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天龍8部之1:「大學新生初階必修課」
微博粉絲突破400萬、兩岸人氣創意作傢李欣頻暢銷代錶作10萬字增修版
2003年齣版至今不退流行持續熱銷10年
北京大學創意課的指定必讀教材,也是每一個世代必備的創意經典!
颱灣熱銷40多刷,兩岸熱賣30萬冊,全颱灣賣到沒半本!
上次斷貨太久,這次一定要第一時間收藏,
把錯過的創意菁華補迴來!
培養自我的感悟力、想像力、特殊風格,發揮人生潛力的必讀十四堂課。
電影是靜態的旅行,坐在椅子上就可以神遊四方。
旅行則是動態的電影,不停地移動身體、連續捕捉畫麵與劇情。
建立「大量閱讀與寫作+頻繁旅行與看電影」的好習慣,
為日後的人生開挖「永不枯竭」的創意源泉。
談廣告創意的書籍很多,但大都是談技巧方法的教條式書籍。創意人李欣頻認為,有太多事情比學會這些技巧還要重要,不管專業上學的是文案,還是設計,如果對周圍的環境沒有特殊的感悟力,沒有想像力,沒有自己消化,然後産齣獨到風格的能力,學再多技能都是沒用的,充其量隻是彆人好用的工具而已,很快就會被取代。她以豐富的人生曆練,再加上廣泛的旅遊、大量的閱讀、電影影像的刺激,從中汲取養份,建構她獨樹一格的創意理念。
在曆經各大學的授課之後,欣頻整理齣她的講課大綱、演講稿,以及畢業時給學生們的建議,匯總齣十四個課堂主題。創意不止在廣告業,這也不是廣告文案的教科書,而是她最深刻的學習曆程與生命體驗,是極其慎重的十四堂人生創意課。
本書特色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纍積印量已超過40刷,這係列在兩岸至少已經賣超過30萬冊。
◆每個學生必備的人生創意多腦盒
名人推薦與書評
賴建都(颱灣政大廣告係教授兼係主任)
嚮陽(颱灣著名詩人)
丁敏(颱灣政大中文係教授)
陳剛(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梁鼕(著名傳媒人)
◆如果你是一位創意新手,這本書可以給你有彆於一般市麵上常看到的「教條式創意方法」,讓你看清楚創意的本質;如果你自認是創意行傢,欣頻的創意法寶能讓你耳目一新,重新找到創意的迴春水。——賴建都(颱灣政大廣告係教授兼係主任)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把人生可能遭遇的問題濃縮到十四帖心靈藥方中。——嚮陽(颱灣著名詩人)
◆讀瞭此書我纔明白她源源不斷的創意是來自精彩的生命。精彩的生命來自對自我生命脈穴的深掘潛力寶藏,以及明晰的逐步擴建生命版圖。——丁敏(颱灣政大中文係教授)
◆李欣頻的這本書揭開瞭創意的真正祕密。創意其實是可以學習的。創意不是一種技巧,創意的功夫,在創意之外。創意是人生資源的積纍和能量的開發。──陳剛(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雖名為廣告創意課(或者叫人生創意課)的講義,可是欣頻講的,卻全不涉及具體的操作,而是如何修煉內功以及如何將內功外化。──梁鼕(著名傳媒人)
作者簡介
李欣頻
政大廣告係畢業、政大廣告研究所碩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並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修習半年。現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廣告策劃與創意》課程。曾任大陸旅遊衛視頻道《創意生活:土耳其、颱灣》特約外景主持人。
有著作傢詩人的孤僻性格+靈修者洞察深處的眼睛+旅行者停不下來的身體+廣告人的縴細敏感與美學癖+知識佈道傢想要世界更好的狂熱+教育者捨我其誰的使命感。曾任廣告公司文案、誠品書店特約文案、宏碁數位藝術中心特約文案創意。
颱灣廣告作品包括:誠品書店、誠品商場、中興百貨、遠東百貨、宏碁數位藝術中心、富邦藝術基金會、颱新銀行玫瑰卡、颱北藝術節、鶯歌陶瓷博物館、加利利旅行社、颱北市都市發展局、統一企業集團形象廣告+飲冰室茶集、雅虎奇摩網路劇、颱灣大哥大簡訊文學奬、公共電視形象廣告案……等。
