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堂人生創意課3:50個問答+筆記本圓夢學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3:50個問答+筆記本圓夢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人生規劃
  • 創意啓發
  • 自我成長
  • 夢想實現
  • 思維導圖
  • 行動指南
  • 個人發展
  • 情緒管理
  • 目標設定
  • 筆記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創意天龍8部之3:「大學畢業前的總復習」

  五年來兩岸上百場演講,現場迴答數萬名讀者關於:
  文案與創意、寫作與齣版、旅行與人生的50個問題。
  並公開她私人的職場經驗、夢想開屏錶、時間規劃單、筆記本圓夢學
  是大學畢業、齣社會之前,必讀的新階段人生準備課!

  所有對「創意之路」最好奇、最想知道的疑問總整理

  如何將創意轉成文字?
  如何決定寫作形式?
  找尋創作的資料或靈感時,如何不分心?
  創意能否永保競爭力?

  「創意」不是一種技巧或工作,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找創意,就像人在找資源礦脈,用瞭各種儀器,試瞭各種方式,也不一定會找得到,但當他有一天靜瞭下來,以自體的方式去感應,而不是瘋狂地亂猜亂找,當他被直覺帶到一個地方,那就是瞭。

  李欣頻的創意是怎麼來的?各方麵都有,我們每天都在呼吸,每天都在感覺、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遇到新的人事物、每天都在感受每一分每一秒,這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呼吸、聊天、睡覺,其實都能産生創意。若是你的input比output多很多,受到的刺激比産齣多很多的話,就不會有創意枯竭的時候。重點是感官都打開瞭嗎?如果感官不夠敏銳、意識沒有覺醒的人,再多的刺激都不會起什麼大反應。

  本書匯整來自讀者、聽眾、媒體和學生們,對李欣頻創作之路最好奇的提問和迴答,共計三大主題:文案與創意、寫作與齣版、旅行與人生。提供每個人打開感官的方法,去採集眼前世界每一分每一秒發生當下的創意靈感。

本書特色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纍積印量已超過40刷,這係列在兩岸至少已經賣超過30萬冊。
  ◆每個學生必備的人生創意多腦盒

名人推薦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剛教授
  風靡兩岸的知名作詞纔子方文山專文推薦

書評    

  ◆真正的創作是有能力將腦海裏龐雜甚至相互獨立的思緒,化為有係統、有組織的文字,然後讀者經由閱讀你的文章,産生畫麵感,然後再次還原你腦海裏的想法與觀點,並且還能認同,或激發齣討論的空間,也就是所謂的言之有物!有這種能力的人我們統稱他為「作傢」。而李欣頻寫作的效率與精準度,以及齣書的量與質,在我看來已不宜冠上「作傢」的名號,應該說是「李欣頻學校」瞭!──方文山

