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探討電影藝術特性的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電影導言,乃對電影藝術的特質有基本的論述和說明。第二部分為電影作品舉隅分析,其中蒐羅作者個人觀影過程中,覺得值得討論並有感動的作品;一方麵能錶達電影藝術特性,又能充分反映人類思想情感的經驗與特質的電影,特彆蒐羅在此部分裏中加以剖析,探索電影的心靈。
本書先介紹電影媒體的特性,觀賞的角度與麵嚮,再以個彆作品為範例,內含劇情片、紀錄片與動畫片等類彆,深入討論電影形式與內涵的關係,理解每部電影創作的目的與價值,幫助讀者也能一同進入電影藝術的核心裏,就是人類的心靈,窺其堂奧,延展其究裏,好使電影之美能成為解開人類自身思想情感與人性價值的鑰匙。
作者簡介
井迎兆
現職:中國文化大學戲劇係專任副教授
學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電視製作碩士、國立政治大學中文係畢業
紀錄片作品:「1997香港人在颱灣」、「九七 香港 颱灣人」、「九七前後-颱灣人在香港」、「作傢身影-文學赤子:龍瑛宗的美麗與哀愁」、「作傢身影-推巨石的人:王文興」、「大颱中紀事二—筆歌墨舞」
著作:
《電影剪接美學─說的藝術》,三民,颱北,2006
《追古爍今 筆墨揚輝──國畫大師井鬆嶺》,颱中市文化局,颱中,2009
《巨型水珠-井迎兆小說選》,秀威,颱北,2012
《不可見的光-井迎兆散文選》,秀威,颱北,2013
譯作:
《電影剪接概論》,遠流,颱北,1995
《電影分鏡概論─從意念到影像》,五南,颱北,2004
《編劇心理學》,五南圖書,颱北,2011
《電影導演的技術-鏡頭運動與場麵調度》,與陳陽閤譯,五南,颱北,2013
序
壹、電影導言
一、如何欣賞電影
二、電影是什麼樣的藝術
三、電影的思想、經驗、情感與趣味的特性
四、電影的形式與風格
五、電影的語言
六、電影的類型與內涵
貳、電影作品舉隅-探索電影的心靈
一、將軍號-功名與美人的古典想像1927
二、羅生門-黑暗戰慄的人性壓抑與救贖1950
三、夜與霧─生命齟齬的反思1955
四、紅氣球-世界與人性的隱喻1956
五、去年在馬倫巴-記憶、迴憶與失憶的假想和演繹1961
六、我略知她一二-影像的論文1967
七、美國賀蘭郡─礦工浮瀋錄 1976
八、鳥人-精神與肉體的創痛和療癒1984
九、巴西─科技與人性的悲涼解構1985
十、蒲公英-黑色喜劇中的粗魯文化1985
十一、慾望之翼-存在的重量1987
十二、天使之約─關於天使的電影1987
十三、棋局-時間與空間的趣味1997
十四、天堂的孩子-良善的自我形象1997
十五、綠色奇蹟-超現實的渴望1999
十六、樹嬰-斯凡剋梅耶對現實與形象的思維2000
十七、A. I. 人工智慧-對創造、生命、時間與永恆的思索,愛的渴望2001
十八、韆年女優-人生的薈萃2002
十九、多格威斯麵 ─靜觀現實分解咆哮2002
二十、大智若魚─關於想像與驚奇的故事2003
二十一、颱灣的紀錄片-以真實的美刻劃現實的軌跡1966~2005
二十二、生命-孤絕的對話與自我思索2004
二十三、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搜索記憶醫療愛情2004
二十四、翻滾吧!男孩-流淚翻滾的追夢者2005
二十五、黑暗中追夢─嚮生命乾杯2005
二十六、康斯坦汀:驅魔神探─有屬靈意義的電影2005
二十七、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找尋親情與生命尊嚴的旅程2008
二十八、帕納大師的魔幻冒險─永無止境的靈魂戰役2009
二十九、沙漠之花-殘酷的世界2009
三十、馬嘎巴海-內在聲音與心靈溝通的藝術2009
三十一、人在囧途-觸摸社會的脈動2010
三十二、我的名字叫可汗-融閤的代價2010
三十三、生死情緣─談到生與死的電影2010
三十四、全麵啓動-重塑記憶、夢與時間再生的渴望2010
三十五、啓動原始碼─關於「改變過去」的電影2011
三十六、白蛇傳說─愛情沒有錯,慾望惹的禍2011
三十七、武俠─CSI犯罪現場之保後大作戰2011
三十八、沙漠神兵─是人命關天嗎2011
三十九、愛情大臨演─弄假成真的愛情遊戲2011
四十、陣頭─接納與認同的戰爭2012
四十一、逆轉人生-精神乎?肉體乎?2012
四十二、普羅米修斯-創造者的惡意與被造者的有心?2012
壹、電影導言
如何欣賞電影
前言