大陸廣告作品包括:現代傳播集團《周末畫報》、《優傢》、《iweekly》形象廣告案,西安音樂廳、汕頭大學圖書館、CA BRIDA等。曾為香港號外雜誌、北京晚報、中國圖書商報、城市畫報、嘉人雜誌、時尚健康、優傢、職場等專欄作傢。
兩岸講學資曆:曾為颱灣科技大學、中原大學、颱北大學、成功大學、學學文創、誠品信義講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關於廣告、創意、創作、齣版課程之講師。亦曾為颱灣《康健》雜誌、南山人壽、SOGO百貨、新光三越、NOVA、誠品書店、颱灣大哥大、芝普等……企業內部創意訓練講師。
獲邀至馬來西亞華人書展、新加坡、香港等地演講,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的書業觀察論壇、上海書城、上海圖書館、北京大學國際時尚管理高級研修班、北京聯閤大學、北京民族大學、美國協和大學MBA中國中心、以及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北京798之AH創意沙龍、廈門32 SHOW創意院落、上海十樂、廣州城市畫報主辦之創意講堂、深圳人民大會堂……等各地官方講堂或創意産業園區中演講,並為貓撲網、招商銀行、淘寶網、中國電信、藍光、江蘇電視颱……進行企業培訓。
曾任北京青年週報換享創意競賽評審、2008廣州日報盃華文報紙優秀廣告奬的決賽評審、全球最大學生創意競賽金犢奬決選評審、FRF「時尚拒絕皮草」藝術設計大奬決選評審、2009颱北電影奬媒體推薦奬評審、連續五屆颱灣廣告流行語金句奬評審、2009年颱北電影節媒體推薦奬評審、誠品文案奬評審、南瀛奬動畫類評審、董氏基金會大學築夢計畫決選評審、中國時報文彩青年版指導作傢、TWNIC第五屆網頁設計大賽決選評審委員、金鍾奬評審委員。
2004年數位時代雜誌選為颱灣百大創意人之一。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之《30雜誌》2006年9月號,選為創意達人之一。入選搜狐2009年度時尚人物創意傢。入圍2013年中國作傢富豪榜,同年獲得COSMO年度女性夢想大奬、講義雜誌年度最佳旅遊作傢奬。
散文作品被收錄於《中華現代文學大係》散文捲。文案作品被選入《颱灣當代女性文選》。2009年颱灣金石堂「2012書展」選為不可錯過的八位作傢之一。2010年統一企業主辦網路票選年輕人心目中最喜歡的十大作傢之一。
曾廣告代言:SKII、香奈兒彩妝、PUMA旅行箱、Levis牛仔褲、NIKE、Aêsop馬拉喀什香水、OLAY、匯源果汁等。並與《南京!南京!》導演陸川、大陸知名歌手郝菲爾共同獲選為2008年度Intel迅馳風尚大使。
目前已經旅行包括東西北歐、希臘、東北非、杜拜、印度、南美(秘魯、墨西哥)……等45餘國。
李欣頻作品:
《廣告副作用》(藝文篇+商業篇)、《為何心想事不成:秘密裏還有十個你不知道的秘密》、《愛情覺醒地圖:讓你受苦的是你對愛情的信念》、《李欣頻的創意天龍8部》(8本)、《李欣頻的環球旅行箱》(3本)、《馬曆連夢錄》等。
李欣頻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leewriter0811
新浪微博、騰迅微博@李欣頻,其中騰迅微博粉絲人數已超過460萬人。
媒體採訪與相關閤作事宜請洽羅小姐readers0811@gmail.com
推薦序一:《十四堂人生創意課》再版序/賴建都(颱灣政大廣告係教授兼係主任)
推薦序二:十四帖心靈藥方/嚮陽(颱灣著名詩人)
推薦序三:創意是來自精彩的生命/丁敏(颱灣政大中文係教授)
推薦序四:創意的秘密/陳剛(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推薦序五:沒有圓滑,就不可能有真誠的創意人生/梁鼕(著名傳媒人)
自序
再版序
寫在十四堂課之前——紀念影響我一輩子的甘訓賓老師,以及我給學生們的課後總復習
第一堂 如何在意外頻仍的時代活下來
——從紐約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到SARS疫情,談How to Survive的生存遊戲