  ◆創意傳教更是一種結緣,幫助有資質的人發現和提升創意的緣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創意之緣,讓創意能更滲透進人們的生活,這肯定是一件特彆美好又特彆有價值的事。相信大傢一定會從這本書中感悟到動人的美好,體會到創意改變生活的價值。──陳剛(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好的,這是一份針對圖書《十四堂人生創意課3:50個問答+筆記本圓夢學》之外的、詳細的圖書簡介,旨在描繪一本專注於實用生活技能與個人成長的書籍,內容涵蓋時間管理、人際溝通、職業發展規劃等多個維度,但絕不涉及原書特定的“人生創意課”或“圓夢學”主題。 --- 圖書名稱:《高效能人士的精進之道:從零開始構建你的目標實現係統》 作者: [此處可自行填寫一個虛構的作者名,例如:張明遠] 圖書簡介 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更有效率地生活”與“更深刻地實現自我價值”。然而,真正的進步並非源於盲目的忙碌,而是建立在一套清晰、可操作的係統之上。《高效能人士的精進之道:從零開始構建你的目標實現係統》正是為尋求結構化成長、渴望將願景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讀者量身打造的一本實戰指南。 本書摒棄瞭空泛的理論說教,聚焦於可立即應用於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精細化管理方法。全書共分為四個核心闆塊,層層遞進,旨在幫助讀者從根本上重塑其目標設定、時間分配、精力管理以及人際協作的模式。 第一部分:基石構建——重塑你的時間與精力版圖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現代人麵臨的兩大核心挑戰:時間碎片化與精力耗竭。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去“尋找更多時間”,而是學會如何“掌控現有時間的使用權”。 深度時間區塊的藝術: 介紹如何識彆並保護你的“黃金工作時段”,通過時間分塊技術(Time Blocking),確保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能夠得到應有的關注。內容將詳細拆解如何通過番茄工作法、25/5規則的進階變體,來最大化專注力的持續輸齣。 能量麯綫與脈衝管理: 探討生理時鍾(Circadian Rhythm)與個人精力波動之間的關係。讀者將學習繪製自己的“個人能量地圖”,從而將最耗費腦力的決策和創造性工作安排在精力最充沛的時刻,避免在低榖期進行無效的掙紮。 “清空”大腦的外部化策略: 強調“思想卸載”的重要性。我們將詳細介紹如何搭建一個可靠的外部信息處理係統(類似於第二大腦的初步搭建),區分“需要立即處理”和“等待下一步行動”的任務,確保大腦資源用於思考而非記憶待辦事項。 第二部分:目標落地——從宏大願景到每日行動的橋梁 許多人缺乏的不是目標,而是將目標拆解至可執行步驟的能力。本部分提供瞭一套嚴謹的目標管理框架。 SMARTER原則的深度應用: 在傳統的SMART原則基礎上,本書引入瞭“E”(Engaging,參與性)和“R”(Reviewable,可復查性),詳細闡述如何設定既鼓舞人心又可量化的年度、季度及月度目標。 自上而下的任務分解樹: 介紹一種創新的“任務倒推法”,從最終的“關鍵成果”(Key Results)齣發,逐級分解至當周甚至當日的“微行動”。例如,如何將“提升市場占有率5%”這一宏大目標,轉化為本周需要完成的“撰寫三篇競品分析初稿”的具體任務。 風險預警與彈性調整機製: 講解如何設置“紅燈指標”。當執行過程中齣現偏差時,如何快速識彆是係統性問題還是執行偏差,並提供即時的調整方案,避免“計劃趕不上變化”帶來的挫敗感。 第三部分:溝通效能——構建無摩擦的協作環境 高效的個人成效,離不開高質量的人際協作。本部分專注於提升讀者的職場和生活中的溝通效率和影響力。 結構化錶達的“金字塔原理”速成: 側重於如何在郵件、會議發言和書麵報告中,快速提煉核心觀點,實現“結論先行”的高效信息傳遞。 有效傾聽與反饋迴路的建立: 區分“被動聽”與“主動解碼”。通過介紹非暴力溝通(NVC)中的核心技巧,幫助讀者在接收批評或不同意見時,能夠有效過濾情緒噪音,提取有效信息並給齣建設性迴應。 衝突場景的預案與處理模型: 針對職場中常見的意見不閤、資源爭奪等場景,提供一套基於“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對話流程,幫助讀者將潛在的衝突轉化為閤作的契機。 第四部分:持續優化——打造終身學習與迭代的習慣 精進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持續反饋、不斷優化的過程。本書最後一部分關注如何將短期的高效轉化為長期的能力。 “周迴顧”的實操流程指南: 詳細介紹如何進行每周的“係統體檢”。這包括對時間使用、目標進度、精力狀態以及人際互動的定量和定性迴顧,確保每周的行動都與長期目標對齊。 知識吸收的“費曼技巧”變體: 教授如何將閱讀、學習到的新知識,通過輸齣(例如撰寫摘要、嚮他人解釋)的方式,轉化為內化的技能。本書提供瞭一種簡化的“三層解釋法”,用於快速測試知識掌握的深度。 應對倦怠期的“減法管理”: 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倦怠是最大的阻礙。本部分提供瞭一套“減法清單”,指導讀者識彆哪些“低迴報活動”可以被果斷放棄,從而為真正有價值的投入騰齣空間。 《高效能人士的精進之道》不是一本讓你“想得更好”的書,而是一本讓你“做得更對、更省力”的行動手冊。它為你提供瞭一套可立即部署的工具箱和思維框架,助你清晰定位、高效執行,最終實現工作與生活的深度協同發展。翻開這本書,你將開始構建屬於你自己的,永不失靈的成功實現係統。 目標讀者: 職場中層管理者、追求效率的知識工作者、項目負責人、以及任何希望通過係統方法提升個人生産力和生活質量的人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欣頻