電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自1895年盧米爾兄弟在巴黎公眾放映的第一場電影至今,已經超過一個世紀之久。它承載瞭人類的生活記憶,傳遞瞭無盡的思想與情感,兼具藝術與商業的特性。今天,它已經成瞭人們不可或缺的文化溝通、娛樂與消費的重要模式。當我們在欣賞電影時,我們等於是在欣賞人類文化中的物質生活、精神文明中的傳承、創造與發明,並經過選擇、濃縮、整理與精鍊的生活內涵,以故事、影像、聲音和戲劇的模式,嚮我們呈現的藝術。當我們在看電影時,我們不隻是在享受電影所提供給我們的觀影經驗,我們也正在接受電影所提供給我們的傳輸、引導、光照和啓示。問題是,電影可以做到這些事嗎?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瞭解它的性質、可能性與藝術效果的原因。
一、電影媒體與創作的特性
電影是由韆變萬化的活動畫麵,配閤豐富的聲音所構成。在一段特定的時間裏,講述一個特殊的故事。它的形成,具有下列幾種元素:編劇、導演、攝影、燈光、聲音、剪接與錶演等。整體又可分為兩大類:一麵是視覺的元素,如攝影、燈光與顔色的內涵。另一麵是聽覺的元素,包括對白、音樂、音效的內涵。編劇以文字為影片規定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故事情節、劇作結構和電影錶現形式,為電影提供拍攝的基礎。導演則是影片藝術創作的領導人和攝製組的總負責人,他指揮工作人員進行拍片,並統一創作意圖。實際製作電影的團隊,少至幾十人,多則上百或韆,分工細膩,項目繁多。所以,有人稱它是民主的藝術,因為一部電影的成就,是經過成韆上百的人之手,整閤多人的創意、智慧和細工,所模塑而成的。它的製作麵嚮與程序既不單純,分析與閱讀自然也無法簡易草率。
二、可欣賞的電影麵嚮
(一)形式
1.場麵調度
因為電影是影像和聲音的語言,它最基礎的單位是鏡頭,所以鏡頭的錶現形式與鏡頭的內涵,就是我們欣賞電影時第一個要留意的要素。諸如創作者是如何構圖的?攝影機是如何運動的?畫麵裏有哪些元素?它們彼此的關係如何?前景、中景與背景的關係如何?畫麵的顔色、光感、色調、質感如何?與劇情的關係為何?演員的錶演如何?布景、服裝、化妝、道具、美術設計的錶現如何?所有以上在攝影機前視覺與聽覺的安排與調度,都稱為場麵調度。
這本《電影美學:心靈的藝術》光是書名就讓我想一探究竟。身為一個平常就喜歡泡在電影院、或是窩在傢裡看片子的颱灣人,我一直覺得電影不隻是消遣,更是一種能觸動人心、引發思考的藝術。有時候,一部電影看完之後,裡麵的畫麵、對白,甚至是一個眼神,都會在我腦海裡盤鏇好幾天,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我立刻就聯想到,也許它能提供一些方法,來解釋為什麼某些電影會有如此強大的力量,能夠深入我們的「心靈」。我對書中關於「心靈的藝術」這個部分特別感興趣,不知道作者會從哪個角度來闡述?是從心理學的角度,還是哲學的角度?或者是一種結閤瞭兩者的觀點?我希望書中能探討電影如何透過各種元素,例如敘事結構、影像風格、聲音設計、演員的演繹等等,去觸動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或是激發我們對生命、對世界的更深層次的理解。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新的啟發,讓我對電影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评分最近在書店意外翻到《電影美學:心靈的藝術》,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很能觸動我這個對電影充滿好奇和熱情的讀者。我一直覺得電影不隻是視覺的娛樂,更是一種能觸及內心深處的藝術形式。這本書的標題,恰恰點齣瞭我對電影的感受,彷彿電影能夠透過畫麵、聲音、敘事,與我們的心靈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我特別期待書中能夠解析電影是如何做到這點的,例如說,某些鏡頭的運用、配樂的選擇,或者演員錶演的方式,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觀感,甚至是引發我們的情緒共鳴。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淺齣地探討這些電影製作的「魔法」,讓我能夠更懂得欣賞那些讓我感動、讓我思考的電影。身為一個在颱灣成長的觀眾,我從小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有經典的好萊塢大片,也有啟發性的歐洲文藝片,當然還有許多充滿颱灣本土情感的電影。我希望這本書的觀點能夠包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電影美學,並且能提供一些分析工具,讓我在下次觀影時,能從更深層次去理解電影所傳達的訊息。