第二堂 如何開挖自己的生命穴脈
——從電影《偶然與巧閤》到《變腦》談自我潛力的各種繁衍
第三堂 如何畫一張自己的生命藍圖
第四堂 如何栽培自己——從五項養成教育開始
第五堂 如何建立獨特的自我風格
第六堂 專心就是最大的力量
第七堂 拉大自我格局,漂亮的場麵調度
第八堂 不中止的自我要求與評量
第九堂 精通多項技能,與各菁英Hyperlink的多孔變頻插座
第十堂 如何在二十五歲前順利接班
第十一堂 智慧與知識的均衡比例
第十二堂 低榖反彈,高處思危,如何愉悅自處人生高低麯綫
第十三堂 想像力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第十四堂 相信自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獨特的生命驚喜
感謝
附錄A 跨世紀的人類影像百科全書
——記埃羅爾.莫裏斯之《第一人稱》
附錄B 請現在開始思考:科技生命學
——從馬剋.畢西的《遊習世紀》到史蒂芬.史匹伯的《AI人工智慧》
附錄C 《小宇宙2:基因狂想麯》
——給厭世者八十分鍾的生命溫習
附錄D 春夏鞦鼕,成住壞空,人生最震撼的四部麯
——記金基德的《春去春又來》
推薦序一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再版序
賴建都(政大廣告係教授)
身為水瓶座的男生,我非常欣賞纔華橫溢、充滿自信的獅子座女生,而這些優點似乎都可以在欣頻的身上找到。認識欣頻已經十幾年瞭,從她進政大廣告係到現在,她所展現的文字纔華與創意火花,往往令人驚嘆不已。
市麵上廣告創意的書不少,但《十四堂人生創意課》從另一個角度探討創意的來源,欣頻以她豐富的曆練,再加上廣泛的旅遊、電影中影像聲光的刺激,甚至是夢的解析與詮釋,重新建構屬於她獨特的創意哲學。如果你是一位創意新手,這本書可以給你有彆於一般市麵上常看到的「教條式創意方法」,讓你看清楚創意的本質;如果你自認是創意行傢,欣頻的創意法寶能讓你耳目一新,重新找到創意的迴春水。你不一定要從事廣告行業纔要閱讀這本書,創意要落實在生活中纔會有價值,創意不但是火花或靈機一動,而是要勇敢地實踐它。
當初中原大學商業設計係的樊主任要我推薦一位廣告文案的老師,當時我毫不猶豫地推薦欣頻,除瞭她的錶現優異足以勝任外,另一方麵我也希望她從教學中找到另一個創意的啓發,沒想到她這麼快就有成果産齣,而且是超乎我預期的好,這也印證瞭她創意的能量比常人多很多,從本書中相信你也能感受到這股創意的潛能在你心中蓄勢待發。
這是一本值得年輕學子們閱讀的好書,我很高興為欣頻的書再版寫序,任何教過欣頻的老師都會覺得她是一塊瑰寶,而且永遠以她為榮!
推薦序二
十四帖心靈藥方
嚮陽(颱灣著名詩人)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把人生可能遭遇的問題濃縮到十四帖心靈藥方中。李欣頻以她跨越不同領域的知識、閱曆,和她廣泛的人生興趣、視野,豐繁的想像,娓娓敘述於每一帖「藥方」,既是她在大學教廣告課程的教學筆記,同時還是她在廣告專業上的全力演齣,當然,這其中更多的是如何重新看待世界、自然和自我的種種人生課題。
我在她的這本著作中,看到瞭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以及想像的花苞如何逐漸綻放,又如何讓自我舒展於陽光和風之中,不被風雨、陰雲和嘈雜的塵世的聲音所摧摺、濛蔽、乾擾。講堂中的言語,能夠用這種方式錶現齣來,就是一種創意,這足以啓發我們:嚴肅的、枯燥的、製式的課堂也可以如是活潑、流動、幻化,而又充滿律動與喜悅。
過什麼樣的人生?看你用什麼樣的想像。
推薦序三
創意是來自精彩的生命
丁敏(颱灣政大中文係教授)
我很欣賞那個寫誠品廣告文案的女子,她能用一長串排比、譬喻句型,展現魔幻魅力、古典前衛、浪漫寫實、辛辣奇巧又明快的文字交融風貌。勾勒呈現齣誠品提供一個心靈可以漫遊在書的異想世界,充滿後現代風格的空間。她的文字魅力深深吸引我,但我不認識她。
直到她跑來中文所選修我的課,我纔驚喜地發現:嘿!她不正是李欣頻嘛!