  政大廣告係畢業、政大廣告研究所碩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並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修習半年。現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廣告策劃與創意》課程。曾任大陸旅遊衛視頻道《創意生活:土耳其、颱灣》特約外景主持人。

  有著作傢詩人的孤僻性格+靈修者洞察深處的眼睛+旅行者停不下來的身體+廣告人的縴細敏感與美學癖+知識佈道傢想要世界更好的狂熱+教育者捨我其誰的使命感。曾任廣告公司文案、誠品書店特約文案、宏碁數位藝術中心特約文案創意。

  颱灣廣告作品包括:誠品書店、誠品商場、中興百貨、遠東百貨、宏碁數位藝術中心、富邦藝術基金會、颱新銀行玫瑰卡、颱北藝術節、鶯歌陶瓷博物館、加利利旅行社、颱北市都市發展局、統一企業集團形象廣告+飲冰室茶集、雅虎奇摩網路劇、颱灣大哥大簡訊文學奬、公共電視形象廣告案……等。

  大陸廣告作品包括:現代傳播集團《周末畫報》、《優傢》、《iweekly》形象廣告案,西安音樂廳、汕頭大學圖書館、CA BRIDA等。曾為香港號外雜誌、北京晚報、中國圖書商報、城市畫報、嘉人雜誌、時尚健康、優傢、職場等專欄作傢。

  兩岸講學資曆:曾為颱灣科技大學、中原大學、颱北大學、成功大學、學學文創、誠品信義講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關於廣告、創意、創作、齣版課程之講師。亦曾為颱灣《康健》雜誌、南山人壽、SOGO百貨、新光三越、NOVA、誠品書店、颱灣大哥大、芝普等……企業內部創意訓練講師。

  獲邀至馬來西亞華人書展、新加坡、香港等地演講,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的書業觀察論壇、上海書城、上海圖書館、北京大學國際時尚管理高級研修班、北京聯閤大學、北京民族大學、美國協和大學MBA中國中心、以及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北京798之AH創意沙龍、廈門32 SHOW創意院落、上海十樂、廣州城市畫報主辦之創意講堂、深圳人民大會堂……等各地官方講堂或創意産業園區中演講,並為貓撲網、招商銀行、淘寶網、中國電信、藍光、江蘇電視颱……進行企業培訓。

  曾任北京青年週報換享創意競賽評審、2008廣州日報盃華文報紙優秀廣告奬的決賽評審、全球最大學生創意競賽金犢奬決選評審、FRF「時尚拒絕皮草」藝術設計大奬決選評審、2009颱北電影奬媒體推薦奬評審、連續五屆颱灣廣告流行語金句奬評審、2009年颱北電影節媒體推薦奬評審、誠品文案奬評審、南瀛奬動畫類評審、董氏基金會大學築夢計畫決選評審、中國時報文彩青年版指導作傢、TWNIC第五屆網頁設計大賽決選評審委員、金鍾奬評審委員。

  2004年數位時代雜誌選為颱灣百大創意人之一。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之《30雜誌》2006年9月號,選為創意達人之一。入選搜狐2009年度時尚人物創意傢。入圍2013年中國作傢富豪榜,同年獲得COSMO年度女性夢想大奬、講義雜誌年度最佳旅遊作傢奬。

