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莊嚴論》是中觀自續派和中觀應成派總的莊嚴的一部大論典,注釋遊全知麥彭仁波切撰著。本論細緻、係統地剖析大乘要義,令力求通達大乘經論的後學者,可輕而易舉對整個大乘獲得定解。
《文殊上師歡喜之教言》,文殊上師是指麥彭仁波切的金剛上師──蔣揚欽則旺波。當時蔣揚欽則旺波拿齣瞭印度和藏地的很多講義,讓麥彭仁波切一定要給《中觀莊嚴論》寫一部注釋。麥彭仁波切根據金剛上師的教言,由此纔稱之為《文殊上師歡喜之教言》。麥彭仁波切寫瞭這個注釋以後,由其是現在,寜瑪巴大大小小的寺院裏麵,凡是有講經說法的道場,都要講《中觀莊嚴論》。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論典中,揭示瞭中觀與唯識戶不相違的密意,並指明瞭在明言中唯識最勝,在勝義中中觀為尊的觀點。本書後附中觀名著《七十空性論略釋》,由龍猛(龍樹)菩薩造頌,先潘囊瓦尊者著釋。是欲具備正見智慧者必不可少的殊勝寶典。
漢譯者簡介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
四川甘孜爐霍人,生於1962年藏曆六月初四。
1985年,捨俗齣傢,前往喇榮五明佛學院,依止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為根本上師,後成為學院大堪布。
1987年,隨法王朝拜聖地五颱山,自此開始攝受漢地四眾弟子。
1990-1999年,前往不丹、印、尼、新、馬、泰、日、美、加、法、德、荷、英等國傢弘法。
2006年,開始以網路、光碟等現代化方式傳法,便於廣大信眾係統地學習佛法,普降法雨廣利有緣。
2007-2008年,發起「啓動愛心」之號召,勸勉佛教徒奉獻一份愛心,不應漠是紳編需要幫助的可憐人。並身先士卒,先後建立起智悲學校、小沙彌學校、敬老院、居士林等。
勘布仁波切日不缺講,頁不乏譯,現已付梓的法本就有一百多冊。其中,譯作係列收於《顯密寶庫》,著作係列收於《妙法寶庫》,講座係列收於《智杯寶庫》。
堪布仁波切諄諄告誡弟子:「如果能利益眾生,哪怕隻有一個人,想辦法讓他生起一顆善心,我們韆百萬劫做他的僕人也可以。」
1.中觀莊嚴論釋科判
2.中觀莊嚴論頌
3.中觀莊嚴論釋
4.七十空性論略釋
身為一個對哲學,特別是東方哲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這本《中觀莊嚴論釋 附 七十空性論略釋》完全是我近期閱讀的驚喜。我一直對「中觀」思想很著迷,但總覺得這部分內容比較艱澀,需要有一定的學術基礎纔能深入理解。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作者的筆觸非常溫柔,卻又充滿力量。他沒有把佛法講成一套空洞的理論,而是將其融入瞭生活化的場景和生動的譬喻之中,讓原本遙不可及的哲學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相即」、「相離」的探討印象深刻,這解釋瞭事物之間複雜而又微妙的關係,讓我們看到萬物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響、相互構成的。這種觀點,不僅在佛法上具有深刻的意義,對於我們理解人際關係、社會現象,甚至宇宙萬物,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啟發。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哲學的另一種可能性,一種更具人文關懷、更能觸動人心的錶達方式。
评分這本《中觀莊嚴論釋 附 七十空性論略釋》簡直是佛教經典的清流!我本身是個佛教徒,但說實在的,很多經論讀起來真的會讓人望而卻步,有時候甚至會覺得離生活太遙遠。可是這本書不一樣,它的文字簡潔明快,而且作者的講解非常透徹,沒有過多的術語堆砌,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易懂的方式來闡述中觀的精髓。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於「緣起」的解釋,他並沒有將其描述得玄之又玄,而是從生活中最基本的現象齣發,讓我們看到一切事物的相互依存性,從而破除我執和對單一實體的執著。讀到關於「無我」的部分,更是讓我產生瞭深刻的共鳴。以前總覺得「無我」很消極,好像要否定自己,但書裡卻闡述瞭,真正的「無我」並非失去自我,而是放下那份對「我」的執著,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脫。這本書的內容,不隻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也讓我更加珍惜當下,活在每一個真實的瞬間。
评分最近買瞭這本《中觀莊嚴論釋 附 七十空性論略釋》,原本以為會是本比較學術、枯燥的書,但一打開,就被作者的文筆深深吸引瞭。他的敘述方式非常流暢,而且充滿瞭智慧的火花,讀起來一點也不會感到壓力。我一直對「空性」這個概念感到好奇,總覺得這是不是一種比較消極的說法,但書裡卻用非常積極、正麵的角度去詮釋。作者透過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把「空性」講成是讓我們更看清事物真相,從而獲得解脫的智慧。特別是書裡關於「無自性」的說明,讓我明白瞭原來我們對很多事情的執著,都源於我們以為它們有獨立、固定的本質,而實際上,它們都是因緣和閤而生,無常而變化的。這種觀點,讓我對生活有瞭更深的體悟,也讓我學會瞭放下一些不必要的煩惱。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心靈的指南,引導我們走嚮更寬廣、更自由的境界。
评分這本《中觀莊嚴論釋 附 七十空性論略釋》絕對是我近期讀過最觸動人心的一本書。我一直覺得佛教的很多教義,聽起來很高深,但真正要理解透徹,卻又覺得有點遙遠。然而,這本書的作者,用一種非常自然、不做作的方式,把深奧的佛法義理,轉化成瞭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智慧。書中對「緣起性空」的闡釋,讓我對事物的本質有瞭全新的認識。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我們所執著的「我」,以及我們所認為的「實有」,都隻是虛幻的投射。書裡用瞭很多淺顯易懂的譬喻,讓我彷彿置身於一場溫柔的對話之中,一點點地撥開瞭內心的迷霧。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於「煩惱即菩提」的詮釋,這句話聽起來很玄,但書裡卻告訴我們,其實煩惱並非需要完全消除,而是要看清煩惱的本質,從而轉化它。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更是一種心靈的淨化和覺醒,讓我對人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體驗。
评分最近逛書店無意間被這本《中觀莊嚴論釋 附 七十空性論略釋》吸引,書名雖然有些學術,但裝幀設計很雅緻,字裡行間透露著一股沉靜的智慧。我一直對佛學,特別是中觀哲學有些興趣,總覺得這是一條通往內心平靜的道路。這本書的齣現,彷彿是一場遲來的邂逅。翻開書頁,字體大小適中,排版清晰,讀起來非常舒服。書中的文字並不艱澀,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來闡述深奧的佛法義理。作者的文字像涓涓細流,緩緩地滲透進讀者的心田,讓原本覺得遙不可及的佛學概念,變得生動而具體。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空性」的解釋,以往總覺得空性是一個很抽象、很難理解的概念,但在這裡,作者透過許多生動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讓我恍然大悟,原來空性並非虛無,而是事物真實的本質,是無常、無我的體現。這種對佛法的詮釋,不落入傳統的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現代的智慧與關懷,讓我在閱讀中獲得瞭心靈的啟迪和滋養。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佛學書籍,更像是一位溫柔的導師,引領我在紛擾的世間尋找一份寧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