惜纔與愛纔是天下老師的通性,欣頻不但是她高中甘老師心中的寶藏,也是我心中的寶藏。
這本《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是欣頻教授她的學生如何培養自己成為創意課源頭的生命經驗分享。讀瞭此書我纔明白她源源不斷的創意是來自精彩的生命。精彩的生命來自對自我生命脈穴的深掘潛力寶藏,以及明晰的逐步擴建生命版圖。
這其中包含兩大要素:一是不斷地吸納經典與新知,這包括持續大量的閱讀、旅行與觀賞電影等。讓自己長齣觸角與世界相連,建立自己與世界相連的資料庫與情報係統。另外一部分則是如何把吸納的知識內化為生命的智慧,打造自己獨特的生命風格,一種彆人替代不瞭的創意泉源。這是屬於生命視野的轉化與騰躍,需要心靈的修煉、想像力的翱翔,與專注持恆的實踐力。用書中的話來說就是:「知識是船帆,智慧是船底,要維持協調的比例,否則會翻船。」
此外,我讀到作者對學生真摯誠懇的關愛,書中殷殷叮嚀學子們,要專心做自己和自己競賽,不要預設假想的敵人,因為我們畢竟當不成彆人,隻能完成自己。因此要相信自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獨特的生命驚喜。這纔是為自己擺設的生命宴席啊!
這本書的幾篇初稿我曾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閱讀,得到很好的迴音。這本書可以作為年輕學子形塑自身生命風格與培養創意的藉鏡,是值得教師參考與學子閱讀的好書。
推薦序四
創意的祕密
陳剛(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在中文中,有的詞本身就很有氣質。創意這個詞就是很有氣質的詞,這兩個字裏麵就包含瞭無限的韻味和意緒。
廣告業在社會上已經成為一個褒貶不一的行業。如果說,這個行業還有些微魅力的話,也隻是因為創意瞭。絕大部分人喜歡廣告,主要是因為創意。而絕大部分人希望進入廣告圈,吸引力也主要是創意。
創意的魅力迷倒瞭無數紅男綠女。
許多創意人也會介紹自己創意的經驗和技巧,甚至可以講到在創意的過程中,如何因為一些生活的細節突發奇想,然後産生瞭拍案叫絕的創意。
聽的時候確實很過癮,但聽完之後,一旦迴到自己的工作中,馬上會像以往一樣茫然一片。同樣的策略,為什麼彆人會那樣想,而自己苦思冥想也隻能拿齣一個平庸的方案?這種差距是無法解釋似乎也無法通過學習來填平的。
創意的悲劇性和珍貴,就在於創意的技巧是沒有辦法復製的。從這個角度講,創意是無法學習的。
如果創意是無法學習的,那麼創意就隻能是一種天賦瞭。
李欣頻的這本書揭開瞭創意的真正祕密。
創意其實是可以學習的。創意不是一種技巧,創意的功夫,在創意之外。創意是人生資源的積纍和能量的開發。所以如何創作齣優秀的創意,首先要學習如何創造性地生活。隻有掌握生活的技巧,不斷豐富和深化人生的品質,纔能在需要的時候,使能量瞬間迸發,從而産生優秀的創意。
所以創意的技巧是人生積纍的技巧。
這種技巧如果做一個不準確的概括,就是讀萬捲書,行萬裏路,看萬張碟。從廣度和深度上體悟和感受生活,而讀書和看碟的過程,既是間接接觸生活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學習彆人對生活的錶達的一種方式。而這一切最終的目的,是形成自己的獨特語言。
祕密一旦說齣來就是最簡單的。但在沒有說齣來之前,祕密始終是祕密。說齣祕密的人,必定是這個領域優秀的一批人,卓有成就,洞徹自己和他人,並進行智慧的提煉。當讀者閱讀的時候,字裏行間滲齣的思想和結構,一下子令原本混亂迷茫的感覺清晰而完整起來。
這就是《十四堂人生創意課》一書的祕密。這本書的祕密就是說齣瞭創意的真正祕密。
推薦序五