  散文作品被收錄於《中華現代文學大係》散文捲。文案作品被選入《颱灣當代女性文選》。2009年颱灣金石堂「2012書展」選為不可錯過的八位作傢之一。2010年統一企業主辦網路票選年輕人心目中最喜歡的十大作傢之一。

  曾廣告代言:SKII、香奈兒彩妝、PUMA旅行箱、Levis牛仔褲、NIKE、Aêsop馬拉喀什香水、OLAY、匯源果汁等。並與《南京!南京!》導演陸川、大陸知名歌手郝菲爾共同獲選為2008年度Intel迅馳風尚大使。

  目前已經旅行包括東西北歐、希臘、東北非、杜拜、印度、南美(秘魯、墨西哥)……等45餘國。

  李欣頻作品:
  《廣告副作用》(藝文篇+商業篇)、《為何心想事不成:秘密裏還有十個你不知道的秘密》、《愛情覺醒地圖:讓你受苦的是你對愛情的信念》、《李欣頻的創意天龍8部》(8本)、《李欣頻的環球旅行箱》(3本)、《馬曆連夢錄》等。

  李欣頻Facebook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leewriter0811
  新浪微博、騰迅微博@李欣頻,其中騰迅微博粉絲人數已超過460萬人。
  媒體採訪與相關閤作事宜請洽羅小姐readers0811@gmail.com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 李欣頻學校/方文山
推薦序二 創意是一種獨特的緣分/陳剛
自序:我的創意問答錄

PART 1:關於文案與創意的23個問題

★第1—13問:創意.靈感
第1問:如何踏上「創意」這條路?
第2問:創意是天生的嗎?
第3問:如何增加閱讀的吸收能力呢?
第4問:如何成為創意者?如何結閤自己的特色創造齣創意?
第5問:創意是一種發明嗎?
第6問: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創意?
第7問:如何突破創意的瓶頸?
第8問:創意是要輕易被看見,有沒有可能是隱性?
第9問:如何將創意轉成文字?
第10問:創意需要結構嗎?
第11問:創意和幻想有何不同?
第12問:如何打破製約?
第13問:對妳來說,終極的創意是什麼?

★第14—21問:廣告.文案
第14問:如何寫齣經典文案?
第15問:如何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好創意?
第16問:文案與設計如何完美結閤?
第17問:如何保持寫文案的清靜心?
第18問:妳最喜歡自己寫的哪一則文案? 再看過去寫的文案會感到不愉快嗎?
第19問:如何說服客戶?
第20問:當妳麵對說不清楚自己需求的客戶時,會怎麼進行溝通與說服?
第21問:給想從事文案、創意工作者的提醒與建議?

★第22—23問:學校.教育
第22問:學生如何堅持自己的創意?
第23問:如何將創意融入到教學?

PART 2:關於寫作與齣版的14個問題

★第24—26問:作傢身分.寫作計畫
第24問: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閤當作傢? 怎麼知道自己寫的書有沒有齣版價值?
第25問:如何擬定寫作與齣書計畫?
第26問:寫書的時候,需不需要先擬定寫作大綱?

★第27—32問:創作流體.圖文形式
第27問:什麼是創意的流?
第28問:如何啓動創意的流?
第29問:找尋創作的資料或靈感時,如何不分心?
第30問:若同時有好幾本書的創作計畫,該怎麼進行?
第31問:如何決定寫作形式?
第32問:如何將旅行經驗變成書?

★第33—37問:執行齣版.自他影響
第33問:是否該辭職去寫作?
第34問:如何嚮齣版社提案?
第35問:如何進行書的圖文編排?
第36問:如何行銷自己的書?
第37問:寫書與齣版,對妳的影響是什麼?

PART 3:關於旅行與人生的13個問題

★第38—40問:旅行 VS. 創意
第38問:如何尋找旅行的意義?旅行的過程中,要如何纔能激發自己的創意靈感?
第39問:對於一個常到世界各地旅行的人而言,「迴傢」對妳來說是什麼樣的概念?
第40問:不能常旅行的人,如何有常旅行者的創意?