评分最近被《電影美學:心靈的藝術》這本書名給深深吸引,特別是「心靈的藝術」這幾個字,簡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電影的另一種想像。我在颱灣長大,從小就對電影充滿瞭好奇,看過的電影類型也很多元,從早期充滿懷舊情感的老電影,到現在各種題材、各種風格的新片。我一直覺得,一部好的電影,能夠帶給觀影者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洗禮。有時候,電影裡的一個場景,一句颱詞,甚至是一個演員不經意的錶情,都能觸動我心底最深處的情感,讓我重新思考一些問題。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電影究竟是如何做到「藝術」的,尤其是對「心靈」的藝術。我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一些關於電影語言的奧秘,例如導演如何運用鏡頭、光影、色彩、聲音等元素,來建構電影的氛圍,並且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觀眾的情緒和想法。我想要學習如何更深刻地去理解和欣賞電影,讓每一次的觀影經驗都成為一次心靈的豐富之旅。
评分《電影美學:心靈的藝術》,這書名一齣現,就讓我這個在颱灣土生土長的電影迷眼睛為之一亮。我一直覺得,電影不隻是銀幕上跳動的影像,更是一種能夠與我們心靈深處產生連結的媒介。有時候,一部電影看完之後,那種震撼、感動、或者是一種淡淡的惆悵,都會在心中縈繞不去,彷彿電影的角色、情節,甚至是電影所營造的氛圍,都化成瞭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我特別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剖析「心靈的藝術」這個部分。我希望書中能夠探討,電影是如何運用各種藝術手法,像是敘事結構、鏡頭運用、配樂、美術設計,甚至是一個演員眼神的傳遞,來觸及我們的情感,引導我們去思考,去感受。我期待能夠從中學到一些鑑賞電影的「眉角」,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電影背後的創作者意圖,並且能夠從觀影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心靈滋養。畢竟,身為一個對電影懷抱熱情的人,我希望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欣賞水平,讓每一次的觀影,都成為一次深刻的體驗。
评分翻開《電影美學:心靈的藝術》的書頁,光是標題就讓我的心靈為之一動,覺得這是一本真正能與我靈魂對話的書。在颱灣,我們成長的環境中,電影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僅是娛樂,更是承載著文化、情感,甚至是社會價值觀的載體。我常常在看完一部電影後,會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不斷迴味那些精采的片段,思考著電影所傳達的訊息。這本書的「心靈的藝術」這個副標題,正是我一直以來對電影的感受。我渴望知道,電影是如何做到這點的?是如何運用影像、聲音、敘事,甚至是一些看似不經意的細節,來打動我們的內心,觸及我們的情感深處,甚至引導我們去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幫助我理解電影製作背後的藝術原理,並且讓我能夠以更成熟、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欣賞電影。畢竟,身為一個電影愛好者,我希望我的觀影體驗能夠更豐富,更有層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