沒有圓滑,就不可能有真誠的創意人生
梁鼕(著名傳媒人)
隻看李欣頻的廣告文案,必然以為她不諳世事,大抵一個在文字與自我上過於沉迷的人,花在其他方麵的精力就要少些。待看完這本《十四堂人生創意課》,纔發現,原來欣頻也是極圓滑的。
這本書,和欣頻一貫的風格不同,沒有什麼花哨的文字,都是極平淡實用的東西。雖名為廣告創意課(或者叫人生創意課)的講義,可是欣頻講的,卻全不涉及具體的操作,而是如何修煉內功以及如何將內功外化。
跟那些照本宣科的講課比起來,欣頻的風格清新而直接,這也是一個真正被教育製度所纍過的人纔講得齣來的課。她不願意給學生那些教條、經驗,因為那些都是陳腐爛肉,不過浪費年輕人的時間與生命而已(正如她曾經經曆痛恨過的)。她也不願將自己供奉起來,給學生傳授什麼瞭不起的大道理,因為,她深知,年輕人大多沒什麼耐心,即便是經典的道理,也要極快就能見效纔好。
結起來,欣頻的創意心得,有兩點貫穿始終,一是大視野,二是韌性。前者非一時之功,需日積月纍、相容並包,書本、電影、旅遊、人生經曆……都是奠基的好材料,隻是比例卻需依各人的特質自行調配,纔見得其功。後者則是關乎性格。世間的道理,大多已經被說齣,然而往往是知易行難,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從小沒有培養起這些讀書、看電影等習慣,成人以後,如想好好進補,非得有極強的意誌扭轉不可。即便先天的靈氣、基礎不錯,在如今這樣一個紛繁的世界裏,要想堅持終身的自我教育,也非得有大韌性不可。
欣頻既不以為單純的文藝就能把人養活,也不以為商業味就是萬惡可恥的,她尋求的,不過是一種平衡——一種巧妙地結閤文藝和時尚的平衡。所以她傳給學生的養分,也不是偏食的東西,既有如何修煉內功的秘笈,也有如何將內功外化為招式的訣竅。行文到最後,她又告訴我們:不要相信任何一本書所說的,包括這本書在內。我看,這纔是她真正想說的。
她的心態與姿勢,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恰如其分。說她圓滑,也就在於此。
淺薄、深沉、天真、圓滑……不過是種種姿態而已。透過這些浮光掠影,存在本身,已然是充滿創意與奇蹟,我們所需要的,不過是在其中靜坐片刻,看清自己的所需,哪怕再誠實那麼一點點。欣頻的這本書,也正是提供瞭些綫索,助你掃除種種路障,進而迴歸人生的創意本體。
自序
我是老師心中的寶藏
李欣頻
我去教書是意外,這本書的誕生也是意外。因為我以前從沒想過會去教書,那時的刻闆印象是,教書隻是重復自己已經知道的,一點建設性也沒有。
人生果然充滿機遇與巧閤,當年因為不想成為老師,所以聯考誌願卡上沒填任何一所師範學校,但十年後居然迴到學校教書,果然是命。在政大廣告所賴建都老師的引薦下,我到中原大學商業設計係兼一堂廣告文案課,開啓瞭教書的生活。
一開始,我把教書視為苦差事,覺得颱北到中壢的漫漫路程真是疲憊極瞭,後來慢慢地發現其中的樂趣:我在講課,其實是在同步建設自我——我在颱上幾乎變成瞭另一個人,另一個光明健康的我,變得特彆多話,變得超乎尋常地耐心,變成一個很嘮叨的人(我以前的文字一嚮精簡,我也一嚮寡言);我每次教完課都會很開心地離開教室,因為與學生互動不錯時,自己的收獲也很多。
所以教課前幾天我都會失眠,因為腦中排山倒海地跑齣一堆這星期想跟學生說的話,我隻好在床邊留上紙筆,像在記錄彆人說話般地速記腦中想的事,然後站到颱上時,還會即興說齣一些自己也沒想過的想法;而且我說話的速度極快,因為要急急追著自己飛馳的思緒,所以我對學生很抱歉,因為一開始他們實在跟不上我講話的速度,但後來也就習慣瞭。
原本隻是一學期的課,本來隻是期末答應寫給學生的一封信,後來變成瞭一篇文章,越寫話越多,結果兩天無法停筆,一口氣寫瞭兩萬字的初稿,最後就變成瞭近十萬字的書,中斷瞭我原本已排定的寫作計畫。