★第41—43問:人生規畫.時間管理
第41問:如何讓創意延續、源源不絕?
第42問:創意能否永保競爭力?
第43問:如何兼顧「工作」「興趣」「生活」的時間管理?

★第44—47問:靈修 VS. 創意
第44問:靈修後,還會有令人驚艷的創意嗎?
第45問:如果不能像妳一樣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我們該去問誰?
第46問:如何相信自己的直覺?
第47問:做夢也可以産生創意嗎?

★第48—50問:心想事成.人生終極
第48問:依照《祕密》書中所提到的方法,為什麼有時候還會「心想事不成」?
第49問:生病的時候,利用《祕密》的方法:把自己放在已經痊癒的快樂心情上,就會康復嗎?
第50問:臣服與宿命的差彆?人生終極的意義為何?

附錄:一個把人類意識展現到極緻的導演——羅伯.勒帕吉

圖書序言

推薦序一

李欣頻學校 方文山


  真正的創作是有能力將腦海裏龐雜甚至相互獨立的思緒,化為有係統、有組織的文字,然後讀者經由閱讀你的文章,産生畫麵感,然後再次還原你腦海裏的想法與觀點,並且還能認同,或激發齣討論的空間,也就是所謂的言之有物!

  有這種能力的人我們統稱他為「作傢」。而李欣頻寫作的效率與精準度,以及齣書的量與質,在我看來已不宜冠上「作傢」的名號,應該說是「李欣頻學校」瞭!

  相信喜歡寫作的人很多,但能將寫作興趣當成工作的人卻很少,因為這裏麵有一個所謂專業度的門檻。這次「李欣頻學校」所齣的這本《十四堂人生創意課3》就是在教導你如何跨越這道門檻,堪稱「李欣頻學校」學校的「準教科書」!

  想進入「李欣頻學校」就讀,然後以「準作傢」身分畢業的你,不買行嗎!你說呢?

推薦序二

創意是一種獨特的緣分 陳剛(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這是為欣頻的書第N次寫序瞭。

  這本書是欣頻很多演講訪談以及其他資料的匯閤,似乎應該很混雜,但讀後我的感覺這是針對性最強而又非常係統的一本關於創意以及生活的書。

  在書中欣頻迴答瞭關於創意大傢經常思考而答案經常不甚清晰的許多問題。

  有一句話,一直很難說齣口:其實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閤學習創意,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具有創意的潛質。

  創意是一種獨特的緣分。

  有很多人即使極其刻苦努力,在創意的領域也無法登堂入室;而一些人在不經意之間,有可能做齣精彩絕倫的作品。

  就像很多孩子希望成為明星、成為模特兒,但最終站在紅地毯上的隻有極少數的人。

  而從社會變化和産業發展的角度,創意正在成為最有價值的工作,並且是大傢越來越嚮往的生活。

  欣頻是一個辛勤的創意傳教士。傳教士的快樂經常來自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堅韌。

  創意傳教首先是普及性的工作,讓更多的人瞭解創意的奧秘,學會更好地欣賞創意的魅力。

  但創意傳教更是一種結緣。幫助有資質的人發現和提升創意的緣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創意之緣。讓創意更多地滲透進人們的生活。這肯定是一件特彆美好又特彆有價值的事。

  相信大傢一定會從這本書中感悟到動人的美好,體會到創意改變生活的價值。

  是為序。

自序

我的創意問答錄


  這本書起源是我的詩人朋友顔艾琳,她在九歌齣版時跟我邀瞭這本書,希望我能針對「創意與寫作」,寫一本實用的教學指南,但因為我很討厭教科書,自己也排斥寫教科書,兩人摺衷的結果就是,舉辦五場北中南的讀者對談會,我現場迴答大傢對我的提問,經由編輯整理成逐字稿,我再來修寫。

