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14
東方古老智慧與西方近代科學的交會;禪宗思想與量子力學相互輝映的奧妙。
⊙從禪宗的歷史與本質出發,在物理與悟道的基礎上融通東方哲學與西方科學。
⊙以禪宗第一書《碧岩錄》為基礎,還原禪的真實面貌,體現禪與道之間緊密相依的血緣關係。
⊙以老子《道德經》為本,詳細解析東方自然哲學中的科學概念。
武俠小說追求「無招」;佛家追求「無我」;老莊追求「無為」;數學追求「無數」;物理追求「無物」。「無」不是「沒有」,正是禪宗不拘泥事物表面、不止於事物實體之活潑自由的心靈精神。
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慧能開創中國禪宗,兩者相差了千餘年,它們之間有聯繫嗎?
相傳在漢朝時有個人交了一位方士,有天方士邀請他去家中玩,玩著玩著,方士帶他爬到桌上,兩個人身體突然縮小,一起從桌上茶壺的壺嘴中爬入,發現壺中另有一個世界。
這一則中國古代傳下來的神話,隱約暗示幾千年前東方已經知道了量子宇宙……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5780661.pdf
作者簡介
張邦廉
1955年生於台灣省宜蘭縣,1964年畢業於台北市立建國中學,1968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化學工程系。曾著有《易經邏輯新解》,從該著作起,便開始對諸如易經、老莊、禪宗等傳統思想產生濃厚興趣,經二十年左右時間,得以從自然科學中領悟出這些古老思想背後所可能蘊藏的深厚哲理。
前言
第一章 禪之歷史與本質
第一節 蚌含明月──僧肇與中國禪學之發軔
第二節 珊瑚枝枝撐著月──般若與智慧
第三節 西來意之祖師是誰?
第四節 禪宗之特立獨行
第五節 一闡提人皆得成佛──道生和尚
第六節 禪宗公案解析
第七節 六祖禪宗──慧能
第八節 馬祖道一
第九節 臨濟義玄
第十節 禪觴
第二章 自我與自性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唯心主義與康德
第三節 觀自在
第四節 因緣
第五節 浪漫主義的先趨──莊子
第六節 禪悟
第七節 自我
第三章 量子宇宙
第一節 道與老子思想
第二節 諸相非相
第三節 空──般若、數學與智慧
第四節 物質
第五節 自由心曰道
第六節 道與量子
第七節 心靈與規範空間
第四章 靈魂
第一節 知識之海
第二節 問
第三節 價值與無限
第四節 永遠
第五節 吃茶去
第六節 千手觀音
第七節 天地人
第八節 觀自在之波羅密多心經
第三章 量子宇宙
第一節 道與老子思想
「本體」的四大要素:粒子,場,關係結構,與真空讀古書,千萬不能墨守成規,食古不化,因為很多現代才有的名詞,古代沒有。比如說「自由」,老子是一個自由主義者,這從他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當中便約略看得出來。因此不難想見,在缺少「自由」這一關鍵語詞的情況下,很多語意艱澀僻冷的用詞,就這樣被製造出來了,試看老子自己說的「吾無以名之」,「強名之」,便可見他用名詞的困難。
一般而言,老子的哲學大體分成三個部分:自然哲學,政治哲學和生活哲學。其中最精彩的,無非即自然哲學,這部分占《道德經》全本的篇幅比例雖非最多,卻稱得上是章章精彩,字字珠磯。其所以如此,和他在超出天地之外別假設一個「道」脫離不了關係。這個道的性質,一方面是無聲,無形;有單獨不變的存在,又周行於天地萬物之中:生於天地萬物之先,卻又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另一方面,道又和「無」同是天地萬物之母,所以說「道即是無,無即是道」。
我們解釋一下前述的幾個抽象觀念:
觀念一:什麼是單獨不變的存在,又周行於天地萬物之中?
最簡單的例子還是「電子」。
物理學家經常把宇宙描述成是由微小的基本粒子所組成的,這些粒子會透過力場相互拉扯,他們稱此學科為「粒子物理」,稱這些粒子為次原子。問題並不在於物理學家缺少一套能恰當描述次原子世界的理論──他們已經有了這套理論,它的名字就叫「量子場論」。
問題在於,大家可能會驚訝,物理學家居然還沒弄清楚這麼一套成功的理論到底在講什麼?
也就是究竟什麼才是這套理論的本體。乍看之下,粒子物理或量子場論的「標準模型」內容很清楚:第一,它有一群基本粒子,例如夸克與電子。第二,它有四種力場,可以傳遞這些粒子間的相互作用。然而無論這個模型如何成功,它還是無法令人全然滿意:
一、首先就常理而言,粒子所指的應該是存在於空間某處的東西,但是量子場論中的粒子卻根本沒有明確的位置,換言之,你身體裡的粒子並不完全待在你身體裡,想要測量此粒子位置的觀測者會發現,他們在宇宙另一角落找到此顆粒子的機率儘管極其微小,但並非全然無望。這種矛盾在量子力學中已經十分明顯,量子粒子是非常不明確的概念,它們根本就不存在於宇宙中的任何特定區域內。
寫盡禪宗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寫盡禪宗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