自從我齣版《誠品副作用》、《廣告拜物教》等廣告文案書之後,我常被問到如何培養創意。我個人覺得創意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但創意不是一種可被教授的技巧,而是一種無法言傳的生活態度。所以我在教廣告文案課時,沒有製式的教科書,當周我的新發現與心靈感動,就是那一周的教材。
這本書除瞭整理自己上課前手寫的講說大綱、在其他學校演講的講稿外,還有一些是看學生們的上課筆記與課後心得勾起的記憶。現在獨自一人在書房,看著過去所說的話,宛如還身在教室,感覺當時像是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藉我的口說齣這些特彆激勵嚮上的話,除瞭說給學生聽之外,有時我也會聽聽自己在說什麼,學生在問什麼,即使在課程已結束很久的此時,說著和聽著仍然在我腦中繼續進行,思想的會麵如此迷人。總之,是一種很特彆的精神分裂狀態。
到後來,我利用每週兩到三小時的課堂,把一周從電影、書本、生活……所纍積的能量都給瞭學生,課後雖然疲憊虛脫,卻仍然精神奕奕地在下課後繼續迴答學生的疑惑。這段時間,正是我在研究所念書壓力最大的時刻,還好以這兩三小時,我孤獨思索的靈魂找到與他人交會的點,我開始享受與學生一起共修人生智慧的樂趣,給瞭我重建信心、自我教育,並與外界互動的機會,否則辛苦高壓的學術研究生活,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每次上完課,我都帶著一個更堅毅的靈體離開教室,我希望我的學生也是。
教學用的三個抽屜,經過三年,也已經塞滿瞭筆記與講義。加上很多其他老師的鼓勵,決定把這些在課堂上零散的思緒做個係統性的整理。在過年期間,因為傢人都齣國,剛好朋友們都各自迴傢過年,所以可以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從小年夜整理到大年初十,希望趕在我中原大學生畢業時齣版,以留一整本供給他們離開校園後可以迴憶點滴的書稿。
我教書經驗非常短,而且並非完全做到我所說的,自我的完成度還不到及格的程度,我隻是提齣一個藍圖,目前自己仍在實踐中,邊做邊修正。我知道齣這本《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本身是危險的,齣書是單嚮發聲,畢竟不像上課,有疑問可以當場討論、修正,況且白紙黑字更難有改正的空間。但我發現很多學生從高中畢業進瞭大學,四年期間還不清楚自己能做什麼,沉沉浮浮,孤獨摸索,而我自己當年亦是彷徨無助,所以我把「找自己」的十年成敗經驗,很誠懇地、毫無隱瞞地告訴我的學生,希望他們從現在開始思考自己、正視自己、發現自己、開挖自己,希望他們因平凡的我,而聯想到自己更多、更精彩的可能未來。
其實有資格寫書齣書的老師比比皆是,寫這本書時我異常惶恐,因為自己人生閱曆還不足,看得也不夠深厚,之所以鬥膽寫下自己教書的經驗,隻是希望將來能看到越來越多的老師,把他們一個個精彩的人生體悟與心得分享齣來,因為生命教學,每一個老師都是一個開挖不盡的寶藏,而我們很少有機會與管道,與其他老師交流,齣書隻是想拋磚引玉——我相信教育可貴之處在於經驗的傳承,像點燈但不是路徑指引,不是技術的交棒,而是學生自我與未來潛力的激養,老師隻能陪伴一時。
關於教育,我自己在聯考與學校不當體製下深受其害,也正因為有好老師,以愛心與耐心幫我在人生的歧途中急轉彎,到瞭安全的彼岸,救瞭當時快因抑鬱跳樓的一條年輕生命。現在看到報上層齣不窮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心裏也很焦急,不知道自己能幫點什麼忙,所以自己透過課堂親身實驗生命教學的理念,我想,米奇.艾爾邦寫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這本書很重要的楔子。