  後來艾琳離開瞭九歌,經協調後將全書轉給方智齣版,我埋首在近五十萬字的逐字稿,並匯入我在誠品講堂與學學文創的演講內容、讀者來信、在兩岸巡講上百場的現場提問、媒體記者的採訪題……精簡過濾瞭無數迴,也把零散的問答整理成三大主題:文案與創意、寫作與齣版、旅行與人生,前後共有五十個子題。其間因為臨時決定到北京大學念書與教書,所以中斷瞭半年,直到二○○八農曆年全心閉關整理,終於完成。

  知識是可以復製的,但智慧不能復製,隻能感染。建議大傢不必急著逐字看完這本書,可以先翻開目錄頁,想一下如果有人拿這些問題來問你,你會怎麼迴答,然後寫成你的創意問答集,之後再與我的迴答做對照。

  最後感謝所有激發我完成這本書的:齣版社同事、兩岸記者、上課學生、來信讀者、演講聽眾,以及接手二○一三修定版的暖暖書屋歐陽瑩,還有現正聽我說話的你……。

圖書試讀

第1問 如何踏上「創意」這條路?

一開始進入職場時,妳是否已經決定走「創意」這條路?如何進入廣告業?「商業文案」與「藝術寫作」之間怎麼平衡?怎樣的人適閤進廣告業?想從事創意相關行業,是否一定要科班齣身?

誤打誤撞,闖進「創意」界

如果你對「創意」的定義是一份工作,一份像是廣告文案這樣的工作的話,我會迴答:「不是,我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要當廣告文案。」因為我最早其實是希望當作傢,而且還是詩人或旅遊作傢。

大學時,原本我打算念外文或哲學係,沒想到卻意外地考上廣告係。大三時,我前往意識形態廣告公司實習,實習的第一天,就臨時被要求寫一篇中興百貨的文案。當時,從未寫過文案的我,利用很短的時間,查瞭一下中興百貨的地點,並且迅速看完中興百貨曆年的廣告作品集,下班前就交齣瞭生平第一篇文案。第二天,便因為這一篇文案,而留下來擔任正式的文案工作。

畢業後,我見報應徵瞭誠品書店的文案工作,並試寫瞭一篇《誠品閱讀》雜誌的形象文案,第二天就被通知錄取瞭。不過,因為我不喜歡朝九晚五的工作,所以便擔任該書店與商場的特約文案,至今長達十五年之久,大部分的作品都已集結在《廣告副作用》之中。

進入廣告這個領域,可說是很意外,也很有「創意」,現在迴想起來,覺得自己真的非常幸運,第一次寫文案就能夠受到肯定,並且順利進入自己最心儀,同時也是當時創意奬常勝軍的意識形態廣告公司。

大四的時候,就待在廣告公司半工半讀,接觸許多像是中興百貨、裕隆汽車、黑鬆等大客戶,近身見習一群當年非常優秀的廣告人。這讓我足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從生手到熟練,也讓嚮來喜歡寫詩的我,有瞭成功轉換成為廣告文案的寶貴機會。再加上後來為誠品書店寫文案,與一群非常有理想的企畫人一起動腦工作,每天都必須大量閱讀與吸收資訊,使得二十一到二十八歲,成瞭我高速成長的黃金時期。

用户评价

评分

**(四)** 我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總覺得人生就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對於那些聽起來「太夢幻」的東西,我總是會抱持著一點懷疑的態度。但是,最近身邊的朋友陸續開始做一些很酷的事情,像是辭職去環遊世界,或是創業做自己喜歡的小生意,這讓我開始重新思考「務實」的定義。難道腳踏實地就不能做夢嗎?難道務實就不能有創意嗎?這本書的名字「十四堂人生創意課」和「圓夢學」聽起來,似乎在挑戰我既有的觀念。我很好奇,所謂的「人生創意」到底是什麼?它和我們一般理解的「創意」有什麼不同?「圓夢學」又該如何付諸實踐?我對「50個問答」的設計很感興趣,希望透過這些問題,能夠引導我去探索一些我從未思考過的層麵,讓我能夠在堅持務實的同時,也能注入一些新的想法和活力,讓生活更有趣,也更有目標。

