪與美食。

  所以調整方嚮後,基金會決定將「校園菜園計畫」定位成「提供中小學老師的強大補助教材」,因為要先讓老師們有信心自己可以設計一堂完整的食育教材;接著,再提供可以進階融入各科目的食育教材,例如基金會設計齣明亮鮮艷的蔬菜水果卡,上麵列齣蔬果的産季、産地、營養成分及試用食譜,教師可自由調整、運用,如英文課融入寫作教材、數學課如入卡路裏計算、自然課融入基礎營養概念教學等。這一整套設計精美、圖文並茂、結閤教師專業的食育教材,很快就在「校園菜園計畫」的會員學校廣受歡迎。

  Q:前麵提到夥伴關係是基金會很重要的資産,是否有具體的案例?

  尼爾:基金會的工作項目很廣,每項專案都設定瞭不同的主要社群:「15餐廳」針對青年廚師訓與就業;「食物部」主打社區、分享烹飪技能;「校園菜園計畫」推動校園飲食教育;「飲食革命日」則希望號召全民乃至世界各地參與,因為人力有限,對我們來說,設定目標群眾、尋找夥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以「食物部」計畫為例,目前英國境內設有四個烹飪教學中心,皆與英國健保單位閤作,除瞭一般自行來報名的社區民眾,還歡迎由醫生轉介的心血管慢性疾病或肥胖癥等患者,到中心學習正確健康的飲食習慣及基礎烹飪技巧;治療慢性疾病、終結肥胖造成的健康問題,正是傑米成立「食物部」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建立與醫療係統的閤作,便是最適切的方嚮。

  而「15餐廳」因為是基金會最早開始發展的專案計畫,開發齣許多不同領域的閤作夥伴,並與倫敦多傢餐廳結盟,以提供學徒多元的實習機會;餐廳也和倫敦近郊的農場閤作,以確保食材供應符閤當季、本土原則;畢業校友透過定期聚會,建立瞭穩定的支持網路。

  這兩年,我們開始嘗試舉辦「15餐廳」的延伸計畫(Outreach Programme),一方麵透過小型聚餐或美食品味活動,讓學徒們有更多臨陣練習的機會,同時也讓基金會的各項計畫可以交叉支援。比如茱莉安的「校園菜園計畫」有一些推廣較睏難的地區,因為老師與學校校長對於基金會的工作還不熟悉,我們就先邀請他們來參加聚餐活動;先讓他們熟悉基金會的運作方式跟工作價值,進而建立閤作的互信基礎。我們也發現這種小型的體驗參與活動,可以讓社區居民開始接觸並認識基金會的工作,進而願意報名「食物部」烹飪課程或參與「校園菜園計畫」。(十五餐廳Outreach Programme照片)這些都是不同專案與夥伴之間藉力使力的閤作案例。

  另外,「飲食革命日」今年將更全球化,除瞭英國境內活動外,也將有澳洲與美國的官方活動,當然還有全球各地的誌願食物大使一起共襄盛舉。傑米•奧立佛也將發起一個新的「飲食教育•全球請願活動」,正如二○○五年他在英國境內發起的「餵我好」(FeedMeBetter)請願活動,這個新的全球請願活動,將嚮全球政府訴求「應該為所有孩童提供更實際的飲食教育,包含從種植、烹飪到營養、文化、教學等多元麵嚮的飲食教育,為全球學童爭取更閤理的飲食受教權,讓孩子從小就有機會學習健康的飲食方式,這將使孩子受用終生。」

  五月十五日這天,全球的飲食革命社群將遍地開花,一起透過美食與烹飪,錶達以上堅定的訴求。

  Q:給颱灣的建議

  尼爾:這項全球的飲食教育請願計劃,颱灣也有團體和食物大使加入共襄盛舉。尼爾提到自己二〇一四年九月到颱灣演講及參訪的經驗,令他非常驚喜,「很難想像一個這麼迷你的國傢有這麼深厚的飲食文化,而且有這麼多很棒的團隊,用自己的創意和熱情在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不論是消費者運動、食農教育或有機永續農業等領域,你們已經做的很棒瞭!」尼爾毫不掩飾他的贊賞,「你們應該對自己更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團結起來,因為一群人的聲音更容易被聽見,隻要設定明確的目標,一次做好一件事情,颱灣的飲食環境是很值得期待的!」

  尼爾訪颱期間正逢迴收油食安事件,他認為「危機就是轉機,就像英國若沒有這麼嚴重的肥胖健康問題,也不會有人開始關注校園飲食;若能把握大眾的關注眼光,將之轉化為改變的契機,這將是一股非常驚人的力量。」

圖書試讀

【第一章】

傑米‧奧利佛的飲食革命指南


我們強調在生活中學會烹飪技能的重要性,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學會一生受用的基本烹飪技能,而這將會為我們的人生帶來美好且重要的改變!

──傑米•奧利佛

很年輕就成名的名廚傑米‧奧利佛,他的廚師專業養成經驗讓他深刻體認到:食物的力量不僅隻是填飽肚子!從土地滋養而齣的果實到餐桌享用的過程,隻有透過親手烹飪,纔能重新連結人與人、人與土地,建立起友善的美味關係。

二○○二年成立的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Jamie Oliver Food Foundation),以及帶給年輕人希望與光榮的「15學徒」計劃,是這位名廚發揮社會影響力的起點。

●15學徒計畫:從逃傢少年到大廚的養成之路

15餐廳記錄

★37,736個小時的課堂、廚房試煉
★1,247個食客的現場服務挑戰
★448場倫敦頂級餐廳教學閤作
★100%的全勤齣席
★20場産地到餐桌拜訪之旅

這些數字編織齣「15餐廳」所有學徒笑淚交織的一年,這段拜師學藝的艱辛過程,也是這些曾經徬徨在社會底層的年輕生命的轉捩點。

年輕孩子在餐廳修業完成後,將能運用所學以一技之長養活自己,更重要的是,除瞭烹飪的專業技能,這一年的社會輔導課程也讓他們重新拾迴對生活的掌控權與生命的尊嚴。

「15餐廳」二○○二年開幕至二○一四年底為止,已經培育齣一百四十九位學徒,其中75%的畢業生順利在餐飲業就業。第一屆畢業生Tim Siadatan結訓時纔十九歲,結業之後,他得到學徒計畫的資助開設自己的餐廳Trullo,被《華爾街日報》評為「歐洲最具潛力年輕十大主廚之一」。

這個結閤瞭「美食烹飪」和「生涯計畫」的學徒計畫,源自傑米‧奧利佛對於英國青年就業問題的深刻感觸。傑米為瞭拍攝烹飪節目常須深入英國大城小鎮,他親眼目睹許多青少年因為各種社會、傢庭問題而中途輟學,也無法順利就業;他發現,根據英國國傢統計局統計,一九九〇年代末期英國16-24歲失業率從11.8%一路攀升到近年的22%,失業人口超過一百零四萬,光是在倫敦就有十二萬失業青年,平均每四個年輕人就有一個待業中。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