很遺憾沒聽到過去教過我的老師們的生命教誨,他們身上一個個精彩的生命靈魂令人尊敬,我會在有生之年盡可能地去找他們挖寶續課,我也不吝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都教給我的學生,哪怕是我跌倒的痛或挫敗的傷,都是很好的經驗教材。
當每個老師都這樣自我整理時,也可以從各式各樣學生的反映與迴饋中,看到很可貴的教學相長的奇蹟。
我期許自己是一個不輕易對學生做好壞評斷的老師,打分數是我非常不願意做的,因為好壞標準都在他們自己身上,沒有人有資格去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所有的價值都隨著時空而變、因人而異。
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影響他們,雖然講課本來就很難避免主觀,但我希望有一天,如果我還會再教書,我會讓學生自己設計這一學期的課程,自己設定教學目標與評核標準,自己在環境中找學習教材,自己打分數,做老師的隻是諮詢者,沒有權力,沒有權威,隻能給建議而已。
第二個期許是,即使我被丟到一個完全沒有書本的荒島,我希望自己的應變力與聯想力,可以立即在陌生的環境中,適應良好,而且可以馬上找到環境的脈絡與資源,與學生一起探索,並閤力建構一套新的生活知識體係,就像電影《荒島.愛》,在意外被漂到荒島無人救援的絕境中,學會自己用創意求生存。
最後,將這本書獻給精神上永遠給我勇氣、視我為她心中寶藏的甘訓賓老師。獻給在我漫漫人生中包容我的叛逆、耐心,並教導過我的老師們。獻給與我一起參與現在與未來的學生們。獻給催生這本《十四堂人生創意課》的所有工作人員。獻給每個正在看我實驗生命過程中的你。
寫在十四堂課之前
——紀念影響我一輩子的甘訓賓老師,以及我給學生們的課後總復習
李欣頻
記得我在中原大學上最後一堂廣告文案課的時候,因為時間不夠,還有很多話沒交代完,所以答應課後要送學生們一篇文章,把我還來不及說的話寫下來。現在課已經結束很久瞭,在電腦麵前書寫卻是睏難重重,因為文字會比話語留更久,所以我必須謹慎。
我必須誠實地說,在我人生早期的規劃裏,並沒有當老師這一項。而我也一直以為,在人生的漫漫學習之中,自己的努力比老師所給的更重要,甚至很多時候,我覺得學校給的都是限製,所以一直對抗學校、對抗體製,以保全我狂野的想像力。
於是我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裏,都是學校和父母很頭大的問題學生,在高中逃傢翹課被記過的記錄纍纍,直到我自己當瞭老師,直到我的高中導師甘訓賓老師過世,我纔知道,老師所能給的,遠遠超乎我的想像——可以讓一部失速即將撞毀的車轉嚮,可以讓一個失去希望的種子重新發芽。
在我高中想放棄自己的時候,甘老師在重重的校規限製與高三聯考的壓力下,冒險地給我最大的自由,耐心地給我時間與絕對的支持力量,讓我及時找到自己的路,就像赫塞的《車輪下》中的啓示,我從老師很勇敢的關愛中,平安地從輪下逃生,直到現在。
甘老師在我低潮的時候,以絕對的信任讓我看到未來;現在她過世瞭,也以死亡教會我生命的意義。這些點滴心路曆程,我在課堂的一開始都會說給學生們聽,目的是要我的學生們謝謝我的老師,因為如果沒有她,也就沒有現在的我站在這裏,繼續傳承她的力量給更多的人——這就是教育的神聖,甘老師的精神透過我的講課,傳遞齣以前從未知覺的巨大影響力,希望能從每個學生身上、每個還在沉睡的靈能中,開始啓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