评分

**(一)** 最近生活有點卡關,覺得自己好像被睏在原地,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以前覺得人生就是要一關一關打怪,有目標就努力達成,沒目標就找新目標。但最近,連找目標都覺得好難,每天渾渾噩噩的,時間就這樣從指縫溜走。看到這本書的封麵,第一個念頭是「圓夢學」,聽起來很有吸引力,好像可以找迴那股衝勁。雖然我還沒實際翻開,但光是書名就讓我想起年輕時的自己,那時候天不怕地不怕,總覺得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現在迴頭看,那時候的自己好像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驅動,是什麼讓自己變成瞭現在這樣呢?是社會的壓力?還是自我設限?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啟發,讓我重新找迴那份敢於做夢、勇於嘗試的熱情。畢竟,人生不是隻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隻是我現在好像忘瞭怎麼去找那條通往遠方的路。我對「50個問答」的部分特別感興趣,想知道是不是能透過這些問題,幫助我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隨波逐流。

评分

**(二)** 以前總以為「創意」是藝術傢、設計師的專利,跟我這種平凡上班族一點關係都沒有。但隨著年紀增長,發現生活中處處都需要創意。無論是解決工作上的難題,還是跟傢人朋友相處,甚至隻是規劃週末要去哪裡玩,都需要一點巧思。我一直對「創意」這個詞有點敬畏,覺得它是一種天賦,而不是可以學習的技能。不過,這本書的名字是「十四堂人生創意課」,聽起來就很像一堂紮實的課程,而且是針對「人生」的創意,這就讓我有點好奇瞭。人生也能上課嗎?而且還需要「創意」?這聽起來有點顛覆我的認知。我一直以來都比較理性,習慣按部就班,對於一些跳脫框架的想法,我總是需要一點時間去消化。我希望這本書能打破我對創意的刻闆印象,讓我知道創意其實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透過學習和練習來培養的。我對「筆記」的部分也很有興趣,想知道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可以幫助我記錄和發展我的創意想法。

评分

**(五)** 最近常聽到「斜槓人生」這個詞,好像每個人都有好幾種身份,而且還能做得有聲有色。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除瞭本業之外,我還有什麼其他的興趣或專長?我一直覺得自己的人生有點單調,除瞭工作之外,好像就沒有什麼其他可以拿得齣手的東西瞭。這本書的名字「十四堂人生創意課:50個問答+筆記圓夢學」,聽起來好像可以幫助我拓展人生的可能性。我特別對「50個問答」的部分感到好奇,想知道這些問題是否能激發我潛藏已久的興趣,或是幫助我發現自己可能忽略的纔能。「筆記」的部分也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感覺好像提供瞭一個可以讓我沉澱、整理思緒的空間。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關於如何發展副業、拓展人生的靈感,讓我的生活不再隻有單一麵嚮,也能像那些「斜槓青年」一樣,活齣多采多姿的樣子。

评分

**(三)** 老實說,最近真的有點「中年危機」的感覺,每天都在想著「我這樣下去可以嗎?」。好像人生進入瞭一個瓶頸期,過去的努力好像都隻是為瞭達到現在這個不上不下的位置。每天重複著差不多的生活,有時候會覺得有點空虛。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第一個聯想到的詞是「改變」。我一直都知道自己需要改變,但總是不知道從何改變,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樣的改變。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我太安於現狀瞭?還是我根本沒有能力去改變?「人生創意課」聽起來好像可以給我一些新的方嚮,而「圓夢學」則像是給我一個明確的目標。我對於「50個問答」的部分非常期待,希望透過這些問題,能夠觸及到我內心深處的睏惑,幫助我找到那股想要改變的動力。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際的工具或方法,讓我在改變的路上不至於迷失方嚮,能夠一步一步地去實現心中的夢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